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五 代 十 國

大道小說網 47、李思安夾城圍潞州 周德威誘敵擒朱珍 文 / 朱長孝

    第四十七回:李思安夾城圍潞州周德威誘敵擒朱珍

    話說朱全忠率十萬梁兵將潞州城團團圍住,拂曉之時梁軍四面攻城。李嗣昭率領一萬兵士拚死防守,十萬梁軍難以攻下。康懷英見久攻不下,對朱晃言道:「如今強攻潞州,徒勞無益,末將以為陛下可分兵屯守,高築土壘,圍而不攻,斷其糧道。」

    朱晃言道:「次計甚妙,立刻多備土石修築土堡。」

    康懷英命十萬兵馬在潞州城外高築土壘,各壘高約兩丈六,內伏弩手三十人,間隔一百步便有一土堡。土堡之外乃是梁軍營寨,裡外堅固,壘寨相應,使李嗣昭等難以突圍。

    朱晃賴此土堡,高枕無憂。這日正在帳內飲酒,忽有太子朱友裕入帳來報:「啟稟父皇,有探馬六百里急報。」

    朱晃言道:「友裕快快報來。」

    朱友裕言道:「李克用令周德威為兵馬元帥,張承業為監軍,調集太保軍諸道兵馬往潞州殺來。」

    朱晃言道:「速命葛從周、朱友珪率五千兵馬劫殺援兵。」朱友裕立刻傳朱晃軍令,遣葛從周、秦武分兵兩路劫殺周德威。

    周德威令其子周光輔為先鋒,率領大太保李嗣源、五太保李存審、十一太保李嗣恩、十二太保李嗣本共計五萬大軍行至高河,見東南馳來一路人馬,小將周光輔言道:「恐是梁軍兵馬,待本將為元帥開路。」周光輔催動跨下戰馬,對梁兵大喊:「先鋒官周光輔在此,誰敢應戰?」

    梁軍為首將官是葛從周的部將秦武,見周光輔單槍殺出,便對部下言道:「爾等為我助戰,待我取其人頭。」秦武揮舞大刀,策馬殺出。二將交鋒,僅是兩個回合周光輔便將秦武挑落戰馬。梁兵副將見主將戰死,慌忙帶兵逃走。

    等周德威率大隊人馬來到見梁兵已退,即令三軍前行。未走數里,又見一路梁軍兵馬早以列陣等待。為首一員上將年紀四十歲開外,頭戴紅雲盔身披日落紅雲甲,跨下一匹渾紅獸,手持一條雙鉤銀絲鹿筋槍。周德威一眼便認出這是葛從周,只不過比渭水橋大戰之時老了許多。周德威催馬出陣,將三皇透甲錐橫於馬鞍之上,抱拳問道:「葛將軍別來無恙?」

    葛從周打量一番這黑臉將,還禮言道:「原來周鎮遠將軍,自那日我回箭射馬,你我有十年未曾過招。今日奉我主之命,在此恭候將軍多時。」說著舉起手中雙鉤銀絲鹿筋槍,周德威亦舉起三皇透甲錐。只見二人各自催動戰馬,衝殺於陣中。二人交手,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打的難解難分。

    二人戰至一百回合,在梁軍陣中的一員副將看得是耐不住了性子,此人便是朱晃次子朱友珪。友珪見葛從周久不能勝,心中焦慮,即率五千梁兵一齊殺出。周光輔見梁軍出兵,恐其父周德威被圍,亦率晉兵萬餘衝出助戰。兩下兵馬殺至一處,晉兵人多佔優,梁兵只得敗退。

