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城血戰(四) 文 / 秋一秋

    二十九軍在喜峰口與日軍六天六夜的鏖戰,大大的挫傷了日軍的銳氣,使原本猖狂的日軍氣餒、疲憊。使的想速戰速決的他們難逾雷池一步。

    喜峰口戰鬥中,二十九軍血戰日軍鈴木、服部兩個旅團,一戰成名。二十九軍士兵以大刀和手榴彈對抗日軍的先進武器不但沒有佔下風,反而殲敵五千,喜峰口防線經歷多次激戰始終屹立不倒。

    喜峰口血戰獲勝,宋哲元軍長激勵士氣,於15日親筆寫下「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和「有進無退,死而後已!」兩條手諭,傳令全軍,使全軍士氣大振。

    日本侵略軍在這裡碰了一個硬釘子,不敢在這裡硬撞,便轉而轉向羅文峪,企圖在那尋求突破口。

    羅文峪,又稱羅文峪口,是萬里長城上薊鎮長城段的一處重要關隘,位於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鄉羅文峪村。

    羅文峪地處遵化縣城以北10公里,東西距喜峰口約50公里,西面有馬蘭峪、黃崖口等要隘,是萬里長城的重要關口,是承德通向遵化的重要孔道。羅文峪有一條南北數里長的山道,是南北交通要道,可以行駛卡車和坦克。山道兩旁崇山峻嶺,人煙稀少,遍地皆是野獸出沒。由於這一帶是長城的凹入處,如果讓日軍佔領,就可以向東出擊喜峰口,向南威脅遵化和冀東。

    羅文峪倘被敵人佔領,則喜峰口、古北口側後都將受到攻擊,我軍勢必腹背受敵。

    1933年3月中旬,侵華日軍從承德方向調集早川、瀨谷義的第31、第8兩個聯隊,並附騎兵兩個團,裝甲車10餘輛,飛機20架,聯合蒙、鮮偽軍兩個旅,總計兵力過萬餘人,向長城羅文峪口挺進。

    攻擊羅文峪的日軍是第八師團安培聯隊和長瀨、谷義一兩個支隊,並配備了10門山炮和3輛坦克。

    宋哲元得到情報後,命令副軍長兼師長劉汝明率領暫編第二師開赴羅文峪防守。暫編第二師離開駐地半小時後,宋哲元又考慮到進攻羅文峪的日軍相當於一個師的兵力,況且有坦克、大炮,一個暫編第二師難以守住。於是,他便打電話給第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要他想辦法派出部隊向羅文峪增援。

    於是張自忠派出了李衛東收攏的東北軍潰兵組成的補充旅。

    兩支部隊幾乎是同時抵達了羅文峪,他們一到目的地,便不顧路途辛勞,立即開始構築防禦工事。工事修好後,劉汝明巡查了一遍,對構築的工事比較滿意。他立即向北向東各派出十幾個人,組成潛伏哨。這些潛伏哨化裝成老百姓,在田里做農活或者放羊,發現敵人便迅速報警。

    到達羅文峪後,李衛東將補充旅,改編成三個團,團長分別由自此,李衛東和劉汝明併合一處,總兵力約6000人,李衛東為前敵總指揮,劉汝明為副總指揮,二人在遵化羅文峪一帶的長城線上迎戰來犯之敵。兵力對比上,小鬼子是李衛東的兩倍,裝備上,小鬼子大炮飛機坦克齊全,而李衛東手中,除了漢陽造,和少數的迫擊炮,和山炮。只剩下大刀和手榴彈。

    遵化城司令部中,李衛東站在地圖前,根據情報,思索這破敵的對策。

    劉汝明道:「李將軍曾在東北,以弱勢兵力重創小鬼子第二師團,面對鬼子的支雜牌軍定是胸有成足,說心裡話,在你沒來之前,我心中一直沒底,由你坐鎮羅文峪,我也是信心十足。」

    李衛東笑道:「聽劉師長的話,想必你也思索出了破敵之策?」

    劉汝明道:「彫蟲小技,怎敢在李將軍面前搬弄。」

    李衛東道:「不妨你我寫在紙上,看我們的對策是否相同。」

    劉汝明道:「甚好,甚好。」

    二人喚來參謀,拿來筆墨紙硯,分別轉過身去,以背相對,開始書寫心中的破敵對策。

    不一會兒,兩人寫完,彼此扯著紙張,湊到一起相對,只見紙張上寫著相同的四個大字:攻其不備。

    兩位鐵血的漢子,你瞅了我一眼,我瞧了他一下,然後爽朗的笑聲,在司令部內響起。

    李衛東笑道:「英雄所見略同。」

    劉汝明道:「那就請李將軍下達作戰命令吧。」

    李衛東道:「戰鬥結束後,若是我們還活著,梁重,馮輕,姚成旭三人三團,就交給劉師長管轄,這樣你們暫二師,也籌足了兩旅規模,這首戰,我看,就請你先檢驗一下他們的戰鬥力吧。」

    劉汝明道:「那我可就多謝李將軍了,這樣暫二師就真正有了師級的規模,只是不知李將軍這第一斧,由誰去砍出呢?」

    李衛東道:「三岔口是小鬼子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一處打伏擊的好戰場,這第一戰,就由梁重去吧。」

