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六卷 大楚長歌開創盛世 第十三章 窮途(一) 文 / 舒嘯

    第十三章窮途(一)

    長沙是一座歷史名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楚國雄踞南方的戰略要地之一,自古有「長沙,楚之粟也」的美稱,楚成王時設置黔中郡,長沙為其轄域。秦始皇統一中國,長沙郡為秦36郡之一。長沙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三國時期的關公與黃忠的那場大戰。不過,歷史發生了如此重大的改變,關黃二人的世紀對決能否上演,一切還要看天意了。

    當初項羽建國後分封諸侯時,改臨江為長沙,將吳芮封為長沙王,吳芮不久後去世,由其長子吳臣繼承王位。長沙因為據有險峻的地理環境,日後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名人、文士輩出的地方。

    吳氏父子為人老成,深知自保之策,因此對朝廷一向恭敬有加,不敢違逆,加上他們治國有方,倒也贏得了長沙當地百姓的擁戴。因此吳臣在項羽決定要削除諸侯封地時,也並沒有做出反對的意見。這一點,倒是讓項羽比較滿意。

    不過這次謀反的是吳臣的姐夫、老長沙王吳芮的女婿吳王英布,吳臣為了與英布劃清界限,連忙修書一封,讓部下一眾人等,一律不得出兵相助吳王謀反,又讓中郎將梅傲將兵馬整頓起來,隨時聽候朝廷的調遣。

    吳臣身在長安,已經在建造長沙王府邸,可由於戰亂,並沒來得及將家小遷移到長安來。此時長沙城內支持政務的是長沙相項榮。項榮是項羽族弟,為了更好地控制諸侯,朝廷向諸侯各派去了相國,名義上是協助諸侯治理國家,但實際上不無監視的作用。其餘諸侯王勢力比較大,而且難以駕馭,項羽一時也就沒派出什麼心腹。而柿子揀軟的捏,吳臣性格平和,也沒有多大的野心和本領,因此項羽便讓族弟做了長沙相。

    項榮早就接到吳臣的書信,也讓梅傲將長沙軍整頓完畢,就等著朝廷的指令。沒想到朝廷地指令沒來,到接到了吳王英布的書信。英布先是渲染了一下自己取得的輝煌戰果,最後稍稍提了點小小的要求。讓項榮打開城門,好使吳軍能夠得到休整的機會。

    茲事體大,項榮也不敢擅拿主張,便派人將長沙王吳臣的幾個弟弟和一些戰將找來,共同商議對策。

    長沙文王吳芮生了6子:嫡長子吳臣,次子吳郢,三子吳淺,四子吳陽。五子吳元,六子吳質。其時只有次子吳郢,三子吳淺,四子吳陽還能知道一些軍國大事,五子、六子年歲還小。十三四歲的樣子,項榮也就沒找這哥倆,估計這哥倆對這樣的會議也說不上什麼有力地意見。

    「吳王英布是諸位及長沙王的姐夫,論親戚關係。不得不讓其入城休整,但長沙王有令在先,無論是誰,都不得以一兵一卒相助其謀反,也不准許其入我長沙城來,但今英布提大兵壓境,倘若惱羞成怒,發兵攻城。恐怕於長沙大大不利,諸位如有良策,可速速道來。」項榮簡單分析了一下現狀,向眾人尋求意見。

    吳郢為難道:「英布雖是我家女婿,然現今是朝廷反賊,我家豈可相助其人而致陛下大軍?相國何必多慮,緊閉城門即可。」

    項榮搖頭道:「在下方纔已經說得明白,英布縱兵十萬。氣勢洶洶而來。大有以兵挾我長沙之意,一昧不許。恐為其所破,城破之時,但恐玉石俱焚呵,在下死不足惜,諸位皆是長沙王昆弟,長沙王將諸位托付於在下,在下豈能任諸位蒙難?」

    廳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一股急噪的氣流湧動著,開門迎英布不行,閉門不迎也不妥,英布的書信雖然措辭客氣,但誰都不是呆子,都看得出來,這書信裡面的含義,大有不就範便屠城的意思。

    吳郢眉頭緊蹙,俄頃抬起頭來,問道:「梅將軍,城中兵馬不是已經整頓完畢了嗎,以你之見,憑借長沙之險,能否抗得住英布的十萬大軍?」

    城中統領兵馬地將軍梅傲起身拱手道:「回二王爺,長沙城中,兵馬原本就不多,經末將整頓,共集齊兵馬三萬,長沙城雖然堅固,但吳軍素來驍勇,而我軍並無大戰經歷,又兼故土而戰,一潰即散,實難保全。」

