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253章 到了淮陽郡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253章到了淮陽郡

    朱大常的幾萬人,都是阿史那承慶好不容易才拼湊起來的,本來是用來消耗張巡的守軍的,等守軍消耗得差不多以後,再換上主力猛攻,一舉拿下雍丘。阿史那承慶帶領的都是騎兵,用來攻城,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叛軍的步兵反而不是很多,使得精銳的步兵反而顯得珍貴。

    自從叛軍南下以後,朝廷官員投降的投降,被殺的被殺,剩下來的,都是鐵了心跟朝廷干的,他們都會拚命的加固加高自己的城牆,致使攻城戰變得越來越困難。雍丘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原來不足兩丈的城牆,被加高到了三丈有餘,防護力大大的提升。要是守軍困守城內,叛軍的騎兵,的確奈何不了城內的人,只能是將他們慢慢的困死。

    要援軍?

    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安祿山肯定不會再次調集援軍的。

    現在叛軍還無法最後判斷,劉展這種不要命的行為,到底是不是出於朝廷的授意,是不是為了配合朝廷的某種戰略。因為,在外人看來,劉展絕對是瘋掉了,居然跑到洛陽去撒野。這樣的行為,完全就是送死啊!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驅使,劉展是不可能這麼白癡的!

    他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呢?

    顯然,送死不是劉展的目的,他不可能傻到那樣的程度。

    既然劉展的目的不是送死,那就是為了引起叛軍的憤怒,引起叛軍的注意力,將叛軍的主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邊來。嚴莊、高尚、張通儒等人都認為,調虎離山才是劉展大鬧洛陽的根本目的。要是安祿山從潼關的前線抽出兵馬來,那就是中了朝廷的計策。

    所以,安祿山是斷斷不能接受從潼關抽兵的要求的。相反,安祿山還會想辦法,往潼關的方向,投入更多的兵力,讓朝廷的計謀徹底的破產。隨著氣候的逐漸變暖,叛軍對潼關的攻擊,是越來越猛烈了,有時候一次進攻,就投入三萬人,從早上打到晚上,甚至是挑燈夜戰,持續不斷。

    怎麼辦?

    怎麼辦?

    怎麼辦?

    阿史那承慶不斷的撓著自己的腦袋,思考著如何對付劉展這個硬骨頭,卻始終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他有兩萬騎兵,要是對劉展緊追不捨的話,如果追上了,肯定可以幹掉劉展。哪怕是付出五千人的代價,也可以將劉展的骨頭都化掉。

    問題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追上。

    就算追上了,又能不能將劉展堵住。

    船小好調頭,劉展只有五百人,隨便往哪裡一鑽,就不見了。

    如果他出動大部隊去追趕,劉展肯定不會和他碰面的。劉展在洛陽的行動,就充分的證明了避實擊虛這四個字。要是出動小部隊,說不定在遭遇戰中會吃虧。按照阿史那承慶自己秘密的估算,要是他的部隊少於一千人,都無法和劉展直接對抗。只有超過兩千人,才有可能和劉展打成平手。但是,超過兩千人的騎兵,怎麼都不能算是小部隊了。

    劉展往洛陽去旅遊了一圈,居然安然無恙的回來了,確實讓阿史那承慶感覺到非常的意外,同時對劉展又多了幾分的忌憚。崔乾佑等人的能力,可不在他阿史那承慶之下,他能想到的策略,崔乾佑等人肯定可以想到,他們肯定會排出精銳的小部隊去追趕劉展的。

    問題是,既然劉展現在還活著,說明崔乾佑等人,肯定是失敗了。他們派出去的小部隊,說不定也被劉展吃掉了。崔乾佑都做不到的事情,他阿史那承慶能夠做到嗎?說老實話,阿史那承慶對自己還是有點懷疑的。他對史思明可能不太服氣,對崔乾佑卻是心服口服的。

    再說,他的任務是切斷雍丘和睢陽郡的聯繫,要是被劉展牽著鼻子走,說不定又要完蛋。天知道劉展會在半路上安排什麼陷阱,讓他一頭鑽進去。史思明在大青山的遭遇,讓每個叛軍將領,對劉展都相當的忌憚。何況,他帶走了大部隊,說不定會遭受到其他唐軍的攻擊。尤其是雍丘的張巡,同樣是個不要命的人物,如果有機會,此人肯定會殺出雍丘城的。

    想來想去,阿史那承慶都衡量不定。

    大部隊沒有效果,小部隊又打不過對方,真是鬱悶啊!

