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七卷 韜光養晦 第三章 寇邵冀州練新軍 武者皆祀蚩尤神 文 / 小柯

    第三章寇邵冀州練新軍武者皆祀蚩尤神

    雖然如此,但是張燕還是猶豫了一下,然後立刻掉轉馬頭就要朝北門方向逃去。「子龍閃開∼」趙雲身後忽然一聲大喝,趙雲本能的把馬向一邊帶了帶。只聽嗖的一聲,一枝羽箭從趙雲身後激射而出,鋒利的箭頭劃破滿是血腥氣味的空氣,帶著尖厲的破空聲呼嘯而至,噗的一聲深深的插進了張燕的後背。

    「哎呀∼」張燕大叫一聲,一頭栽下馬來。這時,寇邵軍士兵一擁而上,還在負隅頑抗的敵兵一見張燕都完蛋了,最後一點鬥志也煙消雲散。幾十個河內兵垂頭喪氣的扔下兵器,任由寇邵軍的士兵把他們押走。

    趙雲扭頭一看,只見寇邵手拿鵲畫弓策馬立在自己身後百步的地方。「糟了,不知道主公有沒有聽到我剛才的話∼」趙雲心裡一陣緊張,畢竟剛才自己的行為要是計較起來的話,可是一個私放敵酋的罪名。

    「子龍妙極,若不是子龍急智要張燕單打獨鬥,張燕也不會猶豫,他不猶豫不定,本侯也來不及彎弓射他∼」寇邵笑著策馬來到趙雲身邊,輕撫趙雲的肩頭,趙雲這才稍稍緩和了一下緊張的情緒。

    這時,一對騎兵從西面奔馳而來,為首一人正是張遼。只見張遼此刻渾身血污,披風缺了一角,手中的鐵槍槍頭還兀自滴血,連戰馬的胸前和脖子上都有許多凝固的血塊,顯然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稟報主公∼∼」張遼抱拳道:「張燕手下楊鳳被軍司馬鍾離且縱馬踏死,屍體在亂軍中已經被踩爛,難以辨認。張燕另一員小將王當被澹台恭所殺。」只見澹台恭騎著戰馬從張遼背後繞出,手裡拎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小人澹台恭,進獻敵將王當人頭在此∼」澹台恭抱拳行禮,朗聲說道。

    「澹台壯士威武,初入我軍旅就斬將刈旗,本侯擢升你為騎都尉,帳下聽用∼」寇邵顯然對澹台恭的表現很滿意。

    澹台恭同樣對寇邵的豪爽很滿意,只見澹台恭再拜道:「主公一諾千金,有季布之風。小人從今往後,願為主公先登陷陣,攻城拔地,即使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主公∼∼」趙雲在一邊說道:「張燕中箭未死,如今已經擒住,請主公定奪∼」

    此時的張燕被反綁雙手,拉到寇邵身邊,「寇邵,你這無信小人,不宣而戰,被逼下流∼」張燕還欲再罵,「大膽,敢對我主公無禮∼」說罷,趙雲猛地一拳打在張燕的下巴上,只聽卡嚓一聲,張燕的下顎骨被打裂,只能痛苦的發出嗚嗚聲。

    「哼∼」寇邵冷哼一聲,「成者王侯敗者寇,你怨不得本侯∼」說罷寇邵一揮手,張燕被小卒架到一邊,寇邵對趙雲說道:「子龍,你去城中收集一些張燕平時魚肉百姓、橫行鄉里的罪證來∼本侯要公佈張燕的罪狀,然後當著全河內百姓們的面將他就地正法∼」

    「諾∼」

    寇邵出人意料的偷襲打了張燕一個措手不及,楊鳳、王當等一批首領全部戰死,張燕被寇邵公佈十大罪狀後斬首示眾三日。幾天後,管亥、陶升兩部人馬也迅速佔領了河內其餘諸縣,至此河內郡全部落入寇邵手中。本來,攻打同為得到朝廷認可的平難中郎將張燕是會被朝廷追究的,可是此刻的雒陽亂做一團,誰都沒有功夫來搭理朝廷之外的事情,哪怕是近在河內。

    缺少干預的歷史沿著它原有的軌跡發展著,先是十長侍設計誘殺了何進,藉著袁紹、袁術、曹操等人攻下青鎖門殺入宮中,打著為何進報仇的名義將宦官幾乎屠戮殆盡。然後便是少帝和陳留王出逃、董卓進京,士人集團和黨人集團的勝利果實被來自西北的軍閥董卓輕易奪取。風雨飄搖的大漢帝國,開始進入難以挽回的頹勢之中。

    這時中平六年八月的事情,寇邵本來打算搶先進入雒陽,取代董卓掌握朝廷的權柄,然後實行柔和的政策,避免出現分裂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但是眼下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為了面對將來嚴酷的軍事鬥爭,寇邵一回到冀州就開始在經濟上實行「高築牆、廣積糧」的厚積薄發方針,在冀州興修水利,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屯田,進一步發展冀州的商業,加強鹽鐵專賣和奢侈品生產的控制。同時,為了應付將來可能的戰爭,寇邵還專門把一批年久失修的城牆進行了加固和維修,尤其是靠近幽州郡縣。

    在軍事上則加緊招募和訓練新兵,同時寇邵又對軍隊的編制做了一次調整。首先把部隊分為野戰軍和地方守備部隊。野戰軍的士兵為正卒,是職業軍人,食俸祿。郡國兵則是民兵性質的壯丁,打仗的時候無須隨軍出征。但是在戰時負責城池守備時就能食俸祿,並且還要維護平時的治安。

