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七卷 韜光養晦 第一章 九天聞雷風雲變 黑甲精騎襲河內 文 / 小柯

    第一章九天聞雷風雲變黑甲精騎襲河內

    寇邵歎了口氣,忽然高聲喝道,「趙雲∼趙雲何在?」

    趙雲騎著白馬奔馳到寇邵身邊,大聲應道:「趙雲在,主公有何吩咐?」

    「傳我將令,後隊變前隊,前隊變後隊,全軍朝張燕軍盤踞的懷縣進攻。」寇邵聲音低沉著聲音,同時不自覺的摸了摸右手上的扳指。

    趙雲一愣,「主公,您說什麼?咱們不去雒陽了?」

    張遼也有些猶豫,說道:「如果咱們違抗大將軍的命令,恐怕不妥吧?」

    寇邵當然不能告訴他們何進馬上就要死了,天下即將大亂。於是寇邵正色說道:「如今我們一時半天的也過不了黃河了,但是大軍已經出動,如果無功而返的話,虛耗糧餉不說,還會落人嘲笑。張燕是黑山反賊的首領,如今雒陽動亂,萬一張燕趁機做亂,那百姓就會遭殃了∼」

    趙云:「——」

    張遼:「——」其實這個理由很牽強,不過好在趙雲和張遼對寇邵的說法一直都是深信不疑的,於是寇邵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前隊變後隊∼」

    「後隊變前隊∼」

    「諾∼」紅翎信使騎著戰馬在軍中來回奔馳傳命。

    寇邵略帶無奈的向雒陽方向遙望,「何進啊,不是我不想救你,實在是你命不好∼」滾滾鐵騎向東而去,只在黃河邊留下一片漫天塵土。就在寇邵折返冀州的同時還派出信使通知管亥、陶升,讓他們向張燕的黑山軍發動進攻。

    大軍行至溫縣西面五里處遇到一處岔路口,寬闊的官道道在這裡一分為二,方向卻都是向東的。這讓包括寇邵在內的人都犯了難,如果不及時趕到懷縣,恐怕突襲的計劃就要泡湯了。「斥候∼斥候呢?」寇邵有些焦急的摸了摸扳指。

    「稟報大人∼」身背三面紅翎的斥候策馬來到寇邵面前,按照大漢律令,像這樣的小兵見到寇邵是要在十步外下馬的,但是為了情報的及時傳遞,寇邵特赦他們可以在馬上稟報軍情,這樣的待遇,很多將軍都享受不到。

    「前方發現一處莊園,佔地數畝,規模龐大。」斥候稟報道。

    這時一直在後隊的趙雲趕了上來,聽到斥候的稟報,趙雲向寇邵說道:「相國大人,不如去這個莊園看看,是否能找到嚮導?」

    寇邵點點頭,「不錯,本相也正有此意∼∼子龍、文遠隨我來∼∼」寇邵一招手,張遼、趙雲以及四大侍衛立刻抽了一鞭子,緊緊跟在寇邵身後。

    這是一處典型東漢地主豪強莊園,磚木混合的牆壁上設有望樓,在朱紅色大門的上部也設有門樓。望樓和門樓上都有頭裹綠幘的壯丁手拿鐵戟和弓箭來回巡視,一見寇邵等人策馬而來,莊園裡立刻響起一陣鑼聲,不一會,牆壁上就站滿了手拿各色武器的壯漢。

    一個年輕人出現在門樓上,只見此人面目俊朗、身材高大、勁裝裹體,身背弓箭,一手拿著一枝鐵戟,頭上以布幘裹頭,並沒有戴冠,看樣子應該不到二十歲。只見這年輕人朗聲喊道:「來者何人?到我司馬莊園何事?」

    寇邵「吁∼」一聲勒住馬,打量了一下那名年輕人,「司馬莊園?」寇邵心裡一動,莫非這裡是司馬防的家?「敢問閣下可認得司馬建公否?」寇邵大聲問道。

    「家父在雒陽任治書御史,閣下莫非與家父是同僚?」那年輕人神色稍微緩和,提到父親有些得意。這時張遼喝道:「大膽小子,此乃大漢冀州牧、博陽侯寇邵,還不速速開門迎接?」

