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244章 張巡戰雍丘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244章張巡戰雍丘

    在劉展越過黃河的時候,有人送來了關於張巡的詳細戰報。

    對於睢陽郡這個地方,劉展是非常關心的,尤其是張巡到那裡擔任縣令以後。

    但是,劉家軍的情報網絡,是新組建的,還沒有延伸到遙遠的睢陽郡,所以,情報方面多少有些遲滯,對於具體的細節,瞭解得也不夠深。睢陽郡發生了很多次的戰鬥,每次都有簡報送到劉展這裡來,但是對於張巡的戰鬥,都是語焉不詳。直到今天,才送來了非常詳細的匯報。

    白夫人已經親自到了睢陽郡,白家的實力在這裡駐紮下來,建立商業網絡和情報網絡,有關睢陽郡的情報,自然就清晰詳細多了。按照劉展的意思,白夫人到了揚州以後,一方面大力發展海水曬鹽,一方面通過多種渠道購買糧食,然後輸送到睢陽郡等地。因為白夫人給睢陽郡送去了大量的糧食,所以受到睢陽郡太守許遠的熱情接待,目前已經是座上貴賓了。當然,白夫人沒有在睢陽郡逗留多久,就回去了揚州。

    天寶十五年正月,李隆基到潼關閱兵,隨後發佈命令,任命吳王李祗(zhi)為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守,帶令部隊在河南一帶抗擊叛軍。吳王祗命令前單父縣尉賈賁率領兩千人馬前往河南要地壅丘。這時,叛軍已經穩定了洛陽周邊,試圖向縱深方向發展。進入江淮地區,乃是他們行動的第一步。在叛軍的暗中操作下,譙郡太守楊萬石將全郡獻給叛軍,公開投降了。

    投降後的楊萬石,強迫命令真源縣令河東王陵為長史,帶領一部分士卒向西去迎接叛軍。王陵帶領一百多士卒向西而行。結果,在半路上遇到了張巡。譙郡在睢陽郡的左後方,如果譙郡投降叛軍,睢陽郡的安全,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張巡因此帶著南霽雲和雷萬春出來視察,防止叛軍從側翼進入睢陽郡。

    路上,沿途逃難的百姓有人認出了張巡是睢陽郡的縣令,向他訴說著叛軍的凶殘,戰爭給他們造成的痛苦,並跟隨著他一起向西前行。一路上,逃難的人很多,跟隨他的人也越來越多。等到達真源縣城時,跟隨張巡的人已經有幾千人了。看到王陵的樣子,張巡當即將他們攔截下來。

    「你們去做什麼?」張巡嚴厲的問道。

    「我們……」王陵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報告大人,太守讓我們去迎接叛軍。我們都不願意,可是他們威脅我們,說要是不投降,就殺了我們的全家。」王陵不敢回答,可是有些不願意投降叛軍的士卒,卻代替他回答了。這些士卒其實並不知道張巡的名聲,不過,他們有種直覺,感覺張巡是絕對不會投降叛軍的。

    「抓起來!」

    果然,張巡聽了士卒的控訴,勃然大怒,當即下令雷萬春將王陵抓起來,詳細審問。王陵不敢隱瞞,只好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投降叛軍的行為。張凌當即下令,將王陵斬首示眾,然後帶領帶領大家一起抗擊叛軍。他雖然是睢陽的官,但是並不迂腐,譙郡要是被叛軍佔領,睢陽郡就會陷入包圍當中。他在集結力量的同時,又派人飛馬向許遠報告譙郡投降的事情。

    譙郡投降叛軍,事情非同小可,然而統轄河南軍務的吳王李祗,還沒有到達河南呢。許遠來不及請示,急忙帶領一隊精幹人馬,來到譙郡,捉拿叛變的楊萬石。楊萬石開始的時候還想抵賴,反而污蔑許遠目無法紀,要向皇上投訴,但是許遠在他的房間裡,搜出了大量的證據。楊萬石無言以對,只好拚命求饒。許遠當即將楊萬石關押起來,等待吳王李祗的處理。

