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在西漢的悠閒生活

第一卷 第十八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4】 文 / 要離刺荊軻

    「張先生……」躊躇了一會之後,王莒忽然說道:「若是這場旱災在下可以對朝廷施加些影響,足下以為,朝廷怎麼調度,才可以最大程度的緩解旱情,確保今秋的收成呢?」

    「嗯?」張恆看向王莒。

    老實說,他一直在猜測著王莒父子的身份。

    這對父子來歷神秘,就連他們的父子關係也非常奇怪。所以,張恆覺得或許,他們不會是普通的公侯世家那麼簡單,現在王莒這樣試探,更加加重了張恆心中的猜測。

    能影響朝堂的決議……

    這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夠做到的。至少得是跟丞相公孫賀或者御史大夫暴勝之仰或貳師將軍李廣利關係親密到非同尋常的地步,才有可能力排眾議。

    然即便如此,卻也僅僅是有可能而已。

    要知道,詭秘多變的朝堂上,向來充滿了爾虞我詐。明槍暗箭,令人防不勝防。

    當今天子在位四十餘年,只有一位宰輔壽終正寢,便是明證。

    這麼說來的話……張恆並不蠢,已經猜到了這王莒父子的身份。

    想到這王莒的身份,張恆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

    堂堂大漢儲君,故大將軍長平侯衛青的外甥,居然與他成了朋友。而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帝劉徹居然到過他家!人生際遇之妙,莫過於此!

    其實這並不難猜,劉徹的母親姓王,且曾經在民間嫁過人,生過子女,劉徹做了皇帝之後,也一點也沒有介意,甚至封他同母異父的兄弟為侯。

    其次,那位給劉徹趕車的馬伕,假如張恆沒有猜錯的話,應當是劉徹身邊的近侍駙馬都尉金日?。

    駙馬都尉,現在可不是公主的丈夫的稱呼,而是掌管天子出行車馬的一個官職,大抵相當於中央警衛團團長。

    再結合一些後世史書中記載過的事情,張恆對於王莒就是劉據已有七成把握。想想前些時候,自己還教訓過劉據,張恆就感覺很爽。

    再沒有比劉據父子更好,更強大的靠山了!

    「為今之計,若要最大限度的減少旱災的影響,只有一個辦法!」張恆既已覺得對方就是劉據,自然是搜盡腦中一切的知識來出謀劃策,思來想去,他最終覺得,只有這個辦法才最實際,同時也最能夠體現他的價值:「目標責任制!」

    「目標責任制?」『王莒』並不是很能理解張恆的意思,他疑問道:「請先生賜教!」

    「王兄有三輔地圖嗎?」張恆突兀的提出了一個問題。

    「有是有,但是先生要地圖是?」『王莒』問道。儘管『王莒』不解,但他還是轉身和跟在他身後的一名男子吩咐了一聲。

    張恆見了,更加確認了『王莒』就是劉據,要知道,地圖堪輿,特別是關中的地圖堪輿,除宰相,大將軍,衛將軍,衛尉之外,便只有天子以及做過監國的當朝太子才有資格持有,並隨身攜帶。

    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名義持有關中地圖,一經發現,便是要以謀反論處的。

    而在事實上,受制於勘測技術的限制,其實也唯有中央政府才有能力繪製出一份詳細的地圖。

    「自然有用了!」張恆笑著道:「此地不宜交談,王兄與鄙人回家細談吧!」

    便站起身來,跟嫂嫂打聲招呼,帶著『王莒』及其幾個隨行的下人,回了家。

    -0-0-

    一副繪於絲帛之上的原始地圖,展現在張恆眼前。

    儘管沒有等高線,沒有比例標示,但是張恆靠著腦中的知識,還是能夠分辨清楚這地圖上的山川河流以及城池要塞。

    「王兄請看,三輔地區轄下記有大小五十餘縣,分屬左馮翊,京兆伊,右扶風。而按照旱情,水利灌溉的不同,又可將之分為不缺水、缺水、嚴重缺水三塊,朝廷若要抗旱,則先要派員調查,將每一個縣的受災情況如實查清,然後在地圖上標示出來。不缺水的,貼上綠牌,缺水的貼上黃牌,嚴重缺水的貼上紅牌!」張恆在地圖前侃侃而談,好在新聞聯播沒白看:「在摸清楚所以地區受災情況後,朝廷應當設立一個至少由三公領銜的抗旱救災衙門,直接向天子負責。同時下詔,嚴令各縣地方令長尉史必須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引水鑿井,架設桔槔!」

    「在另一方面,南北兩軍,亦要動員起來,以隊為單位,開撥至受災郡縣,命其接受地方官的指揮,協助地方鑿井,架設桔槔!」

    「當然……」張恆臉色一變,殺氣騰騰的道:「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法。在地圖上不禁要標示出各地的受災程度,更要標示出每日的鑿井數量與架設桔槔數量!」

    「就拿南陵來說,若南陵縣今日鑿井數量或者架設桔槔的數量達不到要求,那麼南陵縣縣令及縣尉皆可斬,負責南陵縣抗旱的南北兩軍軍官亦斬,同時京兆伊亦要檢討;同理,向上推,京兆伊治下郡縣若有三成達不到目標,則斬京兆伊及軍使!丞相,御史大夫,皆連坐失察之罪;若三輔轄區有三成以上郡縣不達標,則問罪於主持抗旱衙門之三公、衛尉,以瀆職論處!」

    「這是暴秦之法!」『王莒』的隨從中有人驚呼道。

    「法無善與惡,!」張恆橫了那人一眼,道:「關鍵在於執行者,執行者心中存善,便是暴秦之法,亦可救人!執行者心中存有惡念,即便周公之法,亦可毀家滅門!」

    「而今三輔大旱,百姓困厄,非行此非常之法不可!」

    「可是,這不符祖宗法!」那人辯道。

    「哼!」張恆冷哼一聲道:「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對於這種糾結於祖宗規矩的人,張恆向來看不起。心念傳統,那是好的,但是在傳統的基礎進行創新,更加重要!

    「你!」那人臉色大變,道:「簡直不可理喻!」

    「哈哈!」張恆笑道:「昔者倉頡造字,可有祖宗依據?李哩變法,可有前人參照?所謂法,無法是根據時局的需要而制定的罷了。先賢製法,所為的不過是下安黎庶,上佐天子。可笑凡夫俗子卻只知死守陳文舊律,不明先賢製法之本。」

    「我送你一句話:回家且去讀書!」張恆毫不猶豫的對他發出了讀書卡。

    這一招在後世的論壇上無比犀利,曾經秒殺過不知多少英雄馬甲,如今使出威力依然不凡。

    只見那人青筋暴起,臉色發白,連呼吸都有些急劇。

    想來此人在『王莒』隨從中應該算是一個身份地位都不算低的人了,而且很有可能還是什麼博士之類的。

    張恆卻是懶得再理會他,更加不懼怕他將來的報復。

    這個世界本就是如此,有人上位,便要有人被當成墊腳石。張恆不想做別人的墊腳石,便只能踩著別人的身體上位了。

    「王兄若是覺得鄙人的意見還可以的話,鄙人這兩天便寫一個詳細的條陳給王兄!」張恆轉身對『王莒』道:「關中父老,苦旱久矣,這個時候做任何幫助他們的事情,都是功德無量的!」

    -0-0-0-

    凌晨時分求推薦收藏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