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五百零五章 鐵拳出擊 文 / 秋一秋

    當李衛東的艦隊,還在處於組裝階段的時候,當三亞艦隊的那些從各國購買的老式軍艦,在為猶太商團和龍騰財團商船護航的時候,華夏的另一支海軍與日本海軍展開了一場戰鬥。

    位於江陰的海軍電雷學校,有「海上黃埔軍校」之稱。學校所屬的三支魚雷快艇大隊,曾從英德兩國進口了15艘魚雷艇,分別編組成為「岳飛」「史可法」「文天祥」中隊。

    8月14日晚,在快艇大隊副大隊長安其邦的率領下,2艘史字號快艇由內河偽裝漁船潛伏上海,15日清晨抵達黃埔江之龍華。

    16日上午,由海軍學校教育長兼江陰江防司令歐陽格親自帶人,在外灘一帶偵察敵艦隊情況,部署了攻擊出雲艦的方案。考慮到需要隱蔽出擊,決定由「史102號」快艇單獨擔任主攻,「史171號」快艇擔任接應。

    當晚8時許,藉著夜幕掩護,「史102」艇上面覆蓋了偽裝,悄悄駛出董家渡封鎖線,直撲停泊於黃浦江外灘碼頭的「出雲號」。這條董家渡封鎖線,是華夏海軍在戰爭爆發前,自行鑿沉多艘商船佈置的,目的是阻止日軍艦隊沿黃浦江上溯進入長江,因而「史102」熟悉其中的奧妙,得以迂迴通過封鎖線。

    過了董家渡封鎖線,很快就到「出雲號」停泊的外灘附近。這時天色已暗,黃浦江上,不僅有日本艦船,而且有英美法等國的船隻,「史102」艇只得迂迴前進,尋找目標。駛到外灘碼頭附近,見到出雲艦二桅桿三炮塔的艦體,周邊停泊著一些小炮艇,還有被日軍強征來的多艘舢板,情況複雜,不易下手。

    猶如一座灰濛濛的土山,桅桿、旗桿和帆纜是山頭上叢生的雜樹,垂掛在艦首的太陽旗彷彿黃浦江上的一輪落日。「出雲」號在匯山碼頭呻吟。

    這艘非同尋常的巡洋艦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自從1932年十九路軍「一·二八」抗日開始,已有30多年艦齡的「出雲」號和它的主人一起,一次又一次地扮演極不光彩的角色,在魁偉的艦體上,也留下了纍纍的創傷。

    日本海軍第845章結在黃浦江上。這一大片水上陣地截斷了華夏在黃浦江上的交通,300多門德國大口徑火炮虎視眈眈地盯著沿江的華夏陣地。

    這艘1900年由德國製造的排水量為9,100噸的一等巡洋艦,全長124,46尺,寬58尺,它凝聚了19世紀初期先進的科技裝備。艦上裝有200毫米的口徑重炮4「出雲」號是敵酋們製造陰謀和罪惡的大本營,它自然成了華夏軍隊同仇敵愾的攻擊目標。

    當華夏空軍揚威藍天,捷報頻傳的時候,弱小的華夏海軍也不甘沉寂。雖然在戰前日本駐華夏大使館的武官已向海軍部長陳紹寬發出了威脅性的警告:「如果華夏海軍違反嚴守中立的狀態,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眼看侵略者的潛水艇、巡洋艦等各類艦艇在華夏的領海耀武揚威,華夏的海軍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屈辱和欺凌。華夏海軍要怒吼!

    以「文天祥171」號和「史可法102」號命名的兩艘高速魚雷快艇稍加偽裝,披著黑色的夜幕悄悄地從江陰的內河出發了。劉功棣和胡敬瑞兩位艇長命令只開副機,晝隱夜航,為的是保守秘密,給日軍一個出其不意的奇襲!

