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不放心百姓 文 / 秋一秋

    柳川平助,日軍第872章,豈是為他蔣光頭一人賣命。

    每每想到這些,唐生智的心就十分的坦然,一股熱血在週身激盪。

    11月27日,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上將公開會見國內外新聞記者,在頻頻閃動的鎂光燈下,唐生智清瘦的臉上充滿自信。

    「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有把握,第872章結,準備拚死固守,日軍晝夜兼程氣勢洶洶,南京志在必得。

    12月1日,日本統帥部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進攻南京!

    在此之前,對於要不要攻佔南京,參謀次長多田駿猶豫過,外務省猶豫過,甚至首相近衛本人也猶豫過。

    他們曾經主張與華夏在上海進行談判,曾經希望適可而止,曾經口口聲聲要把南京作為停戰議和之所而不是交戰之地。

    但可是近衛仍然無比亢奮。

    我們既然已經兵臨城下,攻到了華夏首府,對方除了升起白旗,與我簽署城下之盟,還能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

    出乎近衛的預料,蔣光頭和唐生智都不願意跟他簽什麼城下之盟。

    唐生智在就職後,將自己的執行部改成了南京衛戍司令部,所有運籌帷幄的活也由他和執行部的高級幕僚們一肩挑起。

    執行部本來只是督修國防工事的機構,卻突然要負起全部守城之責,而且這時幕僚們又聽說,南京警備司令谷正倫竟然以患胃病需要診治為由,先行撤到湖南去了。

    姓谷的有胃病,我們唐長官也有胃病,而且比他還嚴重,憑什麼他一溜煙跑了,卻把這麼重的擔子扔給我們,難道守南京原來不是他的責任,還是以為我們都是傻子,不會找借口溜之大吉?

    唐生智看出部下們不僅有情緒,情緒還很大,便主動對他們道:谷司令有病需要到後方休養,你們不要對此有想法,他走了,防守南京的任務,自然只好由我們來承擔了。

    底下還是有人認為南京不應該守。

    唐生智說,得守,不僅守,如今還只能死守。因為形勢起了變化,戰爭將降臨到家門口,南京是首都,我們絕不能夠輕易地把它奉送給敵人。

    我們平常總說抗戰抗戰,難道抗戰只是為了讓別人去犧牲嗎,難道你們誰願意讓日本人隨隨便便把首都從我們手裡奪走嗎?

    當然不能!

    說著說著,唐生智的聲音開始低沉下來,語氣也越來越沉重。

    我是負責任的主官,已決定與南京共存亡,南京失守,我也不活了,但你們是幕僚,跟我所處的地位不一樣,所以我不要求你們和我一道犧牲,萬一城破,你們就想辦法趕緊突圍。

    我只要求你們一樣,在我活著的時候,堅持工作到底!

    如果說前一番話是大道理,後面一段掏心掏肺的體己話立刻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論職務,唐生智現在是南京最高軍政長官,一級上將,當然最有理由不死,如果他都有了死在南京的決心和打算,當部下的還能棄之不顧,乃至拔腳先溜嗎?

    穩定住指揮班子後,唐生智隨即部署守城,從前線撤下來的部隊加起來總共達到十多萬,但正如他先前所預計,這十多萬里面能打的真的不多。

    現在的唐生蔣光頭雖新授其南京衛戍司令一職,說到底,也只不過是一個赤手空拳的司令罷了。

    唐生智能夠依靠的,還是教導總隊。

    此前,為了教導總隊留存與否,唐生智曾與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吵得不可開交。

    何應欽想把教導總隊調到四川去,擴編成三個軍。唐生智急了,說你要這樣的話,南京根本沒法守,這個衛戍司令我也沒法干。

    最後蔣光頭拍板,留下六個主力團,三個特務團以及炮兵、騎兵等特種部隊則撤至後方。

    唐生智專門趕到教導總隊,在對軍官們訓話之前,他先舉了一個反證。

    「汪副總裁」(汪精衛)說過,我們與日本人打仗,是要打敗仗的。華日實力懸殊,誰不知道呢,可是我們越敗越要戰,這樣終究會打敗日本人的。

    敵人來犯,則遠戰;遠戰失利,則近戰;近戰失利,則守城;守城不力,則巷戰;巷戰再不力,則短接;短接再不力,則自殺。

    唐生智接下來說,「委員長」答應過我,只要在南京守三個月,一定會組織兵力進行反攻。

    三個月太短了,我們要守六個月,無命令絕不退出南京!

    一番慷慨的鐵血演說,立即使場內氣氛開始熱烈起來。

    唐生智最後問大家,是堅守南京要緊,還是保命要緊?

    眾人熱血沸騰,皆大呼:守城要緊。

    鼓動完了,唐生智來實際的。

    在南京的教導總隊官兵,先給諸位發三個月薪水,有家眷的發一個月安家費。12月1日之前,均想辦法把家眷送回家或送到後方。

    要做到後面這一點承諾已漸顯困難。從水面走,由於zy海軍幾乎全軍覆滅,日本海軍開始衝破江面封鎖線,逐漸深入長江江面。從陸地走,包圍圈又正在合攏,危險亦無處不在。

    但是再困難也得做,因為多年帶兵的經驗告訴唐生智,這是收攏軍心的起碼保證。

    唐生智告訴官兵,有不願留下來的,三天內請假,可以自行離去,但多發的薪水就沒有了,還得落一個怕死的名聲。

    何去何從,諸位得想清楚。

    都想清楚了,沒看到有多少人提出要請假離開。

    薪水發了,家眷送了,唐生智又命人大量採購煙酒,要吃要喝可以隨便拿。

    所有這一切做完,他開始板起臉,拿起蔣光頭親授的尚方寶劍。

    各部凡擅自撤退者,一律按連坐法懲處,我將調宋希濂作為預備隊,在江邊專門負責維持軍紀。

    日軍華華夏面軍兵分五路合圍南京。1路是第11、第13、第16師團沿京滬鐵路經丹陽、鎮江、句容西進;第2路是第3、第9師團由金壇直撲南京;第3路是第10軍第114師團沿宜興、溧陽、溧水公路前進;第4路第6、第18師團沿寧國、蕪湖公路進攻蕪湖,包抄華夏軍隊沿江西去的後路;第5路國琦支隊從廣德經朗溪、太平渡江,攻佔浦口,切斷南京守軍渡江北去的退路。南京已處在日軍四面包圍之中。

    這邊唐生智也在調兵遣將,加緊設防。他把南京的防守陣地分為復廊陣地與外圍陣地。復廊陣地在城外一線。唐生智把裝備糧良戰鬥力強、號稱蔣光頭的「鐵衛隊」的教導總隊放在zy;防守紫金山及城垣東部。

    左邊是宋希濂的36師,防守紅山、幕府山及城北地區;右邊是孫元良的第88師,負責防守雨花台及城南地區。憲兵部隊守衛清涼山。

    外圍陣地由第2軍團,第74軍、第66軍佔領烏龍山炮台、棲霞山、句容、淳化、牛首山一線,構成半環形外圍防禦陣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