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八章 又一次無題 文 / 我就是胖

    卻說龐統一時疏忽,被困蕃縣城中,此時城外大軍圍城,龐統率領的江東軍已經沒有了出路,曾經一路鬧得青徐兩州不得安寧的江東軍,現在也到了敗走麥城的時候了。

    此時蕃縣城下,聚集了青,兗,豫,徐四州近十五萬大軍,把蕃縣圍的的結結實實,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城外的我軍大營的中軍大帳之內,陳宮,劉延,武安國,陳到,糜芳幾人正在商量對策,看看是勸降還是強攻。陳宮還沒有說話,糜芳就說開了,雖然糜芳的官職在這裡是最小的,但是他的身份卻是最高的,我的二舅哥嘛。只聽糜芳說道:「我們絕對不能放過這些搗亂的傢伙,目前大王和江東正在酣戰,現在這些破壞份子竟然還進入我軍後方,破壞我軍的生產,尤其青,徐兩州幾處郡縣為了圍堵他們不得不燒燬馬上就要收穫的糧田,對我們前方的戰鬥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一定要消滅他們。」糜芳說完,武安國也點頭表示同意,青州和徐州一樣,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損失,青州最大的兩個郡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他也對這些破壞者非常的憤恨。但是豫州的將領陳到卻表示出不同的看法,陳到說道:「我認為還是勸降的好,敵軍有五萬人,而且都是江東的精兵,我軍現在的人馬都是二線的屯田部隊,雖然也具有相當強的戰鬥力,但是畢竟不如那些百戰警兵,和他們打攻城戰損失絕對是非常大的。」陳到剛說完,糜芳就說道:「你怎麼知道他們是百戰警兵?你怎麼知道我們的士兵不如他們?他們把我們的州郡,百姓迫害的如此淒慘,田地荒蕪,百姓背井離鄉,就是殺他們一百回都不解恨。」兗州的劉延說道:「他們能夠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硬是殺出一條血路,而且在這樣的死局下還能夠保持戰鬥力,沒有發生士氣低落的情況,就已經說明了他們都是精兵,最少也是經驗豐富的老兵。而且他們的統帥也非常人,硬是率領著這些士兵從青州打到徐州,再突圍到豫州,能力很強,我覺得應該為大王生擒他們的統帥。」劉延的話一出,首先陳到點頭同意,儘管糜芳和武安國很想殺了這些江東軍,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劉延的話很有道理,於是點頭同意。劉延一看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見,也很高興。陳宮看到他們商量完了,就說道:「既然大家的已經已經統一了,那就以勸降為主,一會兒我就派人進去,記住,就算勸降不成,我們也不用和他們打,他們現在是籠子裡面的小鳥,生死都掐在我們的手裡,只要我們堵到他們絕糧,他們就不降也得降。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散了吧,各自守好自己的防區,不要讓敵人鑽了空子。」眾將都回去整頓防務了。

    蕃縣城內,迎來了一位客人。龐統在縣丞府接見了陳宮的使者,見到龐統以後,使者說道:「小人是奉了兗州刺史陳宮陳大人的命令,前來送信。」。龐統是什麼人,陳宮的意思他又怎麼能不知道,在看過陳宮的信後,又看了看李異和潘璋,把信遞給他們,讓他們也看了看陳宮的信。潘璋看過信後,對龐統說道:「龐先生,來的時候,主公說了,一切全憑龐先生做主。」龐統點頭,對使者說道:「替我謝謝陳刺史的好意,但是我龐統受孫會稽厚恩,豈可輕易投降他人,你回去告訴陳刺史,他的好意我心領了,送客。」使者走到門口的時候,回頭對龐統說道:「對了,陳刺史還有一句話讓我帶給龐統先生,『諸葛先生很希望和先生共事一主』。」說完使者走了出去。由於陳宮派來的使者只是送信,沒有做出什麼裝牛叉舉動,還是完好的被龐統禮送出境了。回到大營,使者回稟了陳宮,陳宮聽完龐統的話以後,笑了,心道:「這個龐統真有意思,不是不能投降,是不能『輕易』投降,竟然還玩文字遊戲。看樣子你是想和我先練練了,不過我是不會和你拼消耗的,我就是要拖死你,鬱悶死你。」想完,讓使者下去領賞。

    龐統的意思確實是想和陳宮比試比試,自己雖然被困,但是也不能不戰而降,怎麼也得動動真格的,要不自己的面子往哪裡放。他知道憑陳宮的本事,肯定能聽出他話裡面的意思,所以他第二天一早就準備好應付陳宮的攻城了,誰知道自己苦等了一個上午,城外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只好讓潘璋守城,自己下去休息去了。就這樣一連五天,龐統再傻也知道陳宮是想拖死他了,但是現在形勢比人強,自己還就受不得這個拖字,這讓龐統鬱悶無比,不過轉念一想,要是自己處在陳宮現在的位置,也一定不會攻城,反正又不缺時間,拖唄,拖死拉到。

