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2卷 咸陽風雲 第93章 歸意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93章歸意

    范范增等賓客,對姬丹要回國這件事是完全支持。

    來到秦國這一年,雖然太子在秦國政局的變化中左右逢源,利用燕玉羹和這些不值錢的太子椅大發其財,不但受封為昌安君,更是在嫪毐之亂中,趁火打劫佔了不少的便宜,但不管怎麼樣,這裡畢竟是異國,是在秦王嬴政的屋簷下。太子除了做點小小的新鮮生意,賺點小錢,並藉機拉攏拉攏秦國權貴的感情之外,別的事可是一點都沒法做的。

    這些賓客策士作為一代大賢,寧願離家千里跟隨太子,那可是都有一顆強大的抱負在心,可不僅僅是為了混口飯吃。如今太子在人家的地盤上只能韜光養晦,這些賓客們自然也要跟著低調低調再低調。空自有一腔才學,卻不是和秦國的其他官吏游士打哈哈,就是鼓搗些詩文唱和,這些自負高才的賓客又怎麼受得了這個寂寞!

    范增捋著鬍鬚笑道:「太子要回國,大善!臣等之久矣!」

    尉僚在側,黑臉上也滿是笑容,道:「這裡終究不是久留之地,早日回國,乃上上之選!」

    姬丹看眾人都是笑盈盈的,知道大家的心思是要早點回國,也好大展身手,姬丹道:「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眾卿皆知,我當初非要到秦國來這一遭,一是料想嬴政親政,政局必有一亂,或有可趁之機,二來更是好好看看秦國上下行政,知秦之所以為強,也好回去刷新燕國大政,富國強兵以爭天下。來這一年,全賴眾卿用心,嫪毐之亂,我等出力不小,甚有斬獲不說,就是這治國理政,變革圖強之道更是大有心得,那也不虛此行!」

    眾人都點頭稱是,張耳接著道:「太子,這回國乃是正路,只是這如何回法,還需好好思量!」

    姬丹一攤手,笑道:「正是正是,我出質之期,當初兩國立定議年。這剛一年,要走只怕不那麼容易。只好讓眾卿謀劃一二了。」

    大家都笑,張耳卻呵呵笑著,看著尉僚道:「此事臣可不管,當初要來,是臣攔著,如今來了走不了,不關臣的事!」

    尉僚對著張耳翻個白眼,笑瞇瞇的道:「當初是臣勸太子來的,善始者善終,這走麼,臣自然是要負責的,只是張君能不能走,那也不關我事!」

    姬丹見門下中人處的和睦,並無勾心鬥角那些爛事,很是欣慰。笑呵呵,一邊往外走一邊道:「甚好甚好,你就把張卿留下好了!」

    姬丹回了內宅,見了贏玉,說起想回燕國之事,贏玉猶豫了一下,道:「太子要回燕國,自然是好,只是。」

    姬丹見贏玉說話有些吞吐,不免覺得詫異。自從贏竭被殺,姬丹領著贏玉為王氏夫人四處說項奔走,救了王氏夫人之後,因這母子對大王嬴政和昌平君那些秦國得勢的權貴心裡恨得入骨,故而兩人的心思,一心一意全在姬丹身上,視為終身之靠。加上贏玉原本又是爽快大度的秉性,為人行事,深得府中上下的敬重,因此很得姬丹喜愛,兩人之間也處的甚好。從來都是無話不談。很少有這樣說一半留一半的時候》

    姬丹拉著贏玉坐下,攬著贏玉道:「玉兒今日怎麼了,有話直說就是!」

    贏玉還未開口,臉先紅了,垂著眼皮,微笑道:「太子,有件事一直要和你說,只是怕搞錯了才沒講。臣妾只怕有孕在身,千里趕路有些不便。」

    姬丹啊了一聲,驚喜的問道:「怎麼?玉兒有孕了?」

    贏玉輕輕頜首,低聲道:「正是,昨日母親請來太子門下上大夫陽君給臣妾診脈,陽君言道,已經有孕兩個多月了!」

    姬丹看著贏玉,心裡高興地像開了花一樣,喜道:「既是如此,何不早說!何不早說!」

    贏玉看姬丹歡喜,這心裡也很是甜蜜,羞笑道:「這不也是剛知道麼,誰知又趕上太子要歸國。」

    說到這,神情卻轉為黯淡,繼續道:「這千里迢迢,又是寒冬季節,真怕這路上有個長短。」

    姬丹一把摀住贏玉的口道:「不許瞎說,那有什麼長短!這可是我第一個孩子,放心吧,一定會平平安安的。」

    贏玉見姬丹對自己和還沒出生的孩子看的憑重,心裡很是安慰,低聲道:「只要孩子平安,太子說去哪裡就去哪裡,臣妾定無二話。」

    姬丹吃吃笑著,開了一句玩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麼?」

    贏玉斜了姬丹一樣,低低笑著問道:「太子是雞?是狗?」

    姬丹哈哈大笑,道:「這才是我當初見的那個玉兒!規規矩矩,可不像你。」

    自從母親受罰進府,贏玉還真是變了不少。當初父為秦國衛尉,自己又是太后賜婚,秦大燕小,在姬丹這裡,雖然姬丹是太子,但贏玉心裡,兩人可是沒什麼差別的,嫁了過來,夫妻之間雖然相敬如賓,但仍然保留著小女孩子那種嬌憨和爽直。