    「當真?」年輕人問道。

    「我堂堂二千石的封疆大吏,如何能騙你一個小子?」說罷寇邵舉起印綬。

    那年輕人一驚,連忙告罪道:「小人不知道州牧大人前來,還望恕罪∼∼」說罷趕緊招呼家丁開門迎接寇邵。剛才遠觀,寇邵看的不是很分明,現在走進一看,才發現這個年輕人甚高八尺以上,看上去比典韋、呂布這樣的大漢似乎都高出一分。只是這個年輕人身材修長勻稱,不似典韋、呂布般孔武有力。

    「小人司馬朗,拜見大人∼∼」那年輕拜道。

    原來此人便是司馬朗,司馬朗出生於公元171年,即建寧四年,此時只有18歲。史載司馬朗天生身材高大,長八尺三寸,腰帶十圍,儀狀魁岸,博學好古,倜儻有大度。在他十二歲那年,參加童子試,監試者見他身體壯大,懷疑司馬朗謊報年齡,就此事進行甄別,司馬朗說:「朗之內外,累世長大,朗雖稚弱,無仰高之風,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也。」監試者見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感到十分意外。

    寇邵出生於延熹七年,即公元164年,大司馬朗整整七歲。寇邵笑道:「本官在雒陽的時候就聽令尊提起過賢侄,說你天資聰穎,博古通今∼∼」

    司馬朗帶著略顯靦腆的笑容答道:「大人謬讚了∼」說罷司馬朗起身說道:「小人在莊內備下薄酒,請大人賞臉∼∼」說罷站到一邊,做出一個請進的動作。

    寇邵擺擺手,「軍務纏身,這杯酒以後在喝吧∼不知道賢侄莊內可有熟悉道路的人?」

    司馬朗趕緊作揖道:「敝莊內有一人曾經長年為往返河內和冀州的商隊做鏢師,此人對道路十分熟悉。」

    寇邵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那賢侄可否將此人借給本侯一用?」

    司馬朗笑道:「能為大人效勞,是小人的榮幸。」說罷司馬朗朝身邊的一個壯漢說道:「快去,把澹台教頭找來。」

    「諾∼∼」一個壯漢一路小跑進了莊園,不一會,他半扶著一個走路都搖搖晃晃的黑衣大漢走了出來。那大漢以黑巾裹頭,滿臉大鬍子,腰裡還別著一個酒葫蘆。

    眾人一見此景象,無不微微皺眉。司馬朗趕緊解釋道:「此人早年在軍中,後來改作鏢師,雖然平時愛喝兩口,但是身手不錯,所以小人聘請他做護院們的教頭。」

    「澹台恭拜見主人∼」黑衣大漢向司馬朗行禮道,在說話間,一股烈酒混合口臭的味道熏得司馬朗直皺眉頭。「快,快來拜見大人。」司馬朗手指寇邵道。

    澹台恭看了看寇邵,有些不情願的向寇邵拜道:「小人澹台恭,拜見大人。」

    「大人,此人名叫澹台恭,原本是冀州軍中的一名曲侯,弓馬嫻熟,武藝高強。可惜脾氣暴躁,又嗜酒如命。一次醉酒之後居然打死了營中的另一名曲侯,本來論罪當處斬的∼∼後騎都尉念其有功,就把他逐出了事。」司馬朗在一邊介紹道。

    寇邵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澹台恭,只見他身高近八尺,手腳粗大,拳大臂粗,此刻鬍子拉碴、臉上帶著似乎幾年都沒洗過的污垢,但是一對威風凜凜的虎目鑲嵌在那張邋裡邋遢的臉上,那看似懶散的眼睛裡充滿了堅毅和勇敢的精芒。