    因為抓了楊萬石,譙郡沒有了太守,許遠一方面向吳王李祗說明情況,一方面建議譙郡錄事參軍第五琦暫時擔任太守職務。第五琦擅長理財,喜歡琢磨經濟,對於軍務並不是很在行,可是當時的譙郡官員,要麼是偷跑了,要麼是投降了,除了他,再也沒有其他人有資格擔任太守。第五琦聽到許遠要自己擔任譙郡太守,果然面露苦色,不得已而為之。

    張巡到了真源,率領手下官吏和百姓數千人,跪拜在玄元黃帝廟前大聲痛哭,並歃血結盟,莊嚴起誓,要組織軍隊討伐叛軍。在場的百姓和官吏自願參加軍隊者有幾千人。張巡從中選出了一千名健壯者,組成一支精幹的部隊。他聽說壅丘有朝廷軍隊和叛軍正在作戰,就帶領部隊和百姓向壅丘進發。

    在前往雍丘的路上,張巡第一次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

    田野上,逃難的百姓慌慌張張地奔走著,好像是隨時都會被捏死的小螞蟻。他們遠遠地看到持刀拿槍的軍隊就倉皇失措,沒命的奔跑,原野上迴盪著呼兒喚女的哀叫聲和淒慘的哭泣聲。張巡他們一路走過的許多村子,都已經是人去屋空,一片狼藉。而路邊上,相隔不遠就有幾具帶著傷痕的屍體,有老人、有小孩,更多的是被蹂躪過的婦女。

    看到這些,張巡的心情十分沉重,他默默地帶領著人們加速前行。在路上,他們也時常遇到小股的叛軍,驅趕著、鞭打著一群群悲苦哀鳴的百姓,不知道要將他們帶到什麼地方去,去幹什麼。每當發現這種情況,張巡就立即帶領士卒們出擊,將叛軍消滅,救出百姓。被救出的許多百姓都不願離開他們,跟隨著張巡一起向壅丘進發。

    「南八,你回去太守大人那裡,詳細報告情況。」張巡發現叛軍越來越多,意識到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對抗叛軍的,急忙讓南霽雲回去報告許遠。叛軍很多都是騎兵,張巡對付起來,非常艱難,常常為了殺死一個叛軍,自身要付出兩三個人的代價,雖然所有的士卒都悍不畏死,可是長期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南霽雲急匆匆的飛騎而去。

    張巡帶著大隊人馬,繼續朝雍丘前進。

    安祿山叛亂後,叛軍還沒有到達壅丘,壅丘縣令令狐潮就同叛軍暗中勾搭上了。他派人前去同叛軍聯絡,把縣城早早地獻給叛軍投降了。壅丘是一個軍事重鎮,安祿山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自然十分高興,當即任命令狐潮為將軍,並命令他帶兵向南攻擊淮陽郡。

    淮陽郡就是陳州,即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等地。本來,唐軍在這裡的兵力,還是比較強的,郡兵有三四千人,但是,當地的官員,自太守以下,都被叛軍的到來嚇壞了,根本沒有心思組織抵抗,就慌慌張張的逃跑了。當地的老百姓發現官員出逃,他們也慌慌張張的逃跑,淮陽城因此成了空城。

    令狐潮帶領一支叛軍很快攻破了淮陽,並俘虜了淮陽城內的一百多名淮陽士卒,將他們押回到壅丘,關押在縣城內的大牢內。令狐潮想在安祿山的面前邀功,於是採取各種措施,想要迫使這些士卒投降,並且在安祿山的面前大聲喊叫投降的口號,但是,被抓的淮陽士卒就是不肯投降,更加不願意喊屈辱的口號,令狐潮就想殺死他們。恰好這個時候,他接到命令,前去拜見叛軍節度使能元皓,沒來得及殺淮陽兵。

