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五百五十五章 文 / 秋一秋

    三挺機槍對付三十名沒有防備的日軍是很容易的,像一陣旋風般解決了戰鬥。」target=」_blank」>"p;gt;張鐵成則直接衝著日軍小隊長跑過去,抬手兩槍擊中小隊長,接著一腳踢翻那個漢奸踩在腳下。李衛東站在敞蓬吉普車上端著雙槍嚴密控制著場面,保護著衝上去的四人。按他的槍法,全體日軍都在他的控制範圍中。但四人卻沒有給他開槍的機會,梁重幾乎只掃了一梭子10多個日軍便都放倒了,那兩個頑強反抗的高麗棒子伍長也倒在他的槍下。梁重晃晃手裡的機槍說:「媽的,才出了口悶氣。」

    樓上的川軍都下來了,共16人,是個少尉排長領隊。他們在這12月的寒風裡還穿著單衣短褲,連冷帶餓得直打晃。排長過來向李衛東敬禮:「五十七軍112師39團三營六連少尉排長馬向東。」接著說:「我們這些天看到日軍在天天殺人,出去也是死,莫不如躲在屋裡或許能殺死幾個墊背的。」幾個川軍士兵上去踹得漢奸滿地打滾。

    李衛東回過禮後握著他的手說:「你們是堅強的軍人,是國.軍的驕傲,大家快去換上日軍的服裝和全套裝備,我們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這時突然一聲槍響,只聽日軍死屍堆裡的日軍小隊長「啊」地慘叫一聲,半欠起的身子倒了下去,手裡指著李衛東的槍也掉了下來。原來張鐵成沒打中他的要害,讓他在甦醒後想頑抗一把,卻被飛來的子彈一槍打中。

    大家吃驚地尋找這聲槍響的出處,從*場旁的食堂裡出來一名國.軍軍官,很疲憊向這邊招著手,身後出來一個少校,還有一隻鐵青色的黑貝大狼狗。

    李衛華和梁重跑過去,原來食堂裡有個地窖,裡面滿滿地藏著24名憲兵團的憲兵。怪不得剛才那一槍打得那麼專業。

    20多名憲兵擁著那個少校走過來,李衛東敬了個禮道:「我是南南上尉,來接大家。」

    少校一個立正說:「我們都看到了,你們是英雄好漢。本人是憲兵團少校營長洪彬,願聽上尉南南指揮。」

    實在是不能再巧了,剛才的日軍是三個班的兵力,一個班13人加上小隊長共40人,日軍一個小隊全員應該是54人,那個擲彈筒班沒有跟過來躲過了一劫。而這邊憲兵和川軍加起來也正好是40人。轉眼之間,新建了一個「日軍小隊」。但武器卻明顯增多,機槍就是六挺。那24名憲兵除了人手一隻三八大蓋外,腰上都別著一把****。川兵也是背著三八大蓋,手裡還提著捨不得扔下的漢陽造,後來被張鐵成勸說,才不捨地扔下。

    梁重指揮眾人把扯去軍牌的40具日軍屍體都拖到教室,把食堂裡能找到的豆油和學校的桌椅等易燃物都堆在一起,一把火燒了起來,黑煙也匯入四處燃燒的南京城的上空。

    一個列隊的日軍小隊隨著吉普車走出了學校,生的希望給大家注入了精神。那只黑貝也被憲兵們牽著,洪彬說:「多虧這隻狗一直在食堂晃,日兵沒太敢細搜。」

    漢奸被押在車上,李衛華把他的眼睛蒙上了,他嘟囔著對漢奸說:「你小子要是看到了我們去哪裡,你就死定了。」

    全隊大搖大擺地在街上行進著,順利地進入了惜春閣,官兵們這時才放鬆下來,個個舉額相慶。憲兵們因為守著食堂基本沒有斷糧,但川軍16人卻三天沒有吃東西了,真不知他們又冷又餓地在沒有房蓋的教室裡還能挺多久,而他們兩隊又都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李衛華和梁重、羅維漢先把身上帶的炒米和壓縮餅乾分給他們,然後又急忙組織他們點火做飯,有做大米飯的,還有烙餅的,惜春閣裡屯著上百袋大米和麵粉。