    擁有308艘艦艇共1,204,132噸排水量和1,220架飛機的日本海軍,對只有57艘艦船共44,038噸排水量的華夏海軍不屑一顧。以「縱有犧牲,亦在所不辭」為抗戰訓令的華夏海軍,把拒降就義的抗清名將史可法和留取丹心的南宋忠臣文天祥作為自己的榜樣,他們傚法先賢,發誓要為華夏民族爭一口氣。

    滿載驚雷和怒火的快艇在長江上劈波斬浪。不料,劉功棣艇長所率的「文天祥171」號機器發生了故障,只好停機搶修。「史可法」按計劃於15日晚上到達了上海龍華。

    在水泥廠等候的江陰江防司令歐陽格、快艇大隊長安其邦與「史可法102」號艇長胡敬瑞立即進行研究,決定仍按既定方案單艇出擊。當晚星月朦朧。快艇朝預定方向前進,因為怕洩露天機,所以沒有與友軍聯繫,沿江不斷受到槍炮阻擊。開到十六鋪附近,江上設置了封鎖線,「史可法」只好隱蔽地重返龍華。

    第二天,大隊長帶著艇長一同進行了地形偵察,又與岸上的友軍進行了聯絡,對「出雲」號及附近的水上情況更加清楚了。十六鋪封鎖線外有日軍的炮艇來回巡防,離「出雲」號不遠停泊著美、英、意國的軍艦和商船。

    胡艇長把這一切記在心裡。回到龍華,「文天祥171」排除故障後也趕到了上海。

    單艇出擊的「史可法102」開動副機悄悄地駛出了十六鋪的封鎖線。胡艇長立即命令兩部主機一這一支利箭驚動了日軍艦艇,炮火彈雨中,「史可法102」昂首挺胸地飛駛。

    耀眼的燈光把浦江和外灘照得眼花繚亂。到了陸家嘴,仍然看不清「出雲」號的位置。快到9點了,不能再等待了,推遲發射將會失去戰機。

    「放!」一對魚雷從左右兩舷同時飛出,像兩顆流星劃過水面,隨著驚天動地的巨響,黃浦江騰起了沖天的巨浪,連外灘的一些房屋也劇烈地震動起來。與此同時,「史可法」被日軍的炮彈擊中,只好沖駛到英租界九江路外灘碼頭外檔擱淺。他們把武器裝備卸棄江中,人員泅水隱蔽在碼頭下面。

    被震得頭暈的日軍在忙亂中不知是怎麼回事。停泊在江中的日艦全部打開探照燈射向浦東華夏軍隊的炮兵陣地,艦艇上的大炮猛烈地轟擊,到10點半時,炮戰更加劇烈。機關鎗聲,密如連珠。炮火之光,宛如閃電!

    夜深人靜,槍炮聲才漸漸稀疏下來。躲在九江路碼頭下的華夏海軍勇士被預先聯絡好的接應人員接到惠中飯店慰勞住宿。

    凌晨2點,zy社的電訊傳遍了世界:

    「停泊浦江指揮敵軍作戰之敵『出雲』旗艦,昨晨11時半,被我轟炸機投彈受傷。下午8時半於炮火猛烈中,又被我某項爆炸軍器擊中船身一部,負傷極重,故急加修理,旋於11時向下游移泊公和祥碼頭江心。」zy社的另一則消息說得更為具體:「敵『出雲』旗艦,被我某項爆炸軍器擊中船尾受重傷,當時目擊之中外人士,均鼓掌稱快,該艦才向下游開去。」

    華夏海軍的奇襲,使日軍大為震驚,他們一時搞不清真相。直到軍政部長何應欽給海軍江陰江防司令歐陽格致電嘉獎,日軍才弄清是海軍快艇的魚雷出擊。他們用飛機對上海的華夏海軍部隊濫炸,還出動12架轟炸機到江陰雷電學校進行猛烈報復。

    前仆後繼的攻堅戰,從江灣到楊樹浦一線全面展開。以第8師兩支德式裝備的精銳部隊,在炮兵、空軍等部隊配合下,與強大而頑固的日軍進行著殊死的搏鬥。

    自從8月13日開戰以來,這一地區的兩軍攻防,一時一刻沒有停止過。華夏軍隊本想以多於日軍數倍的兵力,一鼓作氣將5,000日軍掃進黃浦江。然而,日軍堅固的工事和優勢的裝備以及武士道的頑強意志使華夏軍隊的攻擊收效甚微。

