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略欺騙 文 / 中國神鷹

    四月八日一大早,蔣介石攜夫人就趕到了曼德勒,駐緬盟軍總司令亞歷山大、遠征軍總司令羅卓英、參謀長史迪威、兩位副司令杜聿明和陳際帆率領幾個師長們在曼德勒機場迎接。

    老蔣此刻心情大好,中**隊的勝利讓他在重慶的外交有了新進展,美國人願意提供更多的援助,前提是遠征軍要有更大作為。在此情況下,他是不敢把史迪威晾在一邊的,儘管他很不喜歡這個好大喜功的傢伙,可是美援要緊。至於英國人,老蔣就算再蠢也知道沒什麼指望了,他此行來的目的就是想從自己這些下屬口中探探口風,看看遠征軍在緬甸的作戰是否能夠保證中國對外聯繫線路的暢通。

    所有人和老蔣、蔣夫人打過招呼後,老蔣來到陳際帆身邊,他對陳際帆的表現很滿意,既打了勝仗又保存了實力,這種人才上哪兒去找?更難得的是人家還知趣地移交了兵權,讓自己放心許多。

    「辛苦了,」老蔣握著陳際帆的手道,「你是功臣,很好,很好!」

    「哪裡,守土保國乃是軍人的職責所在,日寇不滅,屬下不敢妄言辛苦。」

    英國人把老將安排在曼德勒北邊附近的眉苗,這裡是駐緬英軍高官居住區,經過多年的建設硬是把一座小鎮變成了充滿歐式風情的別墅和花園所在。老蔣在隨後的見面會上慷慨地宣佈:鑒於中國遠征軍在同古一線的卓越戰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向以下人員頒發嘉獎令和晉陞令。遠征軍副總司令杜聿明將軍加上將銜,陳際帆將軍加上將銜,胡雲峰參謀長授中將銜,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新22師師長廖耀湘將軍、新38師師長孫立人將軍和「神鷹」軍團獨立第一旅旅長宋關虎授中將銜,其餘有功將士軍銜升一級。「神鷹」軍團特種部隊在敵後多次立功,特獎勵美元5萬元。

    史迪威和亞歷山大、斯科特等人均表示祝賀,祝賀之餘英國人心裡酸溜溜的,中國人什麼時候這麼能打了?難道我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真要靠這幫低賤的黃種人才能守得住?

    史迪威看到蔣介石的高興勁,不失時機地又提出他的作戰計劃,沒想打蔣介石顧左右而言他,裝作沒聽見。一旁的杜聿明乾脆打哈哈,說什麼委員長和夫人乘了一路飛機,需要休息等等,建議參謀長另改時間陳述軍事計劃。

    蔣介石不是不想打仗,可他的先聽聽自己這邊人怎麼說以後才能定奪。當天下午,蔣介石就在自己臨時下榻的別墅裡接見杜聿明。

    杜聿明是個直性子,老蔣也喜歡他這一點,更喜歡他忠心,聽得杜聿明說他和陳際帆兩人都不同意曼德勒會戰計劃,他很吃驚。

    「光亭,怎麼陳際帆也不同意?當初同古會戰就是他極力主張我才下這個決心的。你和他談過沒有,他有什麼想法?」

    「校長,恕學生直言,陳際帆此人胸懷大志,學生自愧不如。」

    杜聿明這話很有歧義,什麼叫胸懷大志,這不是讓老蔣更加多疑嗎?未必陳際帆在這緬甸叢林還想當山大王不成。

    杜聿明一看校長的臉色陰下來,趕緊解釋:「陳際帆對學生一番話,令學生感慨萬分,今見校長,不敢不如實相告。」

    「你說!」

    「他說我輩軍人雖有守土抗敵之責,可心中不能忘記開疆拓土重任,守土抗敵利在當代,可開疆拓土功在千秋。」

    「開疆拓土,年輕人站著說話不腰疼,開疆拓土要憑實力的,他拿什麼開疆拓土,開哪個疆,拓什麼土?帝國主義是好相與的?這陳際帆,打了一個勝仗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野性難馴啊。」

