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190章 老巢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190章老巢

    劉展站在雁門關正北的城樓上,靜靜的觀察著高秀巖叛軍的動靜。

    對於來自北面的威脅,雁門關的防禦,的確是相當強大的,這邊的城牆,沒有任何年久失修的痕跡,城垛堅固的用錘子都砸不碎。從表面來看,好多地方,都是在最近才加固的。各種各樣的防禦設施,也非常的完善。擘張弩、伏遠弩、角弓弩、絞車弩,應有盡有。甕城、陷阱、箭塔、運兵壕,一應俱全。唯一沒有的,就是護城河,因為這裡沒有河流。在這樣的防守利器面前,饒是劉展,也不敢輕言取勝。

    在所有的大型強弩裡面,大型絞車弩的威力無疑是最強大的,氣勢也最逼人。它的射程,可以達到驚人的八百步,基本上相當於現代衝鋒鎗的射程了。大型絞車弩發射弩箭時,不斷的爆發出震耳欲聾的破空聲,對戰馬都是一種巨大的震懾。哪怕它射出的箭鏃,根本沒有多少的命中率,對敵人來說,都是噩夢般的存在。

    「停!」

    高秀巖作為帶兵多年的老將,當然明白,依靠騎兵是不可能攻擊雁門關的,讓他拿騎兵去衝擊雁門關,是絕對不可能的!除非是他活得不耐煩了!他怎麼都想不明白,這樣的雄關,怎麼就落在了劉展的手中了呢?樸泰多和張鳴,難道都是豬嗎?

    一個叛軍騎兵軍官舉著白旗,來到了雁門關的前面。

    寇龍派人和對方接觸以後,回來報告:「將軍,高秀巖想和你談談。」

    劉展答應了,出現在最前面的城牆上。

    遠遠的看過去,叛軍的騎兵黑壓壓的,他們的裝備和一般的唐軍,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連旗幟都沒有更換。但是仔細看,可以發現叛軍每個人的左臂,都綁著黑紗。安祿山起兵的理由,就是拯救被楊國忠軟禁的皇帝,這道黑紗,就是為皇帝準備的。

    高秀巖遠遠的叫道:「劉展,你想要什麼?」

    劉展隨口說道:「我想要你的七千匹戰馬!」

    高秀巖大怒,下面的所有說辭,也就吞下去了。

    沒有了這七千匹的戰馬,他的部隊還叫軍隊?

    這個劉展,簡直是故意消遣自己來著!

    說真的,高秀巖真的很想拚死攻擊雁門關,給劉展一點顏色看看。要是抓到劉展,他絕對不介意將對方囚在籠子裡,拉到洛陽去給安祿山看看。沿途誰要看,每個收一文錢。

    但是,理智告訴他,這是『自殺』性的行為,在沒有足夠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想要攻克雁門關,是根本不可能的。對於雁門關的防禦之堅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因為,正是他下令加固雁門關的,沒想到便宜了劉展。什麼叫扔磚頭砸自己腳,這就是。

    高秀巖壓住內心的怒火,緩緩的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劉展,你年輕有為,英明神武,白手起家創建了一支不錯的軍隊!你是有前途的人,跟著腐朽不堪的楊國忠,有什麼前途?楊國忠的忘恩負義,難道你還不知道?連吉溫那樣忠實的走狗,最後都被楊國忠自己害死了!你跟著楊國忠,到頭來,也免不了一死!」

    劉展最恨的就是被人說他是給楊國忠賣命的,聞言怒聲說道:「你才跟著楊國忠!你全家都跟著楊國忠!」

    高秀巖冷冷一笑,沉聲說道:「你既然不是為楊國忠賣命,那就是想要在這個亂世中分一杯羹了!年輕人,我告訴你!天底下,沒有這麼好的事情!憑你這麼點兵力,還想渾水摸魚?你以為你是天神轉世嗎?大人們的遊戲,小孩子最好不要參與,免得夭折了!」

    劉展冷冷的說道:「但是,我已經參與了!」

    高秀巖狠狠的說道:「劉展,你不要執迷不悟!雁門關早就被義師團團包圍起來,你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在這裡支撐下去的。你現在早早舉手投降,還能獲得一官半職,撈個功名,若是晚了,就等著別人替你收屍吧!」

    劉展冷冷的說道:「高將軍,我覺得你最適用這句話,你看看自己的西面再說吧!」

    高秀巖頓時語塞,一口濃痰湧上來,幾乎窒息過去。

    劉展這句話,戳在他的心窩子上了。

    確實,高秀巖最忌諱的,的確是即將東進的朔方軍。老皇帝在確認安祿山真的叛亂以後,第一反應就是調集朔方軍進行平叛。現在,郭子儀正在調兵遣將,運籌帷幄,有準確的消息顯示,集中在東受降城的朔方軍是越來越多了,數量已經超過五萬人。大量的攻城武器,也在往東受降城集中,從朔方軍總部靈武到東受降城的驛道,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朔方軍的人。

