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0卷 第十回 逼宮 文 / 問天

    第十回逼宮

    光!嘩啦啦!

    一聲巨響,伴隨著一連串的回音。皇城城門當即四分五裂。那皇城城門關頭的皇城禁軍。當即全都傻了眼了。

    這皇城的城門雖然不如外城的城門堅固,可那也是上等堅木包著鐵皮銅釘的。就是等閒的沖城車撞擊,那也得需要有一會兒呢。可如今,只是一下,就在魯智深的揮擊下碎裂了。

    當即有不少的皇城禁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親眼所見。各自尋思著:

    我這不是做夢吧。這可是皇城城門啊,怎麼這就散了?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我最近被這戰事鬧的心慌眼花了。

    可等這些不敢相信的皇城禁軍閉眼再睜眼一看,卻已經不只是皇城城門碎裂了,那個高大的嚇人的怪物,已是衝進了皇宮大門。而且,緊隨其後,眾多的騎軍,也是毫不停留的奔馳而入。

    立時間,皇城內驚慌一片。

    別說,這個時節,這些守皇城的禁軍,到時都很盡忠職守,哪怕是被李民的快速突擊殺慌了心,可還是從各自的守備處衝出,護住了皇宮內院。

    只是,皇宮內日常的留守禁軍,不過才是三千。這三千人平常巡視護衛這個皇宮是夠用了,可用來敵對李民這支騎軍,卻是太不夠看了。

    李民騎軍連壓箱底的火銃都沒用,只是憑著馬刀揮砍,在李民眾多鋒將的帶領下,已是把那些禁軍殺的七零八落。其進軍護衛首領遲海,更是不幸的碰上了魯智深,只是一合,就被魯智深一鏟打殺。

    不過,李民這不到萬人的騎軍,別看數目不小,可是擱在這皇宮之內,那還真不算什麼。最少這點人,絕對填不滿這個皇宮大內。

    這皇城內的宮殿,庭院相鄰,樓台相接。無計其數。光是有名的,就不下數十座。別的不說,光是宮娥太監的人數加在一起好幾萬,平常在皇宮內那都是經常誰都看不見誰,顯得曠的很,就可知道皇宮之大了。

    李民這點人,攻破皇宮真是沒費什麼力氣,可是要想徹底佔據皇宮,卻還真有些難。

    而且,如此眾多的太監宮娥在皇城攻破的情況下驚慌奔走,那驚恐的情緒念頭,連李民外放的神識,都極大的受到干擾,卻是難以及遠。

    好在,李民的軍兵是騎兵,而且皇城雖大,進出的出口卻少。李民騎軍馬快,很快就堵住了皇宮各處的出口。而後各留大將帶領數百軍兵鎮守之後,又分出六十隊騎兵於皇城內奔走掃蕩,轟趕宮娥太監於敞亮處集合。

    如此,很快,李民軍兵已是掃蕩了皇宮大部分的地方,並最終在幾個值日太監的招供下,得知新任宋皇趙桐在信任大內總管武盡忠的護衛下,已是退到承乾宮。

    李民隨即率領一千軍馬,包圍了承乾宮。

    此時,趙桐在承乾宮內,驚恐無比。那信任的大內總管武進忠,到也還有幾分忠義,關鍵時刻沒有棄了趙桐逃跑,而是聚集了大內武監三百多人,死命護衛趙桐。

    而今見被李民尋到,包圍。那趙桐嚇得體似篩糠。這武進忠強打膽子,立於承乾宮的宮門外,尖著嗓子,高聲喝道:「大宋皇帝陛下在此。爾等莫要胡來!」

    李民軍鴉雀無聲,連個理這傢伙的都沒有。

    李民立於當中,微微一笑。而今時節,大軍已定,宋皇這個名分,還有幾斤幾兩。

    不過,這武進忠身後跟隨的四個太監,卻讓李民在此時此刻也不得不暗暗留心。這四個太監,在面對如此眾多軍馬,如此危機時刻,竟然沒有絲毫的恐慌,依舊低著頭,面無喜怒的恭謹站立著。

    如果這還不說明什麼,那麼這四個太監竟然在李民的眼皮底下,存在感極低,這就不得不說明些什麼了。這不由得不讓李民想起趙佶原先身後時刻跟隨的四名大內供奉。只不過,這四個太監的神態雖然跟原先的那四名大內供奉相差無幾,可是這存在感,顯然卻比之那四名老太監差的很遠。其低弱的存在感,不僅沒逃過李民的注意,反倒引起了李民的警覺。

    李民當下暗中提防,出眾喝道:「本尊共和國國主李民。今本尊救援大宋,不想大宋已被金國攻破,更擁立偽皇。趙桐乃宋皇趙佶之子嗣,不思盡孝救父,反任用奸臣,意圖圍殺本尊軍馬,今本尊以盡除大宋三路軍鎮援軍,更以攻破皇城,趙桐還不順應天命,出來見我,等待何時!」