    「現在那些淮陽兵都在城內嗎?」張巡打聽到這個情報,親自進行核實。

    「他們就在裡面,都被關了起來。」提供情報的人肯定的說道。

    張巡思索片刻,立刻帶領大家,向雍丘縣城發起攻擊。

    駐守雍丘縣城的叛軍,其實只有五六百人,他們的指揮官令狐潮又不在城內,遭受到張巡的進攻以後,頓時驚慌失措,陷入混亂。淮陽兵中有個叫唐木春的,是個勇士,他是受傷被俘的,他知道就要被處死的消息後,就同其他的淮陽兵商量與叛軍決一死戰。他同幾個人一起用計殺死了看守的士卒,衝出大牢,放出了其他被關押的淮陽兵,與駐守在縣城內的幾百名叛軍展開了激戰。

    縣城內的一些百姓也早已對叛軍恨之入骨,也操起掀、鍤加入戰鬥,同叛軍作戰,且參戰的百姓越來越多,叛軍們抵擋不住了,狼狽逃竄。張巡乘機帶著部隊衝入了雍丘縣城,將令狐潮的妻子兒女都抓了起來。剛剛回到縣城的令狐潮見大勢不妙,顧不上妻子兒女,帶著一些叛軍士卒逃走了。賈賁得到消息後,趁機帶領自己的部隊進入了壅丘,同張巡一起守衛壅丘。

    雍丘縣屬於陳留郡的管轄,不過,陳留郡的大小官員,早就被叛軍殺光了。在張巡將情報報告上來以後,許遠立刻派出了援軍,協助防守雍丘。南霽雲也回到了雍丘縣城。大家抓緊時間,修築工事,囤積糧草,儲備武器,準備和叛軍死戰。張巡想起當初劉展的提醒,因此非常關注糧食的儲備問題。

    由於叛軍到來,河南道的百姓都慌慌張張的逃跑了,在家裡留下了大量的糧食。在雍丘縣城附近的尉氏、考城、蘭考等縣城,當地的官員都跑掉了,但是縣城倉庫裡面的東西,還是原封沒動的。張巡於是派出人員,將這些地區的糧食和物資,都全部運回雍丘縣。又派人到周圍的百姓家裡,將遺留的糧食都全部收集起來,一起集中到雍丘縣。

    張巡來到河南道擔任縣令以後,和令狐潮算得上是隔壁,兩人各自管轄的縣相距不遠,自然是很快就熟絡了。安祿山發動叛亂前,令狐潮在與同僚們相聚或是在上司面前,一直是信誓旦旦,吹噓標榜自己對皇上如何如何的忠心耿耿,是大唐王朝的忠臣,決不會做任何做對不起皇上、背叛唐王朝的事情。

    可是,安祿山剛剛起兵叛亂不久,叛軍還沒有進入他管轄的境內,他就派人去向安祿山獻媚,並投靠了叛軍,暴露出了自己的真實面目。但他內心裡,不覺得自己投降叛軍有什麼不對,反而認為識時務者為俊傑,人應該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應該因時而定,不應該墨守成規。更何況唐朝官員中投降叛軍有成千上萬,又不是他一個,因此,他覺著自己投降叛軍並沒有什麼過錯。

    令狐潮認為,張巡還在與叛軍作戰,是因為他沒能認清當時的形勢,唐朝已經大勢已去,沒有挽回的餘地。如果張巡清楚了當時的形勢,也會同他一樣投靠叛軍。他覺著應該對張巡說明形勢,勸其投降。因此,數天以後,令狐潮帶兵到了城下,並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先約張巡先進行對話,想勸他投降。

    他看到城牆上的張巡,就在馬上向張巡作揖,假惺惺地問候了張巡近來怎麼樣,然後他對張巡說:「現在,大唐王朝已經大勢所去,唐朝的大批官員已經歸順了我們大燕皇上,唐朝大片的國土已為我們大燕國所有,而壅丘也已經成了一座孤城,周圍的城池亦盡歸我們大燕國所有,壅丘城早晚會歸我們所有的,你還在這裡苦苦堅守這座孤城幹什麼呢?不如投降我們大燕國,我們大燕皇上是不會虧待你的。」

