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九章 荊南戰鬥結束(一) 文 / 我就是胖

    現在的形勢是三足鼎立,我佔北方,實力最大,曹操占西南方實力次之,孫權再次之。按照地域來說,江東的人才絕對要比西川多,江東孫權的實力理應在曹操之上,但是,就獨佔一方的時間來說,我和曹操要比孫家長的多,孫家獨霸一方的時間最短,而且短時間之內就更換了一代江東之主,內部極不穩定。而西川這個本來應該是實力最弱的地方,卻因為曹操的緣故,補充了大量的人才,誰也不能否認,就整個漢末到三國的這段時期,在先期的人才儲備方面,曹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等等,曹操憑他的本家人才就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就這樣,西川和曹操結合起來,其綜合實力就遠處於江東孫家之上了。孫家雖然出了一代雄主孫策,聚集了東南一部分精英人才,割據了江東之地,但是在孫策之後,孫家的後備人才稀少,不可能像曹操一樣,完全靠宗族人才支撐起一片天地,所以張昭才會感歎留給孫權的時間太少了。

    如今江東四面楚歌,周瑜獨木難支,孫權雖然少有大志,但是卻沒有那個時間來給他施展自己的才能。吳郡陸遜得到了宛城的三萬援軍,分給了會稽郡的魯肅一萬人,如今魯肅也率領著兩萬五千大軍反攻新都郡,陸遜率領四萬大軍兵發丹陽郡,由於鍾紳,鍾縉剛剛到達江東,陸遜怕他們適應不了這裡的氣候,讓他們留守後方,解放出了文聘,李通兩員將領。

    此時陸遜已經帶著四員大將兵臨丹陽郡邊境,張昭在丹陽郡度日如年,敵軍兵臨城下,孫權和周瑜被拖在濡須口和三江口,城裡只有兩萬守軍,要是城池被敵軍攻破的話,江東休矣。為了保險起見,張昭召集回丹陽郡的所有守軍準備死守丹陽郡的治所建業。這也是張昭這個文人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好在丹陽郡乃是江東治所所在,郡中守軍不少,集合所有郡縣守軍以後,建業的守軍達到了四萬之數,和陸遜的兵力持平,這樣一來,張昭心裡也有了底氣,然後又找出幾個沒有官職在身,又有名氣的將領,其中有韓當的兒子韓琮,還有江東全氏家族的族長全柔等,然後再加上宋謙,賈華兩人,暫時算是能夠穩住建業的局勢,沒有發生什麼亂子。

    陸遜率領大軍接收了建業以東的所有縣城,大軍屯駐建業城下,等待魯肅率軍前來匯合。魯肅接到陸遜支援的一萬大軍以後,以焦觸和張南防守臨海郡和會稽郡,前往攻伐新都郡。新都郡沒有了丹陽郡的支援,被魯肅輕鬆拿下,然後率軍北上,大軍進逼建業。此時的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大部分的兵力都被牽制在長江沿線,南面的建安郡,廬陵郡沒有多少守軍能夠支援丹陽郡,所以在焦觸,張南的防守之下,魯肅的後路還算是很安全,而且陸遜打通了和徐州的聯繫,糧草再也不是問題,於是六萬五千大軍齊集建業城下,建業的局勢危如累卵,孫權和周瑜雖然有心回援,奈何我軍全力進攻,防守尚且困難,撤軍更是妄想。

    陸遜和魯肅匯合以後,商議起進攻建業的問題。陸遜和魯肅一致認為建業城高池深,不能用蠻力攻城,必須以計破之,所以暫時還是只能圍而不攻了。此時周瑜在三江口急得團團轉,雖然有心回援,但是現在實在是不能離開三江口,否則江東僅剩的幾處郡縣就都將處於敵軍的鐵蹄之下,屆時江東將再無反抗的餘地了,孫權也是一樣的想法,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張昭的身上了。

    江東陷入危局,曹操再也不能作壁上觀了。雖然他曾經攻打過長安以圖支援江東,但那不過是做個樣子,妄想牽制我軍的兵力,以緩解江東的壓力罷了,並沒有做出真正的支援動作,所以這一次曹操要動真格的了。曹操在漢中兵出上庸,率領夏侯惇,許褚等將兵臨襄陽境內,而徐庶的大軍也已經開出襄陽,和曹操在襄陽的邊界上對峙,防止曹操分兵攻打江陵,斷了荀攸大軍的歸路,一時間襄陽邊界劍拔弩張,緊張萬分。

