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0卷 第九回 攻破京師 文 / 問天

    第九回攻破京師

    狂風席捲,征塵漫天。鐵騎過後,哀嚎遍野。

    五萬的大宋精兵,驟然遇到了李民新式騎軍的突襲,連像樣的抵抗都沒來得及形成,已是徹底喪失了繼續戰鬥的士氣與人員。

    只不過,李民軍這次卻沒有如往常戰勝一般,繼續進行什麼收編招撫,打掃清理戰場,清點戰利品什麼的。而是在擊潰這支宋軍之後,根本毫不停留的揚塵而去。

    雖說這些東西都是李民的傳統,可這也得分什麼時候。如今可是打的時間差。那些瑣碎事務,跟全軍比起來,算得什麼,只要殘餘的軍隊徹底潰散,形不成戰鬥力,諒他們也無能重整旗鼓,再整出一個五萬軍馬來。剩下那些軍兵,即使是散入民間,此時形成的破壞力,絕對不會太大。

    而李民換乘行軍,只不過半天,就已追到了中路軍鎮的援兵。

    此時,不得不說如今這個年月沒有高效的遠程通訊器材,這簡直就是讓高速移動騎軍發揮最大威力的時代。

    大宋西鎮兵馬已經徹底被擊潰敗亡了,可這中路卻一點都不知道,卻還因為趕了五十里的路程,看天色晚了,整軍休息呢。

    結果,正自休息間,隆隆的巨響撼動大地,李民騎軍席捲而來,夜半措不及防得中路軍連軍械都沒整備好,就被李民軍馬踏破了營盤。領軍的主將倉促出戰,連個自號都沒來得及報出,就被一顆流彈打死,至死都沒明白是哪裡來的敵軍。卻是比西鎮的那支宋軍還不如。

    不過,這會李民戰勝之後,卻是收攏一下宋軍殘兵,聚眾講話道:「眾位宋軍將士,本尊乃共和國國主李民是也。今大宋已是被金國滅亡,權賊蔡京暗投金國,偽立幼皇為傀儡,不思抵禦外寇,反倒欲兵困本尊軍馬。本尊知你等皆是不明真相,被其哄騙,故本尊也不怪罪你等。爾等稍後自可散去,各自歸家為民,安守本分。」

    李民一番話,弄的殘餘宋軍俘虜,盡皆傻了,卻是沒想到大宋就這麼完了。可若是不相信李民的話,這李民的名聲也是如雷貫耳,且不說這等人物自惜羽翼,斷不會輕易騙人。就算騙人,如今他們這支都被打殘了了宋軍,又有什麼好騙的。這些被俘的宋軍,十之**,卻是信了李民。心下不勝惶恐,不知日後如何。可好賴今日卻是不用怕了,能在此等惡戰中生還,已是他們莫大的幸事。

    而至於這對李民來說,那不過是捎帶腳的事情。反正深夜不便騎軍夜行。而且跑了許久,又連這戰了兩場,雖說一擊即潰,可就算人力沒事還能支撐,這馬匹也乏力。也得需要餵養休息了。正好稍微休整一下,捎帶腳的收編一下殘餘宋軍,發表一下演說,想來用不了幾日,大宋亡國的消息,也就天下皆聞了。那時就是蔡京再以傀儡皇帝的名令發什麼軍令或是詔書,天下各鎮的國人將領,也得尋思尋思。

    次日天明,天色微亮。李民軍吃了些乾糧之後,隨即上馬而去,留下那些宋軍俘虜各自回歸鄉野。

    不到半日的功夫,就在那京師城外七十里處,再次追上東鎮的援軍。

    這路援軍跑得倒是不慢,兩百多里的路程,從他接到軍令到現在,愣是跑出來一多半了。絕對能按著蔡京給出的行軍時效內抵達。只可惜,這兩條腿,怎麼也還是比不上四條腿的。

    這二三十里的,只能看出馬跑得比人快來,這百多里的,這可除了快,更看出馬的耐力來了。尤其是李民軍還是一人兩匹馬的換乘,能隨時修養馬力,這就更讓那些靠著兩條腿跑路的宋軍望塵莫及了。

    尤其更為主要的是,一連西路,中路兩路的軍兵都被擊潰了,可是由於通信的原因,這支宋軍愣是依然無知。依舊是毫無準備的在快速行軍中,被李民打了突擊。其結果,自然毫無二致。

    待到正午時分,李民已是領軍回轉了京師。

    此時,京師的蔡京,聽從李邦彥的言語,以及觀看到李民軍馬轉移,還以為李民大軍追擊金兵去了呢。正自開了城門下發軍令,令各地的鎮守軍兵,快速回援京師。同時收購城外柴草。

    李民得報,微微一樂。這宋軍還真是夠天真的。當下李民也不急於靠近京師了,於京師二十里外止住軍兵,令全軍休息。並暗令武松領一百的軍卒,棄乘戰馬,喬裝樵夫混入京師,伺機奪取城門。

