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五百一十五章 寶山魂 文 / 秋一秋

    自8月14日開戰以來,張治中沒睡過一次像樣的覺,沒吃過一頓像樣的飯。但一想到配屬給自己的劉和鼎和羅卓英兩軍,他覺得該去看看了,與他們,商詢對該方面登陸敵人作戰方策,並指示機宜。

    想到此,他立刻動身,於清晨到達太倉,指示劉和鼎如何應付當面之敵。離開劉和鼎軍後,他又冒著轟炸,從太倉到嘉定找羅軍長。敵機盲目地到處投彈,簡直使張治中一行無處躲,而又不得不一面找一面躲,好容易找到羅卓英。

    見張治中到來羅卓英好生奇怪:「張總司令跑到我們這裡來幹什麼?」

    見羅卓英納悶,張治中更是不解:「你歸我指揮我來看看有什麼怪的。」

    兩人一談張治中才知道李衛東已不是軍政部次長的身份,已經做了第855章團軍總司令;自蘊藻濱以北地區的防務,統編歸15集團軍,由李衛東指揮了。

    傍晚回到徐公橋總司令部,張治中心裡憋著一股悶氣:怎麼委派了李衛東做15集團軍總司令,連我也不通知?18軍本歸我指揮,為什麼忽然歸15集團軍?想到幾天幾夜未曾睡覺,奔馳戰地,親授機宜,使左翼的危機得到解救,不但沒落好,反倒讓羅卓其等人冷眼旁觀。

    徐公橋,張治中接到電話,得知第855章團軍李衛東指揮了!」

    蔣光頭看來氣更大,不問前後原因,只是嚴厲地責問:「為什麼到蘇州?為什麼到蘇州?」

    張治中再也耐不住了,終於頂了起來:「委員長你說應該怎麼辦?我是到蘇州與顧墨三商量問題的。我一直在前方,委員長究竟怎麼樣?」

    話未說完,就聽蔣光頭吼道:「你究竟怎麼樣?還問我怎樣?」

    「通!」電話被重重地扣上了。

    張治中手握話筒,半晌「啪」地一聲,電話被他狠狠地摔在了桌上。

    9月4日,張治中致函蔣光頭,懇請辭職。這之後,幾經波折近20天,張治中才接到准予辭職的命令,同時命令張治中調任大本營管理部部長。

    日軍這時也來湊趣,通過廣播說張治中因建議不被採納而且與李衛東有摩擦,所以辭職。這雖是一段不值得反駁的小插曲,但也能反映出日軍對華夏對手的熟悉。

    回到南京,蔣光頭似乎忘記了爭吵的那一幕,堅邀張治中吃飯。席間,張治中請示回家休養一段時間。

    蔣光頭看來並無反對之意,連道:「好,好的。」但又像是怕張治中一去不返似的,非讓張治中先就了管理部長職後再走。

    到大本營報到之後,張治中便打點行裝,準備起程。臨行前,想到40多天來患難與共的弟兄,想到那些夕陽衰草中的碧血英魂,想到夜色蒼茫中淒然告別至今仍血戰在戰場上的熱血官兵,張治中禁不住百感交集,熱淚長流。

    一個盡忠盡職、苦戰40多天的上將,就這樣帶著一顆落漠的心和一具困乏的軀體,告別了前線。

    由於日軍擁有絕對的海空軍優勢,特別是日軍的海軍炮艦的火力,更是全球第855章射擊,彈幕的威力可以說是打得天搖地動,華軍是血肉橫飛。華軍僅有的輕炮兵,根本沒有還手的力道,於是在長江沿岸陣地,華軍可以說是死傷無數,其中以守寶山的姚子菁營血戰七晝夜,全營戰死無一生還最為壯烈。其實在羅店爭奪戰中,華軍犧牲的程度,幾乎也是到了全部隊犧牲有死無回的程度,羅店成為名符其實的血肉磨坊。

