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二卷 豫北風雲 一百三十三、撤回徐州 文 / 黃帝子孫

    一百三十三、撤回徐州

    這個坦克編隊無疑就是黃佳俊帶領的從小柳莊安全撤離的部隊。

    一路狂奔向夏渡而來。

    在路上的時候,黃佳俊就用電台向戰區報告了自己的位置,並要求戰區在微山湖準備大量的渡河工具。

    就在這時黃佳俊也接到了錢三河和何達夫發來的緊急電報:鬼子第十師團和108師團在豫北蠢蠢欲動,有攻打新鄉和濮陽的準備。因此,前面派出的168團已經被戰區命令停止前進,新180師也開始進入動員狀態。

    黃佳俊心想被自己橫插一腳,已經改變的豫北戰局又要烽煙四起了。看來這次鬼子是勢在必得啊!居然動員了兩個師團!也不知宋哲元的第一集團軍這次會怎麼樣了?由於自己的原因,老宋並沒有如歷史上一樣被剝奪軍權,第一集團軍的番號也沒有被取消。

    可是自己現在還在鬼子的包圍圈中呢,想那麼多幹什麼?還是看看怎麼衝出鬼子的包圍圈吧!黃佳俊不由得自失得一笑。

    也就不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心一意的開始考慮該怎麼衝出去吧!

    而戰區的李長官接到黃佳俊的電報,先是大喜,接著就開始考慮怎麼接回從籐縣突圍的殘軍吧?

    李長官在地圖上一陣好找,終於決定就由微山湖附近的一個旅帶著渡河工具急速向微山湖前進,在沛縣收集渡船,接回那些將士。

    鬼子們還真是訓練有素,就在渡邊少佐發出嚎叫,坦克上的大炮開始發出轟鳴的時候,就齊齊的臥倒在地。並且齊齊把槍口對準了來襲的坦克。

    說起來,渡邊也真夠鬱悶的,本來一心想立個大功,不想先是被一個伏擊打得差點全軍覆滅,自己也受了傷。眼看得到支援,可以把這些可惡的支那人趕下湖的,沒想到在這個時候來了這樣一下。看來現在不是怎麼消滅支那人,而是自己能否逃出生天了!這個反差也太大了點!

    黃佳俊這次的進攻可說是不遺餘力,五輛坦克一字排開,全力衝擊。這是坦克戰的精髓,靠的就是速度和衝擊力!

    雖說鬼子的坦克速度差點,衝擊不是很強,但是在這樣的曠野之中對付沒有反裝甲武器的這部分鬼子那是足夠了!

    更何況後面跟著這11輛汽車,獲利強大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這一頓猛轟讓鬼子死傷慘重,等他們抬起頭來時,坦克已經衝到了面前!

    坦克上的機槍瘋狂的掃射,打得鬼子根本抬不起頭。

    黃佳俊親自駕駛著第一輛坦克衝在前面,他把速度提到極致,很快就從鬼子中間衝開一條血路。與王繼勝和王志遠率領的部隊會合,然後一個漂亮的轉身,從後面對鬼子展開夾擊。

    鬼子已經是潰不成軍,不過鬼子也實在是凶悍!在下級軍官的帶領下,向坦克發起了『自殺』式衝鋒,妄圖炸掉坦克!

    這又怎麼能夠得逞呢?伴隨坦克的步兵用機槍和步槍把那些向坦克衝來的鬼子打成篩子。鬼子雖說有數一百之眾差不多一個大隊,可是在中**隊的前後夾擊之下,已是敗局已定!翻不起什麼大浪了!

    黃佳俊看大局已定,把坦克停下,從裡面跳下來。向王志遠走去,王志遠看到黃佳俊,那叫一個激動。只是緊緊的抓住黃佳俊的手,說不出話來!