    朔方軍的目標,用腳後跟都可以猜到,那就是雲中城。

    當日郭玉郎要劉展卡一卡雁門關,就是要讓高秀巖沒有南下的可能。

    在劉展卡住了雁門關以後,高秀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是死守雲中城,和雲中城同歸於盡。要麼,是放棄雲中城,撤退到范陽郡的附近。無論是哪一個,雲中城的陷落,都是不可避免的。

    控制了雲中城以後,朔方軍就能夠順著桑干河谷地繼續東進,直接威脅到范陽,威脅到叛軍的老巢。到時候,就算安祿山攻陷了洛陽,甚至是攻陷了長安,都必須為自己的後方頭痛。大量的叛軍家屬,可都是在范陽郡啊!若是朔方軍攻克了范陽,他們的後路就全部沒有了。沒有物資和人員的支持,叛軍能堅持幾天?

    高秀巖當然不肯承認這一點。這一點要是被他的部下意識到了,軍隊的戰鬥力,必然急速下降。明知雲中城是個死地,他們還在那裡堅守,那不是找死嗎?所以,他馬上外強中乾的說道:「義師不日就攻克洛陽,到時候,自然會回師河北,將你剿滅!」

    劉展冷冷的說道:「那又與你何干?」

    高秀巖被咽得說不出話來。

    是啊,如果朔方軍東進,攻克了雲中城,安祿山那邊,就算戰果再大,和他又有何干呢?丟棄了雲中城以後,他難道還指望安祿山給他高官厚祿嗎?後方受到威脅的安祿山,不砍掉他的腦瓜就算是仁慈了。

    無奈之下,高秀巖只好下令部隊暫時撤退,在雁門關北面二十里的地方駐紮。他還真的不捨得馬上撤離雁門關,他必須趕在朔方軍進攻雲中城之前,向太原府發起攻擊。這是唯一的出路,是他拯救自己的唯一辦法。他還想努力一把,看看晚上有沒有機會。

    看到叛軍退去,寇龍熱切的說道:「大人,咱們要不要出去殺殺他的銳氣?」

    劉展搖搖頭,制止了寇龍的建議:「不要追了!他肯定在後面部署有伏兵,等待我們追上去呢!」

    對於高秀巖叛軍駐紮在關外,劉展並不十分擔心。高秀巖叛軍遭受攔截以後,只有退回去雲中郡一條路。從東受降城東進的朔方軍,到時候自然會去找高秀巖的麻煩。高秀巖在雁門關的外面,不可能呆得了幾天,除非是雲中城也不想要了。在沒有攻城武器的情況下,要是雁門關被攻破了,劉展自己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當天晚上,叛軍趁著夜色,向雁門關發起了偷襲。大概有五六百人的叛軍,在夜色的掩護下,步行試圖接近雁門關的城牆,結果,城頭上一枚枚準確而凶悍的箭鏃紛至沓來,將他們全部射死在斜坡上。有些叛軍士兵察覺不妙,急忙爬起來向後跑,結果跑出了好幾十步以後,依然被來自背後的箭鏃射中,一頭栽倒在乾枯的雜草裡。對於久經考驗的鷹眼來說,射擊叛軍這種零散的隊形,不過是在進行特別的訓練而已,一點壓力都沒有。

    又有部分的叛軍士兵,試圖從雁門關兩邊的山嶺上攀爬上來,然後迂迴向雁門關發起偷襲。結果,在這些山嶺當中,同樣埋伏有鷹眼的戰士。他們躲藏在山嶺的岩石當中,靜靜的等待叛軍士兵艱難的爬到半山腰,才悄悄的彎弓搭箭。

    「嗖嗖嗖!」

    一枚枚細長的銀翼箭呼嘯而去,將試圖爬山偷襲的叛軍,從山坡上射了下去。

    那些被射殺的叛軍屍體,好像是葫蘆一樣,從半山腰滾下來,一直滾到山腳下,當他們停止滾動的時候,已經看不出是人樣了。雜草從裡面,忽然鑽出幾隻幽靈般的野狼,將血肉模糊的屍體拖了就走。結果,天亮以後,叛軍們愕然的發現,他們派出去偷襲的人,全部都不見了,連屍體都失蹤了。

    叛軍的偷襲,嘎然而止。

    後半夜,叛軍又組織了幾次偷襲。高秀巖親自趁著夜色到前面督戰,試圖發現劉展佈防的弱點。但是,很可惜,劉展根本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駐守雁門關的鷹眼戰士,乃是精銳中的精銳,依靠著堅固的城牆,要是還讓叛軍衝上來的話,他們的番號都可以取消了。在付出了幾百人的傷亡以後,高秀巖不得不遺憾的下令撤軍,連夜撤回去雲中城。

