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六卷 大楚長歌開創盛世 第十四章 窮途(二) 文 / 舒嘯

    第十四章窮途(二)

    吳郢踏進長沙王府議事廳的時候,相國項榮正愁眉不展地對著一封書簡,面色極是沉鬱。看樣子的英布回了一封信,而信的內容,估計正讓項榮無計可施,不然,議事廳內的氣氛,也不至如此凝重。

    「相國大人,何事如此焦慮?」吳郢踏了進去,開口問道。

    項榮抬頭一看,見是吳郢,歎氣道:「英布剛剛使人來說,吳軍可以不入城,但他要和幾名偏將是看望王府中人,你看,這可如何是好,咱們拒絕他的理由,都被他一一駁回了,而且還下了日期,就在明日早晨進城。」

    吳郢一聽,也覺得事態重大,先前拒絕英布入城,是說容不下十萬兵馬,這下好了,兵馬不進城,十來個人進來,諾大的長沙城,總不會說連十幾個人都容納不下吧。而一旦放他們進來,且不說來的是十幾隻狼,就算他真的沒有別的意思,朝廷又怎麼不會治長沙一個通敵之罪?吳氏父子於楚國的功勞並不是十分大,極有可能被連根拔起,斬草除根。

    「這該如何是好,這該如何是好?」項榮急得團團轉。

    吳郢也是拿不出主意來,忽然想到自己的妹妹,忙道:「相國大人,我家小妹說有妙計應付,不妨讓她來看看,或許,她真有退敵之策。」

    「什麼?」項榮苦笑不得地道,「一個小娃娃,能有什麼軍國大計?」

    「相國可話我就不愛聽」辛追從外面踏步走了進來,小嘴巴鼓鼓的,臉上結了一層薄霜,「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當年甘羅十二為秦相,如今我也有十二了,難道偏偏就不如甘羅?」

    項榮無奈地苦笑兩聲,說道:「那你說說看,如今英布說要帶十來個隨從入城休憩,我們該如何應對?」

    辛追眼睛一閃,笑道:「相國大人,俗話說。快刀斬亂麻,現今諸事紛雜,無有頭緒,何不以快刀斬之?」

    吳郢不耐煩地道:「好了,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麼好辦法,直接說就得了,這裡我與相國大人。又都不是外人,你客套個什麼?」

    辛追白了哥哥一眼,這才道:「英布雖與我家為親,然終究是朝廷叛逆,是萬萬不得放其入城的。現在他提出只帶十幾隨從進城,正是天賜良機,只需一百壯士,埋伏於城中。只待英布等人一入長沙,便關緊城門,將其拿下。」

    這一番話聽得項榮吃驚不小,但他又搖搖頭,道:「不可不可,英布帳下十萬精兵,我若擒住英布,其必發力攻城。屆時城破,將雞犬難留呵!」

    「呵呵,」辛追笑道,「相國大人和哥哥聰明一世,為何糊塗一時?既然英布在我手,只需將其押上城樓,保管十萬大軍,如土雞瓦狗。不四散而去已是萬幸。豈會貿然攻城?」

    吳郢眼睛一亮,叫道:「不錯。主帥為我所擒,其下焉敢不顧其性命而攻城?」

    項榮還是有所顧慮地道:「萬一英布放手一搏,那全城百姓豈不要遭殃?」

    「不會不會,」辛追道,「英布雖貴為王爵,但畢竟是驪山一囚徒,所考慮的,不過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與榮華富貴,我們一旦將其架上城樓,他還敢下令攻城嗎?」

    「還是在斟酌斟酌,小心為妙。」項榮一時拿不定主意,緊鎖著眉頭,思付著。

    英布跨著高頭大馬,身後跟隨著十八名精心挑選出來的武士,一桿大旗迎風飄展。大營口,劉敬與一眾人等也是相送而至,劉敬衝著英布拱手道:「大王,此去長沙,需依劉敬之計而行,必可奪取長沙。」

    「哈哈,先生神算,必定馬到功成。」英布哈哈大笑道。

    對於前天劉敬所獻的這個計策,英布是極為滿意,只要能夠進得城去,騙住吳郢,就能由內而外,一舉拿下長沙。長沙一得,其餘各郡還不望風而降?再以此為根據,足以與項羽爭奪天下。再不濟,咱南下越地,讓那項羽拿不住咱,這也是自保之策。

    待一十八人漸漸離去之後,劉敬吩咐部下道:「點齊兵馬,以備不虞。」

    部將猶豫了一下,都回去準備去了,劉敬衝著英布遠去地背影,嘴角露出一絲不容易察覺的笑雖不能為漢王報仇雪恨,但攪翻他大楚天下,讓項羽不得安生;還有,就是讓逼死漢王的英布等人,都落他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長沙城吱呀吱呀地打了開來,長沙王的代理吳郢與一幫人正在門內恭迎著英布。

