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要證明自己 文 / 謝王堂燕

.    (感謝小夢、揚名兄打賞。最近瑣事繁多,爭取在五一時能小爆發一下吧,呵呵)

    徐庶是在暗示劉封,莫要答應了甘寧的主動請戰。

    很顯然,徐庶對這位「錦帆賊」並不信任。

    這也難怪,甘寧在荊州沒少干殺人放火的事,得罪的人很多,名聲也很臭,徐庶在荊州多年,自然沒少聽到甘寧的惡名。

    所以,即使是徐庶為劉封出了這道離間計,但他本身對這個「匪」性極重的東吳降將卻沒有太多好感。

    對於徐庶的暗示,劉封卻佯裝不見,慨然道:「好,那我就撥興霸五千兵馬,戰船三十艘,令你為先鋒,直取陸口。」

    「喏」

    甘寧熱血激盪,豪然領命。

    當下,甘寧便領了劉封所付兵符,率本部八百親兵,以及新撥的五千荊州水卒,以先鋒陣勢,向著陸口揚帆而進。

    甘寧方去,徐庶忙沉眉道:「主公,方纔我有所暗示,你為何視而不見。」

    劉封微微而笑,一臉自信道:「我知道甘寧在荊州名聲很差,不過這一次我卻相信他絕對是真心來降。」

    「主公何以這般自信?」徐庶卻面露疑色。

    劉封負手立於甲板,昂首注視著東方,冷笑一聲:「用燒盡糧草做為代價,演這麼一出詐降計,若是周郎,或許會幹得出來。至於那個孫瑜,我可不信他有這個膽色。」

    在劉封看來,孫氏一族,除了孫堅和孫策有王霸的氣魄之外,其餘皆乃自守之賊。

    倘若甘寧不燒糧草前來歸降,劉封或許還會有所提防,但恰恰因為他燒了糧草,所以劉封才確信其降是真。

    劉封的一席嘲諷之言,頓時讓徐庶恍悟。

    這時的徐庶,再無多言,他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雄主,由衷的為他那般不思議的識人之能而折服。

    恍惚之中,徐庶內心忽然產生一個強烈的懷疑:莫非,我真的是選錯了輔佐的對象,眼前這人,才是真正能夠終結這亂世的雄主嗎?

    神思之際,百舸急流,千帆招展,浩浩蕩蕩的艦隊,向著赤壁方向洶洶而去。

    ##########

    淮南,巢湖。

    相傳在遙遠的神話時代,這一片碧波萬頃的大湖並不存在,而是一片丘陵起伏的崗地,名為古巢州。

    此州土地貧瘠,既沒有蓄水的湖泊和塘壩,也沒有引水灌溉的河流和溝渠,世代耕種於此的農民,常年飽受著乾旱的折磨。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卻將整個巢州淹沒,形成了一個方圓數百里的大湖。

