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話井田制 文 / 金哨本無路

    這些御史以及其他各式文官,寫的諫章當中,不少是依照八股文的作派,代聖賢立言,甚至還有代朱氏祖宗立言的文章。人家設想自己就是聖賢,甚或自己是朱氏祖宗,然後就皇帝走入歧途進行批判或者批評,說得皆是有理有據,你還沒法指出他穿鑿附會,狗屁不通。這讓崇禎大生悶氣。雖然早已料到自己這般玩法一定能引來滔天諫言,但是真的來了之後,還是相當不爽。心道,你不能不佩服李世民的胸襟啊,魏徵那傢伙犯顏直諫,絲毫也不給領導面子,偏偏李世民就受得了那般鳥氣。唉!明主可不是那麼好幹的!

    你看,這些人扯來扯去,藉著聖賢和祖宗的名頭,一番之乎者也,把皇帝的一些不良行為批駁得體無完膚。崇禎搞不清楚這些批判文章為什麼那麼多花樣,想當年批判文章時髦的就那麼幾句:「將xx批倒批臭,再踏上一隻腳,讓他永世不能翻身。」云云。然而大明的進士絕不用這樣直白無文的露骨詞句,大明的進士們寫諫章是很講究的,道理徐徐說來,一番起承轉合,真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妙諦,儼然把不著調的皇帝視為教育挽救對象,臣下的諫文就像一劑苦口良藥,皇上讀了之後就能迷途知返。

    不能不佩服這些文章高手,把教育批評的文章寫絕了,通篇沒有一個髒字,文章有花有刺,文章看起來花團錦簇,實則處處是刺,刺得崇禎心虛氣喘,各種症候都有了。崇禎一拍桌子,復又頹喪地坐下,心中恨恨,但是不能不佩服大明的才子寫文章真是高明。

    後世的高考作文變盡花樣,但是公正地說,比大明八股文出題的難度差得太遠了,完全就不是一個數量級。崇禎忿忿,心想是不是出一個超級的難題考考這一屆春闈考生,再想一想,自己還真沒有把握難住大明的高才們。

    不知道出一個再也沒有人能想到的題目怎麼樣,比如出一個題目,就「王八」二字,要是這也能和聖賢立言搭上關係,那就太他媽的有才了!

    且慢!且慢!料來這題目也難不倒才子們,若是有人如此破題:

    王者,曰朱重八,有王霸之氣,繼聖賢之道,欲開萬世之太平!------

    若是考生們如此破題,拿朱元璋小名朱重八說事,如此一扯,那豈不也是一篇八股!你還真安他一個褻瀆太祖的罪名,把他殺了不成!

    崇禎滿頭黑線,只好把諫章摞好,叫劉繼雲先看,挑幾份有代表性的諫章出來供自己細讀,其他的則乾脆扔到一邊。歎一口氣,反過來對舊版崇禎一番憐憫,那舊版崇禎勤政是出了名的,每一封奏章都要仔細通讀,說不定讀了彎彎繞的奏章,愣是不得要領,把自視甚高、壓力很大的崇禎皇帝生生讀傻了,這才一錯再錯?

    好了!跟我玩!我搞一種新玩法,叫你們看不懂!

    ***********

    春闈考試一結束,放出了一幫狼一樣的考生。考試之前,這幫人如臨大敵,考過之後,這幫一直繃緊了弦的考生如蒙大赦,一時間全都放鬆下來,於是茶樓酒肆,秦淮河畔,活躍著這幫才子們的身影。

    向文軍請幾個江西的同鄉一起,來到了醉仙樓,自然是向文軍做東,請同鄉的士子喝酒。

    曾任成是吉安考生當中最為健談的一個,心機不多,人又開朗,一上桌就開始嚷嚷開了:

    「今日向兄請客,呵呵,恭喜向兄,皇上特授進士,真是殊榮啊!今日在下陪向兄好好喝幾杯,向兄,哎,諸位,我等悶著頭考了三天,今天務必喝個痛快,可不要辜負向兄美意!」

    歐陽甫是這幾個考生中最有才氣的一個,溫文爾雅,笑道:

    「我等叨擾向兄了!在下聞說向兄才具非凡,別出心裁將曲軸連桿系統用在了水師的快船上,聽說向兄的這套系統既簡單,又便宜,因陋就簡,改裝起來又快捷,簡直是妙不可言。呵呵!傳說大明水師就是憑借向兄搞的這個快船,這才一舉擊退倭寇的鐵船,我等聞說此事,都是臉上有光啊!我吉安人傑地靈,向兄便是我們吉安的驕傲,今日我等便陪向兄喝個痛快。」

    向文軍連忙謙虛道:

    「在下那是瞎貓撞上死耗子,運氣罷了!蒙皇上錯愛,特授同進士出身,這個進士與真刀真槍考來的進士差得太遠,不值一提。歐陽兄才是才具非凡,這次想來是必中的。還有雷兄、吳兄、毛兄、易兄,再有曾兄,都是大才,也必能金榜題名,到時高中之後,可不要忘了兄弟就是。」

    易顧言拱拱手,說道:

    「說起來我吉安曾有包攬前三的紀錄,這次料來也差不到哪兒去。不過在下聽到處都在傳言考題外洩,要是真的如此,其他人作弊,我等豈不吃虧!」

    毛之剛說道:

    「在下聽說會試的考題就是《明報》上的一個題目,卻不知傳言是否屬實。在下想,這也許是有人故意造謠,以亂其他考生的陣腳。」

    吳九森見酒菜上齊,連忙舉杯敬酒,然後道:

    「在下聽說今年的題目將會出偏題,今天的《明報》在下這裡有一份,各位兄台不知道注意一篇文章沒有?」

    眾人一聽牽涉考題之事,似乎吳九森打探到了有關考題的消息,當下都目注吳九森,雷松庭更是迫不及待相問:

    「什麼文章?莫非吳兄打探到什麼消息,何不透露透露?」

    吳九森甚是得意,指著《明報》,說道:

    「各位兄台,這一篇《論井田制統一中國》,各位仁兄不知讀過沒有,依在下看,也許會試的考題就著落在這篇文章上頭。」

    曾任城笑道:

    「這篇文章在下倒是讀過,呵呵,在下讀過之後,不敢相信天下竟還有如此迂闊之人,要實行井田制無異於癡人說夢,昔日孔聖人便想恢復井田制,終不可行。王莽也搞過井田制,最後輸得很慘。本朝方孝孺也曾經力倡施行井田制,呵呵,要是當日建文帝穩坐江山,說不定真要大搞一通井田制。在下家中也有幾畝薄地,不瞞各位仁兄,在下昔年還真認認真真考慮過如何施行井田制,後來被我家管家說了一通,在下才明白井田制決不可行。呵呵,在下犯過傻,沒有想到還有比在下更傻的,真是很傻很天真!李自成倒是提過『均田』,這個梁文遠便牽強附會,把『均田』上升到井田制的份上,文中大談井田制乃是先聖理想,若是施行井田制,便大可以此統一中國,說什麼若要和平統一,施行井田制便是第一要義。這人分明是讀書讀傻了,泥古不化,還自以為是。想不到《明報》也會登這樣的文章!」

    吳九森一聽這話,不樂意了,嗆聲道:

    「曾兄可不要小看這篇文章啊,在下聽一個錦衣衛的兄弟說,皇上讀了這篇文章大為欣賞,皇上還準備要親自接見這位梁文遠呢!」

    毛之剛家中貧寒,還是族上富戶接濟,這才能夠上京考試。毛之剛祖上也曾薄有田畝,不料到了父親手上就敗掉了,田地被人兼併了去。故而毛舉人深恨土地兼併,對於井田制雖也覺得太過於理想化,卻是一個實實在在贊成井田制的。故而反駁道:

    「在下以為,施行井田制,耕者有其田,井田不得買賣,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土地兼併之弊。本朝兩百多年來,就是因為土地兼併,不知有多少百姓失去土地,淪為赤貧,而富貴者兼併大量土地,卻憑借特權無須承擔賦稅徭役。由此,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天下財富均聚於少數豪富之家,反過來國用不足,民生凋敝,終至於盜匪四起,動搖國本。故在下以為井田制雖然不易施行,卻無妨朝此方向努力。試想以先聖之智慧,也是推崇井田制的。依在下所見,或者將來有朝一日井田制終能風行天下,亦未可知。」

    簡單而言,井田制所有的土地統屬國有,所謂井田就是將方田劃為九塊,中間一塊作為公田,邊上的八塊分配給庶民使用,由八家分別耕種,中間公田由八家共耕,公田所出上交國家。當然也不是那麼死板,無非是土地國有,庶民有使用權無所有權,公田則可以理解為國家徵收九分之一的賦稅,如此而已。話說井田制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均田制度,而且不得轉讓、買賣土地,有點像社會主義的味道。

    向文軍滿臉不屑,打了個哈哈,說道:

    「這《明報》所登的文章,你信它就上當了。《明報》恨不能天天都有這樣走極端的文章,爭議越大,《明報》的讀者就越多。諸位請看,《明報》不但登了這篇文章,還登了反對井田制的文章,毛兄不妨好好看看。你說這井田制吧,一開始在下也相信會比較公平,但是十年二十年後呢?五十、一百年之後呢?比如,其中一家人繁衍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而另一家一脈單傳,井田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還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更不要說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世道之複雜,人心之險惡,絕非一個井田制便可解決問題。」

    歐陽甫端起酒杯,讚道:

    「向兄不但造船造得好,講起道理來也很有一套啊!來,喝酒!向兄不愧是皇上特授的進士,水平就是高啊!在下也以為,井田制這玩意,乃是鏡中花水中月,就像畫中的美人一樣,只可欣賞,不可觸摸。你想啊,若是有萬古不變的濟世良方,朝廷恐怕根本就不必開科取士了,一切施政只須墨守成規就是,哪還有我等什麼機會!呵呵,不過吳兄提醒,也許會試之題真就是涉及井田制,我等無妨對此多做準備,若是真考此題,那頭一個就要請吳兄喝酒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