    我在三江口接到曹操兵出漢中的消息,出了口長氣,曹操終於動手了。以曹操的智慧,他要是按兵不動的話,我的心裡還真是七上八下的,拿不準曹操到底在打什麼主意,我還真怕他也像龐統一樣,也給我來一下狠的。但是接下來沒過幾天,又傳來一個讓我驚訝的消息,遠在雍州的夏侯淵已經到了漢中,雍州的領軍主帥已經換人了,這個人還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出去遊學的司馬懿司馬仲達。看來司馬懿終於是忍不住了,如今江東已成覆滅之勢,很快曹操就要單獨面對統一了大江南北的我軍了,他要是再不出現的話,那他的志向就永遠也不用想了,最少是他司馬懿不用再去想了。不過,呵呵,賈詡和司馬懿對陣也真是一個好玩的事情,他們兩個人都是心智深沉之人,也都是心狠手辣之人,這樣兩個人交手,過程只有兩個,一個是十分的精彩,雙方鬥智鬥力,讓人看的目不暇接;另一個就是十分的沉悶,司馬懿善於隱忍,賈詡也喜歡隱居幕後,兩人都不是張揚的性格,不會把什麼事情都擺在表面上,明爭不會太激烈,暗鬥才是根本,本人認為他們之間的鬥爭形勢更傾向於後者。

    司馬懿出現了,那曹操那裡最後的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既然曹操已經出手了,我也不想在這樣拖著了。徐庶那裡不用我擔心,他那裡兵力充足,將領足夠,不論曹操是大戰還是鬥將,徐庶都佔據絕對的優勢,唯一一點還擔心的就是怕徐庶好虎架不住群狼,司馬懿坐鎮雍州以後,程昱也被解放了出來,再加上法正和曹操自己,「三個臭皮匠還勝過一個諸葛亮呢。」更何況還是三個智謀出眾之人。

    曹操出兵讓我堅定了盡快結束江東戰事的想法,早一ri解決江東的問題,就能早一ri和曹操正式開戰,早一ri統全國,結束亂世,百姓們就可以盡快的休養生息,恢復亂世給他們帶來的傷痛。所以在曹操出兵的時候,我給陸遜和呂蒙發去了傳書,讓他們盡快結束江東和荊南的戰事,讓陸遜盡快攻破建業,只要拿了孫權的家人,以孫權至孝的性格,一定會投降,孫權投降,周瑜就是不投降,也不會再和我做對了,倒時候把孫權一家和袁熙一樣送到新開發出來的北州島,或者南面的夷洲島(台灣),流放海外,也算對得起他們了,最少我沒有做到趕盡殺絕。

    由於我離荊南比較近,所以呂蒙先接到了我的傳書。他又馬上傳書張郃讓他想辦法拖住呂范的軍隊,不能讓他們離開江夏,好給自己進攻荊南最後一個郡長沙郡製造機會。為了給自己攻佔長沙創造最有利的機會,呂蒙還給沙摩柯發出命令,讓他帶著三千武陵蠻部隊前往長沙匯合,和他一起進攻。然後就率領著魏延,凌統起兵五萬前往長沙。一路攻城略地,十分輕鬆的就到達了長沙郡的治所長沙縣,大軍在城下安營。長沙太守朱治聞之,馬上上城查看,此時的朱治已然是年歲不小,他的義子朱然戰死以後,精神更是不濟,只是因為江東局勢危如累卵,自己這個江東三代老臣不得不為少主著想,堅持著為孫權打理州郡的事物。因為江東四面受敵,長沙郡內除了守軍足夠以外,沒有一員武將,唯一還可以指揮士兵戰鬥的就是朱治的兒子朱才了。呂蒙來到以後,大軍休息一天,第二天就開始攻城,他不能再耽誤時間了,早點結束江東的戰事才是正理。在張郃軍中幾年的時間,呂蒙對於攻城戰十分的熟悉,雖然現在沒有張郃軍中那麼多的器械,但是緊緊憑藉著臨時趕製出來的幾架井闌,再加上魏延和凌統的武勇,攻城戰打的還是有聲有色的。魏延和凌統甚至幾次攻上城牆,要不是朱治和朱才拚死抵抗的話,長沙城已經被攻下來了,不過即使是這樣,長沙城也已經像失去獠牙的野豬一樣,面對呂蒙這只猛虎,只有挨宰的份了,破城只是時間問題。

    長沙城的守軍在朱治和朱才的領導下,頂住了呂蒙大軍兩天的攻城。接下來的一天,呂蒙沒有攻城,因為他已經接到了斥候的回報,沙摩柯的三千武陵蠻軍離長沙只有半天的路程了,只要沙摩柯一到,呂蒙有把握把長沙城一鼓而下。不過別看呂蒙沒有攻城,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就因為義子戰死而精神不濟的朱治,在被呂蒙猛力攻城兩天以後,由於精神過度緊張,突然一鬆懈下來,一下就病倒了。這下長沙城的守軍就更是沒有主心骨了,一時間是人心惶惶,士氣不振,城裡的百姓更是不敢出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