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四百七十章 二李結盟 文 / 秋一秋

    13日,蔣光頭在國民d五屆二中全會上宣佈,免去陳濟棠本兼各職,任命余漢謀為廣東綏靖主任兼第四路軍總司令。14日,余氏在大庾就任新職,宣佈「限陳濟棠於二十四小時內離開廣東」。同日,粵軍第二軍軍長張達也聲明「服從zy」,並歡迎余漢謀來廣州上任。18日,廣東空軍飛機全部離粵飛贛。至此,陳濟棠陷入「機飛」蛋打、眾叛親離的窘境,自知難有作為,於18發表告袍澤書宣佈下野,當晚即乘英艦離粵赴港。

    在打擊粵系的同時,蔣光頭對桂系卻採取了羈縻政策。在國民d五屆二中全會上,蔣光頭提議撤銷西南執行部和西南政務委員會兩機構,廣西方面由李宗仁、白崇禧分任正、副綏靖主任。這實際是向桂系作出和解。

    局勢變化之快,實在是出乎李宗仁的預料。開始,他還有心挽救頹局。他與白崇禧商議之後曾向陳濟棠建議:在軍事方面,「組第一、第四集團軍聯軍總司令部,並請粵軍改取內線作戰部署」。

    在財政方面,「粵桂兩省鈔票,彼此互相收受;桂對粵匯款,粵行盡量收受」。

    陳濟棠被蔣免職後,李、白又建議陳氏以可靠部隊向西江靠近廣西地方轉移,並詢問是否需要桂軍東下援助。

    17日晚,陳氏約李宗仁在其官邸一晤,見面之後,陳說大勢已去,他決定一去了之,勸李回桂緩圖善後,並送李大洋20萬。

    陳濟棠離粵當天,李宗仁也離開了廣州。在飛往南寧途中,他擔心搭乘的飛機是由南京特務控制的,悚然警惕,直到飛機循西江而上才放下心來。事情雖小,但可以說明,他並沒有因為蔣光頭任命其為廣西綏靖主任而對蔣失去警惕。

    回到南寧後,李宗仁面臨兩種選擇,或是繼續與南京對抗,或是與南京和解。

    一方面,廣東為蔣氏控制後,廣西已經處在孤掌難鳴的地位;另一方面,蔣光頭急於「j」西北h軍,而廣西地處偏遠地域,所以他不願輕易對廣西用兵。

    根據這種情況,李宗仁決定試探著與南京和解。他先是致電南京有關人員,「表示廣西抗日主張不變,如zy真抗日,廣西將竭誠擁護」。

    7月24日,他又和白崇禧聯名致電南京zf、行政院及軍事委員會,告已定於8月1日就任廣西綏靖正、副主任職,請派員監視。不料,南京zf的態度發生變化,於7月25日突然改變對廣西的人事安排,「電令白崇禧立刻出洋考察,李宗仁調往中樞軍委會任職」。

    南京食言,引起李宗仁的極大不滿,他立即與白崇禧聯名復電南京稱:「墨漬未乾,自毀信譽」,我們「殊難遵命」。

    不久,南京一面再三催促李、白就任新職;一面調派部隊在粵、湘、黔臨近廣西之處集中,出動飛機在桂林、梧州上空進行威脅。這表明,蔣光頭對廣西削番的意圖更為明確。李宗仁當然不會聽從蔣的擺佈,對於廣西,更不會拱手讓人。

    為了對抗蔣的成命,李宗仁一面數度致電南京表明「殊難從命」的理由,一面做好軍事應付的準備。為增強兵力,李、白在廣西下達全民動員令,除省防軍由14個團擴編為44個團以外,還將民團編為「別動隊」。

    7月下旬,李、白髮表《告軍民書》稱:「期望全體將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與蔣奮戰到底!」

    為了壯大聲勢,李、白公開表示:竭誠歡迎各派抗日反蔣團體和個人,來桂共商救國大計。並親函在香港的蔡廷鍇等人,請其入桂重組第十九路軍。

    廣西的舉動,雖然不能對蔣光頭產生太大威懾作用,卻也使其多了幾分顧忌。在日本大舉增兵華北,全國抗日輿論高漲的情況下,蔣不願輕易對廣西動武,況且,他也不願因西南問題而影響西北「jg」。於是他採取了軟硬兼施的方針,在對廣西形成政治、軍事威脅的同時,開始尋求和談的途徑。

    8月7日,蔣光頭指使陳誠、余漢謀派香翰屏、鄧世增到南寧談判。李宗仁以為這只是蔣的一種緩兵之計,仍積極部署軍事。但為瞭解蔣的真實意圖,他派劉斐於10日隨香、鄧赴穗。8月11日,蔣光頭飛赴廣州,立即見劉斐。蔣問:廣西是否一定要打?劉答:只要蔣領導抗日,廣西問題好辦。蔣道:只要地方服從zy,我們就可實行抗日。他讓劉回桂詢問李宗仁等到底有什麼要求。劉返桂向李、白匯報與蔣談話情況後,李、白擬具了和談條件,其主要內容是:南京立即實行抗日政策,廣西保證出兵抗日;南京收回前調李、白新職的命令;南京補助事變以來廣西的財政開支及廣西部隊常費;派「zy大員」來桂談判。

    蔣光頭命令李衛東,以重慶行營主任的身份,親赴南寧,與李白展開談判。

    為了表示誠意,李衛東只帶一名警衛,親赴南寧。

    李衛東,白崇禧,李宗仁三人進行交涉。

    談判正式開始。李、白提出如下條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