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四章 說服張燕 文 / 我就是胖

    呂布大敗後,我亦收兵回壺關。這時候張飛獻上曹xing,那曹xing來到我的大帳尚且倔強得不肯下跪,但我從他的眼睛裡見到了慌亂。

    我問道:「曹xing將軍,又見面了,呂奉先并州狼騎縱橫天下幾乎沒有敗績,如今怎麼敗在我這新訓練的飛羽弓騎手裡?」

    曹xing不屑的道:「若不是在幽州為白馬義從擊敗而損失慘重,就你這幾萬騎兵,早就被我們擊敗了,溫侯已經到壺關歇腳了。」

    果然是一勇之夫,還沒怎麼地呢,就把底交了,并州狼騎果然名存實亡了。我接著說道:「今既被擒,願降否?」

    曹xing聽到這話,眼裡又是一陣慌亂,猶豫許久道:「今曹xing被擒,願降。不過xing不願與溫侯為敵。請調他處。」

    我大笑道:「好,不忘舊主。曹將軍忠義之人,如今雁門郡守將缺乏,封你為雁門郡的校尉,幫助太守郭淮抵禦匈奴。」

    曹xing道:「末將領命。」然後手下人解開綁者他的繩子,先在一旁候著,等散帳後給他任命書好去雁門。

    我謂眾將道:「今呂布大敗,但是袁紹援軍也快到了,諸將可有破敵之法。」

    郭嘉道:「主公,袁紹不需我軍費時與其交戰,只需一舌辯之士,帶足金銀珠寶前去太行山上張燕大寨,說服張燕襲擾袁紹後方,袁紹必退。到時候在把張楊及其家人送與呂布,呂布也必然退去。」

    我道:「既如此,司馬朗我命你為并州刺史,先去上黨換回董昭。董昭久在并州,與張燕的黑山軍多少都會有點聯繫,他去最是合適。我軍就現在壺關駐守,待袁軍退去,吾等再退。」

    別的不提,單說董昭來到太行山張燕大寨,與張燕交涉襲擾袁紹冀州之境。那張燕本名褚飛燕,因為原來黑山軍頭目張牛角戰死,飛燕yu領其眾,遂拜牛角為義父,改名張燕。張燕頗有謀略,知道他現在還能在太行山上屹立不倒,不是因為袁紹打不過他,而是袁紹大敵未去,沒騰出手,今公孫瓚敗亡,袁紹雖然需要修養生息,但是收拾他的黑山軍還是不在話下。再有呂布投靠了袁紹,張燕在并州搶掠的時候在呂布手裡吃了不少的虧,很是懼怕呂布,張燕正在發愁,卻突然聽手下報:上黨董昭求見。張燕心裡疑惑,對手下道:「請董昭來見。」

    董昭到來,發現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本來他尋思著張燕怎麼的不得給他先來一個下馬威什麼的,比如設個油鍋。特意準備了一堆的說辭,結果什麼都沒有,彷彿用盡全力打出一拳卻打在棉花上,心裡這個彆扭。來到張燕坐在的大廳,看到張燕在那尋思事情,也沒有說話。不一會兒,張燕道:「公仁先生,燕百思不得其解,先生不在上黨張楊處享服,跑到我太行山來幹什麼?莫不是張楊派先生來為袁紹和呂布做說客?」張燕還不知道我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佔領了并州,只道上黨還在張楊手裡。

    董昭奇怪的道:「難道頭領不知道并州已經落在劉皇叔手裡了。說來慚愧,如今昭已經不在張太守手下,而是在劉皇叔帳下為官了。不過頭領手下的斥候也太過偷懶了,這麼重要的消息都沒打聽到?」

    張燕臉色一紅,道:「是我擔心袁紹擊敗了公孫瓚後,會來攻打我,所以斥候基本都在冀州一邊,并州那裡沒有幾個斥候。」

    董昭心道:「這張燕可以說和袁紹呂布勢不兩立,如今這北方只有主公和袁紹兩大勢力,正好可以為主公說服張燕。」隧道:「頭領有所不知,袁紹本來可能是要攻打頭領,但聽說我主攻佔并州,心裡害怕,所以前來奪取并州。可以說我主為頭領擋了這一災。頭領,你與袁紹呂布可以說是勢不兩立,如今北方只有我主可與袁紹對抗,將軍不若投靠我主劉皇叔。」

