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五 代 十 國

大道小說網 97、劉繼興失道寵媚豬 林仁肇蒙冤飲鴆毒 文 / 朱長孝

    花蕊夫人雖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才華出眾卻脾性剛烈。趙匡胤這晚敢來調戲花蕊夫人,提前就壯好十分的膽量,欲備讓花蕊大鬧。沒想到一見面,花蕊夫人分外熱情。

    宋太祖趙匡胤畢竟不是蜀主孟昶,對花蕊夫人這異常之舉有些提防。花蕊夫人鐵剪刺來,趙匡胤曾是練武之人,雖然在宮裡養的有些肥胖,但依舊矯健,這一剪子只劃破了皇袍。

    趙匡胤躲過鐵剪,一把摁住花蕊手腕,怒瞪圓目問道:「賤人!你好生恨毒啊!」

    花蕊揆著手腕子,臉上無憂絲毫畏懼,柳眉倒立,怒氣問道:「我上雪國家之恨,下報家夫之仇,豈能失節於汝?」

    趙匡胤手心一發力,花蕊夫人的鐵剪就只得丟在地上。趙匡胤一把將花蕊推到一邊,問道:「孟昶乃無道昏君,亡國為奴也是應當。」

    花蕊夫人揉了揉手腕,答:「孟昶不賢,難道陛下害人家夫,奪人妻女就是有道明君麼?好馬不配雙鞍韉,烈女不嫁二夫男。花蕊寧可守節而死!」

    花蕊夫人順手拿起一支乘蠟燭銅盞,銅盞另一頭有尖,花蕊持盞倒刺咽喉。「噗!」一道血柱噴湧而出。

    「唉呀!美人你這是何苦?」等趙匡胤上前抱住花蕊夫人,已是血濺鳳袍,一命嗚呼。

    花蕊夫人面斥匡胤,美事不成又濺了一身血,氣的趙匡胤半個月無心找女人。趙匡胤好色歸好色,朝政是朝政。前文曾表趙匡胤遣派畫師魏丕刺探南唐大將林仁肇,正巧出使南唐弔唁皇后周娥皇的畫師魏丕返回朝中。魏丕弔唁之時也見了大將林仁肇,並將林仁肇的畫像呈上。魏丕還告知一件大事,南唐後主李煜冊封了小姨子周女英為皇后。

    趙匡胤看了看林仁肇畫像,召來晉王趙匡義問道:「王弟曾言得了林仁肇畫像,便可定計除將,如今畫像已有,如何定計?」

    匡義道:「南唐已向大宋稱臣,既然李煜冊封小姨子為皇后,陛下就應當賞賜個寶冊,以表承認周女英為皇后。」

    太祖問道:「朕賞賜寶冊與計殺林仁肇有何關係?」

    匡義道:「只要李煜派使者來京城取寶冊,就讓他看林仁肇畫像,用反間計殺死林仁肇。」

    趙匡胤聞聽大喜,便依照此計,傳旨南唐派使者到開封來取賞賜的寶冊。

    荊湖收復,西蜀平定,南唐大將林仁肇死期臨近。趙匡胤傳旨鎮守荊州的大將潘美,加封其為兵馬都部署,於開寶三年九月初一,統率十道兵馬討伐盤踞在廣東、廣西的南漢王國。

    南漢皇帝名叫劉繼興,從小就和太監玩樂,長大後讓這群太監教出一身惡習。劉繼興有三大古怪的嗜好,迷信巫術,好養猛獸,喜歡肥胖女子。尤其是喜好肥胖女子,劉繼興宮裡有一個從西域販賣來的波斯女子,不僅身材肥胖,而且長了一雙大眼睛,熟銅色的皮膚,身材豐碩有形,竟使劉繼興迷的神魂顛倒。

    這個波斯女子自幼長在西域,從沒見過大海。南漢的地處兩廣,海水是想怎麼看就怎看。後來得知海水中能產珍珠,這個波斯女子是不愛金銀愛珍珠,劉繼興便令漁民潛下七百尺的海水中撈珍珠,撈出珍珠重重有賞,撈不出珍珠就別想活著上岸。也不知淹死了多少無辜的打漁百姓,為這個波斯女子獻上了數千顆珍珠。