    吳氏兄弟全都將期盼的目光投向了項榮,項榮思付再三,道:「可致書於英布,就說長沙城中方經一場饑荒,百姓方才安定,大軍若貿然進城,多多不便,雖不全拒,但英布見此,也不得發作而動刀兵。」

    「相國,倘若英布不從,為之奈何?」吳郢擔憂地道。

    項榮道:「英布必定不從,但我們言辭委婉,其必再致書信於我等,如此往來,拖延時日,再遣一人,火速將軍情傳奏陛下,請陛下提師前來征討,如此則長沙萬無一失。」

    只要長沙萬無一失,別的什麼吳郢他們就不怎麼去多心了,而眼下也似乎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於是幾人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又各懷心思地離開了議事廳。

    吳郢回到家中,心情十分不暢,長吁短歎個不停,弄得家人心神不定,以為出了什麼滅頂之災。吳郢老婆是當地一富翁之女,見吳郢愁眉不展,便問道:「你一回來就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我今天又耳聞城外大兵雲集,難道,長沙城竟有刀兵之災?」

    「你婦道人家,哪裡知道軍國大事?」吳郢心情本就不佳,老婆又在一旁嘀嘀咕咕地,使他惱怒起來,「吳王英布,起兵謀反,現屯兵城下,想拉我長沙一道謀反,倘若拒其入城,又恐城破之後,玉石俱焚,去去去,別來煩我。」

    「哈哈,」偏廳裡傳來了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隨即又道,「我當是什麼要緊的事,原來區區小事一件,二哥哥竟然愁悶成這個樣子,也不知羞?」

    話音未落,一個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從偏廳裡走了出來,嬉笑著衝著吳郢做了一個鬼臉。

    吳郢白了老婆一眼,道:「小妹什麼時候來的,也不跟我說一下。」

    吳郢老婆委屈地道:「原本早就想與你說,但你一回來,我就沒敢大聲喘氣,就趕忙問你是怎麼回事,卻一時忘了告訴你。」

    「二哥哥,你剛才說地話我都聽見了,不就是吳王英布如今謀反,並且十萬大軍就在咱們城下嗎?」小女孩調皮地一笑,問道。

    「是又怎麼樣,你一個小孩子,知道些什麼厲害,去,找你侄子玩耍去。」吳郢見小妹不知天高地厚,沒好氣地道。

    「二哥哥,誰說我是小孩子了,我早就長大了。」小女孩挺不服氣地道。

    吳郢對自己這個受整個家族的人寵愛的小妹妹也是無可奈何,只得道:「好好,咱們辛追已經是個大人了,這樣行了吧。」

    (歷史上關於辛追的傳說比較多,其中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辛追是吳芮的第八女,在歷史上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在她去世2000多年後(1972年),因為百姓挖防空洞時偶然挖到她的墳墓,引起舉世震驚。因為辛追屍體從墓葬中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關節能動,血管暢通,連胃裡沒消化地甜瓜子都清晰可辨。兩千年前竟然有這樣精緻齊備的生活陪葬品,有這樣高水準的屍體保存和防腐工藝!辛追從此聲名遠播,但,是以另一個稱謂西漢馬王堆女屍。這裡為了本書的需要,採用這一說法,並將其年歲提拔幾年。望喜歡嚴格考據的朋友諒解。)

    辛追方才滿意地拍拍手,笑道:「二哥哥,小妹剛才所說,絕不是誇大其辭,英布十萬兵馬,在小妹看來,也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若讓小妹來對付,不必多費周張,就可破了吳軍。」

    吳郢板起臉來,道:「這可不是兒戲,豈能胡言亂語,何況軍國大計,又怎麼會容你去指手畫腳?」

    辛追不滿意了,氣呼呼地道:「二哥哥就知道以大欺小,難道不記得去年是小妹我勸退了越人嗎?」

    吳郢這下倒沒話可說了,去年,因為某個郡的百姓與越人發生了爭鬥並失手殺了十來個越人,最終導致了越人的極度不滿,甚至要來攻打長沙。吳臣請對方首領前來談判,談了半天都沒談攏,最終還是辛追在一旁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越人首領滿意而回。那時候,整個長沙城誰不讚頌辛追地聰明才智。

    或許,這一次面對吳王英布地十萬大軍,辛追也有什麼奇謀?

    「你有什麼好辦法,倒說給哥哥我聽聽,如果我覺得不錯,明日就帶你去見相國,如果是胡說八道,趁早還是閉上嘴巴。」吳郢點點頭道。

    辛追一聽這話,高興地跳了起來,笑道:「那二哥哥你就聽好了,小妹我可只說一遍,聽不明白可別再來找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