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七卷 韜光養晦 第六章 密林深處有兵造 巴蜀名匠有蒲元 文 / 小柯

    第六章密林深處有兵造巴蜀名匠有蒲元

    寇邵清楚的知道馬鈞的才能不僅僅是改進一下織布機這麼簡單,「德衡,你既然能改進織綾機,那本侯還有其他的東西也需要改進,不知道德衡能否再為本分憂呢?」寇邵說道。

    「大人給了小人施展本領的機會,小人自當竭盡所能∼」馬鈞答道。

    「你給本侯看了這名好的東西,本侯也給你看一些東西∼」寇邵上前一步,拉住馬鈞的手,然後扭頭對戲志才說道:「志才,本侯想帶德衡去兵造看看∼」

    「既然是主公要帶著德衡去自然是沒問題的∼」戲志才說道。於是四人又登上馬車,「御者∼去兵造∼」

    「諾∼」御者點頭,馬車離開織造工坊後沿著漳水一路西去,馬車行駛出去半個時辰之後,馬車忽然停了下來。只見一個駕車的御者忽然下了馬車,接著另一個御者上了馬車,繼續駕駛馬車前進。

    兵造裡運用的是超越這個這個時期的技術,它使寇邵的軍隊在技術上保持優勢。所以為了保密期間,寇邵將通向兵造的道路分為三段,分別由三個御者負責駕駛馬車,每個御者只知道自己負責的一段道路。

    約摸又過了一個時辰,當第三個御者停下馬車的時候,寇邵等四人已經來到了一處山麓,山麓前有一片樹林。「大人,您該不是帶小人來欣賞山水風光的吧?」馬鈞笑問。

    「當然不是,本侯是帶德衡來看看本侯的兵造∼」寇邵笑道。

    戲志才莞爾,道:「請罷四人就往樹林裡走。不出十步,戲志才忽然站住了,他扭頭對寇邵等人說道:「主公請止步∼卑臣這就叫他們出來∼」說罷戲志才擼了擼袖子,然後輕輕鼓掌,三長兩短,道:「死士顯身∼」

    忽然,一陣熙熙梭梭的聲音在林間大作,好像有無數人以極快的速度在大樹的指頭穿梭。不一會,寇邵等人周圍的大樹上就出現不下二十名身穿黑色勁裝,頭裹面巾的壯漢,他們或執弓,或拿弩機,將寇邵等人團團包圍。

    「小人死士頭領鐵英,拜見戲大人∼」二十幾個人中唯一一個不帶面巾的壯漢從樹上跳下來,納頭就拜。

    戲志才微微點頭,向後退出半步站到寇邵身後,說道:「此乃博陽侯,便是你我的主公了,還不拜見主公?」

    那個叫鐵英的壯漢微微抬頭,只見他劍眉倒豎,虎眼圓睜,下巴上的一圈短鬍子根根如鋼針倒拔。「鐵英拜見主公∼」

    「好一條漢子∼」寇邵暗讚,這批死士中大部分是冀州四俠帶來冀州遊俠,另外還從軍中挑選了一批精壯的軍士加入,總數有二まま人。他們大部分本身就帶著高強的武藝,再加上寇邵把自己在軍中受過的訓練加入其中,高強度的訓練和先進的訓練方法,完全足以將他們打造成一支令人膽寒的特殊隊伍,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得到實戰訓練。

    寇邵上前一步,扶起鐵英說道:「好一個壯士。∼本侯這次來要是帶新來的匠作令看看本侯的兵造∼」

    「匠作令∼?!」馬鈞心裡喜滋滋的,這是他一直渴望得到的東西。

    「諾∼」鐵英從懷裡掏出幾條黑色的絲巾,「請主公∼∼」

    「放肆∼」戲志才一板臉,「怎麼可以對主公如此無禮?要主公蒙眼?」

    「不妨∼」寇邵笑笑,從鐵英手中接過絲巾,「蒙眼才能通過迷蹤林是本侯定下規矩,如果本侯自己都不遵守自己定的規矩,還如何讓別人遵守呢?」說罷寇邵將黑絲巾把眼睛蒙了起來。鐵英一臉敬佩的看著寇邵,然後又將絲巾遞給戲志才、華歆和馬鈞。其實兵造就在這片樹林背後的山谷中,而且這片樹林是進入山谷的唯一通道。為了防止被人發現兵造的秘密,寇邵也花了點心思,原來這片樹林很稀疏,寇邵特地命人增栽樹木幾百棵,然後還在林中佈置了許多機關,再加派死士守衛。如果沒有人帶路,要進入兵造是十分困難的,及時是自己人要進入兵造,也必須蒙眼而入。