    李衛東忙把洪彬營長和馬向東排長叫過來,告訴他們外面的大致情況,任命他們為南京戰時特別隊第九小隊的正、副隊長,囑咐他們保證安全為大家服務。並告訴他們負責審問那個漢奸,挖出日軍在南京的情報機構。洪彬和馬向東都立正接受了任務,洪彬補充一句:「把那個漢奸和黑貝放在一些,讓狗看著他。」

    李衛東然後和洪彬、馬向東說:「我們還要出去鬧鬧今天日軍的入城儀式,你們先好好休息。」

    洪彬少校說:「用不用我們挑幾個人跟你們去?我手下還有四個軍官,都是硬手。」

    李衛東回答說:「現在先不用,你先把這些人裡有沒有槍法好的,會日語的,會開車的……會各種技能的都給我統計出來,日後都會用上的。」

    洪彬哈哈一笑:「你這幾條本人都具備,其他人會日語的沒有,但會開車的有十多個吧。槍法都還可以,今天在地面值班的叫程曉樂,就是個神槍手。哦,還有十幾個會國術的。」

    馬向東說:「我們也有兩個會國術的,我也練過十多年的。」

    李衛東高興地說:「那太好了,我們一會兒要鬧一鬧夫子廟,需要的時候要回來搬兵的。」

    這時,大米飯先做好了,大家就著鹹菜飽餐了一頓。洪彬再三要求出戰:「南南,京京,我這幾天貓在地下表現得太差了,和你們相比,真是愧對寧城父老,讓我參加吧,我地形也熟……」

    李衛東拍了下洪彬的肩:「國人皆如此,何懼倭患乎!換上日軍少尉的服裝吧。」

    洪彬高興得也拍拍李衛東的肩:「我這身不就是小隊長的皮嗎?」

    李衛華笑扯著他身上的幾個槍眼:「這洞太多了,而且還小,這邊還有幾套日軍的軍官服,是我們12號反擊衝進城的日軍扒下來的。」

    南京戰時特別隊六人小組向大家告別出發了。他們的武器,除了每人配帶的****外,腳下還藏有兩挺機槍、兩支步槍和一箱手榴彈。目標,中山門。

    到目前為止,城裡的金陵十二釵軍用戰備洞李衛東們利用上了九個,只剩下明故宮旁的元春宮和梅園邊的湘雲館沒有用上了。

    元春宮的入口在中山路,這裡駐紮著日軍第9師團的部隊。門口哨兵一聽說是司令部的隨軍記者馬上放行。在敵人的軍營裡反倒安全,梁重不用在外面看車一起隨李衛華入洞。

    賈元春是賈家四姐妹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的老大,她們四人的名字連起來暗合「原應歎息」四字。自從她應選入宮成為賈妃後便成為賈府的靠山,大觀園即為其省親所造。她作為寶玉的長姐,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這個元春宮戰備洞就是依著「母」字修建的,字中的兩點是大廳,一橫的兩端是出口,出口處拐了個直角彎。在母字下面的鉤上是一道辨認不出的石門。

    元春宮也有著黛玉園和寶釵府的氣派,雖然糧食和裝備與其他洞相同,但每個洞捨裡都很舒適,只從每個洞捨裡都配備了手電筒、鬧表和收音機就可看出「宮」的奢華。這裡空間也很大,足可屯兵一個加強連。

    李衛華領六人組進入後,大家讚歎不已。李衛東催促著:「等有空再細看,快點佈置馬路炸彈。」

    見張鐵成要跟李衛華進入衛生間,羅維漢搶著說:「我去吧,這幾天你們做那麼多的事情,該我表現表現了。我可是從兵工廠出來的,擺弄幾顆手榴彈沒啥問題。再說了,張上校比我胖些,沒我方便。」

