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四卷 三秦戰歌定鼎關中 第二十四章 文 / 舒嘯

    第二十四章

    經過范增親自整理過的長樂宮,有著煥然一新的氣象,想來是范增為了烘托出皇帝的氣派而重新「裝修」過了一番。大殿之下,文武眾臣分列兩班。由於項羽不喜歡繁文縟節,因此登基大典也沒有多麼奢華和囉嗦,項羽宣讀了一下即位詔書,宣佈國號為「楚」。然後文武群臣一起九次叩首,三呼萬歲。

    項羽封范增為國師,幫助自己出謀劃策;范平為丞相,主持國家政務;項飛為左將軍,韓信為右將軍。另外廢除太尉一職,分建六軍,左、右兩將軍分領其三,不過行軍調度需有皇帝虎符方可調動。季布、鍾離昧這樣的將軍,則被安排為六軍之中擔任統帥。

    項飛、韓信這樣的大將,還分別被封為吳王和荊王,但是由於強敵未滅,而且掌握朝中軍權,所以暫不就國,而留在關中。英布繼續當他的九江王,不過暫時也必須到朝堂上來,不得回國,其軍被整編到項飛麾下,成為六軍之一。英布一開始並不願意離開九江,但在項羽的嚴厲斥責之下,惶恐之下連忙帶著本部軍馬來到關中。

    「朕今登大寶,全賴眾卿之功,然劉季卻依仗山川之險,而虎踞蜀中,常欲圖謀不軌,眾卿可有入蜀良策?」項羽環顧了座中眾臣,開口問道。

    「陛下,老臣已命人於陳倉道築城,不日即將完工,如今棧道已焚,修築工事頗耗錢糧,故老臣以為,待時機成熟,便可從陳倉道而進,蜀地雖險,不足為慮。」范增當仁不讓地率先發言道。

    范增一說,其餘人紛紛附和起來,都認為當前狀況下,雖然劉邦已是日暮途窮,但卻也不能輕易出兵攻蜀,那樣會損失太大而得不償失。眼下最重要的是,與民休息,積蓄力量。

    將關中建設成為生產力發達的地域,以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為吸引,使蜀中之民都心屬關中,這倒是個絕妙的辦法,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規律,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很適用,畢竟真理是放之四海古今皆為準的。

    「啟奏陛下,有漢使前來。」一名宮廷侍衛跨進大殿的大門,立即跪拜道。

    這一下子,整個大殿中熱鬧起來,眾臣議論紛紛:

    「什麼?劉季竟敢於此時遣使前來,是何用心?」

    「漢使來此做甚?莫不是來下戰表?」

    「正愁他不來,這下倒好了,自己送上門來了。」

    項羽也想知道劉邦派使者來幹什麼,於是一揮手,道:「宣漢使晉見。」

    一聲聲地將聖令傳遞了下去,過了片刻,一名個子不高,但卻顯得精神的人跨進長樂宮,進了大殿,遠遠地便朝項羽跪倒,納頭道:「臣劉敬,參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敬?是劉邦什麼人?項羽疑惑道:「漢使來此,有何要事,速速報來。」

    「臣奉漢王命,為賀陛下登基,特獻來玉馬一對,蜀錦千匹。」劉敬起身直立,見項羽問起,忙施了一個大禮,說道。

    「劉季也來朝賀朕登基大寶?」項羽懷疑自己聽錯了。

    「正是,漢王還命小臣向陛下問安,恭賀陛下登位大寶,並獻上傳國玉璽,祝陛下永享國祚,子孫帝王萬世之基,漢王願為皇帝陛下永守巴、蜀之地,望陛下恩准。」劉敬面帶微笑,拱手說道。

    項羽心思一動,早就料到劉邦此舉的意圖,向人示弱以求得暫時安全,這是劉邦一貫的招數,不過是用低姿態來迷惑別人,讓人對他失去警惕,他再尋找適當的機會東山再起,給你背後捅上一刀。不過這時候還是不要捅破這層窗戶紙的好。

    「既是漢王誠意,可將國寶呈上來,容朕一觀。」項羽擺出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樣,讓劉敬暗中竊喜。劉敬趕緊將身後侍從手中端著的一隻錦盒拿來,並打了開來,從裡面取出一件黃緞子包裹來,恭恭敬敬地舉過頭頂,跪倒在地,大聲說道:「臣漢王麾下使者劉敬,恭請大楚皇帝陛下執掌傳國玉璽。」

    原秦宮室中的一名被項羽提拔到身邊的太監見了,連忙碎步走了過去,將玉璽接了過來,也是恭恭敬敬地舉過頭頂,再次呈現在項羽面前。項羽一把抓過黃緞子,往案幾上一放,打開來一看,只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整個玉璽透著一股祥和之氣,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果然是傳國寶物。

    這便是傳國玉璽!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似乎得到了這個玉璽,就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沒有的就是「假冒偽劣」的白版皇帝,也正因為這樣,傳國玉璽歷經磨難,顛沛流離,為圖王稱霸者所覬覦,兩千年後竟不知所蹤,這大概也是玉璽的命數。

    不過在這時候能夠掌握玉璽,起碼能夠使天下的老百姓相信,項羽就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誰敢反抗就是與天相鬥,必敗無疑。劉季雖然想借這一寶物來鬆懈項羽的警惕心,但是項羽為什麼不可以將計就計呢?