    葛從周與朱友珪敗退十里有餘,見晉兵未曾來追,才放慢行軍。葛從周埋怨問道:「方纔我與那周德威大戰,殿下何故突然起兵,以致戰敗?」

    朱友珪言道:「曾聞昔日葛將軍於周德威仔渭水橋大戰之時,晉軍曾發暗鏢,只恐晉兵再有小人加害將軍,故先發制人出兵相助。」

    葛從周歎道:「我看那周德威也是當世的英雄,不願死戰,欲以拖延時間,阻礙其援兵潞州,如今當速報萬歲晉兵已到。」遂與朱友珪回師潞州大營。

    朱晃與眾將官正在中軍大帳之中,等待前方戰況。忽有士卒來報:「葛從周將軍回營。」朱晃速令來見。葛從周進帳跪倒在地,向朱晃奏道:「臣啟陛下,臣等出師不利,未能阻擋晉兵,秦武將軍貿然出擊死於軍前。請萬歲治罪。」

    朱晃言道:「從周所率兵馬甚少,未能阻擋也不怪將軍。」

    雖是周德威率兵來援,朱晃心中卻為潞州久攻不下著急,便問道康懷英:「今圍築土堡,斷其水糧,卻未能使李嗣昭等獻城納降。軍中糧草消耗甚多,朕命汝前往開封督辦糧草,以濟軍用。」

    康懷英聞聽此言,自知朱晃心有不滿,亦不敢多言,便遵令而行。朱晃又言道:「圍攻潞州軍務,暫有李思安將軍代管。」話音未落,有士卒急報:「啟稟萬歲,周德威率兵突破北營土堡,正往潞州運糧。」朱晃聞言大驚,即令葛從周、朱珍、胡真、符道昭等人各率兵馬救援北大營。

    周德威知道潞州城內缺糧,選擇精壯起兵一萬五千人,每人身綁乾糧十斤,闖營送糧,李嗣恩、李嗣本率步兵五千護衛騎兵左右,毀營燒寨。北營守將名曰寇彥卿,字俊臣,開封人也。身長八尺,豹目方面,語音如鐘。見晉軍闖營送糧,率北營兵馬劫殺晉兵。寇彥卿橫刀營中劫殺晉兵百餘人,晉軍無人能突破。周德威見其勇猛,揮舉三皇透甲錐來戰,未戰七八回合,寇彥卿卻戰不過周德威,反被戳傷臂膀,只得敗退。晉軍起兵借此時機躍馬踏寨,衝破梁軍北寨。李嗣源、李存審衝殺在前率騎射手伏於馬背射殺土堡弓弩手,晉軍騎射多由沙陀鴉兵選出,箭法勝過中原弓弩手,鄰近四五個土堡之上,梁兵弓手儘是抱頭伏地,不敢對射。小將周光輔率領一支晉兵在梁營殺開一條口子,騎兵紛紛入城。李嗣昭開城接糧,雖有不少糧袋廝殺中多被刮漏,或有騎兵戰死中途,但運入城中軍糧已一萬三千餘斤,使得潞州將士士氣大振。晉軍騎兵卸下糧食,掉頭返回。此時,葛從周等已率援兵來到,周德威下令二番趟營。只是梁兵來助為時已晚,沙陀鴉兵皆已卸下軍糧,輕裝上陣,更是肆無忌憚,大開殺戮。正是:

    送糧潞州敵寨平,寶錐大敗寇彥卿。

    救得守軍鼓士氣,二番回馬踏梁營。

    沙陀鴉兵彪悍兇猛,令梁兵防不勝防,節節失利。一個多時辰便使晉軍兩番闖營,如入無人之地。朱晃是怒不可解,李思安言道:「末將見康將軍所建土堡之間間隔百步,敵兵人少自可射殺,如今日晉兵萬餘人,則難以阻擋。可使『夾城』之策圍死潞州,隔絕於世。」

    朱晃問道:「何為『夾城』?」

    李思安言道:「現每隔百步即有一座土堡類,可將建好土堡用土牆相連。封閉死路,絕水斷糧。在另弓弩手駐紮土牆之上,似同長城一般,即使闖營送糧,除非人生雙翼,否則絕無進出之策。」