    守衛寶山縣城的是第855章中炮火轟擊獅子林至月浦的陣地,並施放煙幕彈。

    濃煙瀰漫著,像濃霧般籠罩了一切。艦上的1,000多日軍乘機向著炮台附近登陸。2營陣地在濃煙烈火中被毀,營長當場陣亡。趙營附一見炮台形勢緊急,立即率領5連前來救援。衝進炮台,只見雙方正在肉搏混戰。5連一到,殺聲震天。拚殺廝打足足有一個多小時,才將日軍擊退。

    剛剛穩定陣地,四五百日軍又由西南方向衝來包圍獅子林炮台。槍彈交戰後,又是肉搏拼刺,激戰4個多小時,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團部立即命3營趕去增援,但強大的炮火封鎖了增援的道路。2營漸漸不支,趙營附衝鋒中受重傷。從上午9時殺到下午2時,2營全體陣亡!

    獅子林陷落了。日軍又集中火力,向583團陣地猛撲,9月2日從早至晚,獅子林至月浦一線激戰整天,直到夜間10時,第855章中100多艘軍艦,敵機也連日低飛偵察,有進攻寶山的可能。」

    旅長方靖深知情形危急。寶山城是一個重要的據點,守住寶山,就可以鞏固陣線,他要副旅長龔傳文黃昏後去城內視察城防工事和兵力配備,並傳達他的四條指示:一、趕快加強工事和修築防空掩蔽部。二、維護通訊聯絡,不斷派通訊兵查線。三、多儲備糧食彈藥。四、全營官兵要與寶山城共存亡,沒有命令不得離開,並執行連坐法。

    天剛黑,龔傳文副旅長就進了寶山城。姚營長陪同他看了城防和防空地下室。寶山是一座小城,穿城不過二三里地,城牆很矮,可以攀越。護城河淺,可以游渡。城內人煙稀少,十室九空,縣zf已遷往月浦,老百姓大多四散逃難,一片兵荒馬亂的景象。

    站在城牆上瞭望,日軍艦隻如林,虎視眈眈。對城防工事,龔副旅長很滿意,他歎口氣道:「一個營守一座城,兵力太薄了,要是再增加一個營就好了。」他要姚子青營長把東門、北門、南門封死,只留西門進出,這樣可以集中兵力應付。姚營長連聲答應:「好,好。」

    從城防上下來,已是午夜12點了。回到營部,姚子青叫4個連長來營部開會,龔傳文傳達了旅長的四條命令,要連長們向全體官兵轉告。4位連長異口同聲表示:「頭可斷,志不可屈,誓與寶山共存亡!」

    端上酒菜後,彼此敬酒痛飲,共祝勝利。

    當天凌晨,日軍30多艘軍艦向著寶山城排炮齊鳴,飛機盤旋投彈,地面用坦克開路掩護步兵衝鋒,城內十幾處起火,官兵傷亡嚴重!

    姚子青一面安排勉勵戰士以一當十拚命回擊,一面用電話向上級求援。

    師長夏楚中接到報告,當即嘉獎3營官兵,他告訴姚子青:「第855章《吊寶山城中六百義士》。英文《大美晚報》也著文稱頌:「此次姚營全部殉城其偉大壯烈,實令人內心震動而肅然起敬,此非僅華夏人之光榮,亦為全人類之光榮,其偉績將永垂史冊而不朽!」

    28歲的姚子青清秀而儒雅,他戴一副近視鏡,是廣東省平遠縣墩背鄉人,16歲入黃埔六期,北伐時任排長,作戰勇敢,屢立戰功。

    3營壯烈殉國的同時,進攻寶山的日軍也損失慘重,聯隊長鷹森孝負傷。

    越城逃出的倖存者二等兵魏建臣,因「未盡職責」遭了一頓軍棍的責打。

    姚子青和他的3營與寶山共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