    黃佳俊拍拍他的肩膀,輕聲說:「王老哥啊!活著就好!活著就好啊!只要人還在,什麼都好說!」

    「王師長他……」王志遠喃喃的說不出來。

    「什麼也不要說了!我都知道,怪我啊!我沒有能夠救出他們!我想王師長們幾人自有天象,沒事的!」黃佳俊雖說已經知道結局,但是為了安慰王志遠也只好不說實話。「王旅長,我們的時間有限,還要想法把這些弟兄們好好的帶出去!現在可不是悲傷的時候!」

    黃佳俊拉著王志遠從川軍殘兵中走過,那些滿臉硝煙的戰士們一個個自動的起身敬禮!黃佳俊一一回禮!

    他站到高處,大聲的說:「弟兄們!你們是英雄!可是現在我們還沒有脫離危險!所以我要求大家立即準備渡過湖區!」

    就在黃佳俊在那裡講話的時候,有的戰士已經發現湖裡出現了龐大的船隊。戰士們發出一陣歡呼。

    這是接應的船隊來了。

    那邊廂王繼勝和李雲生帶著部隊已經在追剿鬼子的殘餘。

    黃佳俊命令王志遠把受傷的戰士們先組織起來,一等船隊靠岸,立即把他們送上去。

    王志遠瘸著一條腿,指揮著軍官對官兵們進行組織。戰士們也非常自覺的排好隊,等著船隊靠岸。

    黃佳俊看這裡的情況尚好,心裡很是欣慰。對王志遠和張宣武吩咐道:「你們二位一定要組織好戰士們!抓緊時間,我想鬼子的飛機很快就會到來!告訴戰士們一定不要慌!我叫王繼勝帶著部隊跟著你們,直接到沛縣上岸,在那裡戰區已經派人接應的!」

    王志遠一聽黃佳俊的意思並不與大部隊一起離開,心裡一急,問道:「師座,你不與我們一起走?」

    黃佳俊點點頭:「是的,我要把這些坦克和汽車帶回去。就不與你們一起走了!更何況我們也可以掩護你們啊!」

    這時,船隊已經靠岸,部隊抬著傷員,有次序的登船。

    黃佳俊與王志遠揮手道別,自己重新登上坦克,向大隊開去。他可捨不得這些好不容易到手的坦克和汽車,如果加上在豫北繳獲的坦克,他可以組織起一個快速反應部隊。而這是黃佳俊夢寐以求的目標!

    就在船隊離開以後,鬼子的飛機姍姍來到,看見地面上是飄著太陽旗的坦克和汽車,渡口擺滿了穿著灰布軍裝的屍體。而地上也擺著白布做成的標誌。帶隊的鬼子空軍指揮官要通了電話,大聲詢問情況。地面上傳來回答:「我是這裡的指揮官渡邊少佐!這裡的支那軍隊已經全部消滅!謝謝空中勇士,天皇陛下萬歲!」

    幾架飛機看看下面,沒有什麼異常也就擺擺機翼,向來的方向飛走了。這是怎麼會事呢?

    原來,瀨谷並沒有向空軍通報,坦克和汽車被搶得情況,只是要求空軍派飛機支援夏渡的渡邊少佐。這也是瀨谷的私心作祟,在籐縣被攻下的時候,出了這麼大的一個事情,如果傳出去,自己肯定會成為笑柄。在他想來,只要消滅這一小股的支那軍隊,這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錯誤而已。

    而黃佳俊就是抓住了瀨谷的這點,才冒險賭了一把。

    把鬼子的屍體全部換上川軍的軍裝,擺在渡口,自己大搖大擺的就以渡邊的名義活動。

    黃佳俊從望遠鏡裡看到鬼子的飛機遠去,才一聲令下,坦克和車隊轉而向南,準備繞過微山湖。

    一路疾馳,終於18日夜到達柳興莊。在到達柳興莊的時候,差點與22集團軍發生誤會。

    至此,籐縣血戰降下帷幕。經過黃佳俊的努力22集團軍保存了本該損失的2000多人。為後面的戰鬥積蓄了更多的力量。

    而由於黃佳俊的參與,瀨谷支隊的損失超過歷史,進攻台兒莊的時間向後拖延了兩天,這是後話!

