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六卷 南征北戰 第一百七六章:袁術起,發兵三路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看著面前的錦囊,宗寶臉上疑惑之色更濃,心中更是升起了淡淡的不滿。(請

    記住)

    「軍師自然不會讓我等前來送死,我臨出來之時,軍師塞給我一個錦囊,說是上面有著破敵之策,只要依計行事便可,只是需要在明日才能拆開。」武安國說完,轉手將其收入懷中。

    即便是如此,宗寶仍舊是不大相信,一個念頭產生,便不會輕易消散,武安國不在理他,轉而督促大軍行進,為了防止提前為劉繇探知,斥候早已被他派遣出去。

    下邳城外,沂水行沓相隨,至夜時,大軍至下相城外十里處,武安國一面吩咐手下安營紮寨,一面派遣斥候打探周圍的情況。年前之時,諸葛瑾攻下下邳之後,由於呂布的突然出現,打亂了他原本既定的計劃,出兵下相的計劃便擱置了,如今荀攸不願困守城中,要出城與劉繇一決高下,下相的位置就顯得有些重要了,這也是武安國一行直奔下相的緣由所在。

    「報……稟將軍,附近沒有出現異樣,下相城中安靜異常,城中並無大軍駐紮的痕跡。」漆黑的夜空下,士卒很是賣力的將軍帳紮好,依著兵法佈置成陣勢,將主帳圍在中心,大約過了近乎一個時辰,斥候伍長匆忙奔進主帳,對著武安國回稟道。

    「嗯,知道了,安排人留守蹲點,隨時注意下相城中動靜。」武安國揮揮手,讓其下去,後吩咐親衛把守帳門,自己去了內帳。

    「陶謙投效劉繇,下相已被陶謙勸降,若要與劉繇對峙,當先取下相。」武安國耳邊,臨出發前荀攸說的話仍舊在耳邊迴盪,見左右無人,這才伸手從懷中將錦囊取出,小心翼翼的將其打開。錦囊之中,除去一張紙條之外,再無他物,武安國將紙條打開,只見其上這樣寫道:「先取下相,劉繇來時,示敵以弱,可出城與之戰,許敗不許勝。」

    一句話,卻是廢了武安國好大一陣工夫,總算是琢磨點出什麼。若是之前,武安國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盲,斗大的字不識一個,為了防止傳令時將不識令,諸葛瑾便將手下大將全部扔進青州綠色∷小說址讀看

    看)

    明白了將令,武安國便心中安然了,荀攸所用乃是驕兵之策,定然還留有後手,既然不說,他便不問,本分,便是寒士之人兩外一大兩點。

    就在荀攸調兵遣將應對劉繇,就在武安國準備領兵強攻下相之時,回至彭城的沮授尚未停歇,便聽到手下人來報,袁術大軍已經出動,目標很是明確,一路自汝南向北,奔陳郡,直指陳留;一路北偏東,出譙郡,再分作兩路,一直彭城,一指沛國,至於下邳?袁術選擇性的遺忘了。

    這一下,不單是沮授緊張了,就連劉岱也是緊張了,出兵佔下魏郡與陽平之後,他便與袁氏撕破了臉面,原本以為四家諸侯同時動手,定然不會給袁紹反擊的機會,沒成想,袁術的反應會是這麼厲害,比起袁術來說,劉岱的底蘊就差的多了,沒辦法,只好慌忙調兵遣將,準備死守陳留郡了。

    袁術此次,是真的發狠了,三十萬大軍中,派往陳郡的,只有大將張勳,並手下五萬兵馬,其餘之人,如同袁渙、楊弘、閻象、韓胤、紀靈、袁胤、陳紀、雷薄、韓暹、陳蘭、橋蕤(

    ui)、樂就、韓浩、李豐、梁剛等,並兵馬二十五萬,好好蕩蕩湧入徐南,氣勢之大,天下為之一震。

    袁紹早與其弟袁術約定已好,趁著袁術動靜鬧騰起來之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河間,打通了安平與渤海只見的道路,劉備反應過來之時,袁紹大軍已然固守,冀州境內,氣氛卻是再次濃烈起來。

    「駕……」通往彭城的官道上,一隊隊士卒在行進著,捲起連天黃沙,嘶啞著嗓子的叫喊聲、傳令兵的馬蹄聲、行走間甲冑的碰撞聲等等,匯在一處,嘈雜的聲音在天空下迴響著。

    沮授很是明白,單靠他手中的兵馬,很難能夠阻止得了袁術大軍的行進,是以早早便將各處城鎮捨棄,將大軍重重囤積在彭城城中,幾日間,袁術大軍進展很快,很快便殺到了彭城城下。

