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一卷 討伐黃巾 第六章 奔前程寇邵投軍 潩水畔偶遇孟德 文 / 小柯

    第六章奔前程寇邵投軍潩水畔偶遇孟德()

    轉眼到了三月,靈帝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營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都尉。朝廷積極的為反攻做準備,不過被十餘萬黃巾圍困的陽翟城中卻得不到這樣的利好消息,因為陽翟城內有了糧食危機。

    郡守府內,荀爽坐主座,荀彧、荀諶兄弟二人分坐左右。左手下坐著韓馥、張咨,右手下坐著鍾瑜、鍾繇父子。寇邵眼下屬於統領南門事務的鍾瑜手下,所以他坐在鍾繇身後。郡守府內的氣氛異常嚴肅和壓抑,大家表情冷漠,互相你望我望你,都不願意第一個開口說話。雖然城內的糧食由官府同一分配,但是就在今天的上午,府庫令郭圖稟報,存糧只能再支半個月了。此時郭圖正坐在韓馥身後一言不發,因為他提出建議,將陽翟城內的老弱婦孺驅逐出城以節約糧食。這個看似合理,其實荒唐的建議居然得到了韓馥和張咨的認可,並拿來與荀爽商議。

    陽翟城的守軍有三分之一是陽翟城內居民,他們願意守城一則為了錢,二則為了保住家人無恙。把那些老弱婦孺趕出城去,他們要麼餓死,要麼被也已經糧草不濟的黃巾軍當糧食吃掉。如此一來,豈不叫陽翟守軍心寒?想到這裡,寇邵一時一股怒氣湧上心頭,「郭圖,十天前,你命糧官改用小斗分糧,險些激起嘩變,眼下你又出這樣的餿主意?真懷疑你是黃巾的同黨。」

    「寇邵,你∼∼」郭圖剛要反駁,韓馥一揚手阻止了郭圖,郭圖只能悻悻的坐下。韓馥冷冷道:「寇邵,糧官王恢乃是我的舍人,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你殺了我的舍人,我還沒和你計較呢,現在你又出言不遜?你自己年少輕狂,口不擇言,可別壞了荀先生的名聲。」

    一聽這話寇邵怒火中燒,「殺一個舍人算什麼?要不是我及時將他斬首,再推說他剋扣軍糧、中飽私囊才穩住軍心。讓士卒們知道城中糧草不濟,恐怕這陽翟早守不住了。你到底懂不懂打戰啊?」

    「子德不得放肆。」荀爽喝斥道:「怎麼可以如此無禮?還不趕緊向文節道歉?」寇邵聽這一喝,衝動的心情稍微平服了一些,寇邵象徵性的拱拱手道:「恕在下無禮。」韓馥扭過頭去不予理睬。看見兩個人有鬧僵的趨勢,鍾繇立刻出來打圓場。

    「其實,在下認為大家不必為糧草之事擔心,如果鍾繇估計的沒錯,黃巾不出這個月,最晚到下個月就會撤退了。」

    「此話當真?」除了寇邵之外,在場的所有人都對此感到驚奇。鍾繇一字一句道:「不錯,眼下陽翟存糧是不多了,但是城外的黃巾更加缺糧。通過我這一個多月來的觀察,黃巾雖然號稱十萬,其實不過三四萬人,其餘都是老弱婦孺。這些人不能作戰,但是卻要吃糧,前幾日我在城頭上看見城外的野草都被挖光了,說明黃巾賊也沒有糧食了。」

    韓馥說道:「那又如何?黃巾在城外,他們可以找糧食啊∼」

    荀彧冷冷道:「到哪裡去找?不願加入黃巾的或者逃亡或者被殺,加入黃巾的人也只是隨大隊到處打殺富豪。既然無人耕種,哪裡來的糧食?況且十萬人丁日耗糧食巨大,又到哪裡去徵得這麼多糧草?」

    「所以,黃巾眼下只有移師他郡尋找糧草長期屯兵堅城之下是兵家大忌,既消耗糧草,又容易挫傷士氣。」鍾繇補充道,「而且,我估計朝廷的大軍也就要到達了,黃巾賊也應該知道這個消息了。」