    八字橋、愛國女校、海軍俱樂部和海軍*場這些據點,已經屢次攻佔,又屢次被反攻,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鮮血。

    對於指揮這個戰役的雙方將領來說,每一位指揮官都心急如焚。面對大量的戰鬥減而仗著人多勢眾的華夏軍隊,面對久攻不下的日軍據點,長官們束手無策。他們最擔心的是大批日軍登陸增援,一旦大隊日艦開到,整個戰場形勢就會改變。對於華夏軍隊來說,必須抓緊每一分鐘時間攻擊日軍。在大隊日軍來到之前發起猛攻,一舉摧毀日軍據點,這是取勝的惟一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就是勝利。

    等待,雙方都在急切地等待,等待有利的戰機。

    擔任右翼攻擊的第88師孫元良部,從八字橋自衛還擊、攻擊海軍司令部到奇襲「出雲」號,雖然每一次攻擊都給日軍以不同程度的打擊,但始終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派駐第88師的德國.軍事顧問分析了戰場形勢後,提出了一個叫做「鐵拳計劃」的行動方案,他認為,日軍的陣地從匯山碼頭經吳淞路、北四川路到江灣中路,蜿蜒曲折如一條長蛇,應給這條長蛇攔腰一刀——選擇一個要點,集中猛力的兵力發動突然襲擊,使其首尾不能相顧然後再攻其心臟,這樣日軍就會土崩瓦解。這個「鐵拳計劃」又稱「閃電戰術」,當時的德軍在歐洲戰場採用後戰果纍纍。

    在華夏軍隊中聘請德國顧問,這是北伐後蔣光頭的決策。他認為,華夏軍隊的戰術、武器以及素質都需要向西方學習。當時的軍事顧問,全是德國寶刀不老的退役軍人。

    1936年8月,親華的南德國.軍區司令長官萊辛勞將軍,代表德國國防軍訪問華夏。威儀赫赫的萊辛勞帶領全副戎裝的隨從副官,來到南京黃浦路國民zf軍事委員會晉見委員長蔣光頭。萊辛勞行了一個標準的德國.軍禮後,雙手獻上一把榮譽指揮刀,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詞。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會見。萊辛勞將軍肩負著神聖而正義的使命,他受反日親華的德國「國防軍之父」賽克特上將和「國防經濟署」署長托瑪斯中將以及經濟部長兼「國家銀行」總裁沙赫特的重托,商談援華建軍的計劃綱要。

    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法西斯陣營的高級將領怎麼可能叛變他們的立場和宗旨,與反法西斯的華夏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呢?這還要感謝遠在德國的石曼女士。

    蔣光頭來電要張治中請教德國顧問,張治中便到了法肯豪森那裡,將情況向他作了詳細匯報。其實,法肯豪森對軍情瞭如指掌,聽了張治中的報告,他指著地圖對張治中說:「現在貴軍攻擊受挫,日軍傷亡也很大,時間對雙方都很寶貴,他們急切地等待援軍,援軍一到,他們便可以守為攻。我們必須在大批張治中當然明白,焦急地說:「這我知道,我就是想請顧問先生說說如何採取特別戰術,在短時間內一舉摧毀日軍據點。」

    法肯豪森以肯定的口吻比畫著說:「我建議貴軍採取鐵拳戰術。日軍的陣地從匯山碼頭經吳淞路、江灣路曲折如一條長蛇,我們選擇一點,用鐵拳頭攔腰一刀,斬斷這條蛇的中部,然後從中間開始,分別向將被截斷的兩部分敵人包圍殲滅!」

    張治中聽後,正思索著他的這一戰術如何進行,一時沒有吭聲。法肯豪森以為張治中對自己的戰術表示懷疑,便解釋說:「我的鐵拳戰術在歐洲是十分流行的,我德軍在魏森堡戰役、漢諾威戰役、蘭登堡戰役中,均採用了這一戰術,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拿破侖就很欣賞這個戰術。」