    就在決斷不下的時候,叛軍內部的參考消息傳來了。

    在伏牛山地區,叛軍的三千多人遭遇到劉展斷斷續續的襲擊,幾乎每天都有數百人死亡。最後只剩下不到三百人出來。帶領部隊追擊劉展的叛軍將領田乾真,因為這個事情,差點兒被安祿山砍掉腦袋,最後還是被安慶恩求情,才活下來的。縱然如此,二十軍棍依然是少不了的。

    因為在劉展襲擊洛陽的時候,沒有成功的將劉展攔截住,田乾真挨了安祿山的板子,所以在追擊劉展的時候,他表現得非常的積極。他從自己本部抽掉三千人,從洛陽一直追著劉展來到潼關,又不顧一切的跟著劉展闖入了深山老林裡面。他的目的,就是要為自己討個說法。

    田乾真本來以為,劉展進入了山區以後,就等於是進入了死胡同,他肯定可以將劉展堵死在山區裡面的。到時候,他一定會好好的收拾這個讓他挨軍棍的傢伙。但是沒想到,最後被收拾掉的,反而是他自己。田乾真之前肯定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白白在深山老林裡吃了虧不說,回來還差點連小命都沒有了。

    「怎麼回事?」

    阿史那承慶身邊的將領,都感覺非常的詫異。

    劉展在山區裡面,是怎麼將田乾真幹掉的?

    其實,劉展也沒有做什麼大事,就是每天設置幾個陷阱。例如說,在樹枝上綁上三稜刺,然後將樹枝彎曲綁好,等敵人路過,一刀砍斷繩索,樹枝反彈回去,頓時將敵人直接從馬背上打下來。叛軍急忙反擊,可是劉展的人,早就消失在旁邊的密林裡面了。

    又或者是在深坑裡面插上竹籤,上面灑一些灰塵,然後在深坑的遠端,故意留下幾個腳印。叛軍遠遠的看到這些腳印,頓時大喜過望,急忙跑過來察看究竟。結果,噗通一聲,就掉入了深坑裡面。萬箭穿心,自然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又或者是在道路的兩邊準備一些大石頭,等叛軍經過,然後將石頭從上面推下來。由於是狹窄的山路,石頭順著山路一直往下滾,山路上的叛軍,連個迴避的地方都沒有,當場就被石頭撞得粉碎。有時候一個圓溜溜的石頭從山路的頂端滑下來,能夠半條山路的敵人都壓死,幾十人就這樣沒有了。

    又或者是將河水堵截起來,形成極高的水位,等叛軍口渴的時候,紛紛跳下馬來,到河邊去喝水。劉家軍突然扒堤岸,將溪水放下來。猝不及防的叛軍,頓時被蜂擁而至的人造洪水,衝擊得東倒西歪。劉家軍趁機向下面衝殺。被洪水沖得暈頭轉向的叛軍,自然是一敗塗地。一仗下來,幾百人就沒有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可惡的。

    最可惡的是,劉展派人假扮成商人,將一些帶毒的食物,送給當地的山民。他們的時間掐的剛剛好,往往是山民們來不及吃,叛軍就已經趕到了。又累又餓的叛軍,發現山民家中居然有這麼好吃的食物,馬上就搶過來,大快朵頤,邊吃邊感慨,原來山中也有這樣的美食啊!