    「校長所言極是,不過陳際帆說,遠征軍十萬將士頂著炎炎烈日奔赴異國他鄉,不能白來,他向學生建議,遠征軍最差也要守住緬北密支那到景棟一線,將來在盟軍中也能多一些談判的籌碼。」

    老蔣眼睛一亮,他總算明白陳際帆的意圖了,年輕人野心不小,竟然想從英國人手裡撈便宜,只是這想法過於天真了,首先是英國人肯定跳起八丈高,其次美國人為了維護盟軍的團結,自然不會支持中國的主張,英美本來就穿的一條褲子。老蔣心想,我也是軍人出身,我也想開疆拓土流芳千古,可談何容易?

    他對杜聿明道:「英國人的事先放一放,我是來協調部隊的,不是來火上澆油。不過,陳際帆既然有什麼想法他可以對英國人說,在國內他膽大包天,我倒要看看他怎麼和英國佬糾纏。好了,光亭,既然你和史迪威吵得很凶,那下一步你準備怎麼辦?」

    「報告校長,昨夜我和陳際帆商量出一個計劃,這個計劃有點冒險,特別需要委員長支持。」

    「你講!只要是能打勝仗,能揚我國威,我都支持!」

    杜聿明趕緊把計劃的大概說了一遍。老蔣越聽越驚,這陳際帆是打日本人打上癮了,別人躲都躲不及,他居然還要做這麼大一個局將日軍放進來打,而且這個誘餌太大了,這是拿整個遠征軍的的命運在打賭,更是拿大西南的命運再賭。

    「你先下去,容我想想,對了,你把陳際帆請來,我和他單獨談談。」

    杜聿明見老蔣沒有立刻表態,知道事關重大,校長難以下決心,只好告退去叫陳際帆。

    待杜聿明走後,夫人宋美齡從上面下來,問及緬甸戰事,蔣介石如實將杜聿明的話轉告宋美齡,沒想到宋美齡一個女人家,居然一開口就命中要害:「這個計策好,但是要能瞞住日本人。」

    「夫人說得對,我們沒有情報來源,可不敢保證日本人的間諜是不是在這邊活動。仗打了一個月,雙方基本上沒有什麼秘密了,陳際帆這個主意太冒險了。」

    「達令,陳際帆從沒打過沒把握的仗,我看還是當面見見他,說不定他有辦法。」

    「嗯。等打完這一仗,還是把他調回去,在緬甸遲早惹出禍事來。」

    兩人正說著話,衛兵大聲的通報傳來,原來是陳際帆到了。

    「你們聊,我就在後邊聽著怎麼樣?」

    陳際帆隨著衛士一路走進客廳,看見老蔣很悠閒地坐在沙發上隨意翻著幾張國內的報紙,趕緊立正行禮。

    「免了免了,先坐下。你打得很好,我這個做領袖的面上也有光彩。杜光亭已經向我匯報過了,你的想法很大膽,雖說有勝利的把握,可是風險也很大,我想知道你到底怎麼想的?」

    「是。在屬下看來,我們出兵緬甸的戰略目的並不在於光復仰光,一是我們的實力不足,沒有制空權,兵力也不佔優勢,二是英國人不配合,光靠我們,委員長恕我直言,就算能打到仰光也不應該去,因為得不償失。」

    陳際帆這話可算說道老蔣心坎上了。老蔣雖然把用兵的重點放在緬甸,可作戰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外援,沒有英國人的支持,就算打到仰光去,部隊也差不多拼光了,到時候拿外援來幹什麼。

    老蔣有些高興:「說下去!」

    「是!」陳際帆重又站起身來,「以我們的的實力,只要能夠守住緬北密支那至景棟一線,也可以從印度經密支那獲得外援物資,而且這條路還很安全。」

    「那英國人怎麼辦,還有美國人,美國人總是希望我們能進攻,他們出錢,讓中國人賣命,國家弱啊。」

    「英國人想跑,咱們也攔不住,可英國人的算盤打得很精,他們把緬甸丟給日本人,將來還有可能通過戰爭、談判等手段要回來,可丟給我們就不好辦了。既然如此,我們就要趁勢而上,緬甸現在是塊無主的土地,尤其是緬北,生活習慣、語言等和雲南都差不多,歷史上就曾是中國的勢力範圍,為什麼我們不能有點想法呢?委員長,要知道我們多在緬甸得到一寸土地,西南的防禦縱深就往南多了一分。而且將來反攻日軍也比較近。」

