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四百二十七、將星隕落(1) 文 / 黃帝子孫

    四百二十七、將星隕落(1)

    黃佳俊在越南與密特朗總督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終於用三千兩黃金從法**隊手裡買到了二十四輛雷諾」r-35輕型坦克以及四門240毫米口徑的攻城炮(這是黃佳俊夢寐以求的東西)。其實說到二戰時的坦克法國的坦克技術無疑是比較先進的,但是由於法**方只是把坦克拿來作為步兵的伴隨武器使用,因此並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威力,反而是便宜了德國人。這也算是一個巨大的諷刺性事件。

    黃佳俊答應在日本對越南採取軍事行動的時候,中國將會派兵支援並提供盡可能的幫助,而密特朗在全面瞭解了統帥部對德佈置後,又向統帥部發出了自己對時局以及專業方面的建議,但是卻受到了國內的嚴詞訓斥,認為他不務正業,伸手過長等。

    密特朗拿到這封電報的時候很是呆了一陣,最後才與黃佳俊達成了秘密協議,當然有一個前提:就是法國如果真的投降的話,那麼法屬印度支那將保持一定的獨立並與中國緊密的結合以抵抗日軍的入侵。其實密特朗也是這麼想的,如果局面真的出現這樣的變化的話,那麼自己就有責任為法國保存一定的力量,並為戰後法國在東南亞的利益做出考慮要知道如果法國政府投降那麼對印度支那有實力產生影響的就是兩個國家:中國和日本。那麼選擇誰呢?中國!畢竟中國的實力要弱得多對海外的領土也缺乏興趣。而不是像日本對海外的殖民地有著不一樣的貪婪。對這一點密特朗這個老殖民頭子還是有著與其他的人不一樣的眼光,而不是僅僅就是在中國人面前擺出一副高不可攀的樣子,又或者是一副救世主的神情。

    黃佳俊秘密的回到了南寧,並把自己與法國人達成的秘密協議向軍委會做了詳細的匯報。

    德國在歐洲的閃電戰讓日本人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在中國戰場上日本侵略軍佔領了東北、華北、華東等一大片中國領土,在中國的中部地區與中**隊形成對峙、相持,日寇侵略軍在中國正面戰線已然太長,而且還要忙於對付敵後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人民武裝,同時還得屯重兵以防備蘇聯軍隊,對於日本帝國主義,實感兵力之不足,窮於應付。所以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略,發生了極大變化。為加強對侵華日軍在政略、戰略上的統轄,適應即將建立汪精衛漢奸傀儡政權的形勢,對國民政府的軍事進攻改變為政治誘降為主。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展開。希特勒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腹背受敵,在入侵波蘭前夕,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實際上是一個迷惑人的「煙幕彈」,以麻痺蘇聯和世界反法西斯的人民。不過,它也對一直渴望與德國結盟反蘇的日本帝國主義一個打擊,導致平沼內閣的垮台。接任的阿部內閣為了適應新的國際形勢,企圖以「開放長江」作為誘餌,拉攏美、英兩國。同時積極開展對蘇外交,竭盡努力改變它在國際上的孤立處境。

    國際形勢使國民政府又喜又憂。一方面因為歐戰爆發,美國對日態度轉趨強硬,無疑有利於中國抗戰;但另一方面,國民政府耽心,在日本的籠絡利誘下,美英出於歐洲利益的考慮,難保不墜入日本的圈套之中。

    為了爭取得到美英支持,提高中國的國際聲譽,牽制日本北進攻擊蘇聯的意圖,中**隊應對日本侵略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勢。

    日軍於1939年9月中旬,大舉進攻長沙,卻被第九戰區中**隊擊退。

    明,日本侵略者已沒有力量從正面戰場上,向中**隊發起戰略進攻。日本帝國主義軍事上的無力形成的兩軍相持,為實現其佔領中國的侵略野心,便只能轉而從政治上加緊扶持汪精衛漢奸集團,準備成立漢奸傀儡政權。日寇此前已扶持了偽滿洲國和偽蒙疆自治政府兩個漢奸傀儡政權,偽汪是第三個。中國方面必須予以打擊,方能有利於抗戰大業。

    這就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冬季攻勢作戰!這次作戰國民政府共投入兵力192個師,其中用於攻擊的部隊132個師,約148萬人,同時運用空軍11個飛行大隊,共125架飛機配合作戰。

