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渭北上門女婿後傳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章老李的秦腔 文 / 海上明月生

    忙忙忙,一天到晚總是忙不完的事情,李金花和德仁聯繫了好幾次,終於約定了一個星期天,德仁、大劉一塊兒去咸陽看望老李。西安到咸陽,40多里路程,坐汽車一個小時便到了。他們一下汽車,金花便笑嘻嘻地迎了上來:張叔叔,這位是劉叔叔?我爸已經念叨你們好幾天了。

    老李家離汽車站很近,他們步行五六分鐘就到了。老李住的是老式家屬樓,實用的三室一廳,老李兩口住一間,大兒子金鵬住一間,兩個女兒金花、銅花住一間。老李評上中級職稱的科長以後,妻子兒女的農村戶口才遷進城裡。老李和妻子兒女正在家中恭候,看見德仁、大劉進來,老李撲上來便和德仁、大劉擁抱在一起了……老李十分激動,止不住熱淚湧流,德仁、大劉也是淚眼婆娑……許久,他們才分別落座。妻子說:自從金花回家說了恩人的情況,老李天天念叨著組長,念叨著大劉。唉,老李的身體遠不如從前了,他總是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不能解脫,在家裡常常唱著秦腔《周仁回府》幾個傷情的段子,唱著唱著便止不住流出了眼淚。老李經常說起組長的故事,對你的樂觀、自信、堅強佩服得不得了。老李多次對孩子說起你的救命之恩,一定要孩子們對你當面拜謝。

    德仁微微一笑:嫂子,別把救命之恩掛在嘴上,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不就是幫你們收集了一些饃饃,買了一點黑豆嗎?

    老李一臉嚴肅的:要說,為什麼不說呢?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那個青黃不接、無米下鍋的關鍵時刻,就是這30多斤饃饃和15斤黑豆,救了他們母子四人的性命。說起來也不怕你笑話,當時老大金鵬5歲,老二金花3歲,老三銅花還懷在她媽肚子裡。組長,我就叫你組長還親切些,你就在這椅子上坐定了,我叫孩子們給你磕頭……

    德仁急忙擺手:老李,使不得,都80年代了,還搞這老一套幹啥?

    德仁正要站起來時,被老李按住了:組長,你要是不聽從我的安排,我就先給你跪下了。

    德仁一看,老李來真格的了,只好乖乖地坐下來,於是金鵬、金花、銅花一字兒排開,撲通一聲跪在德仁面前,一下,兩下,三下,磕起頭來,最後齊聲喊道:感謝叔叔救命之恩!

    孩子們是真心實意感謝叔叔的,等到他們站起來的時候,眼睛都濕潤了……老李接著說:孩子們,你們還要感謝劉叔叔的救命之恩。你媽到銅川的時候,由於飢餓過昏迷不醒,吃了劉叔叔的煉乳,你媽才清醒過來。

    聽了爸爸的一番言語,孩子們就勢跪在了大劉面前,接連磕頭三下:感謝劉叔叔救命之恩!