    老蔣打斷道:「英國人走後,我們可以守緬北,問題是,你對杜光亭他們的話似乎不太可能實現,英國人不會放棄他的殖民地。」

    「委員長,不久的將來盟軍首腦定有可能在一起聚會,那時候正是外交斡旋的時機,西方社會相信的是實力,是交易,只要我們打出實力,不僅美援會源源不斷到來,而且委員長您也有機會做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老蔣笑笑,「真有盟軍首腦會晤那一天,你可以隨我去,你懂英語,對西方人能做到不卑不亢,這點很難得。史迪威的計劃不現實,我想知道你的計劃。」

    陳際帆道:「現在遠征軍最危險的地方其實是臘戍,日軍雖然仍有可能沿交通線一路向北猛攻,可那樣成了拼消耗,日本人最忌諱這個,他們勢必會想其他辦法,如果是我,也會冒一把險,來個千里大迂迴,古往今來這樣的戰例數不勝數。」

    「你要我怎麼做?」

    「屬下斗膽,想請委員長和屬下在盟軍面前上演一出苦肉計。」陳際帆恭敬地說。

    「嗯?」老蔣沒明白,苦肉計?這也太離譜了吧。「說具體點,是不是要我幫你騙人啊?」

    陳際帆不好意思地笑笑,「日軍剛剛吃過那麼大的虧,很謹慎,可又想一舉扭轉戰局,如果我軍一直很小心,那鬼子不一定會上當,所以我們要給他們創造點冒險的機會,然後再一舉全殲。」

    「具體怎麼做?」老蔣簡直被吸引了,真要是能再打個勝仗,因為有他老蔣參與,他會覺得更有面子。老蔣還真沒想到,他居然還能扮演周瑜,搞一個打黃蓋的故事,想想都有意思。

    「明天的盟軍軍事會議上,我會就緬甸問題放出狂言,激化和英國人的矛盾,然後您處於外交考慮肯定要訓斥我,屬下就斗膽冒犯,當場頂撞,您可以將我撤職,調離曼德勒。屬下願意率領獨一旅到後方隱蔽,在臘戍以南突然給迂迴日軍以重創,逼迫日軍後退,再有杜將軍率主力堵住棠吉,就是困,也能把日軍困死在這裡。」

    「妙!」老蔣不禁叫好,他一直認為遠征軍的防禦重點是臘戍,可又不好當面駁史迪威的面子,陳際帆的想法正中他的下懷。這種打法既能勝利又不傷身體,何樂而不為?

    「那遠征軍主力怎麼辦?杜光亭的部隊不能在曼德勒無所事事。」

    陳際帆答道:「屬下以為,委員長完全可以高姿態一些,讓杜將軍率遠征軍主力在曼德勒表示一下合作的誠意,這樣既給足了史迪威參謀長的面子,又讓英國人無話可說,以後談條件也方便些。只要英國人敢獨自逃跑,遠征軍應立即率主力向東守住棠吉。最終的結果是,放日軍長驅直入,西邊是英國人,東邊和北邊是我們,只要這次戰役再獲勝,我們就能沿公路南線對日軍進行反迂迴,到時候日軍想不敗都難。」

    老蔣實在是沒什麼說的,陳際帆把所有的情況都考慮到了,政治的、軍事的,甚至是美國人的面子都照顧到了,看起來是萬無一失。調陳際帆到後方,看來是正確的,回頭將臘戍交給陳際帆守衛,這樣放得了心。

    有了兩個得力下屬的匯報,蔣介石的底氣足起來。尤其是夫人宋美齡,感覺陳際帆是一個難得的外交人才,他好像總能號住外國人的脈。宋美齡建議蔣介石,不妨看看陳際帆到底在明天的會議上如何演出。

    第二天的會議上,史迪威拿出的計劃聽上去更加完善,他要求集中英緬軍五個師一個裝甲旅和遠征軍所有部隊(包括後續部隊)共二十五萬餘人在曼德勒和日軍決一死戰,勝了則兵鋒可直抵仰光,敗?史迪威覺得不可能敗。這個高傲的美國人沒覺得有什麼失敗的可能。他們相信的是實力!

