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五 代 十 國

大道小說網 96、姐妹爭寵李代桃僵 王侯奪愛花蕊殺宮 文 / 朱長孝

    馮延魯規勸後主李煜,與北宋修好。李煜問馮延魯:「朕若向北宋稱臣,趙匡胤果真不會與我南唐為敵?」

    馮延魯道:「蜀主孟昶膽大妄為在蜀中自稱皇帝,自古國無二君,趙匡胤自然要討伐。陛下向北宋稱臣進貢,趙匡胤得了好處便不會與南唐為敵。」

    李煜聽了馮延魯一番講解,連連點頭:「如此說來,這便使得。」傳詔命丞相馮延魯帶厚禮往荊湖大營犒勞宋軍。

    李煜臨行,心中放不下懷有身孕的周娥皇。周娥皇見李煜兒女情長,便安慰道:「陛下盡可往荊湖犒勞宋軍,臣妾可讓小妹女英來伺候起居。」李煜這才放心,遂告別周皇后,與馮延魯往荊湖大營慰問宋軍。

    後主李煜與丞相馮延魯分作兩頭,馮延魯帶黃金五千兩,白銀八萬兩,牛羊各一千頭,犒勞荊湖大營宋軍;後主李煜則親往開封面見宋太祖趙匡胤稱臣。

    單將後主李煜只帶太監、護衛五百餘人,前往京師。陪李煜一同赴京的還有一位大臣,名叫嚴續,子興宗,此人是南唐開國謀士嚴可求之子,足智多謀,為人中正,官居中書侍郎。嚴續一路上見李煜悶悶不樂,便問道:「主公一路之上,莫非有何顧慮?」

    李煜道:「只恐見了宋天子,是有去無回。」

    嚴續道:「此事無須多慮,趙匡胤定不敢扣留主公。」

    「何以見得?」李煜問。

    嚴續道:「宋軍正逢討蜀之時,倘若冒犯我唐國,林仁肇將軍即可領水軍北上,反使得宋天子東西奔命,臣料此行可高枕無憂。」李煜才舒了一口長氣。

    數日後,南唐後主李煜車駕來至開封,趙匡胤得知李煜要稱臣,是喜出望外。趙匡胤對晉王趙匡義道:「朕正愁江東難以收復,南唐李煜入朝稱臣,不如來個擒賊先擒王。」

    趙匡義搖了搖頭,勸道:「李煜若是英雄,就當出兵荊襄九郡,西聯蜀王,與我大宋朝南北割治。可惜李煜卻無這般見識,但南唐大將林仁肇已在長江布下水軍,此乃大宋之患!」

    「哦!」趙匡胤這才明白,李煜不過庸碌之輩,林仁肇才是當前大敵。

    宋太祖趙匡胤召見李煜,李煜自稱唐主向宋稱臣。趙匡胤與趙匡義將計就計對後主李煜是盛情款待。李煜哪裡能料到趙氏兄弟的心思,對此番入京卻是心滿意足。正是:

    笑面猛虎暗箭多,看破才子貪快活。

    聖君先禮而後兵,欲擒庸主待後捉。

    趙匡胤對李煜親近拉攏,李煜從開封帶著太平喜訊返回金陵。來到皇宮,李煜最掛心上的便是皇后周娥皇,來到內宮,周娥皇正背靠床榻,旁邊一個伺候女子趕忙站起身來,叩拜後主李煜。

    「宮娥平身。」李煜不經意的打眼一看,這行禮的宮娥從未曾見,長得嬌小玲瓏,婀娜迷人,且與皇后周娥皇有些相像,令李煜的看得目瞪口呆。

    「唉呦!」周娥皇挺著大肚子有些笨重,想坐正卻一下子沒起來。李煜這才緩過神來,趕忙過來攙扶皇后,問道:「皇后身懷六甲,行動多有不便,不必行禮。」

    周娥皇道:「陛下前往京師這些日子,幸好有小妹在此伺候,才覺不寂寞。」

    「哦,原來如此」李煜又瞅那侍奉的宮娥,暗想原來這就是小姨子周女英,跟她姐姐周娥皇相比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南唐後主李煜對皇后言道:「幾日沒能與皇后相見,甚是掛念,特為皇后做了一首詞,待我寫來。」

    李煜轉身去往書房的桌案去寫,皇后周娥皇對妹妹言道:「女英代我為你姐夫研墨。」

    周女英遵照姐姐叮囑便跟著李煜去書房研墨。

    李煜去為皇后作詞,周娥皇就在臥房等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周娥皇心中納悶一首詞因何寫了這麼長時間?周娥皇叫來一個小太監,命其去看看後主李煜。

    過了少時,小太監回來,周娥皇問道:「唐主可曾在書房作詞?」

    小太監道:「書房裡的丫鬟,送出一首陛下所作《*花》。」周娥皇接過詩詞讀道:

    「玉樹*前,瑤草妝鏡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周娥皇讀了這首《*花》,心中又是疑惑,似乎有所寓意。皇后問道:「為何不見陛下歸來?」

    小太監道:「聽書房的丫鬟說道,陛下在書房臨幸了娘娘的御妹周女英。」

    「啊!」周娥皇醋意大發,剛想起身,又覺腹中疼痛,只得做了下來。周娥皇氣量狹窄,一怒之下,令太監、宮女緊閉寢宮,不准李煜進來。

    再說李煜趁小姨子周女英為他研墨之時,對周女英是動手動腳,調戲哄弄。周女英見了後主到也動了惻隱之心,李煜在江南是赫赫有名的風liu才子,又長得儒雅別緻,周女英正是求之不得。

    天色將晚,李煜帶著周女英想回寢宮,怎知皇后周娥皇吃了妹妹的醋,閉門不讓進。可金陵宮中,宮殿甚多,李煜便另尋一間宮室與周女英居住。

    周女英同李煜住了幾日,聞聽身邊宮女太監傳說皇后快要生產。女英便問李煜:「近來得知家姐要生,國主何不去看看。」

    李煜道:「娥皇見我又要為咱倆之事動怒,朕恐動了胎氣,李煜自是與周女英同宿後宮。

    十日之後,周娥皇生下一子,雖然嬰兒康健,但周娥皇卻產後就不能愈。後主李煜對周女英傾心癡迷,哪裡顧得病如膏肓的周娥皇,使得昨日夫妻,情緣化盡。

    兩日後,周娥皇病故,後主李煜與周女英才急忙趕到,皇后宮中。周娥皇生前未有遺言,只是臨終之日,反覆誦讀一本樂府詩集。周女英拿起這本詩集,見有一頁已被姐姐揉皺,細細看來是《樂府詩集.雞鳴篇》,詩曰:

    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

    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

    只到此時,李煜看著病故的周娥皇,才有些難過,降旨以皇后大禮,為周娥皇超度七七四十九天下葬。真是個:

    昨夜霓裳曲,唱得兩分離。夢迴貴妃醉,愁斷娥皇女。

    有情無義郎,寒心恨無語。李樹代桃僵,流傳宮廷宇。

    南唐皇后周娥皇病逝,此事傳到北宋宮中。宋太祖趙匡胤正在宮中和妃嬪下棋,晉王趙匡義進宮求見。

    兄弟二人,施禮對坐。趙匡義道:「唐主李煜正宮皇后病故,皇兄何不派人前去弔唁?」

    趙匡胤道:「一個皇后病死,朕何需派人弔唁?」

    趙匡義道:「弔唁周皇后是假,刺探大將林仁肇是真。只要搞到林仁肇畫像,日後定能用計殺之。」

    趙匡胤聽得林仁肇大名,如同心中懸著的一塊石頭。趙匡胤問道:「那朝中文武何人可為弔唁使臣?」

    趙匡義道:「論畫作坊有個品畫大家,名叫魏丕,此人觀物過目不忘之奇才,派魏丕出使南唐,定能畫出林仁肇畫像。」

    宋太祖遂命趙匡義擬旨差遣魏丕出使南唐。趙匡義剛離開宮殿,有個小太監來報:「啟稟萬歲,蜀主孟昶被押赴京師。」趙匡胤聞聽大喜,即傳旨召見蜀主孟昶。

    一支筆不能同寫兩件事,後蜀皇帝孟昶,史上也稱後主。十六歲登基,在西蜀關起門來當皇帝,一當就是三十年。孟昶年盡半百,卻是老漢癡情,他有一位愛妾費氏,生得風姿秀逸,美若天仙,且擅長詩詞,又通器樂,令蜀主癡迷萬分,封為花蕊夫人。

    孟昶沉於女色,不理軍政,使得北宋軍隊一月之內,連破川中關隘。一月之間北宋大軍兵臨城下,蜀主孟昶不得不向宋軍投降。

    趙匡胤聽說蜀主孟昶因迷戀花蕊夫人,而拋棄國家大事,荒廢了江山社稷,遂命孟昶夫妻進見。

    太監傳下旨意,殿下走來兩人,是一男一女。這男人乃是孟昶,年紀不到五十歲,因貪戀女色,頭髮已是多半花白,身著橘黃色的王袍,走路已有些力不從心。孟昶身側正是花蕊夫人,年紀不過三十歲,髮髻高盤,眉目惹魂,搖步生芳。

