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一四七章 戰機 文 / 司雨客

    第一四七章戰機

    穎水並不算太寬,窄的地方只有二三十丈,雙方可以隔著河互相聊天問好,也可以隔著河對罵,還可以偷偷放箭射死對方。

    呂布的軍隊這樣做過,但是顯然,靈活的騎射隔著一條河起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對面赤鴉軍的普通步兵也是擁有盾牌的,而且他們的弓箭手射得更遠,弓力更強,步射的距離永遠是超過騎射的。想要擊垮他們,除非是縱馬衝入他們的隊列,那樣并州狼騎就可以像切菜一樣把對方切倒,而這就需要渡河。

    在這穎水之上,以船渡馬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沒有那麼多的船可以渡并州狼騎,對方半渡而擊會讓呂布損失慘重,呂布讓人架了幾次浮橋,卻都被對方破壞了。對方似乎就是決心隔著穎水和呂布打上一場消耗戰,我不過去,也絕不讓你過來。對面著浮橋,這些被呂布視為膽小鬼的赤鴉軍卻可以發瘋一樣往上衝,用人命填也要把浮橋拆掉,燒燬。這種情況,讓呂布十分的惱火。在北方,在并州,呂布極少遇到這種情況,除了黃河,他的戰馬幾乎可以直接橫穿任何一條河流,不用橋不用船,找水淺的地方直接衝過去就是了。但是過了黃河,這種做法似乎就不靈了,穎水看似平靜,但是淹沒和衝倒騎兵卻是輕而易舉。

    似乎是受到黃忠軍隊到來的影響,跓守在許昌的朱治、韓當、文聘也不安分起來,他們見呂布的騎兵離開,居然就敢於半夜偷開城門襲擊呂布的營地,把魏續的前鋒沖了個亂七八糟,雖然最終被打跑了,卻傷了三百來個人,人數不多,卻是不好的信號。頓兵於堅城之下,突襲戰打成了消耗戰,既不能破城,又不能打援,自己這支軍隊簡直是無所建數,相比荀攸,自己的功績簡直是小得可憐。這讓呂布感到很不滿意。他不喜歡任何人做得比他強,特別是他的手下們--僅管荀攸連一點當手下的覺悟都沒有。

    呂布在一直尋找著戰機。

    ……

    而這時黃忠和徐福,也在做著相同的工作。

    離間計似乎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荀攸和呂布之間,似乎也看不出太多的分歧,派去做說客的使者,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回來,他們說,荀攸非言詞可動。

    但是,徐福堅信,事在人為,看不到分歧,並不意味著分歧不存在,眼下說不動的人,並不見得以後也說不動。

    更何況,荀攸不可動,呂布未必也不可動。

    徐福知道,呂布一直在尋找與黃忠打一仗的機會,或者說,他希望與黃忠在平地上打一場正面的交手戰。不過黃忠和徐福知道,赤鴉軍雖然厲害,但是除了那一千強弩兵,其餘軍隊很與騎兵正面作戰。他們缺少與騎兵作戰的經驗,也缺少抵擋騎兵的器械。所以這些天來,徐福一直在向後方申請抵擋騎兵的各種器械。不過公子似乎早有準備,巨楯、長槍、拒馬槍、刺馬釘……不停的從後方運過來,這些東西,從那拒馬槍上的銘記可以看出,這東西竟是半年前的產品,也就是說,公子從長安回來駐紮在宛城時,就已經準備了這些東西。公子難不成早就料到呂布會來?