    其次,把當時漢制實行的漢軍軍制改為新的軍團制。漢軍是以部、曲、屯、隊、什、伍的組織系統來編製的。寇邵軍制把組織系統改為:軍團、部、曲、隊、什。新的軍制取消了「伍」的編制,但是保留了「伍長」的職位。

    軍隊基層編製:

    十人一什,十人,長官為十夫長,伍長為副。什長、伍長等同正卒,不算軍官。

    十什一隊,百人隊,滿編為100人,設百夫長一人,為軍吏。百夫長可以自行在手下的十夫長裡挑選一人為自己的副手。

    二隊一曲,200人,設曲侯一人,假司馬一人為副,曲侯可以挑選一個自己認可的百夫長擔任。

    十曲一部,2000人,設校尉一人,軍司馬一人為副,由校尉從曲侯中挑選一人擔任,旌旗兵一人(負責舉帶有將軍姓氏的旌旗),軍旗兵一名(負責舉該部番號軍旗),校尉有護衛兵10人。

    三部一軍團,6000人,設偏將軍一人,裨將軍一人為副,屬吏有:參軍一人,即參謀;牙門將一人,負責日常操練;材官令一人,負責後勤;護軍一人,維護軍紀,執行軍法;功曹一人,負責文書和記錄將士立功或者處罰。偏將軍有護衛兵150人,紅翎信使3人,負責傳達軍令,旌旗手一人、軍旗手一人,軍鼓手二人,偏將軍有護衛兵100人,護軍有負責執行軍法的士兵10人。

    一個完整的軍團還要再配備一支騎兵部隊、一支工兵部隊、一支器械部隊和一支後勤部隊,以上四種部隊以500人為一部,長官為校尉。所以一個完整的軍團滿編應該是8000人,但是此刻寇邵沒有那麼多人力物力來完善自己的軍隊,所以已經建成的軍團基本都是一個步兵軍團加一支騎兵部隊,滿編為6500人。

    一個寇邵軍刀牌步兵的裝備包括:頭盔、鎧甲、盾牌、宿鐵刀。頭盔頂部成一個碗狀的圓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使頭盔在遭到擊打的時候,讓衝擊力產生偏移,減少對頭部的衝擊,同時在頭盔後部批下來的護頸部分加大了對脖子的保護。普通士兵的盔甲仍然以札甲為主。盾牌是用硬木製成,邊沿包有銅皮,上端有v字形缺口,下端有v字形的突出,這種盾牌不僅僅是防禦的護壁,也可以是進攻的武器。士兵使用的宿鐵刀在形制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去掉了柄段的圓環,加上了護格刀鐔。如果是長槍步兵的話,就沒有盾牌,但是鎧甲是鐵質的鏈環甲,而弓弩手則是完全不穿鎧甲的。

    古兵器學者理查伯頓認為,在短兵器格鬥中,刺要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它更逼近對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傷。戰國時代,秦軍使用的劍就比東方六國使用的劍更長,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寇邵軍使用的宿鐵刀加強了刀脊的韌性,使得刺殺時更加有力,而不用擔心刀會因為用力過大而折斷。在訓練的時候,士兵們被教導最多的就是如何刺擊敵人的腹部,因為腹部是人體軀幹面積最大的部分,在正面較量的時候難以躲避和掩藏,而且這個部位沒有骨頭的保護,卻有很多人體的重要器官。刀刺進去之後沒有什麼阻礙,也不容易被卡住。士兵們訓練時使用的器械是真實武器重量的兩倍,在如此嚴格的訓練下鍛煉出來的軍團士兵,實戰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一支沒有榮譽感的軍隊連盜賊都不如,每一個新兵在入伍的時候都會被灌輸這樣的思想,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為了樹立士兵們的榮譽觀念,寇邵給每個軍團都配發了一面該軍團特有的軍旗。軍旗上除了繡有部隊番號外,還有這個軍團曾經參加過的戰役或者是打過勝仗、立過功的地方。此外,還有一面流動的優勝旗,獎賞給戰鬥中最勇敢的一個軍團,誰得到這面旗幟,就俸祿加倍。

    軍隊也需要一個精神支柱,世界各國通常都有一個戰神存在,例如古羅馬人供奉戰神馬爾斯、希臘人尊崇阿基裡斯。而中國亦有自己的戰神,即蚩尤。《龍魚河圖》所言:「黃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以致秦始皇東遊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南北朝任昉《述異記》中說「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後來民間流傳的摔跤,又被稱為蚩尤戲,就是源自蚩尤角抵的傳說。角抵和蹴踘,都是秦漢軍隊中流行的遊戲。蚩尤同時又被稱為「兵主」。傳說中蚩尤最早鑄冶兵器,因此,蚩尤是不折不扣的戰神。秦始皇東巡琅琊時曾經祭祀過兵主蚩尤,漢高祖劉邦初起時也曾向蚩尤祈福。古代軍隊中的角抵戲,多半是一種賽神的競勝儀式,和其他許多宗教活動一樣。

    《皇覽墓塚記》:「蚩尤塚,在東平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絳,即赤紅色的意思,所以寇邵軍隊的軍旗皆以赤色,而當時的漢軍軍服也是絳紅色,可能也是暗合此意。

    新兵入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軍旗發誓,熱愛軍團如吾家,珍愛軍旗如吾父。同時還要向蚩尤象發誓,奮勇殺敵、絕不後退,將以敵人首級祭祀戰神蚩尤。每個軍團都備有蚩尤的畫像,在軍團出征時,或者凱旋後,都要舉行祭祀蚩尤的儀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