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 文 / 秋一秋

    抗戰爆發之後,華夏弱小的空軍經過3個月的奮戰,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戰績,但自身損失也很嚴重,37年10月22日,國.軍只剩下81架作戰飛機,華夏空軍基本已被殲滅。」target=」_blank」>"p;gt;

    在當時西方各國均對華日戰爭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更有甚者如美國等,還藉機向日本大批出口軍用物資,以至於在南京戰役時張靈甫就曾向王耀武報告「日軍扔下的炸彈殘片上有美國製造」字樣。華夏基本得不到這些國家的軍事支援。

    而在這時,出於對日本坐大的警惕,以及以李衛東之間的一系列合作。蘇聯對華夏伸出援助之手,1937年8月《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隨即蘇聯開始軍事上援華,1937-1939年,中蘇簽訂3個貸款協定,總額2.5億美元,貸款額度為同期西方國家給予華夏貸款的3倍,而且這些貸款全部用於購買軍火(西方貸款大多註明必需民用)。

    蘇聯向華夏提供了飛機、坦克、槍炮、彈藥和油料、汽車等急需的軍用物資。其中在空軍方面華夏zf向蘇聯購買了飛機1235架。其中:驅逐機777架,斯伯輕型轟炸機328架,德伯遠程轟炸機30架和教練機100架。此外還有發動機、航空彈藥、油料和航材等。並且蘇聯zf還直接派遣蘇聯志願航空隊來華參戰。

    蘇聯空軍志願隊於1937年11月組建,由蘇聯空軍部隊抽調人員和裝備組成,採取輪戰的方式進行,在1937年至1941年共有2000多蘇聯飛行員先後來到華夏。其歷任負責人有日加列夫、雷恰戈夫、阿尼西莫夫和波雷寧等。其在華最多時有8個航空隊,最少時有2個航空隊。以下是其剛組建時的編組情況:

    1.總指揮:空軍總顧問

    2.幕僚長:參謀長(副參謀長)

    3.驅逐第873章的大本營敕令:任命松井石根為華中面軍司令官,下轄上海派遣軍和第873章中到南京,該敵於當日即佔領了鎮江。

    因渡江的船隻尚未到達,延至13日才開始渡江。敵上陸後即向揚州進攻,遭到守軍常恩多一一一師所屬部隊的猛烈抗擊,傷亡很大,於14日佔領了揚州,15日佔領了仙女廟。之後經某泉、大儀、仁和街,於12月24日佔領了天長;以第十三師團主力由鎮江渡江後經儀征、**向西進攻佔領滁縣,遮斷津浦鐵路,配合進攻南京。該師團於12月8日派出由二十六旅團長沼田德重率步兵三個大隊、炮兵一個大隊,由江陰渡過長江,佔領了靖江。主力則從江陰、常州、奔牛、魏村、孟城、埤城,於11日到達鎮江。15日渡江之後即沿儀征、**、大英集、水口鎮攻擊前進,12月20日佔領了滁縣;以第873章起來,和大家推心置腹地道:「谷司令有病到後方休養,防守南京的任務,只好由我承擔起來了。我是統帥,守土有責,決心與南京共存亡。南京失守,我亦不生。你們是幕僚,和我所處地位不同,我不要求你們和我一道犧牲,萬一城破,你們到時候還可以突圍出去。我只要求你們在我活著的時候,堅持工作到底。」

    唐生智的講話聲音雖然很低,卻字字沉重,幕僚們聽得真真切切。

    「長官,我們願和你一起戰鬥到底!」

    唐生智和部下們的眼睛都濕潤了。

    南京外圍陣地的戰況很糟,紙上談兵的陣地編成和火力配宜加上倉促修築,其作戰效用大打折扣,加上外圍陣地的守軍多是從上海敗退的殘缺部隊,老兵但是守軍們仍然頑強抵抗,最後終於不支。

    到12月8日,日軍攻破了外圍陣地,直撲南京近郊,古城的城牆已經遙遙在望了。

    唐生智急命部隊退守復廊陣地。伺時把部隊重新部署:右側支隊,固守板橋鎮大山一線;第873章結待命;

    第873章南京。除挹江門外,南京城門都緊閉,並用多層沙袋加固城門工事,守城部隊嚴陣以待。華夏軍隊在南京城四周收攏成一隻巨大的拳頭,就等著日軍往這隻鐵拳上撞了。

    12月9日,南京復廊戰正式開始。清晨,六七十架日機掩護著地面部隊向華夏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日軍的炮彈炸彈鋪天蓋地在華夏守軍陣地和南京城內外炸響。

    日軍的一架飛機飛臨南京城上空,盤旋一圈以後,投下了一包東西。奇怪,這東西落地以後並沒炸,守城士兵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空投袋,上書「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收」。於是,趕緊送交司令長官部。

    唐生智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投降勸告書」幾個大字。下面寫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