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39節:無疑就是對生命的保護 文 / 海巖
是的,剛才她說過,什麼廣屏師專,什麼南德的中學,那些話全是假的。我問:」那張鐵軍呢,還有他那個在廣屏當婦聯秘書長的媽媽,他們也是假的嗎?還有那個在南德認識的毛傑,也是假的嗎?」」不,」安心搖頭,」在我上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的校長病重,我被派去幫忙陪護,認識了他的兒子張鐵軍。在我畢業半年後,我們結了婚。」」結婚?」我心裡暗暗地吃了一驚,」你和他已經結婚?」我心裡吃驚但臉上竭力做出漠然的表情,聲音也裝得漫不經心:」你才多大?你才多大就結婚?」」二十一歲。那年張鐵軍已經二十八了。」
我心裡有點亂,我對安心從一個處女的想像開始,隨著對她的真實情況的每一步瞭解,都要承受一次心理的打擊。我心煩意亂地問:」啊,在你們雲南,女孩子二十一歲就結婚,不覺得早了點兒嗎?」
安心低了頭,我看不清她藏在陰影裡的面孔,但從她輕聲的回答中,我知道了那上面的表情。」不是,我這麼早就結婚,是因為,因為那時候,我發現我懷孕了。」我得承認,我愛上了安心,儘管她已經結了婚,儘管她已經有了孩子。
從上中學開始,我記不清追我的女孩到底有多少撥兒了,也記不清被我追的女孩究竟有多少個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那時怎麼也不可能想到我二十三歲時會愛上一個有夫之婦,一個做了母親的女人。
要是我不愛這個女人,我幹嗎要在聽到她結婚,聽到她有孩子的時候這麼不開心?而且不管心裡怎麼彆扭,我還是要聽下去,我甚至是萬分焦急地,滿心渴望地,想要聽完她的故事。
從安心給我講述她的故事的那天傍晚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年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不斷重複溫習著這個故事中的事件和場面,不斷在想像中豐富著那些場面的細節。這些細節最終留給我的感受,並不是先前的彆扭和遺憾,相反,它竟然奇怪地延續了我對安心的感情。
在安心的故事中,最讓她自己萬般留戀的,是在南德緝毒大隊當內勤的那段生活。我在京師體校街口的路燈下看得沒錯,緝毒大隊那位姓潘的隊長已經年近五十,他對安心幾乎像一個兄長甚至父親。他並不是南德人,他的老家是南德以東三百里的沙矛。他在那裡出生,上學,從小學上到中學。老潘本來是一心想離開沙矛到省裡上大學的,但中學沒上完家裡就破敗了。破敗的原因在他生長的那個小鎮並不稀罕,那就是他的父親染上了吸毒的毛病。父親吸毒之後沒有多久,母親就遠嫁他鄉,再也沒有回來。在老潘十七歲時,父親有一次注射了過量的海洛因,半夜死在街上的一間公共茅房裡,據說死相慘不忍睹。別人將他父親的死訊告訴老潘後,老潘並沒有去看,他也不知道他父親後來是被誰埋了。他從十五歲開始就獨自住在學校,再也沒有回過家,再也沒有把那個因為吸毒而變成瘋子和無賴的人當成自己的父親。他從十五歲開始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孤兒。中學沒有上完老潘就參加了工作。他在沙矛地區公安局工作了將近三十個年頭,其中有十五年從事緝毒工作,在他手裡落網的毒販不計其數。在安心下放到南德的前一年,省裡把幾個反毒鬥爭比較殘酷的地區的緝毒幹部像洗牌似的全盤調動,被調者一律舉家遷移,所去的目的地也都對外保密。這無疑是對這些幹部的一種有效的保護,以防止罪犯可能的報復。老潘就是那時從沙矛遷到了南德。說是舉家遷移,老潘實際上是孤身一人來到南德的。因為他老婆覺得南德太偏遠,老潘這工作又總是沒日沒夜的不著家,嫁給一個緝毒警察就跟守寡差不多,而且還擔驚受怕,而且還危險,緝毒警察的家屬也一向是罪犯恐嚇和報復的目標。於是老潘的老婆就帶著兒子遷到她娘家大理市去了。她娘家是傣族人,除了傣歷新年潑水節的時候老潘請假回大理看看他們之外,他老婆和兒子一次也沒有來過南德。
在安心眼裡,老潘是個苦命的人,父母在時已是孤兒,娶有妻室卻如同單身。安心原以為像老潘這樣長期從事對敵鬥爭從小又缺疼少愛的人,生性一定特別的冷酷殘忍,可事實恰恰相反,在安心第一眼見到老潘的那一刻,確實沒想到這位滿臉滄桑苦相的粗硬漢子,竟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安心在南德工作的那一年多的時間裡,老潘始終像母雞護蛋似的照顧著她的方方面面。
安心是南德緝毒大隊裡唯一的一位大學生,可以說老潘對她的照顧不僅是對一個年輕女孩兒的偏向,從內心起因上那幾乎是代表了對」知識分子」的愛護和庇佑。這種庇佑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從不讓她參加任何有可能發生傷亡和危險的偵查緝捕行動。南德是一個戰場,在戰場上所能給予的最重要的關照,無疑就是對生命的保護。
那個環境對我這樣幾乎從未遠離過běijing的人來說簡直陌生得難以想像,遙遠得好像不在同一個生存的時空。後來安心像講故事一樣地給我講了很多緝毒的案例,那些案例與好萊塢及港台電影的情節相比,大都顯得簡單無趣平淡無奇,只有少數幾個勉強湊合稱得上驚險的,也不過僅僅像個掐頭去尾的情景短劇。但無論是簡單平淡的還是勉強湊合的,在安心嘴裡無一不繪形繪se,說的比聽的還要來勁兒。這些案件儘管她並非個個親歷親為,但敵我雙方的出場人物她大都見過,這些人物都曾和她擦肩交臂,她認識他們熟悉他們與其中有些人甚至朝夕相處,所以每個案例由她說來幾乎等於對往事和故人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