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橫掃大漠 第266章 春平侯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266章春平侯
這半年多來,在趙國邯鄲,最為春風得意的並不是繼父位而為大王的太子遷,而是春平君趙柯。
趙王偃足足做了十一年的趙王,時間雖然算不得很長,但和父祖相比,趙王偃的功績卻是絲毫的不差,甚至可說是武靈王以降最好的一位。即位之初,雖說因處置失誤,一下子失去了廉頗、樂乘兩位大將,但因請回來了龐煖這個老狐狸執掌軍政,趙軍是越戰越強,北向攻燕,奪城佔地,東向攻齊,也沒有敗績,至於對付最強大的秦國,趙國也是三次大捷:先是合五國之軍西上,經河東而渡河,直接殺向函谷關後。這是百年來六國從沒有取得過的戰果。然後又兩勝秦國,先後射殺秦國上將軍龐煖、逼降大將桓齮,守住了上黨之地數城。這都是祖、父兩代從沒有過的大勝。
可惜的是,再大勝利,也只不過是讓趙王偃多活了一年而已。
趙王偃二月病亡,謚號悼襄王,太子趙遷繼位。
這讓太子姬丹很是失望。
太子遷歲數太小,雖然不像是什麼大見大惡之輩,但明顯還是一個不懂事務的孩子,比之乃兄公子嘉可是差的太多了。
原說趙王偃能多活幾年,萬一先把後世那個人稱趙倡後的女人熬死了,太子遷失去了最大的依靠,說不定公子嘉還有希望能拿回太子位,進而繼位為王。可誰知道,努力半天,倒是沒讓趙王偃像原來那樣大敗之後氣死,可也不過只多磨蹭了一半年罷了。
人算不如天算。
公子嘉越是出色,只怕在太子遷繼位以後,公子嘉越是不備重用。
事情果然如太子丹當初所憂心的,太子遷繼位以後,趙國政局果然一變。
三月,太子丹北上遼西,公子嘉封君閒居,不在與聞朝庭大政,一力支持合縱抗趙國司馬牛罷相。趙王遷奉母命,讓春平侯趙柯接手朝政,拜為相國。
趙王遷還是個孩子,雖說名義上為大王,但諸般大事都是趙倡後做主。
趙王遷和公子嘉兄弟感情是很不錯,但趙倡後可是信不過公子嘉,不但信不過,還很是疑忌。因為趙倡後知道,在兒子成為太子時,很多朝臣和宗室公子們都是不服的,理由就是公子嘉甚賢,當立。
兒子太年幼,又是心慈面軟之人,萬一哪天一個沒看到,被公子嘉奪了大位,那豈不是糟糕!
所以,太子遷登基一個月,趙倡後就動手擺佈朝局。
公子嘉乃先王長子,又是有功之人,威望也高,殺是殺不得,那就只能先掛起來,所以封公子嘉為候。
爵位不低,封邑也不錯,就是一條,沒了任何具體的職司。
但趙國的傳統,一向重用宗室,像原先的平原君就曾為相,輔佐兩代趙王。趙倡後可以防範不用公子嘉,卻不能將宗室都扔在一邊。
所以趙倡後又請出了春平侯趙柯,拜為相國。
趙柯在宗室當中的地位,還在公子嘉之上。不但輩分高,關鍵趙柯還是先王太子。
這一點是公子嘉萬萬比不上的。
當初要不是秦國有意扣住春平侯趙柯,想借此勒索好處,當初的公子偃根本就沒機會做趙王。
在趙王偃即位的第二年,秦國見勒索趙國不成,太子、春平侯趙柯已經沒了扣押的價值,反而很快就把春平侯趙柯給送了回來。
這還是當初秦相國呂不韋幹的好事。
送回春平侯,並不是呂不韋有什麼不忍之心,而是想放回前太子,看看趙國自己會不會鬧起來,只要鬧起來,對於秦國,總是大有好處。
不過,趙王偃手腕還是很不錯的。
當初逼走廉頗,說起來是處置錯誤,但實際上,也是因為廉頗和春平侯關係甚佳,乃是支持等候春平侯回國繼位的主要人物。
這樣的人物掌握軍權,趙王偃放得下心才怪。
春平侯回來了,遍目朝中,支持自己的大臣重將差不多已經被弟弟給拾掇了個乾淨,趙王偃根基已穩。自己空有先太子之名,可對上現任的大王,那也是沒有任何的優勢。
所以,歷趙王偃一朝,春平侯爵位是趙國最高的,可權力卻是一點也沒有的。
春平侯也是個聰明人,凡事隱忍,快快樂樂的做兄弟的門面。而趙王偃見大兄老實,也就沒有下狠手收拾他。
朝中諸臣,一來都是趙王偃提拔的,二來也知道兩人的關係內情,所以一般都會離春平侯遠遠的。
所以,春平侯趙柯,是趙國朝中,看起來最光鮮,可實際上權力最小,最孤立、最難受的宗室大臣。
所以,任用春平侯趙柯為相,既可以鎮住眾宗室大臣,又能保證自己和兒子的權位不受威脅,對於趙倡後來說,無疑是一個最合適的選擇。
登上相位,執掌朝權,這讓春平侯激動不已!