    李民的聲量雖然不大,可在李民神通加持下,不分遠近,卻是無不聽得真真切切。

    這真是人得名,樹得影。李民只是一報名號,當即震懾的承乾宮附近的眾多人等,無不惶恐。

    那武進忠當即先是一堆乎,隨即牙一咬,厲聲喝道:「殺!給咱家殺了他!」

    隨著他這一聲喊喝。那進跟隨武進忠身後的四名低頭垂手而立的太監,猛地如一張緊繃的弓一般,猛地彈射而出,直撲李民,手中更是不知何時,已是各持短刃在手。

    與此同時,那三百大內武監,也是不顧生死的直撲李民軍。不求別的,只求為那四個撲向李民的供奉太監,阻擋一下李民軍的援助,為其殺傷李民提供一些機會。

    這些大內的武監,不愧是自幼在皇宮內訓練出來的,除了練武執行命令之外,再無別的雜念。在承乾宮大部分人震懾於李民的威名時,這些大內武監依舊不為所動。只聽令行事。

    見此。武進忠不由得微微鬆了一口氣,他原本是趙桐府內的太監總管,前不久才接掌了這大內總管一職,這才知道大內武監的實力有多麼的強大。這些大內武監,哪怕是只有三百人,可是正面對敵三千軍兵,那也是不落下風的。尤其是四大供奉,更是精中選精挑出來的精銳。十步之內,那絕對一擊必殺。武功高深的很。

    故此,他見了李民只帶了千多人,而且為首的更是傳說中的共和國國主李民,卻是動了心,認為只要拿下或殺了李民,敵軍群龍無首,自可逼退敵軍,解皇城之圍。最不濟,也能解了眼前之危,好供他帶著皇上趙桐從皇宮密道逃出宮外。

    只不過,武進忠雖然存了盡忠之心,可畢竟還只是一個太監,見識還是太淺薄了。他只看到了大內武監的本領高強,大內四大供奉的絕學無敵。卻忘了那李民更是傳說中的神通無敵者。

    如今,李民雖然在對付遼軍耶律大石軍的那一戰中,釋放大招,損失了八顆天雷珠外丹的大部分能量,使不得什麼大招了,可是李民體內的那顆結成的金丹,卻是可以自我恢復。雖然似那等一次殺傷近萬人的純能量外放施展不出,可用以支撐一般的重力域,卻還是沒什麼的。

    李民這重力域,想當初在沒結成金丹時,就是面對獨孤求敗,都將其搞的舉步艱辛。如今金丹大成,其重力控制更是隨心所欲了。

    尤其是李民早就留意著四個大內供奉,又怎麼會被這四個太監偷襲成功?哪怕是這四個太監的功夫相當不錯,卻終歸還是高不過獨孤求敗。

    電光火石間,李民的重力域已經加身在這四名太監身上。此時,這四名太監正自平射李民。這平射,雖然速度快,正面受敵的面積也最小,最是速度不過,凌厲不過。可平射,卻終究是凌空了。

    身法凌空,雖然快,卻也失去了隨之變化的根本,他們各自又沒有什麼飛行的神通,李民重力一壓,各自當即就好像被一無形大手握住,死命的按向地面。

    「噗通通。」一連四聲悶響,這四名太監卻是摔的狠。不過,這四名太監訓練有素,這等重力的摔擊,卻還是要不了他們性命的。他們當即各自強自用功的站起,依舊不屈不撓的邁步欺向李民,意圖與李民來個血濺五步。

    只可惜,他們的腳步還沒邁出兩步,向下的壓力,猛然改為的向上,這四個人,就如同腳下按了彈簧一般,猛地沖天而起,直起來二十多米,隨即猛地向下增加速度的摔落。

    這一回,這四個太監哪怕是功夫不錯,卻也在這等重力加持下,直接摔的昏迷不醒。

    不過,這四個太監雖然沒立寸功。可那三百武監,卻是打了李民軍一個意外。

    李民長勝之師,尤其是最近更是剛剛以少勝多的連破凶悍的遼軍和金軍,又怎麼會把幾百個太監看在眼裡。

    可這三百個大內武監,一色的盤龍棍,一色的太祖棍法。功夫全都在江湖三流武師之上,單論個體的殺傷力,已是不次於李民手下大部分的精銳了。甚至可以說還要更勝一籌,絕對屬於李民手下小隊長鋒將那一級的。

    可這還不算什麼。畢竟李民雖然帶來的兵卒只有千餘人,可因為乃是要護衛李民,那跟隨李民而來的,光是鋒將,就不下兩百多人,這些鋒將,那個頂個的功夫,可是比一般的精銳兵丁要高多了,光憑個體實力,對付這些大內武監,絕對不次。

    可問題是,這太祖棍法,乃趙匡胤專為軍武所創,最擅結陣殺敵。三百武監施展太祖棍法結成的棍陣,當即就讓輕敵的李民軍吃了一個小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