    亞歷山大則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他的外交辭令很好,同意英緬軍與遠征軍的合作,可前提是要求中國遠征軍向西進軍,佔領喬巴克當(勃皎東)。

    杜聿明堅決不同意,他認為部隊西進沒有任何意義,既沒有可靠的後勤保障,又沒有明確的作戰目的,西進的唯一功能就是替英國人打掩護。

    英國人耍起了無賴,指責中國人缺乏合作抗日的誠意。如果這樣,他們將會給政府寫報告,重新評估對中國的援助路線等問題。

    陳際帆再也忍不住了,他是聽得懂英語的,亞歷山大和斯科特之間的悄悄話他聽得一清二楚,這其中不乏侮辱性的語言。陳際帆「騰」一下站起來,直接指著亞歷山大問道:「這位將軍,據我所知,您之所以能夠升到中將的位置,就是因為你曾經指揮過英法軍隊三十萬人的逃跑,在我們中國,一個逃跑的軍人獲得晉陞是不可想像的。本來我還以一種尊重的情感去看待你們,可惜,你們在緬甸的所作所為讓我和我的同僚們堅信,你們英國人欺軟怕硬,是真正的膽小鬼。」

    陳際帆標準的發音一字一句吐出來,在場的翻譯人員也在輕聲地給蔣介石等中**官聽,還沒等大伙反應過來,史迪威的臉色全變了,在他的印象中陳際帆不是這種衝動的人啊,怎麼今天會說出這種沒風度的話來。

    亞歷山大和斯科特等英**官被徹底激怒了,他們絕對無法忍受中國人的羞辱,亞歷山大當即反唇相譏:「狂妄的中國人,不要忘了你此刻所在的地方還是大英帝國的土地,沒有我們的幫助,你們早就餓死了,你們還拿什麼打仗。我大英帝國軍隊在北非、在大西洋、在歐洲上空進行現代化戰爭的時候,你們恐怕還在拿著可笑的大刀片去砍坦克吧。哼,可憐的堂吉訶德式的中國人,你沒有資格和我說話。」

    蔣介石知道陳際帆的戲開場了,他也得配合一下,不等翻譯說話,他就怒聲呵斥陳際帆:「不要以為打了勝仗就了不起了,這裡是盟軍的最高軍事會議,輪不到你說話!」

    其他的中國將軍看到蔣介石發火了,都為陳際帆捏一把汗,這位副總司令戰場所向披靡,可官場上還是嫩啊,委員長發火了,不好收場啊。

    孫立人急得跟陳際帆使眼色,意思是趕緊收聲。

    沒想到陳際帆裝作沒看見,轉過身來對蔣介石道:「對不起委員長,我必須把話說完,英國人以為這是他們的土地,可這是他們搶來的。這些傢伙趁早滾回印度,眼不見心不煩。」

    壞了,怎麼對委員長用這種口氣說話,要擱往常也就罷了,可現在你陳際帆剛剛立下戰功,這不是給委員長一個居功自傲的印象嗎。

    可陳際帆似乎還沒完沒了了,他接著用英語對史迪威一字一句地說:「英國人對搶來的緬甸不珍惜,他們執意要丟給日本人。那麼好吧,今天我代表身後中國將士宣佈,凡是英國人主動放棄的緬甸土地,從現在起,我將不承認英國的宗主權,我中國遠征軍收復的每一寸土地,絕不會輕易讓出來!」

    此話一出,史迪威喊道:「陳,你瘋了!」史迪威認為這簡直是**裸地破壞盟軍的團結,這句話不僅會造成盟軍合作的破裂,嚴重點還會影響兩國的外交關係。陳際帆的政治水平不應該如此。