雖說自己在十幾年前,就已經以太子之身拜相執政,但這可是自己冷清十年後,重新登上政治中心的舞台。當初的錦上添花如何能和這雪中送炭想必。
春平侯怎麼能不得意。
況且,如今春平侯又和趙倡後兩人的關係又拉近了一步。
如今春平侯可是明白了,為啥自己那個王弟,居然在幾乎是所有大臣的反對下,立了太子遷這個少子。
這個趙倡後還真是個尤物!
年近四尋的人,看起來絲毫不顯衰老之相,反而更是豐潤可人,媚態十足,更難得是那功夫,實在是太棒了!
看來自己那個王弟死的這麼早可不是沒原因的呀!
春平侯趙柯感慨歸感慨,這對於這到手的女人可是不肯撒手的!
況且,這女人本身又是他自己目前大權的來源,趙柯咋能放得了手呢。
好在如今的相國之位,也沒有什麼太為難的事。
如今燕趙為盟,燕國又跑去和東胡開戰,燕趙之間那絕對是沒什麼大事發生的。
東面是齊,齊國自從上次被燕國打垮後復國,一直是只會受趙國之氣,而不敢給趙國氣受的。
當然,南面和西面,都是秦國。這是個最大的威脅,趙柯心裡也很是明白。但在趙柯看來,上次秦國吃了那麼大一個虧,總該吸取點教訓,知道趙國不是那麼好惹的,總得稍微消停兩年吧?
從趙柯登上相位,趙國一直是風調雨順,在趙柯看來,這就是上天對於自己執掌朝政的獎賞,只要今年收成下來,那就算是徹底熬過了去年的大旱災,同時也從前年那場大戰中徹底恢復了過來。
兵精糧足,那趙國還怕什麼呢!
如今太子遷繼位,自己這個前太子,是不可能有太多的機會重新奪回大王之位了,可以宗室重臣,掌握朝政,甚至像叔祖平原君一樣,以宗室公子而聞名於諸侯,那也很不錯呀!
所以,有了這個想法,拜相之後的春平侯趙柯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更加的謙和好客。一時之間,門下賓客數百,在趙國竟然也是賢名鵲起!
只可惜,春平侯畢竟比不上平原君。
賓客之中,咬文嚼字之徒不少,博學多聞之人並不多。別看天天在身邊清談馬屁的有的是,但真正懂得軍國大局的,還真是沒有。
不懂歸不懂,但既然為相國賓客,又怎麼不摻合這軍國大事!
秦兵大集,看這架勢,只要不是傻子,誰都知道這是要本著趙國來的。可知道是一回事,知道怎麼應付,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單為這事,春平侯府中,都足足吵了三天。
無非是爭論秦國進攻的目的、方向和應對。
人多力量大,人多嘴也雜!春平侯把消息先送到趙倡後的耳邊,然後再稟報給趙王遷。
趙王遷畢竟年幼,得知秦軍意圖大舉,不免有些慌,忙問計於相國。春平侯老神在在,很是淡定的回道:「大王勿憂,秦軍之動,無非是西攻上黨,東取河濟而已。」
「我軍兩地皆有大將防守,再勒大兵於邯鄲以觀動向,秦軍攻西,則大軍西上,兩軍合力應之。秦軍攻東,則大軍東下以救之,斷無不勝之理!」
太子遷雖然年幼,可心思還是轉的蠻快的,問道:「以春平侯之意,就是將大軍集結在邯鄲,再視秦軍動向,我大軍主力再去應援,是麼?」
「萬一我據守之軍等不到應援就以被秦軍所破,大軍應援豈不是徒勞往返?甚至還可能為敵軍所趁?」
春平侯哈哈一笑,很是鎮定的道:「大王所說,確有道理。」
「只是這河濟之軍,傅抵為將,鎮守此地已有數年,兵卒地理都瞭然於胸,秦軍想對付傅抵,豈是易事?」
「上黨山高路險,大兵雖眾,亦無能為力,蘇將軍為大將,把守險要足以拒敵,何況還有大軍應援在後呢?」
春平侯這麼說,大王遷也覺得很有道理,也知道這些軍國大事自己還是搞不明白的,遂不再追問,拱手道:「一切有勞春平侯。」
春平侯當即還禮,道:「請大王放心就是。」隨後,經過春平侯的奏請,徵召邯鄲周圍各地丁壯,以扈輒為將,準備應援兩面。
如今龐煖已去,軍中大將資望都差了不少,就是扈輒,也還遠不到能和國相抗衡的地步,更別說像龐煖那樣,凌家於相國之上。
春平侯如此安排,扈輒倒是欣喜自己終於成了一軍的主將,這機會難得。
至於春平侯對秦軍的判斷和安排,扈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大軍在手,就是主動權在手,西上還是東下,可根據形勢靈活掌握,也算是不錯的思路。
至於通報燕國秦軍即將侵趙的事,春平侯只是覺得,自己足以應付秦軍帶來的麻煩,如今燕太子北征,想必主要精力也是放在北面,通報了也沒用,那通報不通報就無所謂了。
所以,當聽報說韓非出使邯鄲的時候,春平侯趙柯微微一笑:定是為秦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