    劉繼興這個昏君為這個波斯女子作了珍珠裙、珍珠衫、珍珠冠、珍珠肚兜兒,並為這個波斯女子起了名字叫「媚珠」。這些事惹得民憤迭起,老百姓就把「媚珠」改叫「媚豬」。

    書歸正傳,北宋大將潘美率兵討伐昭、桂、連、賀四個州,這四個州隸屬荊州,潘美便以收復荊州為名,大舉進兵。

    四州守將急報廣州求救兵,兵部尚書李承渥得了軍報,趕忙入宮求見劉繼興。來到宮中,正見劉繼興和媚珠在一個大籠子旁喂老虎。李承渥跪倒雙膝,奏道:「臣啟陛下,北宋大將潘美以收復荊州為名,大舉進犯湖南四州。」

    劉繼興把一塊肉投到老虎嘴裡,喜道:「昭、桂、連、賀四州,本屬湖南,今北宋取之,定是心滿意足,必然不會再向南也。」

    李承渥聞聽血灌瞳仁,氣撞頂梁,暗想從沒見過如此愚蠢之人。但又礙於君臣尊卑有別,李承渥心中壓了壓怒火,又奏道:「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北宋兵馬得了只恐一發不收,還望陛下明鑒。」

    劉繼興頓時臉色一變,怒道:「愛卿知道我為什麼養猛虎麼?」

    「臣愚昧,請陛下明示。」李承渥道。

    劉繼興道:「這只畜牲聽朕的話,朕就賜它最好吃的肉。不信,愛卿聞聞這肉。」順手將一塊肉扔到李承渥面前。

    皇上讓聞那不敢不聞,李承渥跪在地上趴下就聞。這塊肉不聞便罷,一聞差點吐出來,從來沒聞過這麼難聞的肉。李承渥手捂鼻子言道:「此肉腥臭難聞,臣實在問不得。」

    「哈哈哈哈!」劉繼興大笑道:「這是人肉!敢跟朕頂嘴,朕就拿人肉喂老虎!」李承渥知道自己的主子性格古怪,脾氣刁鑽,萬般無奈只得告退出宮。

    過了半個月,北宋大將潘美收復整個荊南,舉兵進犯兩廣。兵部尚書李承渥趕忙又如宮中,再奏軍情,劉繼興一聽差點讓老虎咬了手指頭。劉繼興問道:「愛卿有何補救之策?」

    李承渥道:「陛下可派人到南唐,向唐主李煜朝中搬救兵。」

    劉繼興道:「准奏,准奏。」兵部尚書李承渥一面親率兵馬駐守蓮花峰,一面遣人到南唐搬救兵。

    樹分兩叉,各表一枝。南漢的使者將求助援兵之事,秉呈南唐都督府。大都督正是林仁肇,林仁肇知道此事緊急,便往宮中稟告。

    林仁肇來至宮門,裡面傳出陣陣鼓舞笙樂。林仁肇便問守門的太監:「勞煩公公通稟一聲,林仁肇有十萬火急的軍情。」

    小公公道:「皇上在裡面觀賞歌舞,林將軍要是進去,要等皇上看罷歌舞再報軍情,以免驚動了萬歲的興。」

    「好吧,多謝小公公。」林仁肇道。

    小太監把林仁肇引到殿內,這個殿中新築了一個高有六尺鑲金蓮花台,蓮花台上有個宮娥用布帛纏足,雙腳如同彎月,正在翩翩起舞,一派歌舞昇平。後主李煜和小周後正在龍鳳寶座上觀看歌舞。這個小周後便是周女英,史上把已故去的姐姐周娥皇稱為大周後,把妹妹周女英成為小周後。

    有太監給林仁肇搬了個椅子,林仁肇就坐在一側也看歌舞。等歌舞過後,林仁肇起身要奏報軍情,忽聽大太監喊道:「皇上有旨,傳舞女窅(yao)娘上面君。」

    這個名叫窅娘的女子便是適才纏足跳舞的舞女,李煜傳旨把窅娘叫到近前,命太監賜坐。只見李煜用雙手捧起窅娘的雙腳,抱著舞女的雙腳是摸了又摸,揉了又揉,才冒出一句話:「愛姬纏足為朕起舞,雙足受苦了。」

    這麼會疼人的皇帝讓哪個宮娥看了都是羨慕的不得了,但一同觀舞的文武大臣看了,心裡是想笑,又誰都不敢笑,沒見過這樣的天子。林仁肇無有插話的時間。眼看天色將晚,只得等到次日再奏報。