    英國人出離憤怒了,這是向大英帝國**裸的挑戰,可還未等他們說話,陳際帆又繼續:「你們這些自以為是的膽小鬼,是不是覺得受到了羞辱?是不是覺得大英帝國的面子受到了挑戰?可我要把你們最後一層遮羞布徹底撕掉,我鄭重告訴你們,大英帝國沒落了,從張伯倫首相在慕尼黑出賣捷克的時候就沒落了;從英國遠征軍坐視波蘭被滅的時候就沒落了;從東南亞你們像兔子一樣逃跑和投降的時候就沒落了。收起你們那點可憐的自尊!亞歷山大先生,您現在應該考慮的是,您那些正在逃跑的士兵,你們首相要考慮的,是如何對付大西洋上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和倫敦上空的德國飛機。對了,吃不飽飯的應該是你們,不信你可以去倫敦排隊買一點發霉的麵包。記住,緬甸不是你們的,印度也不是!」

    陳際帆說完這話後感覺過癮極了,他在以前研究遠征軍這段歷史的時候,就對英國人的自私憤憤不平,沒想到還可以當面羞辱這些傢伙,而且還讓老蔣相信這是演戲,真不賴!

    陳際帆低估了老蔣的智商,蔣介石早就聽出陳際帆的語氣不善,可他沒辦法,再說他又不吃英國飯。老蔣現在心中想的是,以後如何給陳際帆擦屁股,如果東線能打勝仗,他就可以給史迪威一個解釋,也讓英國人消消火。不管怎樣,現在老蔣是中國領袖,他不能有任何支持陳際帆的語言和行動。

    老蔣開罵:「娘希匹!居功自傲,你的語言已經傷害了盟友,你要立刻向亞歷山大將軍道歉!」

    其他中國將軍們一聽,還好,委員長還給了陳際帆一個台階。戴安瀾趕緊道:「副總司令,您就道個歉吧。委員長,陳將軍前段為戰事操勞,可能沒休息好,脾氣有些急,請您看在他立下大功的份上,原諒副總司令吧!」

    杜聿明、孫立人和廖耀湘等人也紛紛附和。

    「他已經不是副總司令了!他是一個統兵數萬的黨國高級將領,要為他的行為負責!」

    陳際帆道:「眾位好意我領了,如果我的語言給委員長造成不便,我可以道歉,要我給這些英國佬道歉,辦不到!」

    「放肆!」老蔣勃然大怒,「羅卓英總司令,立刻以遠征軍司令部的名義免去陳際帆副總司令和游擊司令的職務,命令陳際帆、胡雲峰及所屬部隊撤回國內聽後處理!」

    中國將軍們沒想到事情竟會鬧到這般地步,據他們所知,陳際帆是一個政治上非常成熟的將軍,怎麼今天會一反常態,這樣衝動?尤其杜聿明,雖然他也感覺陳際帆此舉必有深意,可他的校長是真發火了。而且陳際帆辱罵英國人,這是貨真價實的。校長要不處理他,恐怕在外交上真會陷入被動。杜聿明擔心的是他的東線作戰計劃,這戲不知是真還是假。

    會議到這份上,自然是不歡而散。陳際帆被撤職,有老蔣在,誰也不敢去探望。而英國人因為看到蔣介石的態度,自然也抓不住中國人的把柄,畢竟人家當面就處理了這個狂妄的軍官。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遠征軍的第一功臣,常勝將軍陳際帆被撤職的消息不脛而走,幾天後國內各大報紙和英美主要媒體都大幅報道這個事件,而陳際帆也正如報道中所言,帶著他所有的部隊灰溜溜地向北,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日軍情報部門很快偵知了此事,經過仔細確認後,15軍司令部一陣歡呼,皇軍軍最可怕的對手失去了指揮權,這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飯田等待一個機會已經很久了,55師團全軍覆沒,他受到南方軍的嚴厲訓斥。飯田祥二郎中將為此還申請將自己指揮過近衛師團從荷屬東印度調來緬甸,還在將第五飛行師團的飛機全部專場到同古機場,準備進行一場策劃已久的戰略進攻。

    現在看來,是時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