    徐福越來越有把握對呂布打上一場漂亮的正面阻擊戰了。

    不過,騎兵的優勢還是步兵比不了的,那就是他們的速度。他們衝過來,你逃不掉,反過來你想打他,他卻可以輕易的脫離戰場。

    沒有騎兵,戰場上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啊。可是荊州軍眼下沒有騎兵,唯一的一支騎兵部隊在長安,由魏延掌管著,那是羽林軍,名義上卻是屬於天子的。

    可是,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時,太史慈,陳到先後來到軍中。

    「公子何時來?」徐福問道。

    「公子沒有說。」陳到回答。

    徐福點點頭:「公子沒有來,那就是還沒有到決戰的時機,不過,既然有了援軍和出色的將領,又有穎水這處屏障,我們也試著玩玩兒進攻吧。」

    ……

    張遼來見荀攸的時候,荀攸正在組織人煮糯米,洗葦葉子--

    「眼看就是五月端午了,我準備過節呢。十多年了,沒有在家過一個節,終於可以靜下心來陪陪家人了。張校尉來得正好,一起吃個便飯。」荀攸如是說。

    「荀先生,在下是個粗人,說話不會轉彎,在下來就是有一句話問您,您真的在和將軍在鬧生分?」

    荀攸笑容一收,抬起眼睛看著張遼那忠誠而熱切的眸子,心中不由感歎,呂布有福,居然有張遼和高順這樣的手下忠心不二的跟著他。

    「張校尉遠來,就是為了問這件事?」

    「是。」

    「張校尉聽到什麼消息了?」

    「在下聽說,荀先生因為鄢陵一事一直在怪罪將軍,所以不肯前往許昌。」

    荀攸揮了揮手,抬起眼睛望著天空:「天氣是越來越熱了,走,咱們到那樹蔭下休息一會兒。你們幾個接著淘米,把小砂子都挑乾淨……」荀攸一路走一路靜靜的說著,「張校尉,我沒有和呂將軍鬧生分,呂將軍會打仗,我不會,我是一個謀士的才料,因人成事罷了,呂將軍看不起我,也無可厚非……」

    「荀先生,在下敢擔保,絕無此事。雖然在下年輕識淺,有些事不太明白,但是在下知道,將軍與先生,一文一武,是并州軍支柱,若兩位之間不睦,就是并州軍的大難到了。」

    「難為張校尉還看得起荀攸。好,你既然來了,有些話我就對你說說,我不去許昌,自有我不去許昌的道理--現在想來,我們南下是有些冒進了。呂將軍想要找劉琦報長安的一箭之仇,而我也覺得穎川之地是我家鄉,一呼而百應,無論是我軍的軍力,還在我的影響力,遠遠不是劉琦這個靠行鼠竊之舉才能盜得袁術二郡的人所能比的。所以我們大勝於陳留之後順勢南下,來取穎川。不料,我們卻有三個沒有想到:一是沒有想到劉琦在這兩地有如此的威望,當初劉琦誅郭傕郭汜的仁義,至今深留穎川人的心中,這裡居然有這麼多的人服從他,不肯歸順於我,我費盡心力,也只能得半個穎川。而汝南是袁家立身之地,我本以為劉琦佔據那裡之後,肯定會叛亂四起,狼煙地動的,拖住劉琦的手腳,讓劉琦陷入泥潭之中,卻沒有想到劉琦手段高明,袁家故地這麼快就歸順於他。一消一漲,於我不利;二是我沒有想到豫州軍的戰力會如此之強,以許昌一城,真的可以阻住溫侯的鐵騎,朱治、韓當、文聘三將皆算得世之虎將,將軍一時難以措手,至此,穎川已成一塊硬骨頭,放不開,卻又一時吞不下,這種局面,只能等雙方援軍到來後方可打破。本來我定下圍城打援之計,那時我甚至準備好親到溫侯軍中,與他一同南下臨穎,擊敗黃忠的援軍,只要援軍一敗,許昌敵軍必亂,則穎川可定。卻不料,溫侯對我之計嗤之以鼻,視我如屬的普通人,讓我負責地方和徵糧,看他如何打勝仗;三是我沒有想到劉琦既有強軍,又佔大義名份,居然還敢不親自北進,只在穎水南側保持壓力,然後施以離間之計,離間我與將軍之間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我如何還敢有所舉動?溫侯那人,只怕早就對我心存不滿了。去許昌軍中,只怕過不了三天,溫侯就會惱了我,我何苦來哉?」