    朱晃言道:「潞州城池甚大,如此圍困雖是上策,但耗費頗大。」見朱晃手撚鬚髯,眉頭緊鎖,李思安道:「陛下可催促山東各州郡,征發民夫。修築土城。」朱晃本不願大費周折,奈何軍情緊急,便依照李思安之言,調集山東民夫。

    數日後,李思安從山東調集民夫、土石大肆修建土牆。由於十萬兵馬與調集的民夫人力眾多,糧草節節吃緊。朱晃只得再發急令,又命冀州、青州、荊州、開封各道州郡調集軍糧,供應軍需。

    周德威得知梁軍正在從各地調集糧草,便令李嗣恩、李嗣本各率三千人馬,交替出兵,日夜襲擊梁軍糧道。李嗣恩、李嗣本二位太保劫得軍糧便運回晉軍大營,倘若梁兵來搶,便燒糧撤走,梁兵歸營,晉兵有出寨劫糧。爾出吾歸,爾歸吾出,使梁軍糧草接連遭搶。朱晃對此焦慮萬分,久無良策。軍師謝瞳見朱晃心事,便問道:「陛下是否焦慮運糧之事?」

    朱晃言道:「子明先生妙算,朕正愁於糧草屢次被劫,十萬大軍反處被動之地,子明可游良策賜教否?」

    謝瞳言道:「瞳已有良策,此番再教晉兵中我反間計。」

    朱晃言道:「原來軍師早以成竹在胸,快快將來。」

    謝瞳言道:「晉軍日夜襲擾糧道,意在絕我糧草,使之不戰而驅人之兵,以解潞州之圍。陛下當反客為主,可日夜襲擾城池,疲憊潞州兵卒戰心。只要對潞州日夜明攻暗打,而潞州久不能解圍,城內晉軍將士必然猜疑周德威用心,日久必然生變,」

    朱晃大喜:「如此說來,就依先生妙計。」朱晃隨即傳令各寨日夜襲擾潞州。四面梁軍或是敲鑼打炮虛張聲勢,或是架設雲梯,發射箭弩,走走過場。梁軍攻城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潞州城內守兵鬥志鬆懈,疑惑周德威不出兵解圍,恐有通敵之嫌。又過幾日,潞州城內將士紛紛傳言周德威畏懼梁兵,賣主通敵,李嗣昭也是半信半疑。

    梁兵日夜襲擾潞州守兵,令周德威甚為焦慮,便召來文武諸將官商議。監軍張承業言道:「梁兵日夜攻城,長久以往並非良策。」

    張承業言道:「此乃離間之計,大帥本欲襲擾梁兵糧道,使其糧草供應不及,被迫退兵。未想這梁兵日夜擾城,外築土牆,使潞州城外不得援助,內消磨戰心。最終與世隔絕,使得將士懷疑周都督按兵不救,以使我軍自相誤會。」

    周德威言道:「此計必是那謝瞳所為,久聞此人慣用反間計,若是不除此人,必為晉王大患!」

    李嗣源言道:「謝瞳乃是謀士,跟隨朱晃左右,平日又不出戰,如何能殺?。」

    忽聞有人來報,李嗣恩劫糧回營。李嗣恩抓得梁軍一將捆綁帶回。周德威問道:「十一太保所綁何人?」

    李嗣恩言道:「今日劫持糧道,雖未成功,但擒獲梁軍一員牙將,特來獻上。」

    周德威問那梁軍牙將:「汝乃何人?」

    牙將答道:「我乃梁將李唐賓。」

    周德威怒道:「敗軍之將,何不早降?」

    李唐賓言道:「要殺便殺,何需多言!」

    周德威大怒,要斬了這李唐賓,張承業趕忙說道:「以老奴之見,暫且將此人押下,我自有處置。」

    周德威言道:「既然監軍說話,就暫且饒汝一命,將李唐賓押下。」左右士卒將李唐賓推推搡搡押了下去。周德威又問道張承業:「這李唐賓區區一個牙將,又目中無人,留此人何用?」