    李衛東下令:「好的,維漢你去。去挑手榴彈吧,你們爭取半個小時內做完。我們得趕到現場看效果。」

    李衛華找到把刺刀先鑽進衛生間,羅維漢抱著六顆手榴彈和張鐵成研究一番後隨著後鑽進了衛生間的下水道。

    時間已近下午一點,中山門裡外一片忙碌。門外已停滿了各式汽車。松井石根早在上午就迫不急待地從蘇州趕到他垂涎已久的華夏首都了。這次來南京和去年來是不一樣的,那次是給蔣光頭鞠了無數個躬,這次,是一個戰勝者一個統治者的身份進城了,風光無限啊。

    中山門內的北側日軍召集了一群華夏人,不知道是漢奸還是強迫來的,形成了一小片太陽旗的海洋。裡面還有幾個花枝招展穿著貂皮大衣的華夏女人,揮舞著手裡的小太陽旗。南側是個軍樂儀仗隊,在吹打著日本樂曲。

    下午1點半,日軍的入城儀式隆重開始了。在軍樂和現場日軍的歡呼中,中山門城門大開,先是一群男女記者湧進來,接著兩排憲兵邁著正步進入分列兩旁站立,這時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將躊躕滿志地出現了。

    出乎李衛東們意外,他居然那樣矮小乾枯,長長的指揮刀與這個所謂武士家族的後代很不協調。再一個意外是他沒有乘坐敞蓬吉普車檢閱,卻是騎著一頭栗色的大洋馬,他先向四周敬了個禮,然後揚著戴著白手套的手頻頻向左右揮動。他把馬頭調向日本皇宮方向,三呼「天皇陛下萬歲!」,贏得一陣陣「天皇陛下萬歲」的呼應叫囂聲,場面十分熱鬧。

    在軍樂隊吹奏著「入海沉入水,上山化為草」的樂聲中,松井石根大將開始策馬向前。他的右後方緊隨其後的是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中將,左後方是第895章大佐官銜不高,但就屬他前後左右的最忙活。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他是起了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的,包括他命令城外的駐軍進城宿營,直接加劇了城內大屠殺的程度和範圍。難怪戰後把他列為七名被判絞刑的甲級戰犯之一。

    松井沒有乘車改了騎馬,李衛華心裡也沒有底了,他把井蓋的承重設計為汽車的重量。不過他騎馬踩中路中間的井蓋的機率要比汽車大了些,因為汽車容易騎著井蓋開過去。現場六個人的眼睛緊緊盯著松井的馬蹄,一步步走近井蓋。

    松井看來非常興奮,這幾天他的名字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百萬日本人提燈上街*除了呼喊「天皇陛下萬歲」外,就是呼喊「向松井石根英雄致敬」。他知道,日本的各大報社在南京入城式上也演出了一場爭頭功的競爭,朝日新聞社已動用報社飛機「幸風」號,空運新聞照片到福岡,直接空投在報社門前今天晚上就能出《號外》。明天,各大報紙會使用特大文字標題《永垂青史的南京入城式》、《松井大將莊嚴閱兵》、《英姿颯爽的朝香宮殿下》充分進行報道的。

    得意的松井一揚韁繩,身下的洋馬小跑了幾步,這幾步正通過了井蓋。本來井蓋就是為承重汽車設計的,又因為馬的小跑減輕了重量,松井安然無恙地走了過去。接著又擦著稍偏左的第二個井蓋走了過去。

    在李衛華他們無限惋惜中,左邊的朝香宮鳩彥騎著金黃如錦的洋馬跟著走了過來。

    作為一個皇族成員,朝香宮自視很高,其實他心裡根本沒有把松井這群人放在眼裡,只是在利用他們實現自己皇族的夢想。因為朝香宮清楚,真正指揮戰爭的不是首相,而是裕仁天皇。雖然裕仁天皇把松井擢升為全權指揮整個華中戰區的司令長官,但卻把戰場上實地督戰的權力交給了自已,所以他從12月7日上任為上海派遣軍司令官以來一味獨斷專行,行使著代替松井包圍南京部隊的戰地司令官的權力。12月8日,朝香宮抵達南京外圍戰地聽取的第一個報告就是抓到了一批俘虜和平民,他立即下達了「殺死全部俘虜」的密令。接著他就驅動圍城部隊向南京發起最後進攻。