    這位老將非常清楚,除非是出動大量的攻城武器,否則,想要攻克雁門關實在是太困難。當然,要是劉展突然變傻了,做出錯誤的決定,叛軍是有機會的。可是,劉展會突然變傻嗎?與其指望劉展變傻,還不如指望西面的朔方軍腦子進水,看不到雲中城在哪裡呢。

    叛軍的主力,基本上都是騎兵,無論是在雲中城還是在馬邑,都不會有太多的攻城武器,臨時趕製的話,花費的時間就多了去了。高秀巖有一種直覺,如果沒有意外發生的話,他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再對雁門關發起挑戰了。他辛辛苦苦加固的雁門關,就這樣便宜了劉展,真是鬱悶的要吐血。

    第二天早上,陳仙奇帶領的七百多名劉家軍,到達雁門關。因為戰馬的分配問題,陳仙奇所部,只有三百多匹戰馬,其餘的戰馬,都被新兵用來做騎射訓練了。駐守雁門關並不需要太多的戰馬,甚至是純步兵就可以,這一點,倒是沒有給劉展帶來什麼壓力。

    劉展迅速作出了幾個決定。

    第一個,雁門關交給隨後趕到的陳仙奇所部負責駐守。

    虎豹騎、狐狼騎、鷹眼和雪盡都是劉展的主力,也是劉家軍的機動部隊,隨時都要出現在最危急的地方,當然不可能被長期羈絆在雁門關這裡。東面博陵郡的牛廷階,還在集中兵力,看來爆發一場大戰,是不可避免的。現在,飛鷹嶺的各項重要設備設施,還有人員,都撤退到了雁門郡的腹地,準備將戰場騰出來,讓劉展和敵人好好的周旋。

    陳仙奇的部隊暫時只有七百人,不過很快就會補充到一千人。隨著安祿山發動叛亂,天下風雲突變,河北道,還有河東道的難民潮,應該很快就要爆發。到時候,應該會有大量的難民,湧入劉家軍的轄區,從裡面挑選數千的精壯,應該不成問題的。

    依靠著雁門關的堅固工事,一千人的防守部隊,足可以抵禦五千敵人的進攻。若是敵人的進攻很猛,劉家軍的其他主力,自然會迅速增援的。當然,劉展認為,雁門關的工事,有些地方還有可以加固的必要。陳仙奇駐守在這裡,除了進行作戰訓練之外,還可以騰出大量的時間,繼續加固雁門關的工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秀巖退回去雲中城以後,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南下了。朔方軍很快就會發起打擊,讓高秀巖自顧不暇。但是,如果以後有叛軍南下,聲勢必然很大。因為,那意味著朔方軍被打垮了。所以,雁門關的工事,必須盡可能的堅固。可惜,劉家軍還沒有水泥,否則,劉展會用水泥將雁門關修建成永久防備工事的。

    第二個,所有的新羅人,都全部撤離雁門關,轉移到崞【guo】縣一帶。

    崞縣是雁門郡的核心腹地,不用擔心這些新羅人搗亂。劉展準備讓新羅人在這裡常住,逐漸和漢人混合,然後被漢人同化掉。崞縣本來的人口不是很多,以後大量難民湧進來的時候,這裡是首先的安駐地。為了接收難民,劉展已經下令,在這裡建設糧倉,囤積物資了。

    至於讓部分的新羅人,成為虎豹騎和狐狼騎的僕從,也很快宣佈下去了。劉展開始的時候,還有點擔心這些新羅人會起來抗議,所以命令虎豹騎做好了準備。沒想到,新羅人一點反應都沒有,就乖順的服從了,並且很愉快的承擔起了新的工作。

    「思密達……」

    劉展搖搖頭,自言自語,誰也不知道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

    第三個,劉展委任楊炎為雁門郡太守。

    雁門郡的面積不大,在河東道的多個郡裡面,算是排列靠後的郡,不過人口並不多,可以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這裡所有的土地,都適合種植玉米等作物。在楊炎和杜佑的安排下,劉家軍的根據地,已經從飛鷹嶺延伸到整個雁門郡了。

    「定襄郡有消息嗎?」

    在雁門關被拿下以後,劉展就開始關心南路軍的情況。

    很快,南面也傳來勝利來的消息。白光帥、宋天等人,已經成功將定襄郡拿下來,定襄郡太守周鏡,已經被當場處死。白光帥等人從周鏡的住所,搜出大量和胡逸的書信來往。這個胡逸,也是安祿山的心腹謀士,官職是范陽節度使衙門的奏事官,專門負責擬定和朝廷往來的奏章。周鏡和他來往密切,立場不言而喻。

