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六卷 意在冀州 第十一章 鹿腸山討伐於毒 蒼巖谷巧遇華佗 文 / 小柯

    第十一章鹿腸山討伐於毒蒼巖谷巧遇華佗

    在整個冬天裡,黑山賊於毒多次攪擾黎陽,甚至一度靠近鄴城。但是寇邵始終閉門不戰,冀州諸將多次請戰都被拒絕了。寇邵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嫡系部隊由一萬五千丹陽兵和二萬五千青州兵組成。青州兵新組建,戰鬥力不強,而且以前他們是黃巾,要他們去賣力的攻打黃巾還需要讓他們有一個適應過程,得等到他們把自己當成官軍的時候才行。自己的丹陽兵雖然戰鬥力強,也擅長山地作戰,但是這些人都南方人,不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如果冬天的話戰鬥力必將大打折扣。

    其次,如果此時出擊於毒,肯定會極度依賴冀州軍,這樣一來冀州集團就很容易形成小圈子,小團體,為了維護自己集團的利益而排斥新人,這是寇邵不希望看到的。

    最後一點,也是最主要的一點,黑山賊頻頻做亂,對張遼的募兵計劃無疑是一大阻礙。而自己就可以冀州兵力不足或者是邀請張遼一起攻打黑山賊為名,把張遼留在身邊。等到何進一死,張遼無所屬的時候,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把彷徨中的張遼延攬到麾下。整整一個冬天裡,寇邵沒少和張遼拉近乎,而張遼也乘機巴結一下這個年輕有為的州牧。於是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兩人很快就成了「朋友」。

    張遼不是什麼忠心的死心塌地的人,在丁原死後他跟了董卓,董卓死後他跟了呂布,呂布死後他跟了曹操,三易其主,見風使舵的本領不比呂布差多少。只是眼下張遼身上已然有何進的命令,只要何進一死,張遼也就「無所屬」了,以現在與他結下的交情,到時候延攬張遼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窩冬期間寇邵下了幾道命令:一是禁止結朋黨,及相互詆毀,令曰:「阿黨比周,先聖所疾也。聞冀州俗,父子異部,更相毀譽。昔直不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王鳳擅權,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議,張匡謂之左道: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齊風俗,四者不除,吾以為羞。」

    三是抑制豪強兼併百姓土地,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頹政之治也,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併;下民貧弱,代出租賦,衒鬻家財,不足應命;審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為逋逃主。**百姓親附,甲兵強盛,豈可得邪!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郡國守相明檢察之,無令強民有所隱藏,而弱民兼賦也。」

    同時,寇邵還派出官吏對冀州的耕地進行了丈量,對於無主的田地統統收為官田。對於有主人的私田則發給「田憑」,類似後世的土地證,上面表明了土地的所有人和面積的大小,土地的肥沃或者貧瘠程度。將來如果要買賣的話,就要到當地官府登記備案,官府就要對這筆交易中土地較多的買方收取高額的土地交易稅,以經濟手段抑制豪強大量兼併土地。

    終於,漫長的隆冬拖著不情願的步子緩緩的離開了河北大地,新募的屯田民開始了在官田上的勞作,他們把包含了自己希望的種子小心翼翼的播撒到泥土裡,期待著來年的豐收。

    寇邵伸了伸懶腰,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春天的氣息。「啊∼!真舒服啊!」,門外,侍者恭謹的稟報道:「主公,諸位大人已經在大堂等候了!」

    在大堂上,寇邵的文武臣僚分列左右,寇邵則在冀州四俠的陪伴下來到了大堂內。

    「拜見主公∼!」文武臣僚們一見到寇邵,立刻一齊起身向寇邵作拜道。

    寇邵在主座上坐下,雙手平攤道:「諸位不必多禮。」臣僚們紛紛應諾坐下。寇邵又說道:「一年之計在於春,為了不虛耗光陰、碌碌無為,本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長期以來寇邵對自己的臣僚每每以「我」自稱,覺得這樣可以平易近人。原先的臣僚多是武人,對這些細節到也沒介意。不過隨著家臣中儒生和文臣的增加,這些讀四書五經的讀書人可看不下去了。覺得寇邵以「我」自稱有失威儀,一定要寇邵改稱呼。寇邵不是藩王,不能自稱寡人。如果自稱「孤」的話寇邵又覺得非常拗口,所以沒辦法,只能以本侯自稱。