    寇邵接著話茬說道:「從西涼調遣一部分軍隊,加上南北二軍,以及司隸校尉的兵馬和三輔良人子弟的加入,估計至少有四萬到五萬人能進入穎川。」

    張咨瞪大了眼睛,「四萬到五萬?要知道光圍困陽翟的黃巾賊就有十萬之眾。」

    「張大人太健忘了,元常兄剛才就說過了,黃巾能戰者不過四五萬。而且兵貴精不貴多,黃巾賊人數浩大,其實是烏合之眾,只要朝廷大軍一到,再加上我們的鄉勇,黃巾賊就不足為懼。」荀諶說道。

    一直沒開口的鍾瑜向荀爽說道:「慈明公,雖然說非常時行非常事,但是驅逐婦孺的行為是大失軍心、民心的事情,萬萬做不得。」其實在坐的人中,數鍾瑜輩分和荀爽最接近,說話最有份量。「愚以為從今天開始將供給減半,節約糧食。如果誠如小犬所言那是最好,如果黃巾不撤,到時候再出此下策也不遲。」

    張咨想了想,說道:「但是如果又激起士卒的不滿,難不成我們再殺一個糧官嗎?」

    「我覺得只要我們下到軍營裡,和士卒們同甘共苦,讓士卒們知道我們和他們吃的一樣少,他們就不會有什麼不滿了。糧食不怕少,就怕分配不公。」寇邵說道。

    荀爽頷首道:「只能如此了。」諸人分頭處理此事去了,荀爽看了看身邊的兩個侄子,意味深長的說道:「子德處事果斷,手段頗為老練,甚至有些心狠手辣。老夫有些擔心∼∼」

    荀彧有些不以為然,「鄭莊公除弟公子段,嬴政除弟成蛟,高皇帝也剪除了一些功勳卓著的異姓王。」

    四月,皇甫嵩、朱俊率領四萬餘人,共討穎川,皇甫嵩、朱俊各統一軍。朱俊與波才交戰,面對毫無陣勢漫山遍野而來的黃巾,帝國最精銳的野戰軍一時也亂了陣腳,皇甫嵩也避開黃巾軍的鋒芒屯駐長社。與此同時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吏郭勳及太守劉衛,朝廷緊急任命曹操為騎都尉,率領一部騎兵增援皇甫嵩。事情的發展按照原本就安排的劇本一幕幕的上演著,陽翟城外的黃巾果然在四月中旬撤退了,寇邵著實很佩服鍾繇,自己是事先知道歷史,而鍾繇是憑自己觀察的種種現象得出結論。鍾繇因為此事在陽翟城內名聲大顯,而寇邵也因為勇敢的表現贏得了名聲,當然,守土有功這樣的頭功自然是歸荀爽的。

    寇家在蜀城和陘山的莊園被燒燬,陽翟城內府邸的小部分現金也捐了當軍資金。寇邵眼下除了一把刀,一副盔甲,一張弓和一個家奴外幾乎一無所有了。寇邵思量幾番,決定還是只有投軍一條路可走,一來專業對口,而來也可以離開這個埋葬了自己在這個世界兩個親人的傷心地。荀爽並沒有挽留,只是送了寇邵一句話,「世事紛紛,直道而行。」荀彧和荀諶送了寇邵三ままま錢做盤纏,寇邵一開始不要,最後還是收下了,領走時寇邵對荀彧兄弟二人說道:「你我同窗十載,人生能有幾個十年?我希望我們的友誼能一直延續。」

    荀彧笑道:「子德難道忘記了,你要出人投第,將來你還要征辟荀彧呢。」荀諶也笑著說道:「征辟兄長的時候可別忘了我呀∼∼」寇邵四處張望了一下,「怎麼不見戲志才?」

    「他呀,他對子德更有信心,說要在陽翟等著你來征辟他。」荀諶又笑道。寇邵有些不高興,「有什麼好笑的?難道你懷疑我不能成就一番事業?」荀彧連忙說道:「送君千里終需一別,子德早些上路吧。」