    蕃縣的戰事只能以拖結束,但是整個江東的戰局卻不能用拖字來解決了。身處江東的陸遜又開始了他的征程,這次陸遜留李通,文聘守吳郡,自己率領著兩萬大軍以黃敘,馬忠為將兵發毗陵典農校尉。毗陵典農校尉地方不大,主要的城池只有兩座,一座就是毗陵縣,另一座是雲陽縣。自從孫靜大軍全軍覆沒以後,毗陵典農校尉能走的人都走了,大量人口轉移到了丹陽郡,所以陸遜輕鬆接收了毗陵典農校尉。不過現在陸遜和魯肅已經佔領了江東三分之一的土地,手中的士兵吃緊,急需增援。荊南張郃處也急需增援,呂蒙那裡的士兵又需要換防,這樣一來,我手中的兵力就顯得捉襟見肘了。不過仔細想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現在我軍四處做戰,戰線拉的過長,這本來是兵家大忌,但是好在江東現在也不好過,四面受敵,兵力也已經呈現出不足的趨勢,正是半斤八兩的時候。所以我現在又臨時從宛城抽調了三萬人馬,宛城的守軍是隨蒯越他們一起投降過來的荊州兵,兵力不多,只有五萬,但是這個時候就是一根稻草也可能壓垮江東這架馬車,更何況是三萬大軍。這三萬大軍到哪裡都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陸遜有了三萬大軍就可以進攻丹陽郡,威逼孫權的老家,呂蒙有了三萬大軍就可以進攻長沙郡,拿下長沙以後就可以和張郃前後夾擊呂范的大軍,然後東進豫章郡或廬陵郡。和我在三江口的大軍夾擊周瑜的部隊。所以這三萬大軍就成了一個焦點,各個地方都需要他,你說他值錢不?

    經過商議,三萬大軍全部派去吳郡支援陸遜,先把丹陽郡拿下來,看看周瑜和孫權有什麼表現。同行的還有鍾紳,鍾縉兩兄弟,補充陸遜處的將領,這樣他就可以進攻,防守兩不耽誤了。而荊南等地,只有等陳宮解決龐統以後,解放了那十五萬二線部隊以後,才能支援呂蒙和張郃了。現在一線部隊除了河北四州以外,中原四州已經抽不出來了,再要強行徵募軍隊的話就會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了,連續幾年的征戰,中原和河北等地已經十分的疲弊了。從公元二百年,我舉中原之兵北伐袁紹,用時幾年,才統一河北,此時不論是中原還是河北都已經消耗過大,好不容易修養兩年緩了一緩,又碰上鮮卑入侵,陸遜又舉河北之眾抵擋鮮卑,雖然勝利,但是軍士疲累,百姓生產多少要受到一定的影響。然後又南征江東,近十年的時間,戰爭就沒有真正的停止過,真的和演義裡面諸葛亮說的一樣,強弩之末了。現在軍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厭戰的苗頭,雖然不是很大,但是終歸是出現了。所以我必須盡快結束戰爭,然後全力休養個三五年,才能和曹操決戰。

    時不我待,三萬大軍馬上從宛城出發,走淮南,進入廣陵郡,由陳登安排船隻過江增援陸遜。幾萬人的軍事行動,孫權不可能不知道,周瑜也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們已經沒有辦法理那些了,濡須口的關羽大軍一直都在猛攻孫權,孫權根本就脫不開身返回丹陽郡,而周瑜在三江口也十分的吃緊,韓當,黃蓋,陳武三員大將都身受重傷,江東可用之將已經沒有幾個了。現在只能靠著蔣欽和周泰抵擋甘寧的水軍,不濟的時候老將程普都要參戰,一時間處處報急,江東真的快要不行了。

    身在丹陽郡的張昭得知陸遜又添援軍的消息,真是渾身無力,身為孫策托孤之人的張昭不由得回想以前和孫策一起征討江東的事情,那時候雖然張昭被孫策強迫加入江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被孫策感染了,孫策年輕,有朝氣,待人真誠,統一了江東以後,江東顯得朝氣蓬勃,一時間萬眾一心,江東實力大漲,只要用兵得當,問鼎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隨著孫策遇刺身亡,將江東的天就塌了,少主孫權登位,江東的世家大族紛紛排擠孫權,準備架空江東之主的權利。好在少主機警,通過攻打劉表緩和了內部的矛盾,然後又用分化瓦解之策,拉攏了一部分世家大族,穩定了自己的位置,江東又向好的方向發展了,只要兩年,再給少主兩年的時間,江東就可以穩定下來,但是。「唉」張昭歎了一口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