    「吳王,兄長臨行前吩咐小弟,命小弟不得他令不得擅出長沙城,故小弟只能在城內迎接,望吳王不要見罪。」吳郢遠遠地衝著英布作了一揖,極是恭敬地道。

    英布也不在乎這些小節,哈哈大笑著道:「舅弟何必如此多禮,既是自家人,也不必那麼客套,你說是吧,哈哈。」

    「那就請吳王入城!」吳郢手一擺,兩旁的樂手們奏響了迎接貴客的調子。

    英布本就是個爽快之人,對自己的舅子哪裡會生疑心,招搖著打馬進了城門,身後一十八名剽悍地武士,見主人已動,也催馬跟了上來。這一十八個人,皆是吳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既忠又能的高手,他們進城來,一是保護吳王,二是有重要使命。能否取破長沙,擔子可都要靠這十八人來挑。

    進得城來,英布暗暗歎服,這劉敬雖然是一介書生,但見識卻是高得出奇,他的妙奪長沙之計,已然成功一半,只需待今夜時機一到,就可裡應外合,讓自己的大軍殺進城來。長沙呵長沙,以後這裡就是咱的立足之地。

    就在英布自以為得計之際,突然一聲銅鑼響起「光」地一聲,吊橋被迅速拉起。隨即,城頭上湧出數千名弓箭手,伴隨著一陣陣「嘎吱嘎吱」的聲響,弓箭手們已經開弓搭箭,一枝枝奪命的箭頭毫不留情地瞄準了他們。

    英布大驚非小,忙高聲喝問道:「舅弟,你這是何意?」

    吳郢身子往後一退,立即又有數百名弓箭手湧了上前,箭頭無一例外地對準了英布。

    「哈哈哈哈,」吳郢大笑道,「反賊英布,背叛朝廷,聚兵謀反,乃誅滅九族地大罪,我長沙一脈,忠於王室,豈肯與你同流合污?陛下大封天下之時曾與諸侯約定,如有叛逆,天下共誅之,你雖是我家親戚,但罪不容於天地,如今已成網中之魚,還不下馬束手就擒,更待何時?」

    「反賊英布,速速下馬就擒!」幾千士卒高聲怒喝道。

    「舅弟,」英布情知不妙,忙道,「聽我一言,如今陛下囚長沙王於長安,削諸侯封地於無情,就連長沙一脈,也逃離不過滅國之災,舅弟何必為虎作倀,相幫仇敵而屠殺親戚?我吳國一滅,長沙諸國定然不保,望舅弟三思呵!」

    吳郢冷笑道:「陛下行事,為臣者何需揣摩,我吳氏一脈尊榮至今,南面稱王,享盡富貴,陛下不曾負你,你卻擁兵造反,少說廢話,如不下馬就擒,休怪吳郢不念親戚之情。」

    英布還想再辯,就見吳郢身後一人,令旗一揮,城頭上幾名箭手立即張弓開箭,幾枝狼牙箭齊齊地穿透了一名武士的後背,那人大叫一聲,在馬背上三晃兩晃,終於不支,一頭栽倒落地,殷紅的血將地面染得一片赤紅。

    英布及另外十七名武士均是大吃一驚,英布心中飛快地盤算著,以自己的戰力,衝殺過去擒住吳郢,只要擒住吳郢,一切就都有轉機。可是此時距離吳郢尚有百步之遙,而且吳郢這混蛋還在往後緩緩退卻,密密麻麻的弓箭手早將大道堵塞住。他娘地,早知道這樣,一進城就衝上去拿下吳郢,現在落個進退不得的下場。

    見英布還在猶豫,項榮又是令旗一揮,十幾枝長箭當空射下,頃刻間又被擊斃了三名武士。另外十四名武士見狀,驚懼不已。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剽悍之士,但哪裡有過被人當做獵物戲耍的時候,眼下進不得,退無路,完全是砧板上地魚肉,任人宰割。

    十四名武士互相對視了幾眼,齊都撥馬朝英布這裡而來,緊緊圍繞在英布周圍。他們看得出來,長沙軍的目的並不在射殺吳王,而是要逼迫他投降,也就是說,只要在吳王身邊,城樓上那些人,就不怎麼敢射箭,他們幾個人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英布見大勢已去,長歎一聲,道:「不想我英布戎馬一生,縱橫天下,少有對手,今天卻敗在吳郢你這娃娃手上,時乎,命乎?」

    吳郢哈哈大笑,拉過一個小女孩道:「吳王,你看清楚了,你並非敗在我手,而是敗在舍妹辛追之手,老謀深算的吳王,竟然敗在我長沙區區女童之手,還有何臉面北向去爭天下?」

    「什麼?」英布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竟是這個女娃娃識破了本王的妙計?」

    英布心中惆悵落寞不已,兵敗被擒殺他曾考慮過,但如此窩囊地被擒,真是羞愧無比。回頭一看部下,已經全都下了戰馬,跪倒在路面上,不住地磕著頭求著饒。英布長歎一聲,滾落下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