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六卷 大楚長歌開創盛世 第十八章 窮途(六) 文 / 舒嘯

    第十八章窮途(六)

    倘若換在從前,項羽一定會對懷有這樣想法的帝王報以不屑的鄙夷,但一旦當自己身居其位時,他卻身不由己地想起了這樣的念頭。果然是所處的位置不同,對同一問題所得出的答案也不同。宋太祖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誰坐到宋太祖那位子,誰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歷史是英雄創造的,但英雄何嘗不是由歷史所創造?

    不過對可愛的辛追,項羽還沒有想到要斬草除根這一步,將人才收羅到自己帳下,豈不是最大的勝利?何況在這個時代,一個女人,沒有呂後那樣的毒辣心腸,又怎麼會有多大的政治野心?辛追只是個天真未泯的小女孩,哪裡會有那麼大的心思?

    「呵呵,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委命韓大元帥討賊,豈有不信任之理?劉漢滅亡已久,如今天下方定,民心思安,海內百廢待興,誰人願意再起刀兵?故劉賊起事,必不得天下人響應,能不為朕所敗?」項羽哈哈大笑道。

    「陛下原來也是個明事理的人,我來之前,還以為陛下是個五大三粗的,蠻不講道理的人呢。」辛追一吐小舌頭,似乎做了一個鬼臉,滑稽地衝著項羽一笑,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

    「難道你之前認為朕是個糊塗蛋?」項羽故意擺著面孔道。

    辛追趕忙施禮道:「哎呀,說走嘴了,陛下哪裡是糊塗蛋,分明是個聰明蛋,不過臣妾倒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賜教。」

    項羽忍住笑,道:「朕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儘管問吧。」

    「前些時候聽二哥哥他們講,說陛下要將我們全家遷移到長安去居住,並讓大哥哥他們在朝為官,果真如此嗎?」辛追顯得很是憂心地問道。

    「不錯,非但長沙王全家,天下諸侯都要居於長安,在朝為官。助朕治理國家,怎麼,難道我們的女英雄,會想長沙老家不成?」項羽先是嚴肅地說著,後來見辛追一臉的惆悵,又刮起了她的小鼻子,調笑似地問道。

    辛追忙道:「臣一家已經在長沙生活數年,如今乍然要離此而去。心中自然不捨,不過陛下決策,亦是為國家為朝廷計,臣豈會因一己之不捨,而壞陛下萬世之大計?」

    項羽愣了愣。轉而笑道:「不妨,明日朕找人來,將長沙王府邸描摹一下,然後在長安擇一佳地。全部按照長沙王府邸原貌鑄建,這樣我們的女英雄,不就可以如同生活在長沙了嗎?」

    辛追跪拜謝道:「臣妾謝陛下厚恩。」

    項羽笑道:「先別忙著謝恩,朕這麼做,也是有求於你。」

    辛追站了起來,好奇地問道:「不知陛下有何求於我,臣妾若能辦到,一定不辭勞苦。」

    項羽大笑著道:「也不是什麼勞苦之事。只是朕有兩位公主,如今六、七歲余,正要請先生給她們去講學,朕見你聰明機智,又足智多謀,就請你去教教兩位公主吧。」

    「原來要我去做先生,」辛追恍然大悟道,「既然陛下賞賜了那麼厚重的禮物。那麼臣妾為陛下效勞。也是理所當然的,何況是與兩位公主為伴。臣妾自是歡喜不已。」

    「好,那咱們就這麼說定了,待朕回到長安之後,就派人接你入宮,好了,你且先行下去,朕還有公務處理,來日再找你聊天說笑。」項羽緩緩坐了下去,撫掌道。

    辛追忙施禮告辭,然後一轉身,蹦蹦條條地出去了。

    看著辛追地背影,項羽自得地一笑,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將她招進宮去,既為公主們找了一個好老師好朋友,又長線投資了一個小美人,或者,將來她還能成為自己的女丞相。

    有次同宿舍的傢伙說了這麼一句:對未婚少女始終爭取,對已婚少婦永不放棄;對十四歲以上女孩,我注意發掘;對小於十四的,我有戰略性眼光:普遍撒網,重點培養,永不放棄,糾纏到底。如今在古代這年頭,女娃娃十四歲都有嫁人的了,看來戰略性眼光還要再做深挖掘才行。

    項羽滿意地點了點頭,忽又想起件事來,忙喚來一個侍者,道:「押解英布到此,另外吩咐下去,再準備一桌酒席,朕要好好與這位故人把酒言歡。」

    侍者一愣,但不敢有所遲疑,忙低頭移步走了出去。

    不多時,英布被押解到,項羽聽到腳步聲,抬頭一看,英布正器宇軒昂地踏步走了進來,武士們防止英布圖謀不軌,想跟進來保護項羽,項羽揮揮手,命眾人下去。

    英布見了項羽,卻是昂然不拜,只是拱了拱手,朗聲道:「英布見過陛下。」

    項羽哈哈一笑,道:「別客氣,坐。」

    英布倒是一愣,他以為項羽見了他,肯定要先大發雷霆一番,然後再嚴厲地斥責他,最後給他定個萬劫不復的罪名,沒想到項羽竟是這樣的平靜,彷彿是遇到了一個多年不見的老友似地,這倒讓英布迷惑不解起來。

