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大道小說網 梅國云:第39天 文 / 茅盾文學獎

    梅國雲的長篇小說《第39天》是以轉業軍人牛大志自「被轉業」到犧牲39天短暫人生歷程為主線展開的。

    武警銀灣支隊特勤中隊中隊長牛大志突然被宣佈轉業了。作為多次冒著生命危險解救人質、打黑除惡,多次榮立戰功,並且帶出標兵中隊的牛大志,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在牛大志轉業離開部隊前,他不斷地反問自己到底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組織上會安排他轉業。因為想把一切都獻給國防、獻給部隊的牛大志實在不清楚自己哪個地方不對。

    大志是胸懷家國天下的。大志的這種情懷的啟蒙,來源於身世非常神秘的師傅的教誨。而真正影響他的,正是師傅經常向他講述的,埋在大志村子裡的一個無名故將。一位明末清初的將領,為了抵抗外敵,與敵人拼到最後。敵人勸他投降。將軍說,這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敵人用亂箭射死他後,當地人將他葬在犧牲的地方。將軍沒有留下姓名,人們只在他的身上發現了一個腰牌,上面有兩行字:此生不為天下計,生下不如即刻死。

    大志是在神秘的師傅不斷地灌輸大將軍以身殉國精神作用下長大的。大志參軍時,在將軍的墓前立下誓言,一定要干到將軍,並像將軍那樣報效國家和人民。他還從將軍的墓上取下一塊磚帶在身邊,說看到磚就如見到大將軍一樣,激勵自己為了家國天下不負將軍在天之靈。

    大志被安排轉業了,對大志打擊非常大。他苦悶到了極點。終於一次領導與他酒後說了真情。牛大志「被轉業」,不是工作能力不行,不是學歷不夠,不是貪生怕死,而是他的性格不好,常常自以為是,常常因為他的超強能力,弄得領導臉沒地方放。

    牛大志非常惱怒。在和平時期,自己連死都不怕,可那些投機鑽營陞官,為了享受富貴的人,卻在部隊有滋有味的待著,憑什麼讓我這個全心全意為了國家民族的人離開部隊。他惱怒地把酒潑灑到上級領導的臉上。

    牛大志無奈地離開了部隊,回到了家鄉。因為回來的消息傳遞有誤,家鄉人以為大英雄是回來探親的,上演了一出歡迎大英雄衣錦回鄉的鬧劇。

    因為英雄的品牌效應,北京一家公司來到了牛大志的家鄉招商,搞土地流轉。但這流轉卻一波三折。

    支書夫妻因為嫉妒大志當年考上軍校,而自己的兒子卻落榜,支書就設圈下套,讓牛大志說出因為自己在部隊「表現不好」被轉業的實情。這一消息被北京那家公司知道後,撤銷了土地流轉意向。一心想著過富裕了的「**」生活的村民知道實情後,把怨氣全撒在支書夫妻身上。牛大志的叔叔在酒後劫持了支書的孫子,在孩子生命受到威脅的關鍵時刻,神槍手牛大志,果斷地從警察手上搶過槍,擊斃了既是自己的親人又是自己的「大朋友」的叔叔。

    牛大志的行為,為族人所不容。大志深夜叩拜了大將軍的墓後,連夜離開家鄉。

    大志到了斜陽把實情告訴了弟弟有志。有志無法容忍哥哥的行為。有志希望哥哥不要成為英雄。當了英雄對自身危險不說,竟然還對親人下手。而大志的英雄行為卻重燃《荷馬史詩》裡海倫式的女孩張小愛的愛情。張小愛是大志的弟弟有志的女朋友。曾經因為大志多次救人於危難而深深地暗戀大志不能自拔。家裡人為了治療有些精神失常的她,而將她送到國外。回國後,家裡人托人把大志的弟弟有志介紹給她。後來得知大志犯錯誤回來了,她就放棄了對大志的幻想。如今大志大義滅親,張小愛對大志的愛又燃燒起來。

    剛剛要了叔叔的性命,現在又面對準弟媳張小愛的愛。牛大志痛苦萬分,連夜坐列車,踏上返回部隊的路程。

    就在返回部隊的路上,大志意外地碰到恐怖分子林廣進。牛大志在林廣進面前,抱怨部隊竟然安排他轉業,如果不轉業,就不可能發生招商的事情。如果不招商,叔叔就不會劫持人質,叔叔也就不會被他打死,准弟媳也就不會移情別戀。林廣進不擇手段策反對部隊領導一肚子牢騷的牛大志。

    面對百萬金錢的誘惑,牛大志佯裝上鉤,並「協助」林廣進在da合作論壇召開期間製造事端。就在大志快要粉碎敵人行動的關鍵時刻,大志的不慎讓恐怖分子看出了破綻。在千鈞一髮之際,大志主動選擇將載有爆炸裝置的車開向魚塘,與敵人同歸於盡。

