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4卷 第二回 民心 文 / 問天

    第二回民心

    蘇州原本就是慕容家大力發展的根基所在之地。自李民與慕容家聯手創辦商會之後,慕容家在江南的實力更是大漲,無論是財力,還是暗中聚攏的兵力,那都是大大的增長了一大塊。

    此次,東南巨變,方臘以星火燎原之勢崛起,若不是那慕容格乃是堅忍之輩,恐怕早就被本家的族老說的動心,也是一同反了。方臘一上手就與慕容家對上,方臘的勢頭卻是未必能起的這麼快,江南也未必會這麼亂,慕容家更會早早的暴露自身,到時候,得利的,說不定反倒是朝廷。

    可如今,東南已經亂成了這般,方臘更是聚集了百萬之眾,成了氣候,連那慕容家協防的秀州,都被方臘大軍攻破了,只有慕容家本家的部分高手得以逃脫,回族匯報。

    慕容格卻也是有些暗自懊悔。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前怕狼後怕虎的,竟然少了銳氣,被那方臘趁勢崛起。他慕容家在江南建立的優勢,卻是盡失。

    可就在此時,卻是聽人稟報,國師李民領兵來援蘇州,派人來請。

    慕容格當即精神大振。要知道,在慕容格的心目中,李民卻也是早晚要挑旗的主。此等亂局,正是需李民拿個主意。

    慕容格當即毫不遲疑的趕往蘇州城,拜見李民。

    李民卻也是不瞞他,當即把自身的情況與慕容格說了。慕容格一聽卻是苦笑,敢請如今的李民卻是不反也得反了,卻是容不得他李民抉擇。

    不過,慕容格卻還是比較相信李民的天命,尤其是李民此時大軍壓境,若是他慕容格敢歪嘴,估計他慕容家的這份根基,也就要全根拔起了。何況,他慕容格的小女兒慕容箐箐,那也是李民的老婆之一,以這造反連坐之罪,他慕容格就算是想撇清,也是不容易的。反正他慕容家已經圖謀了數百年,等的就是造反,如今都趕一起了,何樂而不為?

    故此,慕容格卻是毫不遲疑的向李民表示了忠心,更是直接向李民獻出了家中私軍兩萬,由自己的大兒子慕容博帶領聽命。除此之外,更獻軍糧五百船,以供軍需。同時更表示,可以由他慕容格以東南商會的名義出面牽頭,以穩定東南,疏通道路為由,號召江南各大商戶與地主,捐獻軍糧,助李民平定方臘,接管官軍。

    李民聽了,自然大喜。要知道,李民擴軍容易,可維持軍隊的補給,卻是很難,畢竟幾十萬的大軍,就算不發軍餉,那也是要給飯吃的。而這米糧,且不說李民尚沒有穩定的大量軍糧供應,就算有,那二龍山離此路遙,卻也是不便運送的。實在是不如在這江南本地徵集。

    而這江南本就是魚米之鄉,哪怕是今年的大旱,蘇州等水鄉之地的收成,那也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那些地主,經過那呂家莊的實例之後,李民卻是曉得了如今的地主,那家中的藏糧,那可是不能小瞧的。沒見這慕容博捐獻軍糧,一張嘴就是五百船麼。

    可就這,從這那慕容格的為人,李民也是不相信這五百船,就是那慕容家的所有藏糧了。

    當然,慕容家能拿出五百船軍糧,並送出兩萬私軍,這也是人情,李民自也不會得寸進尺。李民當即笑納,更賜封那慕容格的大兒子慕容博所帥軍馬為燕軍。獨自領軍,配合李民大軍作戰。

    慕容格對此極為滿意。要知道慕容格畢生的願望,就是恢復燕國。如今雖然還沒有復國,可卻已經是有了燕軍,而且,他兒子更是獨立領軍。如此,今後若是立了大功,能如那雲南大理段氏一般,積功封國,成為李民之下的一個屬國,恢復燕國名號,卻也是能與祖宗有個交代了。

    如此,一連三日。慕容格出面牽頭邀請蘇州各大地主豪強捐獻軍糧,那真是響著雲集。這蘇州雖然是朱勉盤剝的重災區,可倒霉的多是下層百姓,那些地主豪強把盤剝轉嫁出去,卻是受害的不大,他們太平的久了,自是沒人樂見江南兵亂。只是他們根本就信不過朱勉,知道給朱勉捐獻軍資、軍糧,就與肉包子打狗一般,故此才沒有人出頭。

