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六章 又得賢才 文 / 我就是胖

    自上書房和軍機處成立以後,軍政之事已經很少需要我親自去處理了。各地防禦,訓練,招募新兵以及屯田,興修水利,招募流民都井井有條。只是軍機處所有的重事都積壓在郭嘉,荀攸兩人身上,郭嘉身體本來就不太好,華陀說過不能過渡的勞累。看到他們現在這樣,我心裡著急,但又無法可想,想調回賈詡卻又怕長安沒了賈詡會讓曹操乘虛而入,實在是為難。想先找司馬懿來頂一陣子,司馬朗告訴我司馬懿出去遊歷去了,一時找不到人。我不禁的想到諸葛亮,他可是這方面的全才,有他在自然是一切迎刃而解,可他已經在襄陽水鏡先生那裡學習了,前些日子還來信說沒有五年他還出不了師,另外還有幾個師兄也是大才,他正在幫我聯繫,我更不能讓他回來了。我讓郭嘉他們多休息,但是他們總是拿我寫的對聯來應對,我現在都痛恨我自己,沒事出什麼風頭,寫什麼對聯。沒辦法,我現在只能和駐守外地的幾個謀士傾訴我的痛苦,徐庶和賈詡,魯肅看到我如此的愛護手下都心裡很是感激,但一時也無法可想,說容他們幾天,讓他們想辦法。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我從青州學府裡調了一批軍學院的畢業生,暫時解決了郭嘉等人過於勞累的問題,但是他們剛畢業,還沒有經驗,只能處理一些小事,大事還得郭嘉,荀攸來處理。看來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我還是有點煩惱。這天,我正在後院觀花以舒解心情,親兵武護衛統領史阿來報:「主公,剛剛收到豫州魯肅先生和長安賈詡先生的書信。」

    難道他們找到我需要的人了,我激動的道:「快取來我看。」史阿從懷中拿出兩封紙卷,我先看的是賈詡的,只見信上寫的很是簡單「主公,詡於三日前於長安街上見到一名個年輕人,複姓司馬名懿字仲達,其人大才,正是主公所需,但是其人正在遊歷,現在已經不知去向,詡正在極力尋找。」是司馬懿,他跑長安去了,算了不去想他,真要找到他我還真拿不準怎麼用他。

    再看魯肅的書信「肅於豫州祝主公身體康健,主公所思之事,所需之人,肅查遍豫州淮南諸地都不曾找到,但我軍治下沒有,不代表別的州里沒有,肅聞揚州陸家少家主陸遜年不過二十,卻有大才不下於周郎,然孫策在袁術帳下之時曾經攻打過廬江,時廬江太守正是陸康,乃遜之叔祖。孫陸兩家有隙,陸家在江東倍受排擠,主公何不把陸家招到中原?此一可解決主公目前問題,二可招到一員不下於江東周郎的智將。」我看過信後大笑:「賈詡和魯肅都給我推薦了賢良之士啊。」忽然外面下人來報:「老爺,有青州信使到。」「今天怎麼了,要不都沒辦法,要不全來,看看徐庶給我帶來什麼好消息。」我暗想道。

    「讓送信之人進來」我對下人道。一會兒,外面進來一個年輕人,也就二十多歲的年紀,身材不是很高,但是面似銀盆,鼻自口闊,雙目有神。「這是哪家的公子哥?」我心裡暗想道。

    只見那人走進前來,施禮道:「青州學府學生桓范,拜見皇叔。」

    「你叫什麼?」我驚訝的道。

    「學生名叫桓范」那人又道。

    「桓范,好名字。是徐庶派你來的?」我壓下了激動的心情。桓范是誰?看過三國的都應該知道,司馬懿奪曹爽兵權的時候,曹爽的首席幕僚謀士就叫桓范,當司馬懿奪權後因為沒有抓到桓范,大聲歎道:「智囊走矣。」桓范雖然沒在戰場上出過名,但是連司馬懿都如此的重視於他,可見他才智之高。我接過桓范遞過來的徐庶書信,看過後,對桓范道:「元直的眼光從來不會出錯,他信上說你有大才,看來你的才能已經得到他的認可。你看看這兩封信,有什麼看法?」說完,我把賈詡和魯肅的書信遞給桓范。桓范結果信,看過後道:「皇叔,賈詡先生看到的這個人可是河內司馬家的二公子?」

    我說道:「是,我曾去找過他,但是他不在家。」

    桓范道:「此人志向不小啊。」說完看了看我,又道:「此人的兄長在皇叔手下任并州刺史,照常理來說,他投皇叔或他兄長是最好的出路,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賈詡先生說他大才,看來他對自己的才能很自信,皇叔手下人才濟濟,此人若投皇叔,怕顯示不出他的才能,不得重用。看來他此次出行,並不是遊歷,而是要給自己找一個可以投靠的主公。看他走的方向,應該是去投漢中曹操或西涼馬韓聯軍去了。至於江東陸家,魯肅先生眼光極準,信上說得再明白不過,只需皇叔誠心相邀,陸家一定會過江投效皇叔。」