    劉汝明點點頭,然後拿起電話,撥通了梁重的團部:「我是劉汝明,命令你部,立即啟程,在三岔口伏擊鬼子的先頭部隊。」

    梁重在電話的另一頭立正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劉汝明放下電話對李衛東道:「聽口氣就是一員虎將,這樣的好苗子給我,你捨得給我?」

    李衛東道:「好鋼用在刀刃上,你們29軍駐防平津一線,免不了和小鬼子近距離接觸,這樣的虎將,在你手中,才會發揮出最大的能量。」

    劉汝明道:「想不到你有如此胸襟,哥哥我佩服,日後有什麼用得著我的地方1933年3月16日凌晨3時左右,日偽軍先頭騎兵部隊由興隆縣半壁山出發,開始向遵化羅文峪方向移動。

    梁重帶領一個團連夜火速趕到三岔口截擊敵先頭部隊。

    三岔口,顧名思義,兩座三峰,攔住兩條馬路,使得兩條馬路,匯合一處。

    匯合後的馬路,就是通往羅文峪方向的主馬路,日軍要突破羅文峪,無論從那條道上來,最後都必須走這條主馬路。

    到達三岔口後,梁重立即對部隊佈置任務,一營在左側山峰構建陣地,二營在右側三峰構建陣地,三營在主馬路上構建阻擊陣地,防止敵人騎兵突破三岔口。

    一切準備就緒,梁重帶領一團人馬,埋伏在夜色籠罩的三岔口山峰兩側,等待鬼子先頭部隊的到來。

    3月16日,天麻麻亮,突然從遠處傳來幾聲清脆的槍聲。這是潛伏哨兵發出的報警信號!梁重立即命令部隊進入陣地。部隊剛到陣地,日軍的先頭部隊就到達了羅文峪關口前面的三岔口陣地之中。

    敵人的先頭部隊是一支騎兵部隊,本來攻擊速度很快,但是羅文峪一帶除了一條大路外,其餘都是彎彎曲曲的小山路,有的山路還十分陡峭,使敵人騎兵無法施展他們的優勢。日軍靠近羅文峪時,不得不下馬牽著馬行走,既要牽馬,又要戰鬥,很不方便。

    望著敵人進入自己部隊的有效射程內時,梁重大手一揮,下達了攻擊命令。

    埋伏在兩側山峰的士兵,迅速拉響了事先埋好的地雷。

    只聽「轟轟。」幾聲巨響,馬路上的地雷爆炸後的氣浪,捲著碎石塊,衝上天空,然後又如天女散花般灑落下來。

    三岔口內,戰馬嘶鳴,人聲鼎沸。

    石塊紛紛擊打在鬼子騎兵的身體上,使得他們與自己的戰馬,一起發出了鬼哭狼嚎般的聲音。

    「八嘎,敵襲,隱蔽,隱蔽。」鬼子的指揮官立即下達了作戰命令。

    小鬼子紛紛放棄戰馬,尋找掩體,向守軍射擊。

    「給老子狠狠的打!」梁重率先用自己手中的駁殼槍,對鬼子進行射殺。

    兩側的機槍手,扣動扳機,與鬼子交戰在一起。

    機槍過後,守軍猛擲手榴彈,使得在掩體後躲藏的鬼子無處可藏。

    手榴彈過後,梁重命令司號員吹響了衝鋒號。

    梁重團與鬼子肉搏衝鋒反覆數十次,還活捉了一名日軍騎兵大尉。

    最先衝進三岔口的鬼子,留下一片屍體後,退了出去。

    敵人的先頭部隊是鈴木旅團第31聯隊的一支騎兵敢死隊,本來想用騎兵快速攻擊的優勢,給羅文峪守軍來一次奇襲,沒想到還沒到羅文峪,叫鬼子的指揮官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反擊。

    由於事先隱蔽的好,梁重部打了鬼子一個措手不及,消滅了三分之一的鬼子,但是這股日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借助有利地勢硬是把戰局穩定住了。

    穩住陣腳後,鬼子在武器上的優勢發揮了出來,四門迫擊炮瘋狂的向梁重團的陣地怒吼著炮彈。

    重機槍同時也仰攻山坡上的華夏守軍。

    「團長,這股鬼子太狡猾了,根本不對三岔口發起衝鋒,只是用迫擊炮對我們進行轟擊。」一營長對梁重說道。

    「陣地上留下一個班的火力支撐點分散防守,其他人都撤到安全地區躲避。」梁重命令道。

    「是團長,團長,我們是不是給司令部打電話,請求支援。」一營長道。

    「支援個鳥啊,我們總共就那麼點兵力,別***給二位將軍添亂了。」梁重罵道。

    「可是,我們沒有迫擊炮啊,我們請求一下炮火支援也好啊。」二營長繼續吼道。

    「這是我們團的第一次單獨戰鬥,沒什麼條件可講,趕快下達命令。」梁重吼道。

    鬼子用迫擊炮攻擊的時候,梁重率領部隊,紛紛躲到迫擊炮射程以外,當鬼子發起衝鋒的時候,守軍又迅速進入陣地,敵我雙方在三岔口的爭奪,進入了膠著狀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