    張治中被他說動了,他決定試一試。

    按照洋顧問的意見,他從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中挑選了500名勇敢精壯的官兵,組成敢死隊,每人攜帶衝鋒鎗和10枚手榴彈,並為敢死隊配備了30挺機槍。

    萬事俱備,到了後半夜,敢死隊就要出發了。張治中來為他們送行,他站在整齊的隊伍前,嚴肅而又認真說:「弟兄們,為了四萬萬同胞不當亡國奴,我們要敢於拼刺刀!希望你們用生命和鮮血堅決消滅這股敵人。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他動情地說,「弟兄們,你們現在先走一步了!」

    敢死隊隊長劉宏深舉著拳頭,帶著500名隊員向張治中宣誓,誓死保衛國土,消滅敵人!宣誓完畢,張治中將右手用力地向前一揮,大聲地命令:「弟兄們,出發!」

    天還沒亮,東邊的天空中有幾朵白雲在飄浮著。四週一片寂靜,偶爾有幾聲槍響劃破天空,接著便一片寧靜。敢死隊快速一溜小跑,他們沿著曲曲彎彎的小巷,不出半小時,就到了北四川路交叉的虯江路上。這裡是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的前沿防線。是洋顧問精心選擇的突破口。洋顧問認為,從這裡撕開一個口子,向兩翼發展戰果,一定會打得敵人措手不及,亂其方寸。

    劉宏深伸手看了看手錶,夜光表正好指在5點上。按事先的約定,他猛然摔出一枚手榴彈,並大喊一聲:「弟兄們,打啊!」

    隨著他發出的這一戰鬥信號,敵營內一片火海,敢死隊員們發起猛攻,火焰沖天。劉宏深從地面上一躍而起,帶著敢死隊衝進了敵據點。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肉搏戰。只見火光中人影晃動,敵我混戰一團,刺刀撞擊著刺刀,槍托撞擊著槍托,手榴彈一顆接著一顆地發出「轟轟轟」的爆炸聲,濃煙淹沒了敵群。剎那間,敵群一片混亂,哭著、喊著剛入伍的新兵張小玉,是剛從專科學校畢業的。原來父母替他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八·一三」事件爆發後,他為了救國救民,毅然從軍。聽說要成立敢死隊,他又第一個報了名。連長嫌他是新兵,對打仗的事摸不清,刺殺的技術又不過硬,怕他吃虧,不同意。他纏著連長,辯解說:「技術不過硬可以臨陣磨槍,我一定行!」為了參加敢死隊,他在發起衝擊前練了兩個小時的刺殺。當他衝到愛國女校附近的日本據點時,猛地被一具屍體絆倒了,一剎那,他見一個鬼子正蹲在地上裝子彈。便猛地撲過去,「撲哧」一聲,他的刺刀捅進了鬼子的背心。他拔出刺刀,用力將鬼子的屍體翻過來,又補了一刀才解恨。可是,望著鬼子的屍體,他突然覺得兩手發麻,他望著自己這雙手發愣,這雙連小雞也不敢殺的手,現在竟敢端起刺刀殺敵人了。

    敢死隊*近虯江路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時,突然從一個巷口冒出一隊敵騎兵。敵騎兵揮舞著大刀,向敢死隊殺來。許多隊員躲閃不及,在一剎那被鬼子的馬隊踩死,被鬼子的大刀砍死。劉宏深隊長也死在敵人的馬蹄下,一時間,敢死隊失去了指揮,頓時亂成一團。危急時刻,後續部隊趕到了,上海保安團第二團率先衝了過來。他們用機槍掃射,擊倒了一大批騎兵,然後與日軍形成對峙局面。一直到天黑,雙方休戰。