    大劉哈哈大笑:呵呵,孩子們,起來,我沾光了,我沾你組長叔叔的光了。老李,這感恩的活動就算結束,可是我的肚子有點餓了。

    老李笑了笑:大劉,不用著急,我早就安排好了,中午吃臊子面,現在品嚐咸陽地區風味食品。

    老李一揮手,各種風味食品擺滿桌子。老李拿起一個膨大黃酥沾滿芝麻的食品:這是三原蓼化糖,咬一口又甜又酥又香,裡面卻蓬鬆得像棉花一樣。

    於是一人拿著一個蓼化糖品嚐,個個讚不絕口。老李拿起一條長方體芝麻糖:這是瓊鍋糖,麥芽糖裡融有芝麻,越嚼越香,越嚼越酥,滿嘴裡都是香味。

    德仁拿了一截邊吃邊品味:麥芽糖本來是黏的,經過加工卻變成酥的了,勞動產生了智慧。

    老李又介紹了凹凸不平的石子饃:這是用燒熱石子烙成的薄餅,又香又酥,據說常吃石子饃可以治胃病。

    大劉咬了一口石子饃,慢慢地嚼著:真的是又香又酥,幹得沒有一點水分,吃石子饃不能性急,這是在磨煉人的性子呢。咳,我得用開水沖一衝呢。

    德仁笑笑:我想吃石子饃治胃病的道理大概就在這裡。學過生理衛生的人都知道,唾液有分解澱粉、幫助消化的作用,吃飯細嚼細咽,就容易消化。得胃病的人,往往飯量大,狼吞虎嚥,食物沒有經過細細咀嚼,沒有消耗多少唾液,因之消化不良。有的人愛吃開水泡饃,南方人愛吃菜湯泡米飯,那就更不需要唾液了,吃下去的食物就更難消化了。

    金花插言道:張叔叔說得有些道理,不過我們這裡就有一位醫學專家,聽聽她的高見。李家的人目光全集中到銅花身上,德仁和大劉也注視著銅花,銅花俊俏的臉龐立即浮上一片紅雲,更加嫵媚可愛了:組長叔叔,劉叔叔,我不過是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二年級的一名學生,哪裡是什麼醫學專家,關於治療胃病的知識,也是剛剛接觸,還沒有組長叔叔知道的多呢!當然,叔叔說得很對,暴食暴飲,狼吞虎嚥,開水泡饃,菜湯泡饃,對消化不利,自然容易得胃病了。

    大劉哎呀一聲:這真是無巧不成書,我兒子富生正好也在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二年級,你們是不是認識?

    銅花沉思著:劉富生,我聽說過這個名字,不過我們不在一個班上。

    大劉感歎起來:唉,富生是在鄜州生的,銅花是在銅川生的,現在又在醫學院同一專業同一年級上學,這真是一種緣分。有機會,我介紹你們認識一下。

    銅花說:謝謝叔叔!

    老李笑了:好了,搞文學的和學醫學的觀點一致,我也同意。現在,大家來品嚐粉皮。你看,挑起來白亮透明,吃起來筋道耐嚼——

    銅花插話道:粉皮好吃是好吃,但是不能多吃,粉皮裡含的有白礬,吃得多了對人身體健康有影響。

    老李笑嘻嘻的:醫學專家說的話肯定有道理,不過這一碟粉皮平均每人只能吃兩三條,你說算多不算多?

    銅花紅了臉:爸爸,我只是提醒一下,你何必較真呢?

    德仁說:銅花說得有道理,我們就應該考慮。我看過一些材料,白礬裡含的有鋁,鋁對人身體有傷害,特別是損傷人的大腦,使人患上老年癡呆症。人吸收鋁有多種渠道,粉皮、粉條、油條中含有白礬,使用鋁灶具也能使飯菜中含有鋁的成分。當然,說是這樣說的,這些食品少吃一點也不怕。好了,莫要談虎色變,我來帶頭吃粉皮。

    德仁夾起一筷頭粉皮,塞進嘴裡,津津有味地嚼起來,其他的人也把筷子伸向粉皮,一輪過去,粉皮便被吃了個光光淨淨。

    輪到介紹燒雞了,老李說:拿酒來。

    金花拿來西鳳酒和酒杯,給每人面前斟了一杯,金花當仁不讓,給德仁、大劉、爸爸挨個敬酒。當金鵬、銅花正要搶著敬酒時,銅花媽上陣了:先別急,等一會,一邊吃,一邊敬酒。這是普集鎮燒雞,特點是酥、香、爛,越吃越愛吃,越吃越有味,連骨頭都想吃進肚裡。具體的歷史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自從隴海鐵路通車以後,普集鎮燒雞便名揚天下了。我的孩子嘴饞,我把燒雞剁開了,免得他們亂搶。組長和劉叔叔一人一個雞腿,金花、銅花一人一個翅膀,老李、金鵬吃雞脯,我吃雞頭、雞脖子,嘻嘻,你說我分配得公平不公平?

