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風雲之玄武真經

第三卷 武道無涯 第四十八章 牢中論勢 文 / 射岳

    第四十八章牢中論勢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如此深沉憂傷的蕭乾,方若行的心裡竟有了一點親切之感,畢竟自己前世也會讀書人,自然知道那種有志不得伸,有才不得展的苦惱,更兼蕭乾可以算是他的救命恩人。

    幾年迫不得以的武林生涯,蕭乾已經從一個書生向武林人士逐漸的轉變,方若行可以想像得到,山寨之中身不由己之下,那些真正的血腥廝殺足夠把蕭乾的意志磨練得更加的堅韌,他現在算得上一個武林中人了。

    方若行再度的環視了一下飛魚幫的牢房,不知道飛魚幫準備把二人關到什麼時候,摸了摸腰間的清爽軟劍,它依然如靈蛇般纏繞在那裡,雖然一動不動,方若行卻似乎能感覺到他的清涼。

    清霜軟劍是方若行的出獄的秘寶,薄如蟬翼的夾在腰間的玉帶中,柔韌異常,不仔細搜查絕難發現。

    方若行靜下心來,運轉冰心訣的鎮神心法,眼觀鼻、鼻觀心,一股清涼之氣馬上流入識海之中,無明明境、無風自動,神識像一捲鋪蓋慢慢從中心打開潮水般蔓延出去,凝神之間與大自然的契合也是越來越緊密,方若行週身之外五百米的範圍內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靈覺感應之下。

    整座牢房的門口有兩個守衛,牢房之內一個守衛正在自斟自飲,咦,所有的牢房都是空的,只有我們這間有人。兩個身份不明的人,飛魚幫卻要三個守衛來看守,可見防守當真是嚴密。方若行也仔細的思考了一番,自己現在功力全失,就是利用清霜之鋒劈開牢籠,也少不了一番爭鬥,只不過現在自己貌似只能運用十強道的招式啊,戰鬥力的點數極低,好像搞不過別人。

    睜開雙眼,方若行兩道明亮的神光綻放,鎮心收神停止了冰心訣的心法運轉,蕭乾看得眼前一亮,心裡一奇,開口問道:「不知方少俠運轉的是何種玄功?方才心神靜下來之時,若不是看到你的身體就在我面前,我還以為只有我一人在此。閉上眼睛,馬上感覺不到你氣息的存在,彷彿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先生這就是我修習的冰心訣的玄功,此功玄妙異常,在武學的道路上另闢蹊徑,一般的武學是以修煉真氣、殺伐之力為主,而此功卻獨獨不同,練心鎮神才是此功之妙,隨著功法越深,修煉此功的人靈覺越是敏銳。據我所知冰心訣的功法共有十二層,練至第九層即可讓人的神識契合到自然之中,不僅可以清晰的看清樹木花葉的紋理,就是鳥獸蟲魚的一舉一動也可察覺。」方若行緩緩道來,為其解惑。

    「原來如此。沒想到世上還有如此玄功,武林之大,奇人異士多如恆河之沙,不可盡數啊。」蕭乾聽到冰心訣的妙處,也不由深深的歎服,其實武學之道又何嘗不是文學殊途同歸,那些聖人先賢能開創儒學、道學、法學,武者也是可以創出練體、練氣、練神,二者之道都是一樣的博大精深。

    方若行有一點現在還不明白,冰心訣的玄功可不只是能用來鎮神練心,變態的冰心訣威力可是非同小可。

    「先生可知,當日我被冰封是為何?」方若行看著蕭乾的臉,神色有點沉重。

    「我料你當時必定是走火入魔!」蕭乾呵呵一笑,神色十分自信。

    「哦,先生如何得知我是走火入魔?」方若行的眼中露出驚異之色,蕭乾肯定他當時是走火入魔。

    「我仔細的查看地上留下的痕跡,虎頭寨三人分明是被絕強的指力生生的抓破頭顱而死,你殺人之後,卻不走開,地上僅留一尊冰雕,且當時你毫無反抗之力,賊人一來只要把你剁碎,任你功力通天,亦絕難逃一死。不但如此,旁邊山崖上有一個新開的山洞,想必是你所開,裡面有你打坐的痕跡,所以我斷定你當時必定是走火入魔、神志不清,急切之間來不及走開。」蕭乾訴說當日情景,詳細入理,竟如耳聞目見一般。