    張巡聽了,怒瞪虎目,牙齒咬的「咯崩咯崩」地作響,他大聲怒斥道:「令狐潮,你這個無恥之徒,以前,你總是以忠心於皇上而自詡,現在,真得到了危難關頭,你卻搖身一變成了叛徒,幫著叛軍殺戮大唐百姓,為虎作倀,你的忠心到哪裡去了?你的良心到哪裡去了?虧你以前還恬不知恥地標榜自己是忠臣,你還有臉在這裡說出這樣的話來,還不快滾。」

    張巡聲如洪鐘,聲音傳進兩軍陣中每個人的耳朵。唐朝的士兵也發出了陣陣嘲笑聲。令狐潮帶領的叛軍,很多都是原來的唐軍,聽了張巡的大喝,都感到很羞愧,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在眾目睽睽之下,令狐潮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羞愧難當,只好帶領叛軍向後退去。張巡隨後將令狐潮的妻子兒女都攆出城,發誓和令狐潮勢不兩立。

    過了幾天以後,叛軍又開始了反撲。令狐潮率領一支叛軍精兵前來攻打壅丘。賈賁讓張巡帶領一些士卒守城,自己帶領一支部隊出城同叛軍進行交戰。交戰中,賈賁被叛軍的暗箭射中,當場身亡,唐軍陣勢立刻大亂,開始向後潰退。叛軍緊隨其後,步步逼近城池,形勢十分危急。

    張巡見狀後,立即帶領部分守城的士卒衝出城外。他大聲呼喊,阻止住了後退的士兵,並一馬當先來到陣前,揮舞著長劍,帶頭衝入了敵陣,帶領士卒與叛軍展開拚死作戰。南霽雲、雷萬春、唐木春等人,也跟在張巡的後面殺出。他們三人,如狼似虎,將叛軍殺得哭爹喊娘。正在追擊的叛軍猝不及防,開始紛紛後退,張巡趁機帶領部隊展開了反攻,向叛軍衝去。

    叛軍被打退了,壅丘保住了。戰後,張巡接管了賈賁的部下,同自己帶來的部隊進行了合編,進行統一指揮,張巡自己稱是吳王的先鋒,以威懾叛軍。同時,將雍丘的情報上報太守許遠。許遠要張巡盡可能的守住雍丘。如果雍丘失陷,叛軍就會長驅直入,殺到睢陽郡來。為了表示對張巡的支持,他給張巡派來了五百人的部隊。

    敗走的令狐潮並不甘心失敗,他要奪回壅丘。在稍作休整以後,令狐潮又同叛軍將領李懷山、楊朝宗、謝元同等,帶領臨時糾集起來的四萬多叛軍前來攻打壅丘。壅丘城外,四萬叛軍密密麻麻地把小小的壅丘縣城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而城內張巡帶領的守軍僅有兩千多人,敵眾我寡,力量懸殊太大。

    面對如此眾多的敵人,城內的一些官兵失去了信心,他們認為城池很難守住,提出要放棄城池撤離。張巡瞭解了這些情況後,對手下的將士們說:「現在叛軍們雖然兵強馬壯,人數眾多,但是他們也有弱點。他們驕橫自大,自以為人多勢眾,一定十分輕視我們,不把我們放在眼裡。他們一定會麻痺大意,在作戰時不做認真的準備。」

    「兵法上說,驕兵必敗。如果我們針對他們這些弱點,出其不意地對他們進行攻擊,那麼叛軍一定會驚慌失措,開始潰退,我們就會取得一次戰鬥的勝利。這樣,就挫傷了他們進攻的銳氣,我們就會在心理上就佔據了上風,在氣勢上壓倒他們。叛軍的銳氣受到挫折,他們進攻城池的信心就會減弱,攻城的勢頭也會減弱。我們團結一心,堅決抗敵,城池就可以守住了。」