    食物的確很好吃,可是後果同樣很嚴重。吃了食物的三百多叛軍,最後全部都倒下了。有的人當場就被毒死了,有的人是昏迷過去了,有的人還有一點神智,手指還能勉強活動。不過,這都沒有區別。因為,劉家軍很快就會過來,揮舞著鋒利的馬刀,不論死的活的,先將脖子砍斷再說。

    脖子被砍斷,還能活嗎?

    當然不能。

    既然不能,那麼,田乾真的部隊,又少了幾百人。

    最後,田乾真自己實在是撐不住了,不得不主動撤軍。

    明知道回去以後,可能要被安祿山斬首示眾,田乾真還是撤軍了。

    他是真的怕了。

    被安祿山砍掉腦袋,還能明確的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可是,要是繼續追下去,他實在無法猜測,自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在劉展的手中。

    田乾真的遭遇,證明一件事情:

    以後誰要是這麼積極的去追殺劉展,那就是自討苦吃!

    「草!」

    「這個劉展!」

    「怎麼這麼囂張啊?」

    阿史那承慶又氣又怒又無奈。

    氣的是,劉展實在是太囂張了,根本沒有將任何的叛軍都放在眼裡。

    怒的是,叛軍的其他將領,實在是不爭氣,讓劉展東遊西逛的跑了這麼多地方,居然奈何不了對方。

    無奈的是,田乾真的下場,大家都看到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自己最好還是不要去主動招惹劉展了。嗯,駐紮在襄邑這個地方,好像不太安全,什麼時候得挪一挪地方……旁邊的淮陽郡不錯……

    正這麼想著,忽然間,又有探馬來報:「大將軍,劉展往淮陽郡的方向去了!」

    阿史那承慶下意識的看看地圖。

    淮陽郡?

    劉展怎麼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奇怪,他居然不是衝著自己來的。

    這個劉展,跑去淮陽郡要做什麼?

    阿史那承慶想了想,決定將自己的手下都叫來,集思廣益。

    聽說劉展跑到了旁邊的淮陽郡,所有的手下,似乎都悄悄的鬆了一口氣。可見,劉展這個人,已經好像陰影一樣,沉甸甸的籠罩在大家的頭頂上。雖然明知道劉展只有五百人,而他們自己卻有兩萬人,兵力是對方的四十倍,可是大家還是無法阻止這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感。

    能元皓是怎麼死的,叛軍一直都諱莫如深。給全軍的通報,都說能元皓是英勇戰死的。但是,對於叛軍的高層來說,能元皓的死因,並不是什麼秘密。他是被劉展在距離兩百步開外,用硬弓活生生的射死的。兩百步,那是什麼概念?在兩百步的距離上,甚至連對方的五官都看不清。

    可想而知,要是劉展出現在戰場上,對他們暗施冷箭的話,他們根本無法抵擋。所以,劉展的人雖少,戰鬥力卻不小。他完全可以在叛軍想不到的距離上,將叛軍的目標人物射殺。只要想到在某個自己看不見的地方,有一把硬弓,在悄悄的瞄準著自己,在座的所有人,包括阿史那承慶在內,都不寒而慄。

    在這個危險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去主動的撩撥劉展。

    一陣難堪的沉默過後,手下將領紛紛問道:「大將軍,我們怎麼辦?」

    阿史那承慶沉著的說道:「按兵不動!」

    幾個手下面面相覷,按兵不動?

    這不像是阿史那承慶的風格啊!

    難道,阿史那承慶準備忘記在木蘭草原吃的虧了?

    哦,不是!

    顯然,大將軍同樣是想到了能元皓的下場,不想重蹈覆轍。

    明白,瞭解,收到,大家心照不宣!