    劉展當即委任杜佑為定襄郡太守,將定襄郡也納入了自己的版圖。定襄郡的面積,比雁門關更小,但是平原區域挺大,原住人口和雁門郡差不多。這樣一來,劉家軍就擁有了一塊相當不錯的轄區,包括兩個郡,總共七個縣,人口大約有二十多萬。根據初步的估計,接納幾十萬的外來人口,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從地勢上來講,這個地方,剛好是一個盆地,滹沱河從中間穿過,帶來豐富的水源。兩邊的太行山和呂梁山,都有大量的山麓,可以開墾出來。雁門郡西面的樓煩郡,幾乎沒有什麼人煙,當雁門郡無法容納更多人口的時候,可以向樓煩郡擴展。樓煩郡擁有的大量煤礦和鐵礦,也是劉家軍所急需的。

    在這樣的一塊地方發展經濟,便利條件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上,整個河東道,就是由幾個盆地組成,最北面是雲中郡所在的大同盆地,然後是忻定盆地,南面是太原盆地,東南方向是上黨腳盆,西南方面是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河東道主要的人口,都集中在這幾個盆地。

    劉展現在搶佔的,就是忻定盆地。由於太行山和呂梁山的阻隔,來自東面和西面的威脅,不會很大。北面的雁門關,掌握在劉家軍的手中,敵人想要攻進來,必須首先破了雁門關再說。只有來自南面太原府的威脅,可以從定襄郡北上,直接形成對劉家軍的威脅。

    不過,南面的威脅,很大嗎?

    哈哈,河東道的軍隊戰鬥力,劉展早就領教過了。如果沒有其他非常特殊的情況,就算是目前太原府的兩三萬守軍全部出動,拚命的向北方進攻,劉展也不將他們放在眼裡。不過,現在的太原府,正戰戰兢兢的盯著河北道的叛軍,應該是沒有心理來干涉劉展了。

    高秀巖已經帶著叛軍撤回了雲中城,劉展就帶著麾下的各個部隊,離開了雁門關。他要抓緊時間,到雁門郡的各個地方去走走,熟悉熟悉這個區域的情況。這兩個郡,以後就是劉家軍的老巢了,他當然要加倍的重視。

    第一站,當然是雁門縣。雁門縣就是現在的代縣。這裡是雁門郡的太守府所在,人口比較多,大約有兩萬餘人口,往來的商人,也比較密集。因為受到雁門關的影響,來往於中原和塞外的商旅,一般都會在雁門縣過夜,然後一早出發,直接通過雁門關。所以,這裡的客棧行業,相當的發達。

    在控制了雁門關以後,劉家軍總部,就自然而然的搬遷到了這裡。原來的太守武忠承果真是窮奢極欲,在這裡修建了一所很大的莊園,周圍都用兩人高的圍牆包圍起來,裡面卻是精緻典雅的江南水鄉庭院,假山水榭,亭台樓閣,無一或缺。

    站在這裡面,完全想像不到,這裡會是河東道,還以為是江南東道又或者是江南西道呢。他還給這個莊園取了個名字,叫做武園。這個莊園落成還不久,武忠承還沒有來得及搬進去,結果劉展一來,他就跑掉了。於是,武園就成了最佳的禮物,送給了劉展。

    劉展來到武園時候,發現在大多數的院子裡,還種著大量的羅漢竹和湘妃竹,綠意盈盈,景色盎然。在這個深秋,能夠看到這麼翠綠的竹子,的確是人生一大樂事。在好幾個花廳的牆壁上,還掛著陶淵明的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下面的題跋,居然是大書法家張旭。

    「張旭也來過這裡?」

    劉展帶著一絲絲的疑問,毫不客氣的住進去了武園。在山溝溝裡面住了兩三年的時間,現在終於回到城市裡面來了,熟悉感頭一次產生。武園的廂房很多,分為東苑和西苑,東苑顯得比較粗獷,西苑則顯得比較細膩。劉展自己選擇了東苑,西苑準備給李月蒙她們住。想起她們在飛鷹嶺,跟自己過了不少的苦日子,情不自禁的有些感慨。

    進駐武園以後,劉展發佈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密切監視雲中郡和太原府的動靜!」

    他同時派遣趙康義帶領一個營的兵馬,進駐雁門郡和安邊郡交界的地方,作為雁門郡東北方的防禦。

    從安邊郡進入雁門郡,必須經過一段彎彎曲曲的山路,大約有幾十里長。在唐代,這段山路叫做馬腸口,意思是彎彎曲曲的馬腸出口,地形崎嶇,人煙稀少,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在數百年後,明朝修建內長城,經過這裡,所修築的關卡,名字叫做平型關。再數百年以後,因為一個叫做**的人,平型關名揚天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