    武松得令而去,兩個時辰後一群樵夫挑柴來的京師城門且近。

    這京師百萬的人口,每日耗費柴草眾多。這些日連連打仗,兵荒馬亂的,哪還有人顧得上砍柴,尤其是城外的人,金兵肆孽時,更是整村整村的人遭到屠戮,再加上城門戒嚴裡外不通,這京師的柴草可是空乏的很。這還是蔡京發了軍令,喝令城內的百姓出城砍柴,這才有樵夫出入。沒想到這群樵夫回來的到快。

    故此,這些守門的軍兵也沒多留意。徑直由著這群樵夫排隊歇腳,等候著入城。

    可就在此時,遠方征塵捲起。

    這些日子,守城的軍兵可是驚了,一見有征塵捲起,連忙驚慌的吼叫:「敵襲!敵襲!快敲鐘!快關城門!」說著就揮動長槍驅趕城門口等待出城入城的百姓。

    可還沒等那腿腳快的軍兵跑上城樓,卻有一高大樵夫在那驅趕百姓的軍卒鞭打下,長身而起,怒聲喝道:「叫俺們出城砍柴的是你們這才官老爺,不叫俺們進城的也是你們,這敵軍來了,我們這些留在城外的百姓還有活路麼。左右也是死!今天爺爺跟你們拼了!」

    說話間,這大漢一伸手,已是奪下守門軍兵的一桿長槍,反手一抽,就用槍桿抽到了兩三個。

    而受他的話語激勵,當即也就十幾個樵夫大漢躥出高喊:「拼了,拼了。你們這些官老爺不讓我們活,爺爺今天也不讓你們過得去。」

    霎時間,整個城門都亂做了一團。而這時,那個腿腳快的剛剛奔上城頭,剛要撞鐘,卻有一桿長槍,猛地飛至而來,貫穿了他的胸口。

    與此同時,原本那些城門聚攏排隊准本入城的樵夫,卻有大多數都從柴草挑中抽出了一把雪亮的馬刀。直至此時,這守門的軍兵,這才愕然的發現,這並不是什麼民變,而是一場有預謀,有組織的的敵襲。

    而這一切都晚了,武松那力量雖然不如魯智深,可那功夫與敏捷,卻絕對不在魯智深之下,一手的內家功與異能結合的沾衣十八跌,那絕對是近戰的大殺器。別說還有百十名弟兄的幫襯,就是一個幫手都沒有,武松一個人屠戮這些守城的軍兵,那也是跟玩似的。

    只不過,那樣的話,武松屠戮城門的軍兵沒問題,後續的宋軍一圍上,武松可就不安全了。

    不過,沒有城頭的警鐘敲響,城內軍營內駐紮的軍兵支援城門,卻還是有些時候的,最多也就是城牆上的巡邏軍兵有那麼個幾百號人丁的迅速支援。

    可這點人,在武松和其手下的廝殺下,那也是根本不夠看的。城門最終還是牢牢的掌控在了武鬆手中。

    而李民部下的騎軍更是迅猛,有武松控制城門這麼一會的工夫,已是快速突擊而至,逕直殺入了城中。

    這些軍馬一入城,當即兵分三路,一路兵馬一萬,由林沖統帥,迅速突襲城中的軍營,務必要把城中的禁軍堵在軍營之內,或擊潰,或降俘。而另一支則由楊志領軍一千,突襲蔡京的丞相府,擒拿蔡京。

    而李民則統帥剩餘軍馬,直奔皇城。

    且不說,林沖,楊志那兩路的軍兵行進如何。李民奔皇城的這一道,那真是通行無阻。

    而且,這條道李民也熟,更走的是皇家大道,那速度那叫一個快。

    不過,李民行軍的速度雖快,可這皇城的守衛,還是遠遠的就看見了李民的大隊軍馬奔行。

    如今這京師城內,那可能有這麼多的軍馬出現。再加上這些日子金兵破城,這些守皇城的軍兵也是驚著呢。

    當即遠遠的關閉了皇城門。

    這皇城門一關,這京師中的內城皇城所在,那就跟一個中型的城池城防一般。除了城牆厚度稍稍不及京師外城的寬厚之外,那其他的到都是不缺。

    這要是其他軍隊,哪怕就是進入了京城,碰到這皇城,哪怕就是不計犧牲,那也是要打一個七八天的。

    而且,這還是要準備一些攻城器械的情況下,這才有可能。當初,金軍就是碰到了這皇城無計可施,多虧了蔡京合作,這才最終拿下了京師。

    可如今,這卻不是別的軍隊,而是李民軍。雖然李民騎軍也只是突擊力以及殺傷力強,攻城方面也跟其他的騎軍差不多。可李民軍中卻有著魯智深。

    攻外城,看那牆高城厚,城門還有千斤閘,雙道關的,李民怕魯智深有山石,不敢用。如今這皇城內城,沒有了眾多的守城大殺器擺設著,倉促之間,佈置不齊,李民還有什麼忌諱的。

    那魯智深更是早就憋足了勁,率先就奔出了隊列,一邊奔跑,身子一邊變大,待到皇城門前,幾乎已經是是和皇城門一邊高大了。手裡拿著那巨型大鏟,猛揮而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