    這次全國性的冬季攻勢,是抗日戰爭期間正面戰場國民黨軍發動的唯一的一次戰略性的進攻行動。投入兵力佔全軍一半以上,戰場遍及大江南北、黃河流域和珠江兩岸。

    但是由於日軍對這次冬季攻勢早有準備,在加上中**隊之間固有的一些問題,因此雖說是給了日軍以巨大的傷亡,但是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從這次冬季攻勢上看,國民政府的決策在戰略思想指導上,應該是錯誤地估計國內外形勢基礎上作出的,它違背了持久戰的根本原則,也脫離實際。這說明,在缺乏強大炮火和裝甲突擊力量的條件下,僅僅依靠兵力優勢和士兵的勇猛不怕犧牲,對日軍早有準備的堅固陣地,最多也只能實現戰術突破而達不到戰役突破的目的。以當時中**隊的戰鬥力,還不能向日軍發起戰略性的反攻。所以還只能堅持持久戰,以消耗其有生力量而地達到使其逐步削弱,最後戰而勝之的勝利目標。

    不過,冬季攻勢對日軍的打擊也是相當沉重的。日軍方面承認:「中**攻勢規模之大,鬥志之旺盛,行動之積極頑強,均屬罕見。我軍戰果雖大,但損失亦不小……在中國事變八年間,彼我主力正式激戰並呈現決戰狀態,當以此時為最。」岡村寧次在回憶錄中說:冬季攻勢「使日本軍得到重新估價中**戰鬥力的機會」,甚至「引起聖上慮念,中央不安。」日本的軍事歷史學家桑田悅、前原透也評價說:「這次冬季攻勢的規模和作戰士氣,大大超出日軍的意料,尤其是第三、第五、第九戰區的反攻異常猛烈。中**隊雖未實現奪回武漢這個冬季攻勢的目的,然而日本方面深深感到解決中國事變的前景已相當暗淡。」

    冬季攻勢結束,歷史進入1940年,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中國的抗日戰爭,產生巨大影響,使中國的抗日戰爭經歷著一個嚴重的困難時期。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展開,蘇聯需要集中力量加強對德防禦的準備,因為希特勒的納粹軍隊,正以秋風掃落葉的事態,橫掃歐洲。另外蘇聯也不願因援華而剌激日本,導致東西線作戰,使自己首尾難顧,因而基本停止了對華援助。

    這時美國尚未完成戰爭準備,根本談不上對華援助。英國則忙於歐洲戰場的應付,為自己的安全存亡而全力以赴,根本無力東顧。中國的抗日戰爭,幾乎完全失去外援,得獨力堅持抗擊強大的日本侵略者。

    在這種形勢下,日本侵略者也因自己兵力、財力等不足,難以用武力征服中國,企圖趁機誘迫使中國屈服、投降,以迅速結束中日戰爭,伺機南進,對英美宣戰,或北進入侵蘇聯。

    黃佳俊對這樣的情況因為先知先覺的原因對國民政府提出了建議,使國民政府在之前就做了一些準備,還不至於像原來的歷史那樣一時之間有點手忙腳亂的感覺。更因為四川大量兵工廠的建立特別是有意識從蘇聯弄回來了一些工廠,想起來也應該要好上那麼一點點。

    黃佳俊在回到南寧以後,馬上就開始著手準備發起欽州戰役,用以牽制日軍即將在長江一線展開的大規模進攻。

    早在中**隊發起冬季攻勢的時候,日軍在被中**隊搞得手忙腳亂的時候,日軍立即準備實施報復性的反擊作戰。

    黃佳俊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把自己關了三天,然後向重慶提交了自己寫的《關於冬季攻勢作戰後日軍在中國戰場的形勢估計》,在裡面強調指出:國際上在短期內中國的外援將完全失掉,而國內由於汪精衛的投降賣國給使一部分人喪失了繼續抵抗的信心。特別是汪精衛漢奸賣國集團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下粉墨登場,在南京正式成立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讓妥協投降逆流甚囂塵上,抗戰前途為「和平」陰霾所籠罩。

    黃佳俊在報告中列舉了一系列在國民政府內部有很大一部分官僚由於看不到勝利的前景,不顧民族危難,囤積居奇、聚斂無度,大發國難財;結黨營私,荒『淫』無恥,紙醉金迷………

    國際、國內的不利形勢,也影響抗戰前線,軍需補給嚴重缺乏,官兵士氣日益低落。

    這是抗戰的低潮!

    而日軍為了達到讓中國投降的目的必然會抓住時機發起進攻,意圖能迅速的解決中國,能從容從中國戰場上脫身,配合德國瓜分整個世界。

    黃佳俊在報告中最後指出,日軍雖說已經失去了全面進攻的能力,但是由於他有強大的運輸能力,能夠在某一點上集中起優勢的兵力發動局部進攻。這一次日軍的進攻重點將會集中在重慶的門戶——宜昌!黃佳俊建議軍委會加強在棗(陽)宜(昌)地區的第五戰區,特別是右翼兵團張自忠將軍的第三十三集團軍。

    沒想到的是,黃佳俊的報告交上去的時候,日軍的進攻已經開始!中國抗戰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大戰拉開帷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