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六卷 意在冀州 第七章 薦四俠郭嘉歸心 鄴城內群英聚會 文 / 小柯

    第七章薦四俠郭嘉歸心鄴城內群英聚會

    就在寇邵為錢發愁的時候,一個人的到來給寇邵帶來了曙光,這個人就是郭嘉郭奉孝。郭嘉不是一個輕易將自己托付的人,有大才的人必有大志,郭嘉也一樣。這麼多年來,自從寇邵從許劭處得到品評開始,郭嘉就一直在暗處冷眼旁觀,他要看看,在即將來臨的亂世之中,寇邵有沒有生存下來的能力。現在,寇邵證明了自己的本領,郭嘉也終於下定決心追隨寇邵。

    郭嘉來的時候,寇邵正伏在案頭愁眉苦臉,一聽說郭嘉來了,立刻跑出門去迎接,邊跑還邊喊:「救星~救星∼」

    門外,郭嘉一襲青衣,頭戴白色綸巾,略帶病態的臉龐帶著慘白。在郭嘉身後,四個身穿褐色短褐的壯漢象四棵大樹一樣挺立著。「郭嘉郭奉孝拜見建陽侯。」郭嘉微微躬身下拜,他身後的四個漢子則是拱手行禮。

    「什麼侯不侯的,這些都是給外人看的,奉孝是我的至交好友,就不用如此多禮了∼」寇邵笑著抱住郭嘉的肩膀。

    郭嘉嘴角微翹,笑道:「禮儀是大事,你我是至交,但更是主僕,這禮數怎麼可以破壞呢∼」寇邵不打算在這樣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於是趕緊把郭嘉迎進門。

    一進寇邵的房間,郭嘉一眼就看到了寇邵案几上放著一張擴建鄴城的圖紙。郭嘉輕輕拿起圖紙,上下打量了一下,有些不屑的看著寇邵說道:「主公的霸業還沒開始,就為自己想好退路了?」

    「進可攻,退可守,這不是更加理想嗎?」寇邵反問道

    郭嘉笑道:「從兵法上說是這樣。可是主公現在就想要擴建鄴城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寇邵詫異道。

    「按照漢律,擴建城池是要經過朝廷有司首肯的,我聽說主公的擴建鄴城的工程浩大,以至於府庫空虛,如果到時候朝廷又不首肯,豈不半途而廢,此當如何?」郭嘉說道。

    寇邵微微思索,郭嘉說的確實有道理,眼下雖然各地州牧的權力得到加強,但是還不到可以和朝廷公開叫板的程度。「那依奉孝的主意,我現在當如何呢?」寇邵側身,引郭嘉落座。

    郭嘉說道:「要成就大事,首先要兵強馬壯,錢糧充足。冀州燕趙之地,多慷慨豪邁的壯士,主公可以引為部曲,勤加操練,必能成為縱橫天下的勁旅。」誠然,自戰國時起,河北便一直是中原政權與塞外遊牧民族碰撞頻繁的地帶,是中原政權抗擊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前沿重地。自趙武靈王改制,胡服騎射,河北精兵,為天下雄。西漢初,陳豨將赴河北,韓信欲結陳豨以反漢,就向陳豨指出:「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天下皆知。古代河北的民風,據班固記載,趙、中山一帶「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

    郭嘉繼續說道:「河內張燕,以及黑山群賊於毒、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之輩都是烏合之眾,但是他們的壁塢裡大多廣積錢糧。這些賊寇容易攻打,既可以以此為功,又可以積聚錢糧,而且還可以把其中的精銳編入軍隊,老弱則作編戶以補歷年來冀州因戰事而造成的人口流亡。」

    郭嘉又起身,手指地圖中的太行山說道:「第三步,扼守關隘。紫荊關、倒馬關、壺關、井陘,這些關隘都是控制冀州要道和咽喉的關鍵所在。如果不扼守這些關隘,一旦天下有事,冀州就不再是主公的了∼最後,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廣納河北的豪傑為主公所用。」

    「冀州豪傑我會一一其用,這點奉孝不必擔心,我絕對不會埋沒人才∼」寇邵說道。

    「郭嘉不是擔心主公會埋沒人才,只是怕主公不能人盡其才。」郭嘉說道:「就拿典韋來說吧,他膂力過人,臂力千鈞,與古之惡來相比也毫不遜色。這樣的勇猛壯士當為先登陷陣,而主公卻把他做為執戟郎官(侍衛、隨從)留在身邊,豈不是明珠暗投、大材小用?」

    寇邵一臉的慚愧,「我也知道把典韋留在身邊作侍衛是有些大材小用,但是我實在找不出更加合適的人選啊∼∼」

    郭嘉笑著手指自己身後四個壯漢,「郭嘉這就是為主公送禮來了∼四位請一一向主公介紹一下自己吧∼」

    「諾∼!」四個壯漢應道。

    第一個上前的壯漢長著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寬嘴厚唇,「小人名叫欒虎,清河人。」此人身材壯碩,手腳粗大,說話的時候口中一對虎牙十分惹眼,加上一對炯炯有神的虎目,頗有猛虎之態。

    第二人生的身材勻稱,長臉尖下巴,他沒有十分強壯的肌肉,「小人渤海瞿豹。」看他微微弓著的身子,確實像一頭蓄勢待發,隨時可以撲殺獵物的錦豹子。

    第三人身高八尺不到,手腳細長,一顆和身材不大相稱的小腦袋顯得有些滑稽。「小人中山佘浚。」

    第四人也是身高八尺有餘,但是體形比另外三人更加高大魁梧,與典韋不相上下,他說話也是粗聲粗氣的,「小∼小人博陵屠熊。」

    寇邵也按照江湖路數向四人抱拳行禮道:「四位壯士有禮了∼!」

    郭嘉說道:「此四人都是冀州遊俠的首領,各個身懷絕技。現在他們願意率領冀州群俠為主公的郎官執戟,如果大人答應了,那麼典韋就能在更加適合他的地方施展才能。」

    「我寇邵求賢若渴,幾位大俠不嫌棄寇邵,願為郎官執戟,那是寇邵的榮幸。」說罷,寇邵首先就一人賞了他們一塊金餅。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新官上任三把火,說的是新官上任的時候總要做些樹立威信的事情。不過寇邵卻反其道而行之,上任伊始就大施恩,把冀州數的上名字的文官武將統統召來鄴城加以封賞。

    這天,鄴城的州牧府中匯聚了幾乎冀州所有叫的上名字的大小官員。其中著名的有寇邵還沒見過的張郃、高覽、麴義,以及不太知名的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從事趙浮、程奐等。這些冀州的官吏們也有很多沒有見過寇邵的,只是聽說過寇邵的一些事跡,以及他一到冀州就除掉了刺史王芬和常山國相陳逸。

    「州牧大人到∼」隨著侍者一聲洪亮的唱名,寇邵身穿官服,腰繫綬帶,一手按刀在冀州四俠的簇擁下,率領一班文臣武將從內室走了出來。

    嗚∼廳內一聲驚歎,既歎寇邵的年輕,又歎他身邊的臣屬。冀州知名的田豐、崔琰兄弟、顏良、文丑和趙雲三個以勇武知名的壯士,以及冀州遊俠的首領都成為了這個年輕人的下屬,這對冀州的官員們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震撼。

    「卑臣冀州別駕沮授,拜見州牧大人∼」第一個向寇邵行禮的是沮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