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四卷 討伐趙慈 第四章 江中漫遊糧草船 寇邵傳檄討趙慈 文 / 小柯

    第四章江中漫遊糧草船寇邵傳檄討趙慈

    江邊的江風很大,寇邵不自覺的縮了一下脖子。「大人,那個於縐卑臣以為靠不住。」魏延為寇邵披上一件斗篷。

    寇邵沒有正面應答,只是淡淡的問道:「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辰時三刻。」魏延答道。

    「於縐許諾在巳時之前就會說服周泰把糧船交還的。」寇邵也不免有些焦急,寇邵努力的使自己保持平靜。他抬起右手,遙指江對岸說道:「江對面是什麼地方?」

    魏延抬頭看了看江對岸,在心裡略加思索後答道:「回稟主公,江對岸就是柴桑了。」

    「哦,是柴桑啊∼那不是周瑜的老家麼?呵呵!」寇邵有些沒話找話似的喃喃道,「於縐啊∼你怎麼還不來啊∼」寇邵心裡暗道,於縐∼柴桑,柴桑∼於縐,於縐∼∼周瑜∼周瑜∼於縐∼」寇邵忽然心裡一動,「他會不會就是周瑜?」

    寇邵招招手,一個小卒立刻來到寇邵面前跪倒。「那個於縐是否是從江對岸的柴桑來的?」

    小卒說道:「正是。」

    「哈!」寇邵樂了,周瑜啊周瑜,「這些我的糧草是不用擔心了。」寇邵撫掌大笑。

    就在寇邵做出判斷的時候,一個小卒飛奔而來,「大人,大人,我們的糧船回來了∼」

    「什麼?」寇邵立刻上馬朝江邊跑去,只見早有一大群士兵那裡為圍觀了。只見江面上有三十多艘大船,由於沒有人操船,這些大船在江面上打著轉。

    寇邵馬上命人去接受糧船,一面問道:「於縐何在?」

    小卒來報道:「大人,只見糧船,但是不見於縐先生。」

    「真的沒有?」寇邵有些意外。

    接受了糧船之後寇邵立刻派見過於縐的人前往柴桑探訪周瑜,但是探訪的結果讓寇邵很意外。雖然派出的人說那個周瑜和於縐很像,但是周瑜已經是柴桑的功曹,而且聲稱從來沒有離開柴桑,更加沒有見過什麼寇邵寇大人,而且還有很多縣府裡的人可以作證。既然人家周瑜不承認又有什麼辦法?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寇邵此刻的目標依然是在剿滅江夏趙慈上。

    在軍事打擊之前,寇邵首先就讓戲志才起草了一份檄文,派人送給人荊州太守王敏。檄文為了讓大量參與起義的下層百姓和軍士明白其中的含義,寇邵特地命戲志才用盡可能簡單易懂的句子來書寫。

    檄文的大意是說昔日商湯討夏桀,武王伐紂王是因為他們暴虐到了極點,乃至上天都要拋棄他們。但是現在朝廷還沒有被上天拋棄,依然有勇敢的將軍為它奮戰,依然有智慧的文臣為它出謀。現在趙慈的德行和威望不能和湯武相比,而現在的皇帝也不是殘暴如桀紂。黃巾張角密謀十年,一朝爆發,以致天下響應,可是即使這樣,黃巾賊也在短短數月內被朝廷打敗了,張角被開棺戮屍、銼骨揚灰。趙慈只是一個小卒,只佔有十個縣,而趙慈的對手是整個朝廷、整個天下。趙慈是肯定會失敗的,跟隨他的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聰明的人都會選擇生路,而不會走進了死胡同還不回頭。所以現在已經參與了趙慈造反的人如果繼續佞頑不靈那麼只有死路一條,而主動投降的人就會得到寬恕。

    檄文發出之後的第三天,王敏送來了回信,對寇邵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同時正式通知寇邵直接從廬江郡出發攻打江夏郡。寇邵知道自己的水上力量不強,所以把所有的物資再次全部搬到陸地上。即使趙慈不用搶的,只要他在上游放些小船,裝上乾草硫磺來個火攻就夠自己受的了。

    進入江夏界內後,寇邵在距離蘄春東南十里處紮營。那是一個無名小土丘,寇邵把自己的中軍大帳紮在土丘頂,方便觀察四周。其餘的兵馬駐紮在土丘下,將土丘團團包圍,以便拱衛中軍。寇邵的軍營除了按照當時漢軍通用的做法設有拒馬鹿角之外,還在距離木牆十步處挖掘陷阱,防止敵人偷襲。這樣一來紮營的工作量無疑就變大了,士兵們多少有些牢騷。儘管如此,寇邵依舊堅持貫徹這條命令,時間一久士兵們也就習慣了。不管駐紮到哪裡,只要是紮營,哪怕只住一夜也要搭建營牆,挖掘陷阱。