    果然,阿史那承慶有板有眼的說道:「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看劉展如何折騰!你們密切注意劉展的動靜,有什麼消息馬上來報告!就是什麼消息都沒有,每天早中晚也要各自報告一次!注意,沒事的話,不要主動上去撩撥,除非你覺得自己有把握擋住來自兩百步之外的暗箭!」

    手下答應著去了。

    他們都覺得,阿史那承慶是越來越善解人意了,真是個不錯的上司。

    然而,在一群手下都走掉以後,阿史那承慶卻是鬱悶的要死。作為一個堂堂的叛軍指揮官,節度使,居然對部下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實在是太羞恥了。對劉展的忌憚,居然到了這樣的地步,實在是太令人鄙視了。阿史那承慶自己都忍不住鄙視自己。但是,為了自己的小命,他只好硬著頭皮鄙視自己了。

    不久之後,第一份情報就傳來了:「大將軍,劉展已經進入宛丘城了!」

    阿史那承慶點點頭,面無表情的說道:「知道了。」

    宛丘城乃是淮陽郡的治所所在,淮陽郡的太守府就在宛丘城內。淮陽郡原來的太守,早就投降了叛軍,令狐潮帶人洗掠了淮陽郡以後,張巡帶人到達淮陽郡,驅逐了當地的叛軍。後來,張巡被叛軍圍困,叛軍分出一隻偏師,重新來到了淮陽郡,將這裡控制起來。後來陳留城被劉展攻克,淮陽郡的叛軍,又急忙散去了。後來叛軍進攻雍丘,張巡再次被包圍,淮陽郡又被叛軍控制。

    短短的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淮陽郡來回易手的次數,就超過了四次,可見,無論是唐軍還是叛軍,都不捨得輕易的放棄這個地方。不過,奇怪的是,淮陽郡一直沒有太守。因為,唐軍想要任命太守,叛軍不答應。而叛軍想要任命太守,唐軍也不答應。唐軍和叛軍你來我往,誰要是做了太守,沒準兒剛上任沒有幾天,就被砍掉腦袋了。

    城內有資格出任太守的人,現在都在做縮頭烏龜,絕對不願意將自己的腦袋伸出來,風光不到兩天,然後被一刀剁掉。所以,目前的淮陽郡,完全是出於無政府狀態。當地的民眾,對唐軍和叛軍,也沒有清晰的認識,有的人想要跟隨唐軍,有的人想要跟隨叛軍,至於不想摻和的,早就逃亡了。

    阿史那承慶推測,劉展到淮陽郡去,大概是想找點物資什麼的,支援雍丘,他對雍丘的確是仁至義盡了。淮陽郡經過唐軍和叛軍的反覆拉鋸,有用的物資,基本上都被拉光了。不過,這個時候,阿史那承慶倒是希望,劉展能夠從淮陽郡找到一點有用的物資。

    等他從淮陽郡押送物資回來的路上,大燕軍就會要他的好看。

    只要有物資將劉展羈絆住,一切就好辦了。

    很快,第二份情報又傳來,「大將軍,劉展停留在淮陽郡不走了。」

    阿史那承慶頓時大皺眉頭,自言自語的說道:「不走了?不可能!再探。」

    他始終覺得,劉展到淮陽郡,就是弄點物資,不會有別的目的。他是河北道的行軍總管,權力的行駛,就只能在河北道進行。這次驀然到河南道來,也就是周遊列國,聯絡聯絡各方勢力的感情,不可能在河南道扎根。可能是淮陽郡的物資不充足,所以劉展滯留的時間長了一點。

    然而,此後陸陸續續的情報傳來,說劉展還在淮陽郡沒有離開,彷彿真的要在淮陽郡駐紮下來了。有大量的情報表明,劉展在淮陽郡,以行軍總管的名義,大肆擴軍,整頓官場,和叛軍有關係的人,都被劉展毫不猶豫的殺光了。現在,在淮陽郡的城牆上,掛著密密麻麻的人頭,都是和叛軍有關聯的,那些搖擺不定的人,被劉展的血腥手段嚇壞了,再也不敢提起叛軍兩個字了。

    「草!」

    「不帶這樣玩人的!」

    阿史那承慶惱火的想著。

    劉展居然在淮陽郡賴著不走,的確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他忽然發現,劉展這個漏子捅的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嚴重威脅他阿史那承慶的安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