    後來贏竭出事,贏玉遭喪父之痛,又為了母親一事四處奔走,思慮操勞磨練之下,再加上王氏夫人過來,也暗自提醒贏玉,如今父親成了秦國叛逆,母子二人原本最大的助力和依靠,已經成了仇家,這以後前途如何,全賴姬丹照拂和看顧。因此贏玉性情可是變了不少,很是持重守禮。雖然贏得了姬丹和府中上下的尊重,卻也讓姬丹有時候也覺得是少了點什麼。

    今日夫妻閨中私話,姬丹不經意的一句話,雖是和贏玉開玩笑,卻也是讓姬丹自己想的明白了。

    聽了這話,贏玉心中一震,不由歎了口氣。姬丹拉著贏玉的手誠懇地道:「玉兒,這大半年,我們處的雖好,我卻一直覺得我們之間似乎少了些什麼,剛才一句話,我才明白過來,原來我們過去那種隨意自在沒了」

    「當初你跟著我算計那些權貴富豪,多開心,多自在有趣!那時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呢。夫妻之間,琴瑟相和,要的是自在隨意,可不要老是那麼拘著自己。」

    贏玉聽覺得這麼說,心裡頗為感動,想起自己這半年來,小心翼翼的不敢逾矩一步,心裡也是有點酸酸的,一面點頭,眼裡的淚滴答滴答掉了出來。

    贏玉掉淚委屈,姬丹更覺得是自己粗心所致,很是心疼,又溫言款款的哄了半天,直到贏玉紅著臉笑了才罷。

    到了次日,見了范增、尉僚等人,尉僚道既然原先說的出質三年,現在才一年,如果直接上奏,提出要走,只怕秦人不會輕易答應。如今呂不韋罷相,秦國朝中,眼看又是一場變局,估計這回昌平君拜相是一定的,太子和昌平君關係不錯,何不先向昌平君吹吹風,要是昌平君能主動向秦王上奏,支持燕太子回國,那就好辦了。

    姬丹一想也是,這要是新相國提出讓自己走,這自然是比自己要求走來的主動。只是這昌平君會支持麼?

    尉僚胸有成竹,道:「太子,秦燕相和,原本是為了對付趙國,自從秦國敗於都山,如今這一年多,秦國政局多變,一直沒顧上什麼對外攻伐。如昌平君上位,自然要有一番作為,況且大王親政,也不會自甘不報兵敗趙國之仇。秦欲功趙,自是重燕,有此良機,善言勸動昌平君不難!」

    不難?太子丹心裡可是不住的冷笑,尉僚這樣說,道理上不能說錯,可實際的歷史上,就是在這後面不久,秦國就和趙國結盟了,然後鼓動著趙國伐燕,當趙國老龐暖待著趙國主力部隊在燕國攻城伐地的時候,秦國突然三路出兵,打著幫助演過的名義,大舉攻趙,一下子奪了鄴地九城不算,還拿下了原來久攻不下,割裂秦軍南北攻趙聯繫的閼與這一戰略要點,使得趙國在太行以西再無戰略支撐點,失去了戰略反擊和防守的前沿陣地,只能縮在太行山以東的平原地帶固守。

    不知道這驅虎吞狼,藉機牟利的主意是誰給出的,這一招實在是高之又高,既有了救燕的名聲,又避實擊虛,打了趙國一個措手不及,站了好大的便宜,不但氣死了老龐暖,就連現任趙王都給窩囊死了。

    不過,心裡不抱希望是不抱希望,但明著對尉僚這主意還真說不上有什麼差池。算啦,反正最後大不了偷跑就是,先按尉僚主意來吧!

    光出主意可就太便宜他了,可不能讓尉僚像後世那些什麼搞策劃的騙子們,裝模做樣的鼓搗幾天,拿個什麼策劃案交差,將來效果好了,是自己的思路好,效果不如意,就說別人執行差。這事呀,咱有經驗,誰出主意誰執行,責任明確,如何對付昌平君,那也是尉僚的職責!

    想得清楚,姬丹嘿嘿一笑,道:「尉卿,一事不煩二主,卿說要說動昌平君,那咱們到昌平君府上走一遭好了!」

    尉僚毫不在乎,笑道:「去就去,臣又怕甚,我還真不信,憑臣這三寸不爛之舌,還拿不下昌平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