    聽著荀攸的分析,張遼一一和自己心中進行驗證,卻道:「荀先生放心,區區離間之計,怎麼能奈何得先生與我家主公。只要二位不生隔閡,我軍必勝。先生說了三個想不到,在下以為,我軍尚有三大優勢:首先,眼下我軍為攻,敵軍為守,攻者永遠戰據主動地位。其次,我軍主力為騎兵,速度快,控制範圍大,從穎川南部到北部,不過一天的時間,而敵軍就不成了,他們永遠沒有我們這樣的速度,也就是說他們永遠無法逼我們在他們選擇好的戰場上決戰,而只能是我們願意戰的時候交戰,這是戰略上的優勢,第三,我們不用擔心後防,我們旁邊有盟友曹操,身後有并州一州,而劉琦身邊的袁術、曹操都是敵人。以劉琦之能不會不知道集中兵力就可以把我們打敗,但是他不敢,在東線,曹操派出於禁一支軍隊,就牽制了劉琦半數主力。所以,只要我們用心作戰,就一定能夠勝利。」

    荀攸聽著張遼的話,輕輕點頭,讚許道:「原以為張校尉只有治軍之才,想不到於謀略上亦有如此的見地。只可惜,呂布不能用人啊。」

    張遼笑道:「先生如此說,就還是在怪將軍。」

    「我亦凡人,將軍以凡人等我,我豈能以國士報之?將軍說話不算,害我穎川親友,我如何能高興得起來?不過,我尚知深淺輕重,不會與他計較罷了。你既來了,我就告訴你一句話,穎川之戰,非一日間便可結束。眼下我軍與劉琦,皆在相持,黃忠軍不過穎水,將軍大也不必過穎水進攻,可將軍隊分成小股,等數日後麥熟之時,搶割陳國、汝南等地麥田,有糧食有軍隊,還怕打不了勝仗麼?」

    張遼想了片刻,荀攸不指點如何做戰,卻指點如何搶糧,是不是,他還在擔心著將軍缺糧後搶掠穎川?不過,這的確是一條好計啊。

    ……

    事情並沒有向著荀攸所說的方向發展,呂布聽了荀攸的計策,冷笑一聲:「他說不能打援就不能打援了?我偏要戰勝黃忠給他看看!」

    張遼心中一冷,將相不合,這個仗還怎麼打,早知道把這條計策說成是自己想的就好了,那樣的話,呂布或許還會聽--

    張遼沒有想到的是,這才僅僅是一個開始,名動天下的呂布將在今後的日子裡給他好好的表演他的這個特色,驕橫自大,輕易去就,實力強時逮著誰打誰,實力弱時逮著誰投誰,這就是武功天下第一的呂布。

    不過眼下是他實力強的時候,所以穎川就要倒霉了。

    「有一點你說得對,我軍是騎兵,控制戰場的範圍大,黃忠能防我十里二十里,還能防我五十里一百里?張遼,你繼續在這裡引軍佯攻,我引騎兵到穎水上游渡河,然後進攻黃忠部分的側翼,管教他有來無回。」

    「主公,這樣做,是不是太急了一些?」

    「你也這樣認為麼?」

    「是。」

    「那就更好了!劉琦只派黃忠一支孤軍前來,就想拖住我的手腳,他想得美,他大約以為,我一定要等到高順的軍隊到來之後才會發起大戰,大約劉琦也是想等到那個時候再親自到這裡來。但是,我就是要突然出擊,以我們這五千狼騎,擊敗黃忠的八千步兵,殺得劉琦小兒膽戰心驚!」

    張遼想不到呂布居然是這樣一種想法,但是,似乎很有道理……

    「我這些天認真觀察了,黃忠的軍隊,以步兵為主,而步兵中,又大多是刀牌之兵--這種短兵器是對付弓箭兵和長槍兵的好兵種,但是面對騎兵時根本就無所作為,只能被輕易的斬殺,只要你掩護得好,我必定能趟破黃忠大營,將黃忠挑於我的方天畫戟之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