    朝香宮的上海派遣軍名義上歸屬華中方面軍管轄,但他很少向松井請示什麼,再加上這段時間松井在蘇州的戰時司令部發著高燒養病,所有南京事務都是自己直接下命令。

    從他被任命到今天的17日僅僅十天,他下達了近百項命令,並以天皇的名義組織了數十個激勵士氣的活動,過足了司令官的官癮。在南京不留俘虜的命令他不止一次地下達,在入城之前下達過,在入城後部下遇到大批俘虜向他請示如何處置時下達過,他是造成南京大屠殺的直接責任者。

    而且他從一入城,就以出入皇宮的眼睛盯住了華夏六朝古都的文化寶藏,派出了12個特遺分隊,封存了南京尚沒運走或者運不走的文化財富。他是有眼力的,南京是當時華夏的經濟和文化中心,遍地都是大日本所需求的寶貝,古玩、字畫、首飾、書籍……成車成船地運回日本的皇宮。所以朝香宮鳩彥不僅是南京生命大屠殺的劊子手,也是華夏文化大屠殺的劊子手。

    今天他的一身裝束很是與眾不同,肩上、腰間、帽子上、軍刀上都束著黃色的穗子,總是讓人看到天皇的影子。包括他*的戰馬,都帶著皇族顯貴的顏色。

    朝香宮沒有像松井那樣興奮,他和戴著深度近視鏡的柳川平助中將沉默地策馬而行,他心裡覺得接受歡呼的應該是自己,南京是自己打下來的。

    接下來的事情讓他驚魂天外:戰馬右蹄結結實實踏上了井蓋的邊沿,如果踏在正中間也許沒事了,井蓋下翻欠了個縫,馬蹄突地踏入井裡。饒是一匹軍馬,本能地掙扎著站起來,但是前蹄還是跪下,把朝香宮掀了下來。

    隨著馬蹄迅速抽出那井蓋又合上了,李衛華無限惋惜著,井蓋沒有翻到設計的角度,他們設計的是井蓋起碼翻到45度角手榴彈才爆炸。

    朝香宮狼狽地爬起,周圍亂做一團,身後的眾將官除了中島今朝吾因在12月7日被炮彈炸傷大腿沒有下馬外都下了馬。朝香宮甩開武籐章和谷壽夫等人的攙扶,故作鎮靜地準備重新上馬。這時李衛華趁著混亂眾人注意力沒在松井那裡,手中一抖,一枚雨花石疾如流星飛向松井的馬頭,他瞄準了那隻馬的耳朵眼打的,果然正中。那馬受此重擾,痛得嘶叫著揚身而起,把松井也掀了下來。好在這時已有部下在圍著朝香宮,松井沒等摔在地上便被塚田攻等人接住。大家都以為松井的馬是受朝香宮的馬失蹄的驚嚇反應。可是那馬還在嘶叫個不停,不得已急忙換了一匹同樣顏色的馬。只有李衛華知道原因,那枚質地不錯的雨花石還在馬耳朵裡呢,能不叫嘛。

    近一分鐘的混亂過後,檢閱繼續進行,但兩位統治者的心情大打折扣。尤其是朝香宮,他很迷信地認為自己的馬失前蹄是個不祥之兆。本來他準備當晚趁松井入城也把自己在城外的司令部機關搬進首都飯店的,受此一驚他決定不搬了,一直挨到12月26日才搬進城裡。

    兩個井蓋都沒有爆炸讓李衛華他們很失望,雖然分別在當天晚上和第895章死人的財物。還聽說有華夏人趁火打劫搶商店的。

    遠處傳來松井一夥所到之處的狂呼聲,李衛東看看南京城裡四處的黑煙大火,忿恨地說:他檢閱的是一支給人類帶來恥辱的軍隊,我們一定要他們認識到這點。走,我們去他的下一站,國民zf。