    更讓英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項羽竟讓人端送來一桌酒席,而且讓一起來喝酒吃肉聊天。英布疑心大起,不解道:「陛下若誅殺英布,英布眉頭若是皺了,也算不得是好漢,如今陛下竟要與英布把酒言歡,恕英布無心奉陪。」

    「哈哈哈哈,」項羽不理會他,一屁股坐了下來,將兩隻杯子裡斟滿佳釀,笑道,「你英布何等人物,別人不知,朕豈會不知,莫說殺你,就算殺你九族,你也不至於開口求饒,不過你謀反之罪,該如何定罪,也不是由朕一人說了算,得交與司法衙門處置。」

    英布見狀,也不再執拗,坐了下來,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忽又悵然道:「陛下,還記得當年咱們一道破釜沉舟救巨鹿的情形嗎,烽火漫天,金戈刺耳,我軍士卒無不以一當十,殺得暴秦之軍屁滾尿流,然後高歌置酒,何其暢快。」

    項羽見他談及往事,也是感慨不已,飲了杯中之酒,道:「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如果只有當年,沒有後來,你我不也一樣常常高歌置酒嗎,哪會有今日的刀兵相見,又哪會有今日的帝王將相之別?不過,時事總是向前,朕只想問一句,朕自問待你不薄,你為何舉兵反朕?」

    英布沉吟片刻,苦笑道:「非為別的,只是也想嘗嘗這皇帝的滋味如何。」

    歷史上謀反的案例實在是不勝枚舉,但大凡造反者(農民起義大多除外)都會舉起一個光亮地旗幟,比如什麼「清君側」、「靖難」之類,像英布這樣直接說自己想當皇帝的,恐怕還真不多見。項羽不覺失笑道:「英布不愧是英布,事到如今,也不失為一條漢子!」

    「不過,」項羽站了起來,繼續說道,「如今帝國初創,中原百廢待興,黎民蒼生實不願在惹刀兵之災,朕施行削諸侯封地而歸化其軍之法,乃是為國家為蒼生而設,莫說你英布一人謀反,就是天下諸侯三有其二起兵反朕,也絕不是朕的對手,因為朕行的是天道,是順應天下黎民百姓之願而行,所以你記住,逆百姓意願者,必亡。」

    英布有點不服氣地道:「黎民百姓,不過螻蟻而已,安能左右天下大勢?」

    「差矣!」項羽搖頭道,「以秦之強盛,東向而滅六國,而陳涉,區區氓人,振臂一揮應者雲集,山東豪俊並起,而亡暴秦,所以說,諸侯天子為舟,百姓蒼生為水,水可載舟,也可覆舟,朕時刻不忘此寓,並將其抄於宮中,以教化皇子,唯有如此,我大楚才能千秋萬代,永享國祚。」

    英布聽了,沉默片刻,道:「英布得陛下教誨,如撥烏雲而見青天,布自知死罪難免,還請陛下念在舊情,赦免幼子家小,布不勝感激。」

    項羽點頭道:「朕正欲借此機會,廢除連坐之法,一人犯法,與其家小何干,你且放心,朕絕不加害他人,至於你,不死不足以謝天下,朕也不足以震懾天下,你莫要怪朕無情。」

    英布「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衝著項羽連磕了三個響頭,然後一字一句地道:「布死不足惜,還望陛下奮神武之勇,以擒殺劉敬賊子,絕劉漢之望,保陛下萬事基業。」

    項羽剛想回答,忽然外面有侍者高聲叫道:「啟奏陛下,韓大元帥有捷報傳至。」

    「送進來。」項羽忙叫道。

    侍者引一名將官從外進來,那將官見了項羽,納頭便拜,口稱:「臣見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項羽道,「韓大元帥有何捷報,速速報來。」

    那將官見了英布,遲疑了一下,項羽怒道:「無妨,直言。」

    「啟奏陛下,」那將官這才大膽地說道,「韓大元帥已破劉敬於桂林,斬其首級,今命臣加急傳與陛下。」

    「什麼?」英布倒先驚叫出聲來,道,「劉賊已經授首了?」

    「來人,將劉敬首級給吳王看看,究竟是真是假。」項羽一揮手,命道。

    兩名軍士將一隻木匣子捧了進來,英布迫不及待地衝了上去,打開一看,哈哈大笑道:「劉敬呵劉敬,想不到你竟比孤走得要早,哈哈哈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