    張巡根據叛軍圍城的情況,分析判定出叛軍將要攻城的的幾個地方,將有限的部隊做了有效的安排部署,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戰鬥力。他將一千人作為守軍,堅守在叛軍將要進攻的幾個地方,抗擊敵人的進攻。把剩下的一千人分成數隊,作為外出攻擊的部隊。每一隊外出攻擊的部隊由一名將校率領,時刻做好出城作戰的準備。

    部署完畢後,叛軍發起了進攻。張巡在城牆上一邊指揮守軍抗擊叛軍的進攻,一邊觀察著叛軍的種種跡象,當他發現敵軍攻勢越來越弱,圍城的叛軍越來越懈怠,就指揮出城作戰的幾隊人馬,突然間一齊打開城門,同時衝出城外,向叛軍發起了進攻。

    叛軍沒有料到守軍會敢出城作戰,對守軍的進攻沒有任何的準備,在遭到突然的進攻後驚慌失措,陣勢開始混亂,一些叛軍士卒開始掉頭逃竄,衝亂了自己的陣勢,叛軍的陣勢亂了。張巡身先士卒,衝入敵陣,奮力向敵人砍殺。士卒們也緊隨其後,吶喊著衝入敵陣,高舉著刀槍向敵人砍殺。叛軍亂作一團,丟盔棄甲,狼狽逃跑,一個個只恨爹娘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

    張巡帶領軍隊追殺一陣後,停止不追了,忙著打掃戰場。為了持久作戰的需要,張巡非常注意補充自己的物資損失。他們繳獲了一大批軍用物資和糧食,都被全部運送到城內。他們回到城裡以後,禁閉城門,準備器械,加強防禦,防備叛軍的再次進攻。

    第二天,叛軍經過休整後又開始前來攻城。他們運來大批攻城的器械,在城的周圍擺放了一百多架投石機,用石塊不斷轟擊城牆。在叛軍密集的石塊中,城牆的許多地方很快被炸毀坍塌了,形勢十分危急。張巡指揮士卒和百姓們冒著被石塊砸死的危險,在坍塌的城牆廢墟上架起了柵欄,阻止叛軍的進攻。投石機停止後,一群群叛軍像螞蟻一樣擁擠在一起,沿著城牆的廢墟爬著向上攀登。

    「點火!」

    看到這個情形,張巡當即命令士卒運來大批的干青蒿,命人把青蒿一束束捆起來,灌上油脂點上火,不停地向叛軍投去。青蒿在叛軍的頭上、身上燃燒,燒的叛軍鬼哭狼嚎紛紛逃去。那些用來攀爬城牆的竹梯木梯,也紛紛被燒燬。一時間,叛軍怕火燒不敢再發動進攻了。

    張巡一邊帶領士卒守城作戰,一邊審時度勢,觀察分析叛軍的活動跡象。當他看到叛軍攻城懈怠、精神疲勞、已失去了鬥志,就組織一些士卒出城對叛軍發起反擊。有時在夜間,張巡組織一些小部隊,用繩索將他們墜放到城外,出其不意地襲擊叛軍的營盤,弄得叛軍人心惶惶,提心吊膽,整夜不敢睡眠。不幾天,叛軍們就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叛軍的戰鬥力大大降低了。

    劉展收到相關情報的時候,雍丘縣的戰鬥還在激烈的進行。在過去的數十天時間裡,張巡和士卒們一樣,衣不解甲,馬不歇鞍,受輕傷後就草草地包紮一下,再繼續作戰,打敗了叛軍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是,雍丘縣畢竟是叛軍南下江淮地區的要道,拿不下雍丘,叛軍就沒有辦法繼續前進。這注定了雙方的爭奪,將是無比殘酷,無比持久的。

    忽然間,劉展很想親自到雍丘去看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