    黃佳俊帶著編隊在柳興莊補給後,馬不停蹄的向徐州前進。與19日清晨到達徐州,這時的徐州已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打聽,原來是**在臨沂取得大勝!

    臨沂為魯西南軍事重鎮,徐州東北之屏障,第5戰區右翼的重要據點,它地處南通新安鎮(今新沂),西南通台兒莊、棗莊、嶧縣,北通費縣、泗水,西北通蒙陰、新泰,東北通莒縣、諸城,東通日照,故臨沂得失牽動全局,為隴海、津浦、膠濟三大鐵路線安危所繫。

    第5戰區在悲壯地丟失滕縣的同時,龐炳勳、張自忠部在臨沂卻取得了自八路軍平型關大捷後的第二個輝煌的戰績。戰後,李宗仁在評價臨沂激戰時指出:「臨沂一戰,津浦北段敵軍左臂遂為中**隊砍斷,敵兩路會攻台兒莊計劃,遂為我所破。」

    津浦線南路的日軍受阻於淮河一線後,日軍大本營不得不調整戰略計劃,改由北路日軍擔任主攻。第一步,以磯谷廉介的第10師團為右翼,沿津浦路南下,直逼滕縣。以號稱「鐵軍」的板垣第5師團為左翼,從青島出發,由青沂公路大舉進逼魯南軍事重鎮——臨沂;第二步,兩支「鐵軍」會師台兒莊,爾後攻取徐州。

    第5師團長板垣在平型關一役被八路軍115師重創,正是由於其輕敵冒進所致。本應收斂其一向驕橫跋扈之氣,但本性難移,急於以不俗戰績血恥,全然不把即將面對的對手——龐炳勳之第3軍團放在眼裡。早在發兵之前,其參謀長梅津大佐提醒板垣:「與我們對陣的是龐炳勳的第3軍團,大約有5個團的兵力。」

    板垣不屑一顧地說:「龐炳勳,蔣介石手下的一支即將解散的雜牌軍,不堪一擊!」

    「不過,他們的抵抗很厲害!」梅津大佐鼓起勇氣繼續提醒他。

    「據說,龐炳勳的士兵,多為中國滄縣一帶的男子。滄州古稱幽燕,民風剛強、好鬥,龐炳勳也慣於驅使這些……」

    「這是敵人的自我吹噓!」板垣驕橫地說:「任何好鬥的、頑強的支那軍隊,在我所率領的這支大日本皇軍的鐵軍面前,他們充其量不過是一群任我捏、任我踩的螞蟻!」

    板垣的輕敵和狂妄到了極點。這注定了他失敗的命運。

    號稱日寇「鐵軍」的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由青島沿膠濟鐵路西侵,至濰縣轉南,經高密,循諸城、莒縣一線,進迫臨沂,妄圖奪取臨沂後,與津浦線上磯谷師團在台兒莊會師,爾後從左翼迂迴徐州。

    臨沂為魯南軍事上所必爭的重鎮,得失關係全局。此時,臨沂守備力量僅有三區專員兼臨沂城防司令張裡元所屬的保安團隊2000餘人。張深知單憑所部難以拒敵中之最強者,遂立即向第5戰區急電求援。

