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六卷 意在冀州 第五章 明知故問設圈套 中軍帳裡擒王陳 文 / 小柯

    第五章明知故問設圈套中軍帳裡擒王陳

    不管如何,此刻王芬依然是一州的刺史,寇邵立刻率領一班文武臣僚前去轅門外迎接。典韋身穿何進贈予的板甲,身背雙戟站在寇邵右側。高順穿著一件鐵葉魚鱗甲站在寇邵左側,其餘魏延、管亥、顏良、文丑,戲志才、田豐、崔琰、崔林分列左右,為了迷惑王芬,寇邵沒有讓華歆露面。為了向王芬顯示自己的實力,寇邵特地把八百陷陣營做為儀仗隊,列在隊伍的最前面。

    轅門徐徐而開,一行七人三前四後魚貫進入寇邵大營。走在最前面的便是趙雲,只見此刻趙雲換上了一身兩檔鎧,頭戴鐵兜鍪,右手裡拈一枝鐵戟,左手則按著腰間的環首刀,身披白色繡花錦袍,一身戎裝的趙雲更加英姿勃發,那股既威武又英俊的英挺之氣一下子把陷陣營那些渾身煞氣的軍人比的自愧形穢。

    趙雲站在最右邊,他的左側是一個身穿灰底綾紋袒領袍服的長者,這種袍服是當時最常見的官服,透過領口可以看見一面白色的內衣,以青巾為巾幘裹頭,頭上戴一頂進賢冠,腰間繫有印綬,青綬三彩,青白紅,長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這麼看來此人便是冀州刺史王芬。在王芬之右又有一人,此人大約三十出頭,生的唇紅齒白,眉清目秀,一臉的書生氣十足,從他腰間的綬帶來看,此人當是常山國相、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在三人之後是四個黑衣蒼頭,也就是家僕。

    寇邵看著王芬、陳逸一老一少二人,心裡已然暗暗發笑,所謂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光看這兩人一副書卷氣就知道他們難成大事。雖然自己已經設下了套給他們鑽,但是既然別人來了,自己還須以禮相迎。

    「不知道刺史大人和國相大人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寇邵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王芬也笑著拜道:「建陽侯年少有為,乃青年才俊中的翹楚,老夫特來一瞻風采啊∼呵呵!」

    寇邵與王芬各自都心懷鬼胎,臉上卻不露聲色,一番虛於委蛇之後,年輕的陳逸首先沉不住氣了。

    「陳逸聽說建陽侯自從軍以來,破黃巾、平山越、討趙慈,一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眼下去并州上任討伐白波,也必將旗開得勝。想來建陽侯必有一番治軍用兵的良策,今日既然來到建陽侯的軍營,何不領我等儒生開開眼界?」陳逸說道。

    王芬輕輕咳嗽一聲,「常山相,你這麼說話好像把建陽侯比作一介武夫似的。難道你忘記了建陽侯還是當世大儒荀爽的高足嗎?」

    陳逸恍然大悟,「陳逸幾乎忘卻,建陽侯乃是黨人荀慈明的門生,而且還懲處了勾結宦官陷害李贗的羊元群。侯爺嫉惡如仇的高潔情操,實在是我輩年少者的楷模。」這一老一少一唱一和的在試探寇邵,一會黨人,一會勾結宦官的,就是為了摸摸寇邵的底牌。

    寇邵一臉正色道:「羊元群本來就是個貪官污吏,我等既為人臣就應當為朝廷除去這些敗壞朝綱的亂臣賊子。」說罷寇邵側身,做出一個請的動作,「請二位到帳內說話∼」

    王芬和顏悅色的應諾,卻對身邊一直持戟而立的趙雲丟下一句冷冰冰的「你就留在帳外待招吧」。這一冷一熱的差別完全被寇邵看在眼裡,王芬對趙雲並不親近,只要王芬一倒,寇邵自己能出任冀州牧的話,趙雲就是自己的囊中物了。

    於是寇邵和王芬、陳逸三人進入中軍大帳坐定。帳內燭光搖曳,在三人的臉上都抹上了一層神秘又凶險的表情。

    王芬首先說道:「聽說建陽侯是光武皇帝龍興開國二十八功臣之一的寇恂之後,穎川寇榮之孫??」

    「正是先祖威侯子冀公。」寇邵答道。

    陳逸接著說道:「榮公也是雅量高潔之人,可惜為奸人所害。如今陛下寵信宦官,使得李贗這樣的賢臣都遭羊元群之輩陷害,要不是建陽侯為李贗報仇,震懾了那班宦官,恐怕還有更多忠直的大臣要受害!」

    寇邵假裝歎氣道:「只可惜陛下為奸人蒙蔽,阻塞了聖聽啊∼」

    王芬狡黠了笑了笑,「如果不是失明的人如何會不辨黑白顛倒呢?如果這個人的眼睛完好,卻顛倒黑白,是非不分,那他的決定還是正確的嗎?」

    寇邵莫名其妙的問道:「那該怎麼辦?」

    陳逸說道:「如果一個太守不稱職,那就把這個太守貶謫,如果一個皇帝不稱職呢?就應該有伊尹、霍光這樣的人站出來∼」陳逸迫不及待的亮出了底牌∼!

    寇邵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一臉的慌張道:「陳國相,王刺史請慎言∼」

    王芬似乎以為寇邵心動,便進一步向寇邵說明子冀計劃的可行性,「不光我和陳國相,南陽許攸,沛國周旌、曹操,平原華歆都願意與我等共襄盛舉,建陽侯是黨人荀爽的門生,更應該支持我等將宦者,黃門、常侍族滅。然後在廢除昏庸的皇帝,擁立合肥侯為新帝。」

    陳逸也說道:「建陽侯用四萬精兵,皇帝之所以派建陽侯去并州鎮壓白波賊,就是不放心你手握重兵,想白波之手對付你,朝廷如此不信任建陽侯你,你又何必繼續為這樣的朝廷,為這樣的皇帝賣命呢?皇帝即將北巡河內,,如果侯爺乘機將四萬精兵進行兵諫,則大事可成,天下人也會稱頌您的美德和忠義。」

    寇邵聞言大笑,只見寇邵站起身來,說道:「是否會稱頌我的美德和忠義我是不知道,但是我寇邵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廢立之事,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情。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的人是伊尹、霍光。伊尹懷至忠之誠,佔據宰相的高位,處官司之上,所以進退廢置,大家都聽他的,所以他的大計才得以成功。霍光受託國之任,藉宗臣之位,內有太后秉政之重來支持他,外有群卿齊心協力的政治優勢,昌邑王當世即位日淺,未有貴寵,朝廷裡也沒有他的親信,所以霍光的計策才行如轉圜,廢立的大事才如摧枯朽朽。今天你們只看到成功的結果,卻沒看到成功的艱難。你們掂量掂量,你們的勢力比當年的七國如何?合肥侯的聲望財力比當年的吳王劉濞如何?無論勢力和財力都不如當年的七國,卻要做比七國還要大膽的事情,哪有不失敗的道理?」

    說罷寇邵一拍手,華歆從帳外進來,「二位大人可好?」華歆一臉揶揄的看著王芬和陳逸。

    王芬和陳逸頓時臉色大變,陳逸指著寇邵說道:「寇子德,你原來早就知道了?」

    「你們的行為如同以卵擊石,這麼危險的事情還想拉本侯入伙?」寇邵再一拍手,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就從四面割開帳篷衝了進來,一下子就把王芬和陳逸制服了。

    「趙雲何在∼趙雲救我∼」王芬扯開嗓子喊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