    三中隊住在一家木炭店內,中隊長吳羽軍看到一個個裝炭的簍子,聯想到家鄉的水牛耕田時,為防止牛偷吃莊稼,用小簍子套住牛嘴。他突然一拍腦袋,大叫有辦法了。

    他發動士兵將一個個竹簍子用麻繩穿起來,擺在街zy,把穿簍子的兩頭繩子繫在路兩邊的電線桿上。他想用這種辦法阻止騎兵的步伐,便於殲滅。

    吳羽軍為防止騎兵天亮後發現這些簍子,一把火就會將竹簍子燒成灰燼,決定在拂曉前行動。後半夜,吳羽軍派出一個班,向敵人騎兵據點發起主動進攻,他們朝敵人據點內連甩十幾顆手榴彈,敵人被炸倒一大片,不一會兒,敵騎兵果然中計,開門出擊。這個班佯裝後退。敵騎兵揮鞭猛追。他們追到竹簍的地方,突然失去了目標,不甘心的敵騎兵不知有陷阱,闖進了吳羽軍的「竹簍陣」,馬蹄被竹簍絆倒,頓時人仰馬翻。說時遲那時快,埋伏在路兩邊的官兵們向馬群甩出一枚枚手榴彈,機槍班也朝敵人開火,吐出一串串火舌,僅15分鐘解決了戰鬥,這股騎兵被殲,還俘虜了五名鬼子。

    敢死隊成功破敵陣,消息傳開,軍心大振,各師倣傚。第八十七師組織了一支敢死隊,由第五二一團團長陳頤鼎率領部隊,由北向南橫掃,所向無敵,他們佔領日本海軍*場和海軍俱樂部。

    但是,當攻到公大紗廠時,前進受阻。這裡的敵據點用的全是鋼筋水泥結構,炸藥和平射炮轟不動。消息傳到南京,蔣光頭令何應欽想辦法。何應欽授命後,想到組建不久的化學兵總隊,總隊剛從法國購來了12門拋射炮。

    這些拋射炮可能用得上,但是,使用這些拋射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把炮的圓形底座埋進工事固定好,再將炮與炮用電線連接起來,計算好目標距離,然後*縱電鈕開關,12門炮便可同時發射。

    由於剛從外國購買運回來,還沒有使用過,何應欽派了兩名機械工程師,帶著炮趕到上海,照說明書邊學邊*作。負責開炮的總指揮李忍濤帶著50名官兵將炮抬到虹口公園前的江灣路上,依照工程師說的*作要領,裝置好拋射炮。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李忍濤下令開炮。誰知*作失誤,方向偏了,彈著點距離目標差了50米。

    立馬修正後再次按動電鈕,炮彈不偏不倚,對準目標爆炸了。隨著陣陣閃耀的火光,敵據點的圍牆炸倒一大片。但是,狡猾的鬼子在據點的外圍建起了五層圍牆,拋射炮只炸倒了三層。而且,12門炮進口時配備了36發炮彈,25分鐘時間就打得光光的,一發不剩了。

    張治中急得歎氣說:「洋顧問的鐵拳戰術不行了。」

    洋顧問聽到張治中埋怨自己的鐵拳戰術不靈了,一邊唱著一口啤酒,一邊認真地解釋說:「這種戰術在德國百發百中,此次失敗不是方法不靈,而是鐵拳的力量不足。我建議現在要加大攻擊力量,鐵拳戰術一定能行!」

    張治中不知需要再加大多少力量。洋顧問說:「要以師為單位,組成三個大鐵拳,砸向一個方向才行。」

    張治中立即向蔣光頭報告了洋顧問的建議,並提出了具體戰鬥方案。因為是洋顧問的建議,蔣光頭不假思索,立即批准了他的戰鬥方案。8月18日晚,張治中把第三十六師師長、第八十七師師長和第八十八師師長叫到司令部後,向他們面授機宜,要求他們三個師在19日傍晚前奪取匯山碼頭,向兩翼擴大戰果,力爭在20日上午徹底殲滅日本海軍陸戰隊。

    19日凌晨,灰紫色的雲層在天空飄動。張治中在電話中對三個師下達了出擊令。這三個師如三把鋒利的鋼刀,向匯山碼頭直插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