    第5戰區司令李宗仁急調駐守海州的第40軍龐炳勳部馳往臨沂,固守縣城,阻擊敵人。龐部到達臨沂後,龐立即派人察看臨沂周圍的地形,研究敵情及攻守戰略,在湯頭至葛溝一線,構築前沿陣地,並從白塔(今屬河東區太平街道)起沿沂河東岸向南至郁九曲一線構築主陣地。板垣師團企圖強行通過臨沂防地向台兒莊進攻。先後佔領了湯頭以南沙嶺子、白塔、太平、亭子頭等村莊,以優勢兵力圍攻守軍第40軍的5個團。龐部以誓與臨沂城共存亡的決心,利用沂河這一天然屏障,集中火力與敵血戰數日,漸感不支。這時適接李宗仁復電:「臨沂為台、徐屏障,必須堅決保衛,拒敵前進。除已令張自忠部前往增援外,並派本部參謀長徐祖詒前往就近指揮。」徐祖詒到達臨沂後,認為軍部距前線太近,敵彈不斷凌雲呼嘯,主張軍部應立即撤到臨沂以南的傅家莊,以免影響參謀作業的心情,而且便於指揮。龐則不以為然,他很堅決地說:「如果我龐某臨危後退,前方士氣動搖,臨沂城就難保了。」徐、龐意見相左,最後請示戰區長官,仍尊重龐的意見,軍部不動。

    第59軍接到命令後,軍長張自忠親自率部出征,一晝夜強行軍180公里,主動出擊,以攻為守,以解臨沂之圍。張在龐、張兩部高級軍事人員會議上說:「在一般情況下,59軍以急行軍到此,非常疲勞,似宜稍作休息,再與敵人作戰。但兵貴神速和出敵不意,且以我劣勢裝備,對現代化之強敵,必須利用夜戰、近戰,方可奏效。應打破常規,提前開始行動。」14日凌晨,張自忠指揮全軍暗渡沂水,向日寇「鐵軍」的精銳第5師團右側背發起攻擊,在亭子頭、大太平、申家太平、徐家太平、沙嶺子等處突破敵防線。敵初不及料,損失慘重,一夜之間,殲敵逾千。日本第5師團被迫放棄正面攻城,轉對59軍作戰。雙方展開混戰,59軍與日軍短兵相接,在沂河兩岸反覆衝殺,戰線犬牙交錯,形成逐村、逐屋爭奪之拉鋸戰。雙方衝殺不下數十次,幾度形成白刃戰,59軍兩師連、排長幾乎全部易人,營長也傷亡近半。戰至16日,戰區認為59軍傷亡過重,建議撤退。但張自忠堅持再打一天一夜。他說:「我軍傷亡很大,敵人傷亡也大。敵我雙方都在苦撐,戰爭的勝利,決定於誰能堅持最後5分鐘。既然同敵人幹上了,我們就要用精神和血肉拚命幹一場,不打敗敵人誓不罷休!」16日夜10時,59軍向敵發起空前猛烈的攻擊,雷霆萬鈞,大地震顫。拚殺至17日凌晨4時,59軍勝利攻剋日軍全部主陣地。同日,龐炳勳抓住有利戰機,率部猛襲日軍側背,有力地配合了59軍的正面攻擊。18日,張、龐兩軍從東南西三面夾擊日軍,經過三晝夜血戰,日寇「鐵軍」精銳第5師團終被擊潰,殘敵大部竄逃。在此戰役中,張、龐兩軍共殲敵4000餘人,其中包括第11聯隊長野裕一郎大佐、牟田九次中佐和一名大隊長。臨沂戰役成為抗戰史上有名的「臨沂大捷」。蔣介石親自致電嘉勉,李宗仁通電全國告捷。報紙輿論盛讚:「是役亦當增我抗戰中之光榮一頁。」有資料說:「日軍以載重汽車運回莒縣屍體約一百餘車。敵在湯頭、葛溝屢次焚化屍體,來不及運回者、就地掩埋者達七八一百具。」

    徐州的老一百姓紛紛說著:「『鐵軍』碰到了打鐵漢!」

    黃佳俊非常高興,看來自己的參與並沒有對歷史起多大的轉變。自己心中的英雄終於用自己的舉動和勝利向國家和人民證明了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黃佳俊帶著的坦克和車隊在徐州城的出現更是掀起了群眾狂歡的高潮。從開戰以來什麼時候,中國人有這樣的情形出現,不但殲滅了鬼子主力師團4千餘眾,更是繳獲了鬼子的坦克汽車。

    徐州市民團團圍住坦克和汽車,高呼抗日口號!顯得非常的激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