    大志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自己的軍旅生涯沒有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家鄉人把沒有留下屍骨的大志葬在大將軍的墓旁。而大將軍在明末清初為抵抗外敵侵略英勇犧牲,卻沒有留下姓名。一個沒有留下屍骨,一個沒有留下姓名的人,卻永遠站在了天地之間。

    這是一部反思類小說。小說以日記體的形式,真實而平實地刻畫了牛大志這個不願意脫離軍隊這個大集體的英雄人物由英雄到轉業後光環的消失,再到親手擊斃了親叔叔之後再度被強加上英雄光環的故事的構造。強烈地折射出了「娛樂致死派」和軍隊內部個別以犧牲戰鬥力為代價的「安定派」在物慾橫流的年代所張揚出來的可怕力量。

    這個可怕的力量無論是地方,還是神秘軍營,它都是存在的,而這部小說的亮點,或者說是「銳化點」,正是在於大膽地揭示了這一問題。這是近年來,即使涉軍題材在最為寬泛的環境下都所不及的。

    小說有牛大志轉業的前因後果,也有轉業之前和之後在家鄉的系列遭遇。英雄人物牛大志轉業了,隨之而來的是家鄉對其前恭後倨的變化,包括因對牛大志單相思而精神處於崩潰邊緣的女大學生張小愛情感上的變化。牛大志是一個悲情式的英雄人物,他並不在乎家鄉的看法,唯一讓他不安的,是埋葬在家鄉的一個無名故將的墳墓……牛大志的轉業,讓家鄉牛家村失去了招商引資的機會,現實的村民只在乎現實意義上的英雄,於是牛家村在發生了可悲的「殺牛」事件之後,這個貧窮的村子裡又爆發了一場劫持人質事件。

    在人質的生死關頭,讓村民很快遺忘了的英雄牛大志果斷地擊斃了親叔叔,但,這並不是生活在傳統觀念中的村民能理解的,於是在政府認可,村民鄙視的現實環境中,再一次被拋上榮譽巔峰的牛大志被迫離開家鄉,開始了他短暫的39日的人生之旅……

    原本複雜,多線敘事的小說因為日記體的敘事方式,變得流暢生動,而且接近生活,讓人讀起來有如「看戲」一般的快感。

    小說主人公牛大志就是「娛樂至死派」和「安定派」手中被顛拋在風口浪尖的一個籌碼。一個「國家級」的英雄人物,為什麼會「被轉業」?小說正是通過牛大志這個備受關注的英雄人物轉業問題的簡單描述,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現狀:在長期的和平年代,具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牛大志在保守力量面前,只能被迫脫下軍裝。而脫下軍裝唯一的理由是:「安定派」需要「政績」,哪怕是以犧牲戰鬥力為代價。其實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身邊都存在著這種「保守力量」,只是有人淪落,有人沉默,有人選擇了抗爭,這其實就是人生,有所持,必有選擇,牛大志選擇的是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指揮軍官,但,不幸的是他身邊的,卻是頗具「學者氣」的「安定派」,於是牛大志在這個巨大的漩渦中瞬息消失了。

    這是抗爭的代價。

    小說是呻吟的,作者也在呻吟,但有信念,這個信念,在第39天。

    中國農村是傳承著質樸的,但這個質樸原始而且單純,利益和理想狀態下的精神追求在農村並存。一方面質樸的農人在撥弄自己的小算盤,一方面心靈依然純淨的農人心目中的「英雄」在街頭巷尾,在眾人的傳唱中純淨無染並且具有俠客一般可以改變他人命運的力量。

    這是中國式的英雄畫像,因為在農村,人們的現狀渴望改變,精神渴望救贖,這個救贖是在不平中變異了的救贖,不是一般意義的救贖。但牛大志灰頭土臉地回歸,對家鄉來說,不僅僅是一場招商引資的失敗,更是神話的破滅。

    農人的神話絕對是偉大的!但,可惜的是牛大志這個英雄,是媒體放大了的英雄,小說雖然沒有這麼直白地表示,但那個暗戀了牛大志的女記者的心理活動卻清楚地告知了讀者。

    牛大志這個英雄在牛家村的倒塌,不是牛大志的錯,也不是牛家村農人的錯。這是一場現實中本身就存在的滑稽劇。一方面,牛大志在頗具時代特色的媒體平面包裝下,已經被神化,而牛家村卻堅信這個神話。另一方面,不再是籌碼的牛大志本真的一面確實一直存在,村民看到的卻是真實的牛大志。

    兩個方面的撞擊,擊破了神話,還原了真實的牛大志,可惜!誰也不願自己的神,是一個和常人無二的凡胎。

    Lvsex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