    李衛華說:國民zf附近巷子很多,要是情況不好可以進入那裡的戰備洞湘雲館。

    李衛東點頭應道:湘雲館是金陵十二釵裡唯一沒去過的了,時間要夠就去看看。

    張鐵成跳出剛才的情緒戲說:沒想到這金陵十二釵在今天救了我們這麼多人。梁重則說:等打完仗了我要重讀《紅樓夢》。

    車開動後,羅維漢搓了下打麻的手掌對大家低聲說道:多虧南南這個招法,讓我出了口氣!接著又若有所思地說:如果高冠吾追上來的時候我們上車跑了,日軍一定會拚命追我們的。而我們不跑回頭面對他們,反倒會佔據主動。其實大戰場上也應該這樣。

    李衛東笑笑:打那個少尉配合得好,不然還得弄一陣子。

    梁重也揉下手說:還不是跟你那天救女學生時學的。我是看透了,日本人就是欺軟的怕硬的,其實沒啥大能耐。

    幾個人坐到車上,李衛東說:打仗輕易別言撤退,要撤就要從容地轉移,或者是突圍,而絕不是逃跑。都說兵敗如山倒,如果形成潰退或者崩潰之勢幾十萬大軍也沒用。

    李衛華插道:當年的淝水之戰就是這樣,也是以南京為首都的東晉八萬北府兵在淝水擊敗前秦近百萬人馬,除了東晉主帥謝安才智兼備、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前秦的符堅下了一道後撤令,致使軍隊收不住腳步而發生崩潰。我們今天的情景是主客反過來了。

    張鐵成深有同感地說:我們這次就是吃盲目撤退的虧了,而且是屢屢吃這個虧!如果弄不明白這個道理以後還要重演這一幕。現在看他這句話果然應驗了,抗戰時的步步潰退和解放戰爭時的大潰退說明蔣光頭一直不明白這個道理。

    梁重忿忿道:還有我們一些將官在撤退令下達後擅自脫離軍隊先過江了,十來萬後撤的華夏士兵群龍無首,一下子失去鬥志。在作戰中,撤退令對士兵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是吧,南南專家?

    李衛東說:這幾天我一直在分析戰局,其實我們部隊的實力都在,內線陣地都在我們手上,而日軍正是強弩之末,他們沒有後勤供應,士兵遠道奔襲疲憊不堪,如果我們再堅持一下,那戰局的勝負就不好說了。

    李衛華接道:沒錯,或者把他們引入巷戰,那時他們沒有飛機和大炮的優勢了,我們還熟悉地形,比起城外的陣地戰我們有很多優勢的。我原來一直以為我們能打巷戰的,可惜城裡修了那麼多戰備洞了。

    張鐵成邊開車邊說:我們這幾天在洞裡也一直議論這事,當時的戰況並沒有崩潰,巷戰還沒有開始打呢。而且教導總隊的左翼防區沒有問題,光華門也守住了,讓日軍吃了不少虧。只有華夏門因雨花台失守有些危險,但華夏門也是南京13個城門最牢固的,還有三、四道甕城呢,守華夏門的八十八師在上海打得那麼好應該沒問題的。而且我們還有紫金山北麓的預備隊可調。

    洪彬接道:就在12日,我們在長官部還有一批最精銳的憲兵團預備隊沒有上陣呢!

    羅維漢也補充著:我們六十六軍的淳化鎮打得多好,讓日軍最有戰鬥力的三大主力金澤師團(第9師團)吃夠了苦頭。12日的時候日軍在城外地區還沒有控制到一半。城外八十七師261、260旅的陣地還在我們手裡好好的,八十七師的中山門陣地也沒有丟。水西門方向守軍是五十一師的306團,12日下午日軍攻破華夏門與水西門之間的城牆衝進城近一個大隊,但都被306團敢死隊和城裡我們各建制的部隊消滅。紫金山第一峰也還在我們手中。烏龍山要塞也基本未遭攻擊。直到13日下午,江心洲的蘆葦叢中還埋伏著112師的一個團,準備伏擊日軍的登陸部隊,可憐的是他們根本沒有得到撤退的命令,一部分都逃到蔣王廟了。

    梁重又說:哪怕再堅持一天,就會讓部隊想辦法撤過江北了,而且也避開這倒霉的13號了。實在是遺憾呀,痛苦的遺憾。

    李衛東低沉地說:這些都將是後人研究的歷史了,我們今天要做的是讓後人記得我們當日曾經努力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