    郭嘉還不適應河北的寒冷,所以他穿的衣服特別厚,還把脖子縮在衣服裡,雙手籠在袖子裡。「如果郭嘉沒有記錯的話,主公的既定政策是討伐黑山群賊。以此聚斂錢糧,同時還可以向朝廷請功。」

    「不錯!」田豐也說道:「主公挾破青州黃巾的威名而來,然而黑山賊於毒多次挑釁主公都閉門不戰。知道內情的人是明白主公的南兵不習北方天氣,不知道的還以為主公徒有虛名。再者,主公編練新軍,以新式的陣法和兵器操練軍隊,士卒們對新的兵器和陣法沒有信心,此時出戰正好檢驗一下新軍的戰鬥力。」

    沮授也贊同郭嘉和田豐的說法:「主公在鄴城下大興屯田,而河內靠近魏郡,如果黑山群賊不除,屯田民如何安心的耕種?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取得河內之後,不論是西進并州,還是東進青州,亦或者是北上幽州、南下司州都再無後顧之憂了。」

    寇邵微微點頭,望向武將們問道:「文官們已經表態了,各位將軍們意下如何?」

    麴義搶先答道:「主公的劍向哪裡,麴義就跨上馬打到哪裡∼」

    「好,麴將軍威武。!」寇邵讚道,「那麼其餘諸將如何?」

    眾將見麴義出了風頭,自然也不甘落後,眾將轟然應道:「我等願為先登陷陣,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黑山在蕩陰縣西北八十里,週五十里。數峰環峙,形如展箕。石色蒼黑,山巖峻壁,曲澗回溪,盤紆繚繞。這裡盤踞著黃巾軍的分支黑山軍,他們首領眾多,而首領們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古怪的名字更是令人難以理解。在張燕投降朝廷之後,於毒便成了黑山群賊中實力最強的一支,他一人獨佔了與黑山相連的鹿腸山,並以地勢險峻的蒼巖谷為老巢,時不時的寇略一下河北諸縣。

    鹿腸山所在地方圓幾十里,皆為荒山禿嶺,唯獨此谷林木蒼翠,古樹蔥籠,峭壁巖,處處綠色,故名「蒼巖」。山谷兩側懸崖高聳,奇峰險崖,挺拔峻秀,山上飛瀑高懸,山下清泉流暢,風光十分秀麗。

    不過此刻的寇邵沒有一絲一毫的心情去欣賞風景,得知冀州討伐軍到來,於毒已經做好了準備。在蒼巖谷的谷口,於毒建造了不少櫓樓和障礙物,或依危巖,或跨斷壁,或沿山曲而縈迴,或臨深壑設置,構築巧妙,佔盡了地利的優勢。

    而那蒼巖谷的谷口寬不到三十米,兩側是高聳的懸崖,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在這樣的地形下,寇邵的兵力根本無法展開。如果強攻谷口,於毒只需要幾百人死守谷口,兩側山崖上再矢石齊下,保管叫寇邵的士卒死無葬身之地。事實上於毒也是這麼設防的,大約有三、四百名彪悍的黑山軍士兵頭裹黃巾,手拿長矛躲在三重木鹿角之後,在兩側的懸崖上,弓箭手正嚴陣以待。

    「哼∼」寇邵冷哼道:「這裡不是溫泉關,你們既不是斯巴達人,我也不是波斯廢柴。」

    「報∼∼」一個小卒帶著長長的拖音從陣後一路狂奔而來,「報主公,在山腰上抓獲一個鬼鬼祟祟的人。他自稱是上山採藥的大夫,我們懷疑他是黑山賊的奸細∼」

    「有這樣的事情?」寇邵正詫異間,一個大約四十多歲的人就被幾個士卒押到了寇邵面前。此人慈眉善目,鬢角處帶著絲絲白髮,背上背著一個竹籮筐,腰裡別著一個大葫蘆。

    寇邵騎在馬上以馬鞭遙指此人,問道:「你是何人?為什麼在附近鬼鬼祟祟的?」

    那人拜道:「小人姓華名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來鹿腸山是採藥來的,並不是什麼奸細∼請大人明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