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李幼謙:間島鐵騎 文 / 茅盾文學獎
19世紀60年代以後,沙俄開始侵佔東北,由於是當時清朝統治者滿洲人的「龍興之地」,絕對不允許中國內地人到東北,但是他們一方面不開放邊禁,一方面又放寬了對朝鮮方面的邊禁。結果有大量朝鮮平民渡過圖們江來到中國東北的荒地開拓,這就是中國今天的朝鮮族的源頭。
鴨綠江和圖們江自古以來是中朝兩國邊界。間島」是韓國人對中朝界河圖們江以南的中國延邊朝鮮族聚居地區的稱呼。日本人佔領朝鮮後,捏造「間島懸案」,將縱十里、寬一里的灘地擴大到「海蘭河以南、圖們江以北,寬約二三百里,長約五六百里之地」,武裝人員強制渡江,妄圖侵吞中國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四縣地區,這才引起清朝重視。
吳祿貞是清末著名愛國將領,與同為革命戰友的周維禎考察西部,到封疆官吏陝甘總督總督那裡進行革命遊說,被扣押要問斬。在這緊急時刻,邊疆缺人。他精通西學,文武雙全,被徐世昌帶到東北。
民族危難之時,兩個革命者以國家大事為重,主動請纓,不辭勞苦親自帶員前往圖們江、長白山一帶作實地勘測。行程73天,縱橫2600多里。美麗的長白山上風雲莫測,但是他們找到了圖們江的源頭,看見了康熙年間立下的界碑,用所得的第一手資料,繪製出有史以來第一張《延吉邊防專圖》。
就在考察將要結束的時候,住進了一所小寺廟,老僧收留了一個被打傷的韓國人,見到來的人是為保衛延邊的,告訴他們邊防部隊的嘩變消息。吳祿貞聽說,悄悄地只身前往軍營平叛。擊斃了接應日軍的清軍肖哨長,再出門孤身迎敵。意外發現,帶領武裝入侵的首領齋籐季治郎,曾是他日本留學時的教官,不卑不亢,有禮有節地請日軍離開中國領土。
正在這個時候,奉天名優余秀找到他了,他曾在張作霖堂會上救下她的,因為豪門逼她做側室,不甘心被玩弄,女扮男裝,一心想再次得到吳祿貞的庇護。但男兒正是報國時,果斷拒絕了她的愛情,又在她自殺投江後救起了她,答應等延邊平定後去找她,這才讓護送考察資料回奉天的柏文蔚順便送她離去。
佔據朝鮮的統監伊籐博文下定了侵佔延吉沃土的決心,已經在圖們江沿岸佈防,任命齋籐為日本派駐間島派出所所長,重新組織了武裝力量,帶著大批輜重,搶來民船,抓了韓民為嚮導,等待渡江。
韓國青年樸吉父親被日本人打傷,房子被日本人佔領,國恨家仇湧上心頭,弄翻了日本首領的船,被撤職的清軍官員也堅守征地。但是,延邊地廣人稀,邊疆兵力嚴重不足,吳祿貞親自去找當過土匪的張作霖,以他的書信找到了夾皮溝綠林好漢韓登舉,說服他以名族大義為重,一致對外,借助了他的武裝力量,給入侵的日本軍人以武裝威懾。
吳祿貞回到奉天城,以抗日言論鼓舞士氣,更得奉天名優余秀好感。他卻不為心動,又主動請求到邊關,與日本官兵鬥智鬥勇。在他擔任吉林邊務幫辦期間,署理軍政,搜集典籍,還在韓民協助下,取得了原朝鮮宰相家中珍藏的地圖,寫出了20多萬字的《延吉邊務報告》共三冊。
他的同盟軍反清鬥士宋教仁親自出馬,打入日本浪人中,掌握了第一手資料,證明延吉自古為中國領土,卻被同事懷疑,悲憤難忍,到延邊避難,又被官僚陳督辦逮捕,吳祿貞悄悄釋放了他,並給銀元資助,讓他逃出虎口。
更令吳祿貞憤怒的是,朝廷竟然放縱地方財團,勾結日本商人在延邊採集銀礦,他一下子扣押了五車,據理力爭,奪回了寶貴的礦產資源。可是,由於對日本的強硬態度,惹得同僚忌賢妒能,陳督辦對韓民冷若冰霜,卻對日本人趨炎附勢,一邊壓制吳祿貞,一邊向上告他「獨斷專行」、「擅其功」。日本人有恃無恐,也向清朝政府多次抗議,揚言吳祿貞等人的行為將要引起國際爭端;總督徐世昌擔心他「惹出事來」,將吳祿貞調離延吉了!