    到了次日早朝,文武百官上了金鑾殿議事,等了一個時辰也不見南唐李煜上朝。眾人不知是何緣故,便請宰相馮延魯去問問究竟。

    少頃,馮延魯回至殿前,大將軍林仁肇第一個問道:「相國大人,國主幾時可以早朝?」

    馮延魯道:「諸位公卿有所不知,昨日國主看窅娘金蓮纏足,龍心大悅。今早降旨後宮上至皇后,下至宮女全部纏足,所有妃嬪由陛下親自纏足,故而不能早朝。」

    林仁肇聽罷此言,憋不住心中怒火,問道:「現有軍機大事,應朝政為先,纏足為後。」

    馮延魯做事一貫順著皇帝的心意,勸道:「林將軍差矣,女子纏足也是教化民風,推崇禮數。」

    林仁肇聞聽此言,怒從心頭起,指著馮延魯罵道:「你放屁!天子不上朝,給女人捧臭腳,算你娘什麼教化民風?」

    林仁肇武將出身難免粗口,馮延魯文人出身,哪裡聽過這般難聽的字眼。對林仁肇一抱拳,言道:「將軍有膽量,但是天子不見,老夫也奈何不得。」

    林仁肇道:「林某為國家大計,願以死相諫。」滿朝文武見林仁肇血貫瞳仁,氣撞頂梁,闖宮死諫,誰也不敢阻攔。

    後主李煜正在後宮給一群妃嬪纏足,一個小太監急忙來報:「林仁肇闖宮死諫!」

    李煜聞聽此言,不得已才准召見林仁肇。林仁肇奏道:「北宋又連年出兵,今又討伐南漢,使得淮南戍守薄弱。宋軍往返數千里,師旅疲弊,此時正是可乘之勢。若率兵數萬出壽春,渡淮河,能收復淮南,形勢比對我南唐有利。」

    李煜二眉緊鎖,躊躇不決,林仁肇進而勸道:「水不止可滔天,火不滅則燎原。出兵救南漢迫在燃眉,臣願以九族擔保。」

    李煜狠了狠心,答道:「愛卿用心良苦,朕已有出兵主張。」

    林仁肇說動後主動兵,欣喜萬分,正欲大談出兵之事,有太監來報,出使北宋的大臣張洎(ji)還朝。李煜遂令張洎來見。

    前文曾表張洎擅長詩詞,是後主李煜的寵臣之一,李煜一見張洎便問出使之事。

    張洎答道:「宋天子不僅頒詔了皇后的封號寶冊,還贈黃金一千兩,白銀五萬兩,綾綃綢緞五十車尾賀禮。」

    張洎說到此處,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林仁肇,對李煜言道:「另有一事,臣不便說,只恐人多耳雜。」

    李煜便令林仁肇先回府第,又退下左右的宮女、太監。張洎見四處無人,言道:「臣道開封之時,城中多有人傳言大將軍林仁肇勾結北宋。待臣朝見趙匡胤時,大宋宮室之中,竟懸掛林仁肇畫像。」

    「啊!」李煜急問:「愛卿果真看清?真是林仁肇畫像。」

    張洎道:「臣對天發誓,所見確是林仁肇畫像。」

    李煜對張洎是百般信任,再回想林仁肇闖宮死諫,自語道:「難道林仁肇討要兵權,真是要勾結反叛?」

    張洎道:「人心隔肚皮,忠奸兩不知。林仁肇一旦造反,後患無窮,孰重孰輕,望國主三思。」

    李煜長歎一聲,降下旨意,命張洎攜天子詔書,賜林仁肇鳩毒自盡。

    張洎奉後主李煜詔書,在林仁肇府上賜鳩毒。張洎讀詔曰:

    「南都留守、兵馬督招討、水軍都督林仁肇,圖謀不軌,賣主求榮,勾結趙宋,意欲謀反。當初背閩歸唐,如今又欲賣唐降宋。念昔日軍功,罷免官職,賜御酒自裁。欽此!」

    林仁肇得聽的聖旨如五雷轟頂,跪地高呼:「仁肇何罪?天眼何在!」

    張洎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林將軍飲罷上路酒,在下為你送行。」

    林仁肇接過毒酒,失聲哭道:「水不止可滔天,火不熄則燎原。祈望國主早日出兵!仁肇只恨不能親臨大戰之日。」言罷,林仁肇將毒酒一飲而盡。

    張洎見林仁肇已將毒酒飲下,拂袖而走。林仁肇頓時藥力發作,手扣哽嗓,聲聲叫苦。一個家丁聞聲趕忙入室,驚問:「老爺為何這般痛苦?」

    林仁肇道:「我命將終,速告知潘佑先生。」言罷即亡。這真是:

    後主詞賦非平常,從政懦弱誤忠良。

    英雄淚下尋功業,美人腳上待滅亡。

    林仁肇死前疾呼潘佑大名,不知潘佑何許人也?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