    「先生智力無雙,所說絲絲入理,分毫不差,令人驚佩!唉,正是走火入魔,卻不是練功所致,只是與人比鬥時留下的內傷,沒想到當日一時疏忽,釀成如今的如此後患。此時我丹田中的真氣毫無反應,往日自不把這小小的牢籠放在眼裡,現在卻是插翅難飛了,只是連累了先生。」方若行說到這裡,不覺有點愧疚,蕭乾把逃脫虎口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沒想到剛出虎口,卻又進狼窩。

    蕭乾聞言,低頭沉思一會,抬起頭時,方若行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擔憂之色,反而兩眼中射出安之若素的自信光芒。

    瞧其神情,方若行又看了一下,到處是發霉乾草的牢房之內,有點懷疑這裡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看蕭乾還有談笑風聲之意,他有點迷惑不解起來。

    「方少俠功力盡失,倒是我所料未及。只是你也不必擔心,其實在這一帶的幾股勢力之中,飛魚幫是其最好相與的一股勢力,向來注重的就是『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我二人對其沒有危害之心,想來飛魚幫也不會無緣無故對我們不利,虎頭寨肯定在附近尋找我們二人的行蹤,其實這裡還更為安全一點。」蕭乾一語道出事情的關鍵。

    方若行聽後,雖然頗覺有理,但還是說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受制於人,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公子果然是成大事的人。」蕭乾說罷,語氣竟親切不少。

    用乾草在地上,擺出了一個陣勢,陣勢成一個三角之圖,乾草分為四份,其中的三個連城一串,而另一個在一邊形單影隻,四個勢力之間有一片開闊的地方,就是雲湖。

    蕭乾指著地上的簡易地圖,向方若行解釋道:「這邊三個勢力,分別是鐵刀幫、虎頭寨、赤狼幫,而雲湖這邊則是飛魚堂,鐵刀幫、虎頭寨、赤狼幫三個勢力分佈在一個連綿數百里的山脈上,都以搶掠為生,不僅劫財劫色,而且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簡直凶殘至極,三個幫主都是武林一等的好手。」

    蕭乾緩了口氣,語氣一變,說道:「而飛魚幫的幫主為月霸天,飛魚幫靠二百里雲湖打漁過活,有時也在水上劫掠一些為富不仁的奸商和貪官,卻不殺人,聽聞月霸天此人極為豪氣,不似其它三位賊首嗜殺,在這一帶有『仁俠』之稱。四大勢力地勢相近,摩擦自然不斷,飛魚幫主月霸天使得一手好劍法,穩壓前面三股勢力賊首一頭,可是畢竟地形獨特,孤掌難鳴,如若另外三股勢力狼狽為奸,聯手對付飛魚幫,這就麻煩了。」

    方若行暗中點了點頭,難怪自己當初沒有在山道上看到多少來往的商人,原來有三個殺人越貨的惡勢力盤踞在此,繼而緩緩說道:「那豈不是說,我們的行蹤一旦洩露,飛魚幫極有可能迫於山寨的壓力把我們交出。」

    「不錯。你殺了虎頭寨的二寨主,我又逃出虎頭寨,冉虎必定對我們二人恨之入股,為殺我二人,極有可能不惜重金聯合其它兩大勢力,向飛魚幫要人,到時不論月霸天如何豪氣,為了飛魚幫偌大基業,也不得不將我二人交出。」蕭乾分析道。