    「澹台恭,本官用人一向唯才是舉,不計較出身。如果這次你能為本侯立功的話,非但回復你的軍職,而且還能按照你立的功勞大小論功行賞。」寇邵說道。

    澹台恭聞言大喜,但是隨即又用將信將疑的眼神看著寇邵:「此話當真∼?」

    「大膽∼」張遼鐵槍一指,遙指澹台恭說道:「我家主公乃是威公之後,出身名門,豈會欺騙於你?」

    寇邵一擺手,「說的好,本侯也不是輕易相信他人的人。澹台壯士不輕信人言,本侯也很欣賞。」說罷寇邵以馬鞭遙指澹台恭說道:「如何,願意隨本侯一起出征嗎?」

    澹台恭猛地站直了身子,雙手抱拳拜道:「如果大人真的能履行諾言,那小人一定為大人赴湯蹈火∼」

    「哈哈哈∼∼」寇邵大笑,「不用赴湯蹈火這麼誇張,只要你為本侯浴血奮戰就可以了∼」澹台恭為寇邵大軍指引了一條通向懷縣的捷徑,走這條捷徑只需要一天時間就能抵達懷縣。

    「大人∼」澹台恭再次出現在寇邵面前時已經梳洗沐浴過了,頭髮整齊的編排在腦後,原本凌亂的鬍鬚也修剪整齊了,一身絳紅色的筒袖甲十分合身,被澹台恭強壯偉岸的身軀撐地滿滿的,國字型的臉上一對虎目炯炯有神,寬大的嘴巴和厚實的嘴唇顯得粗狂豪邁。

    寇邵上下打量了一下澹台恭,笑道:「澹台壯士,這身戎裝合身嗎?」

    澹台恭似乎對自己身上這副久違的盔甲帶著無限的眷戀,只見澹台恭單膝下跪道:「澹台恭感謝相國大人讓某再次穿上了這身戎裝,即便只是一天∼∼」澹台恭有手撫摸著盔甲,像是在愛撫情人。

    寇邵嘴角微微一翹,說道:「這只是一副普通的正卒甲,難道澹台壯士穿上他就心滿意足了嗎?」

    「大人未免太小看澹台恭了∼」澹台恭猛地站起身來,高高地昂起頭說道:「要不是當年被逐出軍旅,以某的手段,如今職位未必在大人的趙、張二位將軍之下∼」

    寇邵看著慷慨豪邁的澹台恭,笑道:「澹台壯士威武,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兵,澹台壯士有如斯志向,將來必為本侯手下的一員猛將。」

    澹台恭忽然面帶憂色道:「大人的意圖是以輕騎偷襲懷縣,但是四千多騎兵一起奔馳的話,隆隆的馬蹄聲在數里之外就能聽見了。而且大人的騎兵在馬蹄下都加了蹄鐵,戰馬踏地的聲音更是響亮,如何奇襲?除非下雨∼∼而且最好是要滾滾驚雷的雷雨才能掩蓋馬蹄聲∼∼但是下雨之後,地面會變得泥濘,影響騎兵的速度和攻擊力∼∼∼唉∼∼」

    寇邵暗讚澹台恭不愧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設想確實比較周到,「澹台壯士,所為成大事比有天助,老天爺一定會保佑本侯的∼」

    耳邊是呼呼的風聲,眼前景物飛速地向後倒退,織錦的斗篷被風聲吹的高高揚起∼發出呼啦呼啦的聲音。數千騎兵、數萬隻馬蹄踐踏著大地,揚起滿天的塵土∼綿延數里∼

    「大人,你看∼∼」澹台恭手指西南角的天空,只見天空中一團烏雲徐徐而來,眼看一場瓢潑大雨就要來臨了∼

    「該來的終於要來∼∼」寇邵摸了摸右手上的扳指。

    「主公∼」張遼策馬來到寇邵身邊,「主公,看天象就快要下雨了∼不如傳令全軍就地休息?」

    寇邵一揮手,「不行∼傳我將令∼全軍全速前進,衝過那片雨雲∼」

    張遼有些遲疑,「主公,在大雨中行軍,士兵容易生病,影響士氣和戰鬥力∼」

    寇邵眼睛一橫∼「要本相重複一遍嗎?本侯天授神命,老天爺都會幫助本侯的,等衝過這片雨雲就會雨過天晴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