    「朕與漢王,乃兄弟也,卻多年刀兵相見,亦非朕之本心,若漢王能忠心為朕守衛巴、蜀漢中之地,朕便可安心了,天下蒼生也可息兵休養,免除刀兵之禍,這也是朕夢寐以求的事,劉敬,你去回復漢王,若他果真能謹守漢中,朕即免其罪,仍為漢王。」項羽手撫著傳國玉璽,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

    「陛下,」范增一看卻急了,忙出班奏道,「陛下難道忘了鴻門之事?鴻門宴上放走劉季,如同放虎歸山,縱龍入海,後劉季果然出爾反爾,兵出陳倉而奪三秦,東向與陛下爭奪天下,致使天下洶洶,蒼生塗炭,今劉季以區區傳國之璽,妄圖使陛下寬恕其罪,使其有喘息之機,還望陛下三思呵!」

    項羽哈哈一笑,大手一揮,道:「亞父多慮了,漢王既已將傳國玉璽獻於闕下,必定不敢再生竊窺神器之心,若其果能鎮守漢中,亦不失為我大楚西南屏藩。」

    「陛下,」老范真是急了,也難怪,上次就讓劉邦這小子躲過一劫,若這一次皇帝陛下再放鬆警惕,難保不會被劉邦再打個措手不及,作為輔國重臣,他只有死諫:「陛下,切不可再縱虎歸山,以免生得後患吶!」

    「這個,亞父,朕意已決,親暱感復再言。」項羽衝著范增擺擺手,輕輕笑道。

    「陛下!」老范氣得差點沒背過去,項羽呵項羽,你還是沒有長進,還是在重蹈鴻門宴的覆轍,真是,豎子不足與謀也。

    「下詔冊封劉季為漢王,永鎮巴、蜀,一月內親自來朝,朕當與漢王把酒言歡,共享太平。」項羽見老范不再出言阻止,忙轉過去對劉敬說道。

    范增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陛下是要用劉邦的圈來套出劉邦自己,看來,是自己輕看了陛下的用意,還怨恨陛下不聽忠言,真是罪過。范增當下立即放寬心思,也輕鬆地轉過去,等著看漢使劉敬的笑話。

    「啊,這個」劉敬卻是大吃一驚,項羽竟然要劉邦來長樂宮朝見,按道理說,諸侯朝見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是諸侯向天子表示忠心的舉動,如果劉邦真是來了,那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可要是不來,就是明擺著與天子為敵,不聽天子號令,按照古制,天子可率各諸侯共伐不臣之人,那樣一來,劉邦想用傳國玉璽麻痺項羽的計策,便是搬了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了。

    項羽眼睛一瞪,怒道:「怎麼,難道漢使覺得朕這要求過分嗎?」

    「啊這個,陛下的要求,並不過分,不過分,陛下讓漢王來京面聖,小臣回去之後,一定轉告漢王,讓他早做準備,進京朝見皇帝陛下。」劉敬無法推辭,急得額頭上直冒冷汗,但是在項羽的虎威之下,也不得不先緩和一下,暫且答應下來,等回到漢中,再請漢王自己定奪。

    「既如此,漢使可暫回館驛歇息,等候朕的御賜詔書及信符璽印。」項羽一揮手,讓劉敬回去等待冊封漢王劉邦的消息。

    兩名侍從走了上前,衝著劉敬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讓他離開朝堂。

    漢使劉敬見繼續呆在這裡,無異於自尋苦吃,忙一拱手,退出了朝堂。

    見劉敬出了朝堂,身影消失在眼簾之中,項羽這才衝著老范一點頭,大笑著問道:「亞父,朕這一招欲擒故縱,使得如何?」

    「陛下已非昔日之陛下,文韜武略,世所罕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老臣預計,滅劉只在須臾之際,老臣朽矣,常恐無顏面見武信君於地下,故戰戰兢兢,恐有負武信君所托,今陛下業已長成,大楚已取天下三有其二;老臣終於可以安心去見武信君了。」范增竟然老淚縱橫,在朝堂之上哭出聲來。

    「陛下冊封劉季為漢王,又使其入朝晉見,依臣之見,劉季必畏懼而不敢來,則天下子民便可看清,欲挑起戰端者為劉季而非陛下;若劉邦真來,也可顯陛下寬宏大度之胸襟,釋死敵為王侯,況古未有,則陛下之聖,雖三皇五帝亦不及也。」丞相范平也連忙出班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