    張燕眼睛一亮,道:「我也知道憑我在這裡靠著打家劫舍生活不是長久之計。但我本是黃巾餘黨,又在這裡做了多年山賊,恐皇叔不容。」

    董昭道:「頭領多慮了,我主當時只有一州的時候尚且受納黃巾餘黨並一眾山賊。如今,主公手下臧霸,管亥,周倉,那個不是深得主公信賴,做到將軍之高位。今水軍都督甘寧曾是長江之上錦帆賊,主公任人唯賢,你有能力就能做的高位。再有主公志向高遠,早晚yu取天下,西川多山,主公帳下如今只有臧霸得兩萬熟悉山地作戰的步兵,頭領你若帶著十萬黑山精兵前去投靠主公,此乃雪中送炭,必得重用;主公練兵之法頗多,若等主公訓練出足夠可供山地作戰的軍士,將軍再去就只是錦上添花,主公雖喜卻恐怕不會太重視頭領了。」

    張燕道:「聽公一言,令燕茅塞頓開,燕這就整點軍馬隨公去投皇叔。」

    董昭道:「不急不急,頭領再聽我一言,如今主公與袁紹對峙於壺關,若論真實本領,十個袁紹也不是主公對手,只是如今主公治下豫,兗等州突發蝗災,雖然主公早有準備,但是主公不願意此時與袁紹開戰,怕給剛剛恢復點元氣的百姓帶來損失。故只是希望擊敗袁紹就好。如今有一大功擺在頭領面前,就看頭領取不取了。」

    張燕醒悟道:「皇叔仁義,董公的意思可是要燕偷襲袁紹後方?」

    董昭大笑道:「頭領勇謀兼備,必得主公重用,正是此意。」

    張燕亦大笑道:「好,就拿這一功作為燕投效主公的見面禮,也好叫主公知我張燕的本事。」董昭與張燕相談甚歡,最後董昭留下我給張燕準備的金銀珠寶。下山回壺關報我。我聞得張燕投效,重賞董昭,同時命董昭再回張燕處,封張燕為英武將軍,同時命張燕暫時不要透漏出他已經投效於我的消息,只要張燕還在太行山駐紮,糧草軍械我都按時供應,不會有缺。張燕一聽也就明白我這是要拿他當一隻奇兵,以備將來和袁紹開戰的時候用,遂欣然答應。

    不說我在壺關與袁紹對峙,張燕大軍已經偷下山來,一路曉行夜宿直奔冀州重鎮鄴城,由於審配早就投效於我,鄴城守將乃是袁紹手下將領蔣義渠,此人乃是莽夫一個,聽說有黑山軍於鄴城境內作亂,自持武勇,出城尋找黑山軍主力決戰,張燕只是用一偏師引蔣義渠出城,然後帶著他兜圈子,自己帶著黑山主力偷襲了鄴城,蔣義渠聞得鄴城失守,知道中計,遂馬上殺回鄴城,以期堵住張燕的黑山軍主力,搶回被劫糧草,他本來已經被引過漳河,回軍時著急,被張燕掘漳河淹了一回,十停軍馬去了七停,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又被張燕包圍,蔣義渠激怒,與張燕大戰,二十合後,終是因渡河時消耗不少力氣,被張燕生擒活捉。張燕看他武力不錯,知道我手下大將都分散四處,手下人才不甚夠用,於是從鄴城取了蔣義渠的家人並糧草軍械,回軍黑山大寨。我接到張燕送來的蔣義渠及其家人,大笑張燕真是個妙人。眾將也恭喜我得了一員智將,蔣義渠知道自己丟了鄴城,袁紹不會輕易原諒與他,再加上家小盡在我手,遂降。

    時袁紹知道鄴城被襲,yu回軍,被手下謀士勸住,田豐道:「主公此劉備之計也,臣聞劉備治下正在鬧蝗災,主公此時回軍正中劉備之意。」手下眾謀士皆勸,袁紹遂止了回軍的心思。我聞得袁紹並不回軍,心裡甚急,郭嘉道:「此必有高人助袁紹,袁紹新定幽州,必然人心不服,可遣黃河水軍沿海而上直取原公孫瓚治所右北平。袁紹知幽州被襲,必然回軍。」我道:「此計甚善。」命人馬上飛鷹傳書凌cāo。凌cāo接書馬上起三萬水軍直取右北平。時幽州新定,袁紹不敢大肆更換原來幽州將領,右北平將領乃是公孫瓚降將鄒丹,李孚。鄒丹是主動背叛公孫瓚的聞我軍到,yu死守以待援軍。但是李孚卻是因公孫瓚兵敗不得不投降袁紹的。知道我與公孫瓚乃是好友,遂暗通凌cāo,然後以酒灌醉鄒丹,割其頭獻於凌cāo,凌cāo不廢吹灰之力取了右北平,並於大牢之中救出不降袁紹的田疇田子泰。其時幽州許多將領都是原來公孫瓚部下,聽得我水軍到來,紛紛反叛,一時幽州大亂。

    袁紹知道幽州被襲,大怒yu回軍收復幽州,眾謀士也時無法,此計太過棘手,只得回軍。我知道袁紹回軍,只有呂布不願意走,於是遣人送還張楊及其家小,呂布遂退。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