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笑傲天下之隋主沉浮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二章 文武雙修 文 / 遊戲歷史

    爭戰全賴武夫勇,運籌還需文士謀。

    一勇可否擋萬夫,文武雙修敵膽寒。

    作為一個未來戰士,作為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的未來人,悟空禪師深知學習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對於一個軍人來說,文武兼修又是多麼的必要。他知道,一員勇將在關鍵的時刻暴發確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一個好的計謀卻可以讓多少勇士干將死天葬身之地。

    戰爭這東西,從它最初的產生看,可能是以勇定勝負,你力氣大,我打不過,我就臣服你。兩人打架就是戰爭的最初形態,多人打群架就是戰爭發展的中級形態,到兩個氏族、兩個部落和國家開打了,就成為真正的戰爭了。

    隨著戰爭的發展,謀略被漸漸地引入,戰爭不在是自發的,而是可以進行控制,可以人為而左右。當孫武子寫下了不朽的《孫子兵法》十三篇時,他首先提到了「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從此在中國歷史上可稱為軍事家和良將的就再也沒有純粹的莽夫,而是一個文武全才之人。

    悟空就是這樣想的,他也是這樣做的。因為他的腿,完全康復,至少要到八月初。所以從六月到七月除了讓兩人早晚跑圈,並早晚兩次,每次每人500個俯臥撐、500個仰臥起坐,500次負重深蹲外,他沒有再加其它的東西,什麼都要循序漸進嗎?其它時間,三個人就一塊學習,跟著寶貝「悟空」學習。為什麼是三個人呢?悟空禪師也要學,他要學繁體字,他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天學會十五個字,什麼叫會?識其字,知其意。兩個月六十天,可識九百個繁體字。各位可能都知道,常用漢字也就八百來個,也就相當目前小學畢業的水平。此外在計算機通用的漢字編碼中,一級字庫3755個,二級字庫3008個。各位朋友,看明白了麼?悟空在床上休養兩個月後,基本上讀報紙、看新聞就沒什麼問題了,再過一年多,估計就沒有字可以太難得住他了。你說他怎麼學?典籍啊,這少林有這麼多佛學典籍、武功秘籍,他都可以隨意借閱啊。你想想,這一年後,他不想當高僧都不行,他的修行是蹭蹭的往上漲啊,功柱高高的。不行啊,這位說,他有障礙,那會人看不懂簡化字,他也不會繁體字,怎麼學啊,他知道那個字對那個字啊?沒事,咱有寶貝「悟空」,它有繁體字庫,咱是現代人,咱有高科技,就算咱回到過去,咱的適應能力照樣比當時的人強。更何況咱還是特種兵,什麼叫特種兵?首先他必須會生存,他要比他的敵人更會生存,否則他就是一具死屍了。

    那悟空禪師怎麼教靜音、靜樂呢?簡單,我不是在身體上勞乏你們嗎?同時我在精神上刺激你,給你們開眼界、提興趣,主動激發你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你們學習的積極性,要讓這兩人圍著悟空轉,吵著、嚷著、鬧著去求悟空教他們這、教他們那。那怎麼辦呢?還是寶貝「悟空」上。在「悟空」裡有一個影音資料庫,悟空禪師首先給他們放了一段軍事演習的紀錄片,然後讓他們看了《大決戰》三部曲,《南征北戰》、《林海雪原》、《上甘嶺》;接著放了一部長篇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最後給他們看的是軍事教學篇《地道戰》、《地雷戰》和《中國古代著名戰例》中從牧野之戰到淝水這戰這中間的幾十戰著名戰例。

    大家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片子每天放一段,差不多兩個月,兩個年輕的和尚被這些經典的戰例所吸引,血管裡的血在沸騰,但同時兩人也感到戰爭的殘酷無情與無耐,對當今三國分立,民不聊生的世道也更加不滿,他們渴望有秦漢這樣大一統的帝國能在中國重現,渴望自己也能為這大一統帝國的建立做些什麼?

    看還只是一方面,比如上午看,三人就下午進行研討,下午看就晚上進行研討,最後竟到了什麼程度,三個把鋪蓋都搬到東屋,只要不睡、不練功、不出勤務,三個人就在一起聊。從為將之道到用兵之道;從戰略的制定到戰術的合理應用;從事前的謀劃到戰前的地形勘察到戰中的隨機應變到戰後的總結;從部隊的訓練與兵種的建立到陣法的應用、諸種兵的合成應用;從單純的軍事進攻到多手段、多方式的對敵人的滲透、分化、離間、瓦解;從後勤保障到大型攻擊性機械在戰爭的配置與應用等。尤其是放到《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時,悟空更是完完整整向兩位師侄講解了這孫武子這位中國歷史、中**事史、世界軍事史可稱為祖師爺漚心之做《孫子兵法》和後世中**事學家依心得總結出的三十六計。可以說,現在的靜音、後文中的楊亮能夠取得那麼輝煌的戰績,能夠在南北朝末年這麼一種紛亂的局面中,幫助楊堅平定四方,建立大隋帝國,他的將軍之路正式從少林寺這做小小的禪房中開始的。

    在這兩個月的學習中,靜音還有一些其它的發現,是什麼呢?咱們一項一項的說。首先,是一把刀。什麼刀?特種兵,海軍陸戰隊特別製作,特別配備的特戰軍刀。那是一把鋒利異常的刀,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是堅韌不催的,悟空曾經當著師兄少林主持慧可的面,用此刀將院內的一把鋤頭的鐵製部分,就那麼輕輕地一割,就成了兩截。慧可住持當時說:「師弟,你這東西很好啊。如將技傳授當今之三國中任一家,另兩家的敗亡,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可此技在我少林卻無用武之地啊。佛家是以普渡天下蒼生為已任,不殺生。你看,我寺中的執法工具都是棍。你看寺中武僧雖也練習刀法、槍法等,但只是為臨陣對敵知道對方的底細,可以從容應對罷了。」這是其一,還有兩種從電影中看到的東西靜音也非常感興趣,是什麼呢?請看下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