    晚風依舊很涼,守夜的士兵稍稍朝一邊的火盆靠了靠,好讓自己更加暖和。

    中軍大帳裡,戲志才一邊手指地圖,一邊結合已經探明的情報介紹著眼下的局勢。「蘄春城北依蘄水,南臨長江。戰國的時候楚人就將護城河同蘄水和長江溝通起來,所以蘄春的護城河既寬且深,而且水流湍急,像填平是不可能的。」說罷戲志才又拿出幾枚竹簡,「蘄春守將名叫樊橦,以前是江夏郡國兵中的一個屯長,據說此人非常勇悍。而且樊橦分別在城北和城南建立了兩個營砦,每營約有三千人,加上城內的三千人,江夏賊兵約在萬人。」

    「樊橦?」寇邵聽見這個名字大笑不已,「樊橦?不是飯桶嗎?」,寇邵笑道。

    高順起身拱手道:「主公,我軍跋涉而來,又因為高順前次失了糧船,士氣不是很高揚。高順請求讓高順帶兵出戰,突襲敵營,一來將功折罪,二來也可以鼓舞士氣。」高順說話的時候一直低著頭,看來他對上次糧船被劫奪的事情還耿耿於懷。

    魏延看了看高順,也起身拱手道:「主公,魏延也願前往。」高順斜眼瞪了一下魏延,然後有低頭說道:「此等小賊,高順一人足矣。」魏延不知道是真沒看見還是假裝沒看見,依然站在那裡拱手低頭,似乎並沒有打算退讓。

    就在高順和魏延鬧僵的時候,噹噹噹噹∼∼一陣急促的警鐘聲響起,頓時土丘上下一片沸騰,踏踏踏踏的腳步聲和盔甲甲片相互拍打的嘩嘩聲在四周圍響起。「夜襲∼∼夜襲∼∼賊兵夜襲∼∼」一個聲音大聲的叫喊,聲音中透出緊張,但是沒有絲毫不慌張。

    寇邵一個箭步衝出大帳,只見無數的火把象天上的星星一樣圍繞這自己的大營。有一部分火把已經接觸到營牆,有一些還在十多步外。寇邵的士兵們各個全副武裝在各自就位,嘎嘎嘎,一陣弩機上弦的聲音,緊接著一陣弦響,雖然看不到敵軍中箭時慌亂的樣子,但是寇邵可以站在土丘上清楚的看到火把倒下一片。

    在寇邵大營的木牆後都建有一個木台,這些木台雖然不是很高,雖然這些木台沒有櫓樓那麼高,但是也足夠讓站在上面的士兵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了。寇邵的士兵站在櫓樓和木台上使用弓弩大量殺傷敵兵。有些僥倖躲過箭矢的敵兵即使爬上了木牆,可他們的腦袋剛剛探出木牆,就立刻被環首刀削掉腦袋或者被鐵戟的側枝在天靈蓋上砸出一個窟窿,接著就是一邊噴濺著血液和腦漿混合液體,一邊哀嚎著摔下牆去。

    寇邵手按環首刀,一手背在腰間,看著訓練有素,有條不紊的士兵很是滿意。「不愧是高順帶出來的兵啊∼∼」寇邵故意大聲讚許,同時扭頭看著高順,高順剛才難堪的臉色緩解了不少。寇邵眼角的餘光忽然帶到了魏延,魏延的表情有些失落,「真是個好勝的傢伙。」寇邵微微一笑,「文長,你下去為我取幾顆首級來如何?」

    魏延聞言大喜,立刻興奮的象聞到鮮血的鯊魚一樣,噌的一聲抽出環首刀,大聲應道:「諾∼」說罷魏延飛奔下山。那一聲諾聲如洪鐘,寇邵只覺得耳朵被震的難受,於是伸出小手指輕輕掏了兩下。

    土丘下的戰鬥在繼續,數以千計的火把幾次靠近寇邵的營地,又幾次被擊退。不過這些人似乎天生就是飛蛾,明知道有來無回,卻還像飛蛾撲火一樣一次次的試圖靠近。許多掉落在地上的火把引燃了地上的雜草,大營周圍開始出現星星點點的火頭,一陣陣屍臭開始在空氣中飄散。

