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四百零一章 柏林 文 / 秋一秋

    可以說,石曼的鳳舞集團,在幫助希特勒復興德國經濟的同時,逐步成為德國最大的私人企業。

    如果說馮雪茹的華夏財團,是為了復興華夏的民族工業,陸萍的龍騰集團,是為了剽竊歐美的工業基礎,海蘭的龍鳳集團,是為了使歐美的黃金向華夏流動,那麼石曼的鳳舞集團,則是要剽竊軍事工業與歐美的實業。

    一開始,李衛東也沒有想到,自己四位夫人的財團會發展的如此之快,馮雪茹以自己家族企業的老底子和張少帥的支持,在加上海南工業區的建設,雖然發展上沒有其他夫人快,但是已經具備了華夏最大財團的雛形。

    陸萍的龍騰公司因為綁上了羅斯福的關係,在美國也是在高速發展。

    海蘭的龍鳳集團,因為與猶太財團捆綁在了一起,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李衛東麾下最賺錢的機器。

    石曼的鳳舞公司,李衛東對其投資可以說少的可憐,但是石曼卻利用希特勒的個人魅力,使得鳳舞在德國迅速崛起。

    同時,希特勒也利用石曼的超前建議和在經濟方面的能力,迅速把德國帶上了復興的道路。

    在希特勒眼中,保證國家不受經濟戰之害,和擁有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一樣的重要。

    為了提高德國的自給程度和在一定程度上協調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希特勒制定了與龍鳳集團之間的合作計劃。

    這一計劃的特點是只宣傳目標,而沒有確切地指明達到目標的方法和時間進度表,而且它只涉及一些經濟部門,因而他不屬於希特勒和李衛東之間的合作條款。

    石曼一方面在德國發展鳳舞集團,一方面大量的接觸生活在德國的科學家。

    除了愛因斯坦之外,哈恩和韋納.海森堡也是石曼重點的照顧對象。

    哈恩早期的貢獻主要在發現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為闡明天然放射系各核素間的關係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重點是把放射化學方法應用於各種化學問題。哈恩最大的貢獻是在未來和f.斯特拉斯曼一起發現核裂變現象。在用慢中子轟擊鈾核時,首次發現了原子核的裂變現象,並放出新的中子。鈾經中子照射後產生一些β-放射性核素,他們鑒定核反應產物後,肯定其中之一是放射性鋇。l.邁特納和o.r.弗裡施提出核裂變概念,解釋了他們的實驗結果。

    而韋納.海森堡則於1925年解決了非諧振子的定態能量問題,提出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新解釋。

    矩陣力學也是m.玻恩和.p.約旦後來又同海森伯一道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而成的。

    1929年,韋納.海森堡同泡利一道曾為量子場論的建立打海森堡的理論公佈之後,曾遭到納粹的猛烈批判。當時的德國結束了其科學黃金時代,最為慘烈的是大批猶太科學家被迫害,致使德國的科學和化從一流下降到了五流水平,因此海森堡的理論也不斷遭到攻擊。

    納粹把猶太人趕出德國還不算,還要對付「白色猶太人」,即「精神猶太」和同情猶太人的人,即像海森堡之流的名人。正如他的一名同事所說的,只要是他們不懂的東西都是猶太的東西。

    「很遺憾,當時正是物理將要取得重大突破的大好時機,可惜被政治斷送了」。海森堡對此感到痛心。

    希特勒上台後,新納粹zf蓄意煽動的第一波種族歧視浪潮對德國各大學造成嚴重衝擊。

    海森堡在哥廷根的老師玻恩和j.弗蘭克產生了帶領他們移民.國外的想法,正在此時,石曼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李衛東的手中,擁有未來武器發展的思路,以及一些在東珍圖書館裡的珍貴資料。

    對於一些常規武器的發展,李衛東可以照搬圖紙,但是對於那些非常規武器,只看圖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所以,他必須擁用一批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來海南輔佐他。

    愛因斯坦的研究團隊,海森堡的研究團隊,以及現在還沒有名氣的導彈之父,馮·布勞恩都是李衛東網絡的對象。

    不得不說,石曼是一個出色的女人,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就結交了這些人,並向他們拋出了另他們非常感興趣的課題,使得他們萌動了去海南搞科研的想法。

    石曼給愛因斯坦提供了一份名單,並要求他把名單上的科學家,都籠絡至他的訪華團隊中,跟著他一起去海南,並向愛因斯坦建議,由他書寫報告,向希特勒訪華,然後石曼在拿著,去和希特勒交涉。