    寇邵嗯了一聲,和家僕寇福一起騎馬向東而去。

    渡過穎水行不出數里,寇邵忽然勒住了馬頭在曠野中停了下來。寇福打馬上前,一手還緊緊的扣住刀把,「少主,這裡可不是休息的地方啊,我們不能在這裡停留,黃巾隨時會出現的。」寇邵沒接寇福的話,而是把馬鞭一揚指向南方,「現在黃巾正在圍困長社的皇甫嵩,如果此刻我們東進,首先遇到的是黃巾賊,我們根本進入不了皇甫嵩的軍營啊。所以我覺得先南下投奔朱俊。」

    「朱俊?」寇福說道:「雖然此人資歷威望都不如皇甫,但是少主說的對,眼下我們無法投奔皇甫嵩,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於是主僕二人又向南而來。一路上可謂滿目瘡痍,路邊除了白骨和殘垣斷壁還是白骨和殘垣斷壁,道路兩邊不時可以看到骨瘦如柴,躺倒在路邊奄奄一息的將死之人。偶見幾個零零星星的活人,寇邵也覺得自他們眼裡並沒有把自己當成是人,在這些飢餓到將近瘋狂的眼中自己就是一塊肉,一種可以食用的動物而已。自己身穿的盔甲和環首刀稍微震懾了一下這些饑民,這些以最原始的本能驅動而生存至今的人們眼中滿是淒涼和兇惡的神色,嘴裡還發出如餓急了的野獸才有的呻吟聲。

    終於,對食物的渴望擊敗了對刀劍的畏懼,一夥人像餓狼一樣撲向寇邵。寇邵心一橫猛抽兩鞭,胯下的棗紅馬一聲長嘶衝向那些撲上來的人。寇邵伏在馬背上,可以清楚的聽見他們骨頭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斷的聲音,那一張張扭曲的臉在自己面前閃過,那種感覺寇邵覺得比自己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還令他害怕,寇福則揮舞環首刀砍翻兩個饑民緊跟在寇邵身後。

    寇邵和寇福向南跑了一個時辰左右,只見遠處的地平線上揚起一陣塵土。漸漸的,隆隆的馬蹄聲也由遠到近,無數旗桿出現在地平線上,接著出現的是上半身,最後一隊騎兵出現在寇邵的視野裡。他們列成一字長蛇陣,陣線拉的很長。「拉長陣線,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優點,讓人不知道會從哪個方向首先發起進攻。」寇邵在心理暗讚這個騎兵長官。

    騎兵隊開始緩緩的向前移動,寇邵和寇福立刻拍馬上前。騎兵隊裡也立刻有十騎脫離陣線,分成左右兩隊向寇邵飛奔而來。寇邵立刻勒馬停在原地,寇福也勒馬停駐在寇邵身邊。那十騎越來越近,他們各個身穿絳紅色的軍服,手裡提著馬戟,頭戴皮胄,十騎中只有一人的皮胄上有紅色盔纓。此人是騎兵什長,只見他將馬戟高舉,在空中劃了一個圓圈,大聲命令道:「變陣。」隨著他一聲令下,其餘九騎立刻分成左右兩隊,將寇邵和寇福包圍在中間。

    騎兵什長馬戟一指,「你是何人?哪個將軍的麾下?」

    寇邵在馬上拱手道:「草民寇邵,乃是穎川良人子弟。見黃巾四起荼毒生靈,所以想投軍報國。」在漢朝,除了有規定的義務兵之外,出身家事清白的人也可以在國家有戰事的時候主動參軍充當志願兵,這就是良人子弟從軍。這些志願兵如果立了功勞,一樣可以加官晉爵,這些人家往往都居住在邊郡,家境比較富裕。他們平時就在家練習弓馬,一旦國家有戰事,他們就立刻主動參軍,隴西李廣家就是一個很著名的例子。