    儘管大水淹死了許多當地百姓,但倖存下來的人們,卻再不用為乾旱擔憂,從此過上了風調雨順的生活。

    巢湖,因此而得名。

    此時此刻,一場決定許多人命運的大戰,卻即將在這碧波無垠的湖面上演。

    天空陰沉的就像是一張厲鬼的臉,猙獰而渾黑。

    翻滾捲積的雲團間,似有萬千野獸在咆哮。

    卡嚓∼∼

    一道驚雷破雲而下,白熾的電光如利爪一般,輕易的撕破了昏沉的天地。

    電光照耀下,一望無際的湖面上,兩支規模空前的艦隊,正在徐徐的駛向對方。

    那是周瑜統率的淮南水師,還呂蒙統帥的長江水師,總計約千艘的戰艦,欲要在這巢湖上決一死戰。

    自赤壁之戰後,東吳的水軍就在不斷的擴張,至周瑜奪下徐州時,東吳已擁有一千五百餘艘的龐大艦隊。

    這其中,五千多艘戰艦部置於淮河一線,三百多艘佈署於江夏,其餘七百餘艘則分佈於江夏至建業的千里長江各軍港。

    孫權在聽聞周瑜造旋反之後,便迅速集結了長江一線近五百多艘戰艦,率四萬水軍由濡須口進入巢湖,準備進攻合肥,平定周瑜之叛。

    周瑜方面,本來擁有七萬吳軍精銳,但由於要防備青兗一線的曹軍,有三萬人要留守徐州,一萬左右的兵馬鎮守新得未久的兩淮諸要害。

    因此,用於對付孫權征討的兵馬,只有三萬左右。

    儘管兵力上處於劣勢,但周瑜卻根本沒打算採取守勢,反而是親率三萬精銳,以五百艘戰艦南下巢湖,主動的與孫權的主力尋求決戰。

    周瑜知道自己拖不起,只有迅速的滅了孫權,奪取整個揚州的控制權,結束東吳的分裂狀態,方才能免遭周圍敵人的趁火打劫。

    樓船巨艦上,呂蒙扶劍而立,眉宇之中,流露著前所未有的興奮。

    時至今日,他終於獲得了和周瑜魯肅平起平坐的地位,儘管得到的方式有點戲劇性,但他卻根本不在乎。

    我呂蒙不像你周郎,或是魯肅,身於衣冠望族,自幼從授良師。

    我呂蒙出身寒微,曾幾何時,大字都不識幾個。

    你周瑜,尚未出仕時,便名聲在外,輕易便可居高位。

    而我呢,儘管我有不世的才華,卻只能從一名小卒艱難的做起,如果不是我當年耍了點小聰明,可能吳侯一輩子都不可能注意到我這個下濺的武夫。

    但是現在,我卻是吳侯最信任的人,所有東吳人都堅信,只有我才是你周瑜的對手。

    這一天,我等了太久。

    思旋潮滾滾,激動的神情盡顯於色。

    緊攥著拳頭,他咬著切齒,喃喃自語道:「周瑜,今天這一戰,我就要向世人證明,我呂蒙才是東吳第一將。你,必將是我威震天下的墊腳石」

    ##########

    風吹撫著鬢絲亂舞,那張俊美的臉上,沉靜如冰湖一般。

    額頭上感覺到一絲涼意,周瑜伸出素白如玉的手,很快,掌心便落滿了點點的濕旋潤

    下雨了。

    他抬起頭,極目遠望,數里之外,那熟悉的旗幟,熟悉的戰艦,漸漸的映入眼簾。

    周瑜似乎能夠感覺得到,迎面而來的風中,充滿了濃濃的殺氣。

    「呂子明,你等這一天,一定等了很久吧。」

    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正在這時,忽然感到胸口一陣的難受,周瑜急是捂著嘴乾咳起來。

    身旁的凌統忙道:「都督,此間風大,不如回船艙中去吧。」

    周瑜微微擺手,示意自己無事,但那咳嗽起來的難過之狀,卻讓身邊這個最信任的愛將感同身受一般難受。

    過了好一會,周瑜才緩過勁來,抬起頭起,雨點已經滴滴答答的傾落下來。

    凌統一揮手,左右忙舉著傘蓋上來,欲要為周瑜遮雨。

    周瑜卻一把將傘蓋推開。

    凌統一怔,忙道:「都督,你身體本就欠佳,若是給雨淋到就不好了。」

    周瑜淡淡道:「三軍將士皆沐雨而戰,我豈能獨自遮風躲雨,要被雨淋,我和將士們一起被淋。」

    周瑜的話,令左右士卒大為感動。

    而在此時,他更是走上最高一層的甲板,俊美的身姿昂然而立。

    當三軍將士們看到他們統帥的身影,和自己一樣承受著大雨的擊打時,士卒們感動之下,熱血為之沸騰,「萬歲」的喊聲如潮而起,由近及遠遍傳全軍。

    雨越下越大,頃刻之間,周瑜便渾身濕透。

    雨水浸泡,再加上冷風一吹,那種寒意極是難受。

    儘管如此,周瑜卻巍然不動,依舊傲然的屹立在大雨之中。

    敵艦越來越近,一千餘艘戰艦,各自以錐形之陣,如兩柄巨碩無比的大矛,貼著水波蕩漾的湖面,相對射去。

    沉默許久的周瑜,猛然拔劍,寒鋒直指敵陣,大喝一聲:「全軍進攻」

    雷鳴般的戰鼓聲驟起,令旗在風雨中搖動,無數的艨沖、鬥艦和樓船轟然而出,向著敵陣撲去。

    成敗,在此一戰。

    ##########

    濡須口。

    孫權站在塢壁之上,手搭涼棚,神情焦慮的遠望著巢湖方向。

    濡須口距巢湖有數十里之遙,站在這裡根本什麼都看不到,但每隔一會,孫權還是忍不住的要張望一下,彷彿他能看得到正在進行的戰鬥似的。

    孫權的內心,有種深深的恐慌,因為他很清楚,這一戰若是失敗,他將失去一切。

    如果有可能,孫權寧願自己率軍去和周瑜一戰,親手宰了那個無恥的叛徒。

    但是孫權沒有,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他很清楚玩弄旋權術是自己的強項,若論打仗,十個自己加起來也不是周瑜的對手。

    或者說,整個東吳,都沒有人是周瑜的對手。

    韓當這等老將雖然忠心,又有威信,但忠心和威信這玩意,並不和打仗的才能成正比。

    至於陳武和董襲等諸將,儘管剛勇善戰,卻只配做一軍之將。

    算來算去,孫權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資歷最淺的呂蒙身上。

    這個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孫權本是(文學網)打算培養他,將來用以取代周瑜和魯肅的位置,但是現在,孫權只能提前讓他挑起這大任。

    說實話,他雖然很欣賞呂蒙,但對其能否擊敗周瑜,卻並無十足的把握。

    孫權別無選擇。

    「呂子明,我孫氏的興衰,全都在你的手上了,你可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孫權極力的維持著平靜,但在心中,卻在忐忑不安的祈禱著。

    日昇日落,雨起雨歇。

    這一天,孫權經受了度日如年般的折磨。

    傍晚之時,他終於看到了一葉走舸由北而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