    可以說,在李衛東沒有到達柏林之前,石曼已經把所有工作都做完了,此時只等待李衛東的到來。

    柏林是歐洲大陸中心的世界級城市,中歐第一大城市,作為一座開放、國際化大都會,柏林代表著世界眼中的德國形象。快樂奔放,充滿活力,也許還有些放肆,寬容友愛,輕鬆隨意。

    因為柏林屬於內陸城市,所以李衛東一行,在漢堡下船,然後在由德國提供的飛機,飛往柏林。

    從飛機上鳥瞰柏林,其周圍被森林、湖泊、河流環抱,城市彷彿沉浸在一片綠色海洋中,施普雷河從南面緩緩流過市區。亞歷山大廣場四周環以現代化的旅館、商店、會議廳、教師會館等大型建築,氣魄雄偉、造型美觀。

    庫爾費斯騰達姆商業街長3千著名的菩提樹街,是歐洲最著名的林蔭大道。此外,用乳白色花崗岩築成的勃蘭登堡門、有800年歷史的聖母教堂、市政廳、博物館島上的古老建築群、「水晶宮」共和國宮、洪堡大學等亦歷歷在目。

    古老的夏洛特堡宮周圍分佈著埃及博物館、古董博物館、史前早期博物館和應用美術館等重要化建築,其內收藏著許多珍貴物和藝術品。古老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直側建有八角形的新教堂。

    從十九世紀普魯士王國開始,柏林一直是「日耳曼帝國」的首都。柏林早在柏林13世紀時已成為貿易集鎮,17世紀發展成為地方性的政治、經濟和化中心。

    希特勒親自前往機場迎接。

    李衛東的訪問團,是希特勒上台後,第一個到德國訪問的國家級團體。

    希特勒以如此高的規格迎接李衛東等人,不光因為李衛東是他第一個合作夥伴,更主要的是,此時的華夏,早已成為了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在德國早期重整軍備的易貨貿易中,華夏佔有顯著的位置。中德貿易主要是由德國來華軍事顧問牽線搭橋逐漸完成的。早在一戰之前甚至在俾斯麥時代,德國便是向華夏輸出兵工技術、製造設備、船舶以及各種軍火的頭號國家。

    僅1911-1913年,來自德國的軍火已超過華夏輸入軍火總值的60.8%。一戰之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陸軍最多只能擁有10萬人,大量職業軍人被迫退伍,成為各國爭相聘用的軍事顧問。儘管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人在外國.軍隊擔任軍事顧問,但在德國zf暗中支持下,仍有大量德國.軍官來到華夏,僅1927年12月至1932年8月,先後到華夏擔任軍事顧問者就達94人之眾。還有大量軍火輸入到華夏,1924-1928年,從德國輸入的軍火占華夏輸入軍火總值的41.87%。

    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認真、勤儉、遵紀、執著」的民族精神當時正為華夏知識界所推崇,認為它是針對舊華夏貧窮、散漫、落後的國情,醫治社遠東痼疾的良方。

    蔣光頭十分贊同向德國學習這種民族精神,李衛東的考察團的這次訪問,德國也是蔣光頭要求的重中之重。

    在三亞,蔣光頭曾對李衛東說:「華夏應該向一個穩健紮實而不是充滿幻想的國家學習,我們不能憑幻想辦事,從日本人那裡,我們沒有什麼可學的,他們的產品製作太低劣了,美國人太愛幻想,英國人太遲鈍。德國是唯一可以從中學到一點東西的國家。他們可以給我們打下底子,從而培養發揚我們自己的穩定堅實的作風。」蔣光頭還曾進一步明確地表示:「德國民族的偉大精神乃是我們未來的榜樣。」

    就蔣光頭個人來說,他因早年留學日本,並投身反清gm,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對武裝力量的培養嚮往之至。蔣光頭對於俾斯麥在統一德國過程中所奉行的「鐵血政策」以及穩重沉著幹練的作風十分佩服,他崇拜德國民族的「尚武」精神,萌發了向德國學習,建立強大軍事力量的熱望。

    在他留學日本期間,便致力於學習德語。1912年及1918年,他曾兩度準備尋機赴德留學,他也曾在《軍聲》雜誌上發表章,讚揚德國的軍事教育與軍事訓練制度,主張華夏向德國學習。

    在蔣氏政治思想尚處於萌芽狀態時,「他已從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中找到了精神和實踐兩個方面的秘訣」,「力主將『鐵血政策』作為華夏的『指導原則』」。

    蔣光頭掌握國民d大權後,他身邊的一些頗具影響的「重臣」如張靜江、戴季陶等人也積極向蔣建議「聯德」,以獲取軍事及經濟援助,這些勸告對蔣產生了較大影響。精神上的崇拜與客觀實際需要的共同作用,使蔣光頭堅定了他的「聯德」決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