    方若行歎了口氣道:「江湖勢力錯綜複雜,英雄能人輩出,血腥殺戮之下,尚未能求得一席安身之地,如之奈何。」

    往日方若行身負神功絕學,瀟灑自信,此時卻猶如龍游淺水、虎落平陽,而蕭乾又給他一種親切的感覺,說話之時,竟有點喪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謅狗,血腥殺戮,強者自存。天下局勢固然紛繁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然而也不是無跡可尋,上位者也可借法、術、勢之力,談笑間天地風雲變色,手執利劍,俯仰**,或以王道,或以霸道稱雄天下,也不過竟在天時、地利、人和六字真言而已。這才謂為稱雄之天道至理,不是任何人都稱得上『英雄』二字。」蕭乾說道英雄,竟滔滔不絕,大有覆掌之間,指點江山之勢。

    方若行聽其言,好像天下間英雄,在他眼中屈指可數,奇道:「雄霸三分絕學冠絕天下,更兼知人善用,其手中天下會實力強大,短短數十年就具有二分天下,可稱得上英雄?」

    蕭乾冷冷的一笑,搖搖頭道:「雄霸固然是一方梟雄,但此人心機極重、生性多疑,又戀戰權位,手下能用、敢用之人,不過是親傳弟子秦霜、步驚雲而已,雄霸若是一死,天下會偌大基業,轉眼便會分崩離析,勢力再大,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謀全局者必定謀萬世,雄霸只能謀一時,算不上英雄!」

    「無雙城主獨孤一方,降龍腿法霸絕天下,仁義無雙,可稱得上英雄?」方若行說這話,明顯是違心之語,獨孤一方為人他自然知之甚深,只是想看看蕭乾對其作何評價。

    蕭乾一聽獨孤一方之名,哼了一聲,冷冷的道:「獨孤一方假仁假義,實則心狠手辣,更兼志大才疏,無雙城必定毀於其人之手!」

    方若行心中著實震驚,沒想到蕭乾竟能一眼看穿獨孤一方的本質,又道:「武林神話『無名』,曾以一人之力敗盡天下高手,拒東瀛無神絕宮勢力於神州之外,是否算得上英雄?」。

    「無名縱然神功蓋世,然妻子死後,就心灰意冷,遁跡江湖,空負一身蓋世絕學,實乃暴殄天物,也算不上英雄!」蕭乾神色雖然不再輕蔑,可也不贊同無名。

    方若行額頭滴汗,天下英雄在蕭乾的口中,簡直不值一哂,不過對眾人的評價卻是一語切中要害,個個入木三分,近乎神人也。

    方若行料想,若是自己不知風雲世界原來的結果,能有這樣的見識嗎?隨即,他在心裡已經做了否定的回答,那就是絕對沒有!什麼叫『見微知著』,方若行算是見識了,以前看三國的時候,常常為諸葛孔明的神機妙算,擊掌驚歎不已。魯迅先生評價諸葛為『狀諸葛多智而近妖』,方若行卻不以為然,天下未嘗沒有這種才智超絕之士,那種掌控天下大勢,看風雲變色如手掌翻覆般容易的情況,在蕭乾身上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方若行又問道:「那先生認為,這個天下何人可稱得上英雄?」

    蕭乾一聽反而搖頭,目中含笑,擺了擺手道:「我倒是想聽聽公子有何見解!」

    方若行起身在牢中踱了幾步,手點虛空,壯氣道:「陌野農夫,辛勤耕種,一生不竭其力,可稱英雄!匹夫不憚其力微弱,挾三尺長劍,背弓矢矛戟,抵禦外敵,或戰於山野,或戰於荒原,拋頭顱、灑熱血,可稱英雄!書生謀國,挺身上九重,明大義,不避奸謀,不避斧鉞,廉潔奉公,以兼濟天下為己任,可稱英雄!武者逐力,仗義行俠,為國為民,可稱英雄!天下之大,英雄何其多也!世人目光皆短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啊。」

    蕭乾停住臉上的笑容,倏然立起道:「好一個英雄之論!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之書。

    方若行謙笑道:「先生身懷報國熱情,悠悠十年,而不竭其志,令在下佩服,當可稱得上英雄二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