    趙匡胤見了花蕊夫人,是瞠目結舌,暗自稱絕。後宮佳麗三千,竟無一人美貌能能壓花蕊夫人。

    孟昶夫妻二人向趙匡胤跪倒叩拜,趙匡胤對花蕊夫人起了淫心,對孟昶刁難道:「汝有今日,乃是貪色亡國。花蕊夫人定是下凡的妖精,還是早點休妻吧!」

    花蕊夫人猛然抬頭,對趙匡胤言道:「我夫君雖是亡國之君,但妾身未忘亡國之恨。」

    趙匡胤頓時一驚,蜀主孟昶嚇得戰戰兢兢,這花蕊夫人卻面無懼色。趙匡胤心中不由得欽佩花蕊夫人的勇氣,對花蕊夫人言道:「朕久聞花蕊夫人在蜀中善於詩詞,朕命你用七言寫出亡國之恨。寫成便罷,寫不成便是妖女!」

    旁邊有太監呈上筆墨,花蕊夫人執筆點墨,寫下七言《口答宋太祖》,詩曰: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宋太祖趙匡胤看了此詩,感慨良深,欲痛罵後蜀朝廷無能,又讚歎花蕊夫人德才俱佳。趙匡胤對花蕊夫人頗有敬畏,便讓孟昶夫妻在京城府邸居住。

    花蕊夫人走後,讓趙匡胤念念不忘,日思夜伏。若是奪人之妻,身為天子有失人心;倘若孟昶死去,便可納花蕊夫人入宮。趙匡胤暗定一計,命太監天天到孟昶府上賞賜好酒好飯。

    前幾天,御用的好酒好飯孟昶夫妻吃的到也舒心,到了第七天,趙匡胤命人送來一壺御用的壯陽酒。孟昶一看是壯陽補酒,便沒讓花蕊夫人飲用,獨自一人喝了幾杯。

    過了半個時辰,孟昶雙手捂腹在地上滾來復去,花蕊夫人撲到地上,急問:「方纔吃酒飯時還好好的,為何此時這般痛苦?」

    孟昶握著花蕊夫人的手,呻吟道:「趙匡胤今日多賜酒飯中必下了劇毒。」只見孟昶七竅流血,死在花蕊夫人懷中。

    君逼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趙匡胤酒中下毒,害死孟昶,花蕊夫人是有冤無處訴,敢怒不敢言。為家夫守孝剛有三日,宮裡的太監便傳旨到來,旨曰:

    「朕聞蜀孟昶突發暴病而亡,滿朝皆為哀吊。夫人費氏寡居不易,特命花蕊夫人入住後宮,頤養天年。欽此。」

    花蕊夫人聽了聖旨,心中明白這是趙匡胤殺夫奪妻之計。花蕊夫人是個烈女,論到貞節之事,定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忽聞太監言道:「夫人您到是皆旨呀,入朝能面見天子,那可是天大的福分。」

    花蕊夫人聞聽此言,腦海中猛然閃過一念。若能見到趙匡胤,誘而殺之,來個魚死網破,亡國之仇、殺夫之恨,皆可報應。花蕊夫人立刻接旨謝恩。

    花蕊夫人故意濃妝艷抹,渾身香氣襲人,由御攆送入宮中。

    花蕊夫人被送入一間華麗宮室之內,往四周張望了一番,除在外屋有兩個丫鬟,並無他人。花蕊夫人心想弄不好今夜趙匡胤今夜就要我陪駕,正好趁此機會刺殺天子。

    花蕊夫人自幼生長在閣樓閨房,既不會使刀,也不會用劍,唯獨讓剪子扎破過手指,故而花蕊夫人便想找把剪子。拉開了幾個抽屜也沒找到剪子,花蕊夫人便問外間屋的丫鬟:「房中可有針線否?」

    一個丫鬟答道:「回稟娘娘,針線放在紫檀匣子裡。」

    花蕊夫人順著丫鬟所說,看到桌案上有個紫檀木的匣子。打開木匣細看,裡面確有針線,而且有一把鐵剪子。

    花蕊夫人將剪子緊握手中,自語道:「蜀主佑我,為夫報仇。」

    花蕊夫人正在思量,忽聞太監喊道:「萬歲駕到!」花蕊夫人趕忙將剪子放回木匣,扣好匣子蓋,倉促照了一下鏡子,便出去迎接趙匡胤。

    花蕊夫人對趙匡胤躬身施禮,趙匡胤趕忙用手相摻,勾肩搭背就與花蕊夫人進了內室。

    兩人相擁的梳妝台前,趙匡胤雙手伸向花蕊夫人腰間鳳鸞帶。花蕊言道:「陛下且慢,待臣妾先點上一柱香。」花蕊夫人順手掀開木匣,拿出鐵剪轉身便刺趙匡胤。正是:

    花蕊一心守節操,不恥宋祖樂逍遙。

    若有蜀主早賢能,國仇何須女子報?

    「嘶啦!」趙匡胤杏黃龍袍之上劃出三尺長的口子,「唉呀不好!」趙匡胤命歸何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