    在死士的帶領下,一路上耳邊只聽到叮叮噹噹的金鐵交擊聲,還有切削、劈砍木頭的聲音。「主公∼可以取下絲巾了∼」鐵英說道,寇邵等人在黑暗中繞來繞去大約一炷香左右的時間。

    「霍∼」馬鈞被眼前的壯觀景象深深震撼了,連綿數里的建築群把整個山谷塞的滿滿的,兵造中煉爐發出逼人的滾滾熱浪,兵造中的工師和工人們幾乎各個都赤裸上身,下身的褲管也挽的高高的,即便如此,他們身上依舊是汗如雨下。兵造本來由趙浮、程奐負責,不過既然馬鈞來了,寇邵心裡就開始盤算要將趙浮、程奐移作他用。

    帶著馬鈞一路從刀劍造、槍矛造、盔甲造、弓弩造參觀之後,馬鈞有些不解地問道:「大人,為什麼兵造中的工匠和工師們分的如此細緻?哪怕是做一張弩,也是削弩身者不制弩臂,制弩臂者不做機簧,而做機簧者又不削弩身呢?」

    「德衡你有所不知∼」寇邵在一邊解釋道:「人的本領精力是一定的,此處用多了,別處自然就用少了,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就是這個道理。人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善削弩身未必善制弩臂,善制弩臂者又不善做機簧,善做機簧的弩身又削不好。如果讓他們三人各自做一把弩,那麼三把弩必然都有瑕疵∼」

    馬鈞微微點頭道:「不錯,人無完人,手藝也不可能學盡,要統統精研就更難了∼」

    「不錯,這就和用人的道理是一樣的,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如今讓他們各自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那就能得到最好的弩身、最好的弩臂和最好的機簧。將這些東西組合起來,自然就是一把最好的弩機了∼」戲志才在一邊說道。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寇邵在一邊笑道。

    「原來如此∼」馬鈞點點頭,「說到術業有專攻∼」馬鈞看了看周圍的工匠們,「冶鐵製刀非馬鈞所長,不過馬鈞到是可以為大人推薦一個人∼」

    寇邵「哦∼」了一聲,「德衡要舉薦誰呢?」

    「漢中人蒲元。」馬鈞說道。「果然是蒲元∼」寇邵心裡暗道。「本侯聽說過此人。」寇邵笑道:「此人也是一位能工巧匠,據說,他在冶煉金屬、製造刀具上所用方法與常人大不一樣。鋼刀製成後,為了檢驗鋼刀的鋒利程度,在大竹筒中裝滿鐵珠,然後讓人舉刀猛劈,結果「應手靈落」,如同斬草一樣,竹筒豁然斷成兩截,而簡內的鐵珠也被一分為二。因此,蒲元的制刀技藝「稱絕當世」,他所制的鋼刀能如此「削鐵如泥」而被稱為「神刀」。」

    馬鈞睜大了眼睛,「大人果然見聞廣博,蒲元只在巴蜀漢中一帶知名,到關中一帶就很少有人知道他了,不想大人身在冀州卻知之甚祥∼」

    「既然如此,不知道匠作令與這位蒲元是否相識?我家主公求才若渴,匠作令能否請這位蒲元先生也來冀州,為我家主公效力呢?」戲志才在一邊說道。

    馬鈞略作沉吟,答道:「我與蒲元雖然相識,但是沒有深交,不知道他會不會賣我這個人情,從巴蜀大老遠的來到冀州∼我姑且寫封書信,請大人派人交給蒲元,至於他來不來,馬鈞沒有十足的把握。」

    「這個不難∼」寇邵對戲志才說道:「排幾名最精幹的死士前往巴蜀,去把蒲元先生請來∼明白嗎?是請∼」

    戲志才會意,後退幾步對鐵英說道:「排幾名精幹的兄弟去巴蜀,一定要把蒲元先生請來∼」說道這裡,戲志才又壓低聲音說道:「就是綁也要把他綁來∼」

    「小人明白∼」鐵英小聲答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