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六卷 意在冀州 第四章 王芬延請寇子德 寇邵定計欲冀州 文 / 小柯

    第四章王芬延請寇子德寇邵定計欲冀州

    無法延攬到趙雲,寇邵略感失望,不過能延攬到顏良、文丑也是不小的收穫,此行的收穫與寇邵的期望值相去不遠,寇邵變打算沿著滹沱河西進,穿過太行山進入并州。

    沒走出多遠,巍峨的真定城就出現在寇邵的視線裡,它如同一頭熟睡的猛虎匍匐在平原大地上。只見真定城門打開,一個騎者從城內飛馳而出,不多時就已經可以看清楚他的面目。

    「是趙雲?」寇邵一陣驚喜,趙雲去而復返,莫非是回心轉意了?寇邵趕緊猛抽了一鞭子,胯下戰馬一聲長嘶,迎著趙雲來的方向跑去,典韋立刻緊緊跟隨。

    不多時,寇邵與趙雲就會面了,「子龍去而復返,莫非∼∼」寇邵一臉的喜悅。

    那知道趙雲的回答又給了寇邵一盆冷水,「卑職奉冀州刺史王芬、真定常山國相陳逸之命,請州牧大人進城中一敘。」

    原來不是回心轉意,寇邵一天之內被趙雲連潑兩盆冷水,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慘然道:「王刺史和陳國相的好意寇邵心領了,只是寇邵帶大軍前來,入城恐叨擾百姓,還是免了吧∼」

    其實這只是寇邵的托詞,其實冀州刺史王芬和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一起密議了一個陰謀,企圖以要攻打黑山賊為名起兵,然後趁靈帝打算北巡河間舊宅的時候,密謀進行兵變,殺盡宦官、誅諸常侍、黃門,然後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但是王芬敢密謀這麼一個大膽的計劃,完全是因為聽信了一個名叫襄楷的術士的預言,這個術士說「天文不利宦者,黃門、常侍真族滅矣。」就這麼一句沒有根據的話,居然把一個州刺史和一個名臣之後忽悠的團團轉,為了這個大計劃,王芬開始與豪傑轉相招合,甚至打算拉當時賦閒在家的曹操入伙,不過頭腦非常靈光的曹操拒絕了,甚至王芬還找華歆商量過,華歆也拒絕了。

    寇邵的拒絕讓趙雲很為難,趙雲苦著那張英俊的面龐說道:「州牧大人可為難卑職了,刺史大人和國相大人一再吩咐卑職務必請到大人。」

    ∼呃∼寇邵想了想,答道:「既然如此,寇邵也不好讓子龍為難,子龍且先行回去稟報,讓寇邵安頓好大軍就立刻入城。如何?」

    趙雲一臉的感激,拱手道:「趙雲這就回去稟報。」說罷趙雲快馬加鞭的直朝真定城內奔去。

    望著趙雲再次遠去的背影,寇邵這次卻是自信滿滿。「傳令大軍,在真定城外五里安營紮寨。」

    「諾∼」

    這次寇邵有四萬大軍要紮營,紮營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在專業土木工匠的指導下,一座高大堅固的營砦在傍晚十分就出現在真定城外的曠野上。大營分成內外兩個部分,如同城市有內城外城一樣。

    首先建立起來的是寇邵的中軍大帳,中軍大帳一般建在最能清楚的觀察到整個營地情況的位置。然後在中軍大帳背後是以典韋為首的主帥護衛隊駐地,魏延、高順這類軍官以及陷陣營這樣的精銳部隊、戲志才、田豐、華歆這類謀士的營地在中軍大帳的正面,而崔琰、崔林之類掌管軍糧和軍餉的軍吏的營帳在中軍大帳的左右兩側,他們分佈在中軍大帳周圍,如同眾星捧月一樣圍繞著中軍大帳,以便隨時可以接受召喚,中軍大帳的正門口不立營帳,一條寬闊筆直的大道直接從中軍大營通向軍營的門口。這些營帳有一道長長的木牆包圍保護,構成軍營的核心和指揮中樞。在中樞營地之外是普通士兵的營地,普通士兵的營地是按照戰鬥隊列分佈的,基本上按照騎兵在兩翼,步兵在中間,弓弩手在步兵之後的格局分佈。

    在普通士兵軍營之外也有一層營牆保護,士兵們會先挖一道深約一米的壕溝,然後把挖出來的泥土堆在壕溝的後面堆砌成一道土牆,在土牆之上插上木製的柵欄就形成了營牆。在營牆之後搭建有敵台,高度剛剛夠弓弩手站在上面向外射擊。在軍營的四角,還建有瞭望功能的櫓樓。整個軍營分內外兩層,而且有四個營門,如同一座小型的城鎮,這麼一座規模巨大的軍營忽然出現在真定城外,惹得真定城外散居的百姓紛紛前來觀看。

    中軍大帳裡,寇邵正著急華歆、田豐與戲志才商議大計。華歆首先把王芬找他共謀兵變的事情向大家說了,最後說道:「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王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

    田豐捋了一捋下巴上小鬍子,點頭說道:「不錯,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如今的天子雖然寵信宦官,疏遠賢臣,但還是沒有昏聵到太甲、昌邑王的程度。而王芬之輩也沒有伊尹、霍光的威望很才能。」

    戲志才也表示同意,「王芬想延請主公,一定是想借用主公的兵力。所謂賊咬一口入骨三分,主公如果赴宴,將來可能受他連累。」

    其實相比并州,冀州對寇邵更加具有誘惑力。桓帝時崔實《政論》云:『今青、徐、兗、冀,人稠地狹,不足相供。而三輔左右及涼、幽州,內附近郡,皆土曠人稀,厥田宜稼,悉不墾發。『冀州諸郡人多地狹,幽州是地廣人稀,冀州的種植業在東漢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漢末韓馥為冀州牧時,冀州帶甲百萬,谷支十年。其後,袁紹佔據冀州,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軍閥,這都與冀州的富裕密不可分。

    而且冀州北通塞外的遊牧民族,可以得到優良的戰馬,南面又靠近河內,寇邵的祖先寇恂就曾經在河內養馬二千疋,表明河內確是農牧兼宜地。最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冀州人才鼎盛,眼下沮授、趙雲以及自己還沒有見到的張郃、高覽、麴義等都在冀州任職。自己眼下無法將他們延攬到麾下,不如設法使自己由并州牧改任為冀州牧,這樣一來這些人才無須延攬,直接成為自己的下屬。

    「王芬既然想借我的手事先他自己的計劃,那麼我就將計就計,踩著他的屍體踏上冀州牧的寶座。」寇邵說道。

    「嗯,冀州為九州之首,光武皇帝賴之得天下。冀州常山、魏郡、巨鹿諸郡肥田尚多,未有墾闢。如果把這些閒田撥給貧民屯墾,給與糧種,務盡地力,以勸農夫之勞,勿令他們游手好閒。這樣一來軍糧就不用發愁了,也安定了一方天下。燕趙之地多壯士,慷慨豪邁,有足夠的軍糧軍資,又有燕趙壯士為部曲,主公還怕不成大事嗎?」田豐這番話似乎是早有準備的。

    「嗯,元皓說的很有道理∼」華歆和戲志才也表示認同。

    這時,有士卒來報,說冀州刺史王芬、常山國相陳逸前來拜訪。

    田豐搖頭說道:「王芬如此性急,還沒起事就失敗了一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