他一離開,日本人就在邊境不斷製造糾紛,殺人放火、日文標路、開採銀礦、清廷不得不再度啟用他。可是吳祿貞看透了清朝政府的軟弱無力,在延邊已經聯絡了不少革命黨人,他只想回到國內伺機武裝起義。徐世昌再三召見,他不理不睬,請他看戲他也不到,於是弄來余秀重上舞台,演唱《楊家將》的愛國戲曲。吳祿貞果然露面,向台上召喚,台上的演員停止了演出,走下舞台,吳祿貞以驚世駭俗之舉,當場攜帶余秀私奔。
為了國家及延邊百姓的利益,吳祿貞重返延吉,並且擔當邊務重任——延吉督辦,可以越級上報,直接上書朝廷。他被余秀的癡情感動,帶著紅顏知己上任,同時建起了戍邊樓,以此表達他與延邊共同存亡的決心。齋籐得知,假惺惺寫了牌匾,趕來祝賀,其實是探聽虛實。吳祿貞等人不許他們前行半步,不能上樓的齋籐,其實早安排軍隊偷襲。由於戍邊樓居高臨下,早已發現敵人的陰謀。齋籐欽佩吳祿貞德才兼備,想利用他為日本人幹事,在高昇回國之前,企圖收買吳祿貞,被他嚴詞拒絕,灰溜溜地走了。
當地的清朝駐軍將士柏文蔚、胡統領等英勇抗敵,率領延邊軍民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卓有成效的鬥爭,時時處處與日方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為捍衛延邊盡心竭力,終於促使將國談判,成功解決了「間島問題」,捍衛了祖國的領土主權。
經過中國官員和學者的多方努力,最終挫敗了日本的這一侵略圖謀。1909年9月4日中日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史學家稱,延邊之爭為晚清時期唯一一次未以割地賠款告終的對外交涉!這塊版圖一直到現在都未改變顏色,而「間島問題」的談判結果是唯一的例外,就是因為當時在此戍邊的是一位愛國的民主革命者,後來被孫中山先生譽為「蓋世之傑」的英雄——吳祿貞!
得知這一勝利的消息,延邊人們載歌載舞歡慶勝利。自從跟隨吳祿貞以後,余秀就以唱戲為恥辱,得知這個好消息後,她覺得已經為自己在甲午海戰中犧牲的父親報仇了,親自登台獻藝,同僚們也為之高興,為她與吳祿貞補辦婚禮。
就在熱鬧的當兒,具體條款送到,吳祿貞發現,朝廷的軟弱,還是留下了許多後患:雖然完全承認間島為中國領土,以圖們江為國境,在江源地方以界碑為基點,以石乙水為分界線。但是,開放龍井村、局子街、頭道溝、百草溝,允許外人居住及貿易。將來將吉長鐵路還要延長到延吉南境,在韓國會寧同韓國鐵路接軌。更可惡的是,「朝鮮總督府」(日本殖民機構)及其文武各員於兩個月內才撤離,同時在上述通商地點開設日本領事館。
延吉廳治的局子街、重要交通孔道百草溝等居然對日本開放,對韓民管理幾條意見政府也沒採納,條款有許多漏洞的地方,日本人依然可以作威作福……
日本在延吉的領事館在龍井村揭牌那天,吳祿貞悲憤難忍,以獻劍為名,高歌岳飛的愛國詩詞《滿江紅》,以洩自己的憤怒。延邊的韓民以為邊疆太平了,可以安居樂業了,樸吉終於要舉行結婚大典,因為吳祿貞當年救過他的父親,而且追回了千年人參,所以要等督辦來主持婚禮。
但是,日本士兵還沒有撤離,一個軍曹聞訊趕去,搶走了新娘。吳祿貞後去一步,聞訊飛身上馬,在緊急關頭刺傷了軍曹,押送出村。送回新娘來,重新舉辦婚禮,余秀盛裝唱戲,為一對新人祝福。日本領事得知,想借此挑釁,帶著武裝人馬趕到婚禮現場,以傷害了他們的軍官為名,要抓捕兇手,手槍直逼吳祿貞,企圖刺殺吳祿貞,余秀為了保衛丈夫,挺身而出,為真愛犧牲了自己年輕而美麗的生命。
帶著國仇家恨,吳祿貞利用東北的地形招兵買馬、保護革命同志,共同策劃反清起義的豪舉,被清廷察覺了蛛絲馬跡,很快將他調離邊疆。
後來,他擔任了六鎮統制,利用掌握的武裝力量,在辛亥革命時期舉兵北上,自封為燕京大都督,在石家莊火車站發兵前夜,被袁世凱派人暗殺並割去頭顱,石家莊長風公園安葬著無頭英軀……至今,延邊人民還保留著他建造的戍邊樓,而且立有他的塑像。
Lvse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