    我大笑道:「好好好,桓范你真是大才,若我讓你去江東說服陸家到我洛陽來,你有把握嗎?」沒見到司馬懿就能把他看的仈jiu不離十,我真是剛過年就揀了粘豆包,甜死我了。

    桓范道:「范保證完成皇叔的囑托。」

    我對史阿道;「史阿,你帶一百弟兄,保護桓范去江東,務必保證桓范的安全。」又對桓范道:「桓范,我任命你為侍郎兼軍機處行走,第一項任務就是把陸家帶到洛陽來。」

    桓范和史阿一起施禮道:「保證完成任務。」

    我笑道:「好,你們先下去吧,明天就去江東,不用來辭行了。」

    桓范和史阿下去後,我心裡高興,但是想到司馬懿,臉色又陰沉了下來,「既然司馬懿你不識抬舉,還要妄想做這我大漢江山之主,就別怪我不客氣了。」我暗下狠心,以後見到司馬懿一定處死。不過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卻是忠義之人,當司馬懿反曹的時候,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我一定要把他抓到手裡,兄弟幾個不在同一個勢力裡任職,也許這就是那些大家族保護自己的方法吧。

    「陸遜來了,我要怎麼安排他呢,他可是周瑜司馬懿,諸葛亮那樣可以統兵的全材,不像賈詡,徐庶,郭嘉那樣只是軍師之材。把他放到哪裡才合適呢。司馬懿去了漢中,諸葛亮我是一定要放到雍州的,再加上賈詡,司馬懿無能為矣。陸遜可以放在淮南諸地抵禦周瑜,東吳四英將,陸遜,魯肅,呂蒙,我三個人加一起,肯定玩死小周郎。對,就放陸遜去淮南,到時候小諸葛亮再把襄陽那幾個大才都給我找來,我終於可以見到三國誌裡的豪華陣容了。」想到這裡,我不禁哈哈大笑,院內保護我的劍士看到我終於露除笑臉,也都十分高興。看到他們,我不禁想到士氣這個詞,「士氣」不光取決於訓練的程度和武器的精良以及戰爭的勝敗得失,更取決於主將的心情,主將無精打采,將士自然士氣低落,主將戰義高昂,軍士自然奮勇向前。

    正當我解了心結高興的時候,下人來報:「老爺,軍機處荀攸大人到。」

    我高興的道:「荀攸來了,快請。」

    不一會兒,荀攸來到,我高興的迎了上去道:「公達,來的真是時候,今天剛受到賈詡,徐庶和魯肅的信,他們可給你和奉孝找到了好幫手。不過現在被我派出去公幹了,等他回來,我在把他介紹給你們,你們見了一定喜歡他,他真是個人才。」

    荀攸感動的道:「攸等的事勞主公掛懷,攸和奉孝感激不盡,不過主公,攸此來有要事要稟報。」

    我問道:「何事?袁紹又打過來了,還是匈奴那些外族入侵并州了?」

    荀攸道:「主公高見,雁門守將郭淮來報,雁門關外匈奴人正在集結人馬,目前還不知道是要入侵我并州還是入侵袁紹的幽州或冀州。」

    我道:「八成是要入侵我并州,今年大旱,塞外草原也好不了多少,他們一定是缺少過冬的糧食,現在眼看就是秋天了,正是收穫的季節,他們一定會來搶糧,此其一;其二,袁紹被我軍用計謀愚弄,定不會甘心,他很有可能使金銀結好匈奴人,讓他們來搶劫我軍治下百姓,不讓我軍有時間好好治理并州,以報我軍奪取并州之仇,如果真是他用的計,我敢肯定是郭圖,逢紀或許攸幾人出計,田豐剛直,沮授多智,他們一定不會出這種結交外族的餿主意。」

    荀攸道:「我等所想與主公相同,主公我軍是否要支援雁門關,雁門守軍只有三萬五千,怕是不夠用。」

    我說道:「調麴義領軍三萬去支援雁門關,徐晃也去雁門,壺關由田疇,蔣義渠鎮守,另外再調一萬飛羽弓騎,由公孫續帶領支援雁門關,雁門關險要之地,郭淮,徐晃都是智將,再加上麴義,曹xing,公孫續,兵馬近八萬,足夠防守了,說不定咱們還可以看到一齣好戲。另外明年讓張燕把黑山軍的家小送到并州,我給他們發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先好好解決張燕的後顧之憂,他才好幫我們牽制袁紹。」

    荀攸道:「主公智慮深遠,我等不及,如此攸先去安排了。」

    我接著道:「對了,告訴郭淮徐晃,把匈奴人給我往死裡打,給我把他打殘,讓他們見到我大漢軍隊就連刀都舉不起來。我要讓我大漢重現武帝時的風采。」

    荀攸大聲道:「是,主公,我會告訴他們的,把匈奴人往死裡打。」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