    張承業言道:「元帥欲殺謝瞳全在此人!」

    左右將官皆是疑惑不解,周德威問道:「監軍莫非要是皆此人之口反間謝瞳。」

    張承業言道:「此人乃一牙將所說之言,焉能誆騙朱晃相信,需再擒一梁軍大將。」

    周德威言道:「我欲再與梁軍一戰,離此不遠有一白虎溝,可在溝中設伏,誘敵而擒之。」張承業以為此計可行,遂與眾人設定擒敵之策。

    兩日後,周德威令李嗣源率三千兵馬列陣梁軍營外,呼喊叫陣。朱晃聞聽李嗣源率兵來戰,對其恨的事咬牙切齒,即令點兵一萬列陣出戰。兩軍陣前,李嗣源故意激怒朱晃言道:「岳父大人,別來無恙?」

    朱晃聞聽此言大怒,罵道:「小畜生!騙殺我女,朕豈能饒你!」

    「哼!」李嗣源嚴聲厲道:「亂臣賊子,安敢妄稱君王,今日就拿你人頭祭祀唐帝!」

    朱晃大怒,令大將胡真出戰,胡真與李嗣源大戰不過五六回合,李嗣源便詐敗而逃。朱晃見李嗣源敗逃,厲聲喝道:「朱珍、胡真汝二人各領三千兵馬速速追擊。」二將得令,率兵追擊李嗣源。葛從周對朱晃言道:「恐是詐敗,陛下切勿追擊。」

    朱晃言道:「小女之仇,朕十年未報,今日絕不可放過李嗣源。」葛從周未敢再言。

    朱珍、胡真分兵追擊,李嗣源率三千兵馬退至白虎溝。周德威早已在谷中設伏,見有兩支梁兵追來,即令五太保李存審劫殺其中一路。李存審率三千兵馬直逼胡真而來,胡真亦不容分說,便率兵與李存審混殺一團。而朱珍率兵直進白虎溝,只見李嗣源率兵回馬殺來,朱珍亦率兵迎戰,兩軍大戰谷中。李嗣源殺至朱珍近前大喊道:「朱珍小兒,吃我一槍。」朱珍舉槍來戰,不過四五回合,李嗣源故意將手中銀槍被朱珍打掉,獨自敗逃。朱珍心中大喜,自以為武藝勝過李嗣源,便捨棄軍卒,策馬追擊。追入山谷深處,只見道路狹窄,且兩旁儘是灌木。朱珍一不留意,被周德威早已設下的絆馬索絆倒,左右李嗣恩、李嗣本、周光輔、李建及於灌木之中一躍而出將朱珍按倒在地,捆綁起來。正是:

    白虎溝中重圍包,絆馬繩索折將袍。

    挖得深坑陷猛獸,垂下香餌釣金鰲。

    朱珍被擒,周光輔立刻命人打響號炮。號炮一響,周德威知朱珍被擒,立刻命山谷兩側埋伏的伏兵一同殺出,將谷中梁兵殺得一敗塗地,被擒者甚多。

    周德威在白虎谷生擒朱珍,而張承業卻在晉軍營中怒打俘將李唐賓。這個梁軍牙將李唐賓,說來到也忠誠,寧受鞭打杖責,咬碎牙根不肯投降。但張承業士太監出身,心中不僅計謀多,且壞心眼也多。張承業用嘶啞的嗓子問道:「李唐賓你可真是好漢呀,打得你皮開肉綻,還寧死不降。」

    李唐賓罵道:「閹狗!要我歸降,海枯石爛!」

    張承業假裝大怒:「啊!竟敢罵雜家閹狗,兔崽子,我教你也成個廢人。來人,將李唐賓給我閹了。」只見左右打手一把扯掉李唐賓的褲子,準備宮刑。不知李唐賓嚇得冷汗倒流,目光驚駭,欲知李唐賓如何應對,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