    袁術的日子過得似乎很是悠閒,並沒有因為大軍遠征在外邊露出急切,大軍安營紮寨之後,一連三日只圍不攻,弄得沮授也是一頭霧水,心中暗自猜測不已。

    可惜,忙著應對袁術的沮授,將荀攸提醒的一件忘記了。

    「城中的人聽著,袁大將軍大軍到此,識相的快快出城投降,不然城破,人爾等死無葬身之地。」這一日,沮授照例在城樓上巡視一番,不見城外動靜,以為又是如同之前幾日一般,正要準備下去時,卻聽見城外一陣叫聲傳來,大將軍?沮授聽了心中就是一個不屑,隨即又是一緊,口中喃喃低語道:「大戰,終於是要來了!」

    然而,事情,再次出乎了沮授的預料,又是兩日,袁術仍就是按兵不動。沮授心中,更是迷惑起來,卻不知,距離彭城五里處,袁術軍的大帳中,袁術正與幾位謀士在哈哈大笑。

    「耀卿,文約,兩位真乃是大才,布下這等瞞天過海之策,任那沮授再是聰明,也定然想不出,我軍目標卻全然不是此處。」大帳中,袁術第一次不吝稱讚,對著袁渙、閻像二人說道。

    兩人對視一眼,忙起身連道不敢。

    袁術其人,最是喜好喜怒無常,兩人雖然在袁術底下多年,卻也很少會碰到袁術如此這般,誰也不敢托大,慌忙起身謙虛道:「主公領導有方,若不是主公親自坐鎮此處,只怕沮授早已將此計看破,屬下等實不敢當主公如此稱讚。」

    原來,袁術出兵前,便已探知彭郡中有大軍十多萬,若是靠著堅城,即便是掌握有二十五萬大軍,也不敢保證能夠在段時間內能夠攻下彭城。在袁術的計劃中,越早打下彭城,袁紹在北方的壓力便會越小,這樣才能將諸葛瑾的木光吸引到徐南之地,好讓得袁紹有些時間作為緩衝,打敗劉備、呂布,重新將冀、並二州掌握在手中。

    豫州之地地廣人稀,也是一個多戰之地,生存下來的百姓五不存一,這些年來,靠著手下謀士袁渙、楊弘、閻象、韓胤四人的相助,才將汝南穩定了下了,並藉著中原之地戰亂不已,收攏了一大批的精壯流民,再加上淮南之地的糧草底蘊,這才支撐住了袁術大軍如此這般的耗費。

    「待我將諸葛瑾的家小全部捉住,我到是很想知道諸葛瑾臉上會不會還掛著那一絲笑容。」袁術的聲音有些囂張,不過卻也好理解。當年虎牢關下,住歌姬手下關羽與呂布戰了個兩敗俱傷,便讓得氣量狹小的袁術記恨在心中,這些年來更是經常的會想到到這些,此時將諸葛瑾軍師圍在城中,一瞞天過海的小計謀,便將沮授耍的不知方向,袁術有理由自己慶賀一下,換句話說,也就是有著底氣敢這般說話。

    明面上,袁術親自統領了二十萬大軍兵圍彭城,另有大將橋蕤統兵五萬出兵沛國,牽制守在沛國的諸葛瑾守軍。其實不然,天下諸侯中,誰也不曾知曉,袁術軍中,另外有著一支特別的隊伍,正是袁家豢養的死士,袁術身邊如今的親衛。這些人有著近乎一萬餘人,此次袁術便聽從手下謀士的計策,派遣出了五千兵馬,晝伏夜出,目標竟然是想要直取琅琊。

    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什麼事情都經不起認真二字。別看橋蕤生的五大三粗的,其心思之細膩簡直令人髮指,顏良手中只有兵馬三萬人,若是再沛國全境佈防顯然是不大現實,與手下之人一商議,便放棄了防守杼秋、豐縣兩地,將所有士卒都集中到了沛國,渾然不顧已經將彭城西部給透漏了出來。

    袁渙、閻象此次出計,便是依著顏良的退守來設置的。彭城城北約五十里處,有一湖名曰微山,湖泊附近林木茂盛,用來藏兵最好不過,此時橋蕤便帶著五千士卒隱匿於其中,只待夜晚降臨,便再行出發,他們的最終目標,乃是琅琊。

    初一聽來,這件事情很是瘋狂,細想中卻又有著別樣的誘惑,琅琊,諸葛瑾的老家所在,更是有著諸葛氏一族的所有人物,而且自打徐南之地被攻佔之後,諸葛瑾便陸續將東海等地的士卒掉派至徐南各地,整個東海,幾乎上可以說是空了,即便是這五千人最終沒有達成目標,單單是在後方,便可以攪動風雲了。

    只是可惜,此時無論是諸葛瑾,還是袁術,兩人均是沒有想到此事,冷兵器時代,信息想要收集完整,傳遞及時,真的是太難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