    眾人津津有味地吃著各人應吃的雞肉,齊聲說:公平!

    接著,金鵬、銅花分別敬酒,老李和銅花媽分別敬酒,德仁嚷道:不敢敬酒了,我喝醉了要撒酒瘋,挺嚇人的。

    金花、銅花吃吃地笑著:我們沒有見過撒酒瘋,我們倒想看看組長叔叔撒酒瘋哩。

    眾人一片笑聲……銅花、金花商量著說:媽媽,你要給我們恢復名譽,別讓叔叔把我們嘴饞的名聲傳揚出去了。

    德仁微微一笑:你們是夠嘴饞的了,把燒雞最嫩、最香的雞翅膀拿去了。雞腿雖然肉多,哪有雞翅膀好吃啊!

    金花笑瞇瞇的:媽,剛才還說你分配公平,轉眼之間,組長叔叔的意見就來了。

    金花媽說:組長哪裡是在提意見?他是在考驗你們接受意見的能力。

    老李說:是啊,你媽說得對,當今的社會,幹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聽不得意見,小肚雞腸,是幹不成大事情的。

    金花、銅花,還有金鵬,默默地聽著,思忖著……

    老李看了看德仁和大劉的禮品:你們帶來啥好吃的東西,咱們一塊報銷了。

    金花手快,拿過禮品,拆開一看,原來是老童家臘羊肉和德懋恭水晶餅:好,叔叔拿的都是西安有名的食品,嗨,臘羊肉已經切成薄片了,我去弄點辣子醬油醋水,咱們蘸著吃。

    金花端來一小碗辣子醬油醋水,放在桌子中間,金花夾起一片臘羊肉,蘸了辣子醋水,表情嚴肅的:我一定要親自把這片羊肉遞給組長叔叔,來感謝你的救命之恩。

    德仁一看,金花這樣認真,也只好張口讓她餵了。德仁笑了笑:救命恩人的話,以後不許再提……人們常說,陝西大怪,辣子一道菜,你看,吃臘羊肉也蘸辣子醋水了。當然,蘸辣子醋水可以避羊肉膻味,不過臘羊肉的特點就是只有羊肉的香味,除去了羊肉的膻味。

    金花紅著臉笑了:照叔叔這樣說,我是少見多怪了。

    德仁不好意思的:金花,叔叔這人就是不會說話,經常撞得牆倒房塌的。

    金花說:好好,謝謝叔叔,我就應該多聽聽你這樣的話……

    吃完水晶餅,德仁提議:請老李唱一段拿手好戲《周仁回府》。

    銅花媽說:要唱這戲,又該流眼淚了。

    德仁微微一笑:哭不要緊,但是不宜多哭,一個禮拜哭一次就可以了。

    老李說:組長,不要說笑,我還得醞釀一下感情。

    老李沉默片刻,屋子裡也靜悄悄的,老李便悲腔悲調悲聲悲情慢慢地唱起來:

    夫妻們分生死人世至痛,

    一月來把傷心積壓在心中,

    今夜晚月朦朧四野寂靜,

    冷淒淒荒郊外哭妻幾聲。

    ……

    果然這一段唱板唱了下來,屋子裡的人全都淚眼婆娑了。德仁連連道歉:唉,都怪我,大家高高興興地聚會,我要聽什麼秦腔呢?真是吃得多了,難消化了……咳,也好,蒼涼悲歌,慷慨激昂,今生今世難以忘懷了。不過,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金花插話了:怎麼,叔叔對我爸唱的這段秦腔還有意見?

    德仁說:不是對你爸唱的有意見,只是覺得「一月來把傷心積壓在心中」這句唱詞,「傷心」和「心中」有點重複,如果把「傷心」改成「傷情」就好一點了。

    金花、銅花一齊拍手:高明,高明。只是這個建議告訴哪個劇團呀?

    一天的聚會,結束了,主人戀戀不捨地送著客人,銅花瞅了個空子,悄悄地塞給德仁一張紙條:組長叔叔,請告訴劉富生,讓他到二班來找李銅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