    「殺呀∼∼」寇邵軍大營的轅門打開了。不過那不是飛蛾們努力的結果,那是魏延帶領這一隊軍士殺了出來。被弓弩和木牆消磨了大量有生力量和銳氣之後,疲憊的敵人完全不堪一擊,魏延此刻表現的空前活躍,他雙手拿刀,左右開弓,勢如猛虎下山。他衝到哪裡,哪裡的敵人就倒下一片。

    「魏延確實是一員大將,可惜好勝心太強,喜歡表現,喜歡得到誇獎和肯定。」寇邵笑笑。戲志才低聲說道:「太想出頭∼往往會連頭都沒有了∼」周圍的聲音太嘈雜,寇邵並沒有聽見戲志才的話。

    在魏延的活躍和勇猛徹底粉碎了飛蛾們的希望,他們扔掉火把,在夜色的掩護下徐徐退去。「傳令給魏延,窮寇莫追∼」

    次日太陽依然在東方升起,昨夜血雨腥風沒有對世界產生任何改變,只是讓漢軍士兵們多挖了幾個大坑來掩埋屍體。寇邵看著營裡來來回回忙碌的人群,感覺這個世界忽然真實了許多。大多數人的一生就是在平凡中渡過,自己也曾經追求過這樣的生活。

    魏延果然不負眾望,一手拎著幾顆首級,一邊還押來一個渾身血污的漢子來到寇邵面前。「跪下∼見我家大人還不跪?」魏延用右手去壓那人的肩膀,結果三次用力都沒能壓得他彎腰。一旁的孟虎見狀立刻上前幫忙,「跪下∼」孟虎一手壓那人肩膀,同時猛的一腳踢在那人的腳彎出。

    噗通一聲,那漢子終於跪倒在寇邵面前,不過他人雖然跪倒了,但是卻高高的抬著頭,眼中充滿了倔強和仇恨。孟虎一手壓著他,一面稟報道:「主公,賊兵已退,我們在陷阱裡抓到了這個活口。」

    「你就是寇邵?」那漢子透過自己散亂的額發看著寇邵,「真想不到我郭奘在山裡狩獵多年,自己布下了無數陷阱,今天居然自己被陷阱捕獲,真是天道輪迴報應不爽。」這個教郭奘的漢子坦然道:「既然被你們這班朝廷的走狗抓住了,我郭奘也無話可說,給我來個痛快的,要是我郭奘皺一下眉頭,就是狗娘養的。」

    這個人到也硬氣,寇邵也不急著殺他。「真有骨氣。你這樣的壯士跟隨趙慈,為他而死實在是太可惜了∼∼」說罷寇邵又取來一份檄文丟給這個自稱叫郭奘的人,「看看吧,跟隨趙慈只有死路一條,只有即使歸順才是活路。」寇邵使了個眼色,示意魏延和孟虎放開他。

    郭奘將信將疑的拿起竹簡舉到面前,認真看了起來。半晌,郭奘一臉尷尬地說道:「我不識字∼∼」寇邵差點蹶倒,不識字你還看得一臉認真?不過寇邵也總算明白了為什麼檄文發出後沒有人來投降。跟隨趙慈的都是些不識字的貧民,即使自己的檄文寫的再有道理再有說服力也是白費∼∼∼

    戲志才覺得自己的才華居然對牛彈了琴,心理不免有些尷尬。戲志才輕輕咳嗽一聲問那個叫郭奘的人說:「李通與你們有沒有往來?」

    郭奘思索了一下,「李通是誰?」郭奘問道。

    「就是李文達∼」戲志才說道。

    「哦,是李文達啊!」郭奘不屑的說道:「我趙大帥幾次誠心誠意的邀請他,但是那個李文達都拒絕了∼」

    戲志才聽說李通沒有和趙慈合作,神色頓時緩解了不少,「主公,那李通乃是江夏第一大豪強,趙慈佔據江夏郡做亂連李通都不幫助他的話,那麼他就已經輸了一半了。」

    「哦?李通有這樣大的影響力?」寇邵問道。

    戲志才鞠了一躬,說道:「那李通小名叫做李萬億,原是江夏和汝南一帶有名的遊俠,先後兼併了郡人陳恭、周直和黃巾大帥吳霸部曲。而且此人能和士卒一起同甘共苦,和士卒一起分吃糟糠,所以士卒大多都願意為他效命。」

    「嗯!」寇邵微微點了點頭,「雖然檄文沒有令得趙慈的部下前來投誠,但是能令得有識之士不與趙慈為伍也是大功一件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