    可如今慕容格牽頭,李民的名頭,這兩年通過那神宵教的傳播,又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進入江南以來,更是連戰連勝,接連解救興**,廣德軍,連敗方臘大軍,眾地主自然對李民是信的很,為了早日平定戰亂,自然是積極的很。反正那些軍糧除了邊軍採購,也是無人能吃下,他們更不可能一次流出那麼多的糧食,把那糧價砸下,直接捐獻給李民,不僅可早日平定戰亂,還可讓李民記得人情,被不住有些封賞,弄個一官半職,卻也是極有可能。卻是一舉數得。

    故此,這些江南的富戶,那捐獻軍糧的,最少都是以五十船起。少於五十船,那還真是沒臉跟眾人站在一起。

    如此三日內,李民蘇州城中雲集捐獻而來的軍糧,堆積如山,那已經是不足形容。這再加上那蘇州本就是東南省會,聚集軍糧轉運的地方,朱勉更是為了養大軍保護自身安全,在這蘇州囤積了東南半數的軍糧、軍資。李民這回卻是兩三年不用愁什麼軍糧和軍餉了。

    而有那兩三年,李民也應足以在蘇州恢復正常的稅收體系,形成穩定的糧源之地。

    而在這三日中,李民在慕容家的幫助下,籌集軍資無比順利,那朱武把那蘇州的守軍全都拆散了重新混編,整軍,也是初步取得了成效。蘇州原有的將官體系,卻是絕難指揮的動那些已經混編在一起,什麼樣人都有的軍兵了。

    而此時,那朱勉公審的也差不離了。三日公審,算是徹底把蘇州百姓對那朱勉的憤恨,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要知道,原本有些事,朱勉手腕高超,雖然陰毒,卻也不是盡人皆知的。而有些事,更是連苦主都死絕了。眾人也就更不曉得什麼了,大多是人云亦云,很是習以為常的就把自身遭遇的不幸,歸咎到了朱勉這個江南政府首要負責人身上。可那卻是說的有些虛。

    可如今,公審之下,知情人一個個站出來,血淚控訴,自是把與聞者聽得肺都要氣炸了,卻是知道不僅沒有半點沒冤枉這個朱勉,更是把他的罪過看少了。若不是此時的雞蛋乃是賣錢的營生,值錢的物品,估計這朱勉三天之內,絕對能被憤怒的百姓用臭雞蛋淹死。

    李民看火候差不離了,當即匯聚全城百姓與軍兵演說道:「今大宋奸臣當道,更有妖人惑亂聖主。故天降兵禍。天下四方,反了三方。我有心救民,輕騎領兵平叛,卻又憐那方臘叛軍,多是災民無有活路,這才鋌而走險,這才給他們留了一條活路,或是放還,或是留以軍用,卻不想,此事卻被小人利用,以之為柄,蠱惑聖主,疑我有招攬民望之心,我死被冤無妨,卻是不忍見我收留之難軍,同被奸人所害,更不忍見東南之地,兵亂橫行,無人平亂。故,我欲平定江南戰亂,令百姓安居,而後揮軍京師,清君側,正聖聽,與民一個理想大同之國,故請與聞者,為之見證。」

    李民這番話,卻是李民強自撐著,以自身剛剛穩定的一點異能調動磁場共振擴音的。雖然此時李民忍痛強自撐著所用的異能連李民全盛之時的百分之一都沒有,可只是用來擴音,那卻也是綽綽有餘了。遠比現代鄉下用大喇叭廣播的聲音還要響亮,還要傳的遠。

    聚集而來的軍兵百姓,卻是沒有一個聽不清的。

    當下,那些驟然聽聞此消息的百姓,那都是大吃一驚,不知道趙佶卻是中了那個妖人的蠱惑,竟然要自毀長城。而那些在秀州就已經得知此事的李民軍兵,卻是反應無比迅速的大聲呼喝:「誓死跟隨國師,清君側,正聖聽!」

    有了這十五萬的軍兵帶頭,當即那些被混編在一起的蘇州軍兵,也跟隨著喊叫起來,畢竟李民沒有明說要造反,而是打出了清君側,正聖聽的旗號,自然這些軍兵的牴觸之心自然要小的多。清君側那都是高級統帥們的事,卻是與他們小兵無關。

    而這些蘇州軍兵一喊,那些蘇州的百姓本就是弱勢群體,自然也是隨著喊了。

    李民當即殺朱勉祭旗。

    別說,這朱勉一殺,卻是極大獲得了蘇州底層百姓的好感。再加上李民在蘇州城的神宵殿,原本就擁有蘇州城內大多的信徒。這一回的呼聲,卻是比上一回更加響亮真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