    「原來是白身(平民)。」騎兵什長這才大大方方的打量了一下寇邵身上的這副盔甲。「一看你就是個有錢人家的公子。」

    寇邵又拱手問道:「這位大人是哪位將軍的健將,可否為小人引薦?」

    「我等乃是騎都尉曹操麾下。」什長答道。

    沒遇到朱俊和皇甫嵩,卻先碰到了曹操,寇邵很是意外,但是寇邵更加意外的是曹操此刻所在的地點。歷史書上說皇甫嵩被包圍在長社一代,在火攻黃巾軍之後和朱俊會和,之後又遇到曹操。曹操率領的騎兵隊伍應該來自司隸一帶,那麼就應該是從北方進入穎川,自己此刻應該在皇甫嵩駐地長社的南面,朱俊駐地岸亭的北面,曹操的騎兵部隊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帶著疑惑寇邵和寇福一起隨著騎兵大部隊來到曹操的駐地,在潩水之畔,一片沒有木欄轅門的營地中,寇邵親眼見到了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奸雄。曹操在聽了騎兵什長的簡單介紹後就從自己的大帳裡親自出來接見寇邵,曹操的身材不高,但是顯得短小精悍。他的鼻子也不挺拔,卻生得一臉的威嚴。

    寇邵頓首道:「小人寇邵寇子德,前來投軍。」

    「良人子弟從軍的事多發生在邊郡,像穎川這樣靠近司隸地方的富家子弟很少願意從軍的。你願意從軍報國,其志可嘉,其忠可表啊!」曹操的態度和藹可親。寇邵作揖道:「穎川從軍的人少是因為有象大人您一樣的忠臣良將保衛邊疆,所以外寇來犯始終局限在邊郡。如今黃巾賊在內地做亂,草民既為大漢子民,那麼就責無旁貸。」

    曹操頷首道:「要是朝廷中多一些閣下這樣的忠義之人就好了。」說罷親自將寇邵迎進大帳。如此禮遇,寇邵受寵若驚,一時也猜不透曹操打什麼主意。不過細細想來,此刻的曹操還是對朝廷抱有幻想和期望的,並沒有打算當權臣的野心,對於寇邵的禮遇恐怕只是想為朝廷多招攬一個人才。

    寇福被安排到和士兵們一起用餐,寇邵被請進大帳。曹操引寇邵在一幅牛皮地圖前立定,用手指指著穎川郡的位置說道:「你是穎川人,又從西面來,可指道陽翟的情況如何?」

    「小人正是剛從陽翟城出城的。」寇邵答道。

    「那麼就是說陽翟城並沒有被黃巾賊攻陷?」曹操問道。

    「是的,穎川郡的豪傑們都聚集在陽翟城內,堅守城池兩個月,直到黃巾撤退。」寇邵回到道。

    「嗯!」曹操點了點頭,表情輕鬆了很多,「那麼說來穎川郡的武庫並沒有被黃巾賊佔領,他們得不到那裡的武器兵甲就不足為懼。」黃巾軍非常彪悍兇猛,但是他們的武器低劣,將他們的戰鬥力大大打了折扣,如果他們再得到穎川武庫裡的精良裝備,那麼官軍就真的危險了。

    曹操思量了一會,說道:「寇邵,既然你要投軍,那就要做好隨時戰死沙場的準備。你家中二老妻子可曾安頓妥當?」寇邵心裡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不瞞都尉大人,小人的母親在數月前病故,父親一個月前在陽翟守城時中流矢而亡。眼下小人只有剛才那個老家僕跟隨,其他是一無所有。」曹操長歎一聲,踱到帳門口,「如果不剿滅這些亂匪,不知道還要多少人像子德一樣啊∼可這天下,幾時又能平定呢??」曹操憂國憂民的樣子使得他矮小的身材頓時高大了不少。

    寇邵應道:「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曹操身軀一振,回頭看著寇邵,就像發現了稀世珍寶一樣。「出言精闢,一針見血。看你年紀輕輕,見識到也不俗。」寇邵一陣得意,乘機就開始兜售自己,「不才小人乃是穎川荀慈明的劣徒,學得恩師一點皮毛,讓都尉大人見笑了。」

    「難怪你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心得,果然是名師出高徒。」曹操很是興奮,隨即又說道:「操對慈明先生也是仰慕已久,只是一直無緣拜訪。聽說今年得到慈明先生認可的弟子只有兩個人。一個想必就是閣下了,那慈明先生另外一個高足是誰呢?」

    「姓戲名志才。」寇邵答道。「戲志才∼∼」曹操念了兩遍這個當時少有的三個字的名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